「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鹹豐唐崖土司城位列其中

2020-12-12 中國文明網

  圖為:唐崖土司城遺址衙署區全景﹙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4日下午,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我國申報的「土司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湖北鹹豐唐崖土司城遺址作為項目之一,成為我省繼武當山道教建築群、明顯陵之後的第3處世界文化遺產。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48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土司遺址」包括湖北鹹豐唐崖土司城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其中,唐崖土司城遺址位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鹹豐縣,主要遺存年代為明代中後期至清初。它在三處遺址中最具顯赫的歷史地位和「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的龐大氣勢,歷經五六百年滄桑巨變,彌足珍貴。土司遺產的系列遺存,反映了我國土司制度歷史、土司社會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徵,見證了多民族統一國家「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的傳統理念。

  世界遺產委員會專家組認為,中國土司建築群「能為現存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見證」,「是一種建築整體、技術整體及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中國土司遺產」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文化對世界文明的又一大貢獻。

  大會通過時刻,現場的湖北代表團成員喜極而涕、擁抱歡呼。消息傳回我省,恩施當地百姓敲鑼打鼓、舞獅舞龍,歡慶這一歷史時刻。

  省文物局局長黎朝斌介紹,我省有了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意味著湖北真正進入了我國世界文化遺產擁有省份的第一方陣。這是我省少數民族地區的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對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將產生巨大的支持作用。(記者費力、別鳴、李彥睿)

  時隔15年,繼武當山、明顯陵之後,「世遺」再現湖北身影——

  唐崖土司城叩開「世遺」之門

  圖為:德國波恩,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中國土司遺址項目。(新華社發)

  圖為:孩子在恩施唐崖土司城內遊玩。 (新華社發)

  圖為:鹹豐縣幹部群眾歡慶申遺成功。 (視界網 馬輝 攝)

  北京時間4日下午,德國波恩,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申遺」投票環節。

  當「中國土司遺址」的申遺陳述完畢,17個擁有投票權的國家代表先後要求發言。

  這一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讓中國代表團的成員們呼吸都急迫起來。菲律賓、韓國、土耳其……17個國家的代表語氣裡含著激動,原來他們紛紛對中國土司遺址表示讚賞,甚至認為這是中國文化對世界文明的又一大貢獻。

  下午4時,大會當場宣布:中國申報的土司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我省恩施州鹹豐縣的唐崖土司城,是「中國土司遺址」的重要部分。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恩施州副州長陳曉燕與省文化局副局長王風竹緊緊握手、互致祝賀;省古建築保護中心副主任、為唐崖土司城申遺在鹹豐掛職副縣長的陳飛淚流滿面,和身邊的鹹豐代表緊緊擁抱在一起。

  喜訊傳回鹹豐縣唐崖鎮,當地群眾放飛了3000多隻氣球,舞獅舞龍,跳起擺手舞,歡慶這一歷史時刻。

  我國第48處世界遺產

  由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址,在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表決,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4項世界文化遺產。至此,中國已擁有48處世界遺產,總數僅次於義大利,居世界第二。

  去年3月,中國土司遺址正式向世界遺產中心提交申遺文本,國家文物局確定,在我國現存101處與土司制度相關的遺存當中,湖北、湖南和貴州三省現存的土司遺址最具代表性。三處遺址分布於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交界地區,是現存具有大型規模、完整格局、豐富遺存的土司城遺址。

  國際業內專家進行現場考察後認為,土司遺產的系列遺存有歷史時空、社會背景、文化內涵、物質遺存屬性,完全符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標準。

  申遺成功之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大會發言中說,「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使生活在中國西南山區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保護理念在中國更廣大區域和更多民族間得到傳播,中國政府在文化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努力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肯定。

  據了解,隨著《世界遺產名錄》已超過1000處大關,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各國申報的控制將會愈加苛刻。這意味著,從下屆開始,申遺難度將越來越大。

  會前讓人捏一把汗

  6月28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在德國西部城市波恩開幕,為期10天的會議對包括「中國土司遺址」在內的38個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候選項目進行最後評定。

  在亞洲,中國、日本、新加坡和泰國此次都提出了各自的世界遺產申請。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此次對23處包含鋼鐵冶煉、造船、煤炭等行業設施在內的「明治工業革命遺產」提出的申請,遭到韓國方面的強烈反對。韓國外交部今年3月稱,日本明治工業革命期間曾從韓國強徵大量勞工,韓國將通過外交手段阻止相關設施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會還未開,硝煙已燃起,這不由不讓人緊張起來。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會前反對意見的出現,有可能會讓21個有投票權的國家出現紛爭失衡,是否會對中國土司遺產投票產生一定程度影響,讓人不能不捏一把汗。

  兩國項目主動退出

  6月29日,在世界遺產大會上,奧地利和羅馬尼亞各有一個申遺項目宣布退出。隨著這兩個申遺項目的退出,本次大會的審議項目由原定的38個減為36個。

  今年世界遺產大會的21個有投票權的國家為:阿爾及利亞、哥倫比亞、克羅埃西亞、芬蘭、德國、印度、牙買加、日本、哈薩克斯坦、黎巴嫩、馬來西亞、秘魯、菲律賓、波蘭、葡萄牙、卡達、韓國、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土耳其、越南。所有項目想要申遺成功,需要得到其中至少14個以上國家代表的贊成票,條件極為嚴苛。

  而根據申遺規則,一旦落選,該項目將失去再次申報機會,這讓申報國壓力倍增,主動退出還有再次準備、再次申報的機會。而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世界遺產保護要求嚴格,如果不符合標準,將執行黃牌警告、甚至摘牌。專家介紹,這讓一些申遺項目壓力較大,選擇退出不乏這個原因。

  唐崖申遺創下最快紀錄

  唐崖申遺,始於2012年。當年11月,國家文物局公布《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在全國45處項目中列第26位,具備了申遺的前提和基礎條件。

  2013年9月,湖北唐崖土司城等「中國土司遺址」,確定成為我國2015年申遺的唯一項目。

  3年以後,「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除了申遺過程較簡化的80年代中期,這樣的申遺成功速度,可謂創下了我國項目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最快紀錄。

  按照常規的流程,文化遺址申遺首先應當進入國家文物局的「世界文化遺產備選名單」,國家文物局每年從備選名單中選擇一個項目前往聯合國進行角逐,這個周期下來常需要10年左右。

  在聯合國專家看來,創紀錄的速度源於土司遺址本身價值:土司制度是世界上少有且實施時間最長(近700年)的專門針對少數民族管理的國家行政制度,其職官體系、管理內容等系統記錄於國家正史中並完整留存至今。土司遺產申報,關注少數民族的文化多樣性傳承,創造了一種新的遺產申報範例。

  鹹豐唐崖土司城遺址申遺工作,關乎湖北文化大省建設,申報時間緊,任務重。湖北省、恩施州分別成立了省、州申遺工作領導小組,各級為唐崖土司城址申遺工作解決專項資金近2億元,同時,省、州相關部門也在申遺相關的項目上予以了傾斜和支持。文物保護單位對土司城外城、內城、宮城的城牆進行全面清理、加固,核心區進行了徵地搬遷。

  尤其是,《唐崖土司城址保護管理辦法》以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的形式正式出臺,於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是我省第一部單體文化遺產保護專項法規。

  最具代表性的土司遺址

  石人、石馬,鹽茶古道,「荊南雄鎮、楚蜀屏翰」石牌坊。位於鹹豐縣玄武山下的唐崖土司城遺址,在唐崖河畔,孤獨了400多年。《鹹豐縣誌》記載:明萬曆天啟年間,土王覃鼎屢建戰功,聲威顯赫,夫人田氏精明能幹,治理有方,土司城修整一新,3街18巷36院縱橫交錯……

  唐崖土司城遺址始建於元代初期,歷時470餘年。鼎盛時期佔地57.57萬平方米,擁有3街、18巷、36院,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門、存錢庫、牢房、書院、靶場、左右營房、御花園、萬獸園等設施。

  自「改土歸流」260餘年來,雖幾經兵燹,又遭「文革」浩劫,但至今街道牆垣仍清晰可辨,石人、石馬、石牌坊等大型石雕,土王墓葬及古墓葬群,夫妻杉、妃子泉等數十處遺蹟尚保存完好。2012年3月,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張忠培到唐崖土司城遺址考察,稱其為「小故宮」。

  土司制度始於元朝,官名則在明嘉靖年間才正式出現,其餘緒一直綿延至20世紀初葉。在清中期「改土歸流」、廢除土司之前,這項制度一直是中原政府管理西南少數民族的重要制度。據統計,中國現存101處與土司制度相關的遺存,海龍囤遺址、永順老司城以及唐崖土司城最具代表性。湖南老司城與湖北唐崖土司城均是土司治所(衙門)所在地,海龍囤則是土司囤積軍隊與糧草的地方。

  「打包」申遺的遺珠之憾

  中國土司遺址項目由三個遺址打包而成,這種項目已經不陌生了,如去年的「絲綢之路」項目就是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

  世界遺產大會規定一個國家可提名兩項遺產,但其中有一項必須是自然遺產項目。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只能提名一項自然遺產和一項文化遺產。據了解,絲綢之路因為是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領銜申報的就是哈薩克斯坦,就沒有佔用我國的名額。

  更重要的是,某一個類別的文化遺產申遺成功之後,往往意味著同一類別的遺存可能在十幾年內都不會再有申請的機會。這種捆綁式打包申請,有利於同類項目能同時申請。所以,目前我國已形成將具有線性、同類關係的文化遺產項目捆綁在一起申遺的策略,

  中國土司遺址項目成功申遺,讓我省稍顯遺憾的是,恩施地區另一個土司遺址——鶴峯縣容美土司遺址並未被納入申遺項目中。據了解,容美土司遺址由於保存狀況、區域分布等多種原因,專家此次沒有選擇它成為終評項目之一。但是,容美土司遺址目前仍然位居《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也就是說它仍然有將來作為擴展項目、通過大會表決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可能。

  成為世界遺產能帶來什麼

  世界文化遺產號稱「皇冠上最耀眼的寶石」,入選名額少,角逐十分激烈。

  成為世界遺產能使項目得到全世界的關注,受到全世界的保護,而所在國更應該責無旁貸地加強對該遺產的保護和展示。在成功申遺之後,項目可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申請技術支持和補助金或無息貸款等資金支持,最關鍵的是,世界遺產的稱號,將為項目甚至周邊區域帶來巨大的旅遊業開發價值。

  文化遺址申遺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言而喻,以外省文化遺址申遺為例,雲南麗江1997年申遺成功,3年後旅遊綜合收入就達到13.44億元;洛陽龍門石窟2000年底申報成功,2年後洛陽市全年旅遊總收入達68.3億元。

  昨日,唐崖土司城遺址申遺成功,不僅成為我省第3處世界文化遺產,同時對於湖北打造文化高端品牌、提升全省文化遺蹟知名度,對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建設,都將產生巨大的支持作用。

  它們將接力衝擊「世遺」

  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對於湖南、貴州兩省,是實現了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而在此之前,我省已經擁有兩項世界文化遺產。

  1994年12月,武當山古建築群以其典型性、獨特性和唯一性價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11月,明顯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時隔15年之後,唐崖土司城遺址申遺成功。

  今後,我省還有哪些項目有望衝擊世界文化遺產?

  省文物局局長黎朝斌介紹,目前我省黃石礦冶工業遺產、明清城牆(荊州、襄陽)、恩施容美土司遺址等3個項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在預備清單中,黃石礦冶工業遺產是唯一的工業遺產項目。荊州城牆、襄陽城牆作為中國明清城牆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由南京市牽頭開展申遺工作。武漢市還將作為牽頭城市,和其他7個省市一起展開「萬裡茶道」的申遺工作。(記者 別鳴 李彥睿 費力

相關焦點

  • 湖北鹹豐唐崖土司遺址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鹹豐唐崖土司遺址   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湖北省政府近日專門成立以副省長王君正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推進我省恩施唐崖土司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上個月,國家文物局對預備名單進行更新,正式確認湖北鹹豐唐崖土司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囤土司遺址正式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湖北、湖南、貴州三省相關負責人齊聚長沙召開土司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次聯席會議,正式推動土司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 唐崖土司城遺址謎團:是蒙古族還是土家族後裔?
    唐崖土司城俯瞰圖 2015年7月4日,在德國波恩舉行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土司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土司遺址包括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湖南永順老司城和貴州播州海龍屯3處遺址。 昨日,省文化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省文物部門相關負責人及恩施地方領導,就唐崖土司城遺址申遺成功後續保護工作、申遺成功經驗、萬裡茶道申遺進程等問題,回答媒體提問。 申遺成功後,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將如何進行後續保護?是否會在此設立旅遊景點?
  • 詳解恩施唐崖土司城為何能成功申遺(組圖)
    荊楚網消息  7月4日,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投票表決,包括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在內的「中國土司遺產」項目申遺成功。這是我國擁有的第48處世界文化遺產。
  • 唐崖土司城的前世今生[圖]
    航拍唐崖土司城衙署區北京時間7月4日下午4時,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鹹豐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遺址在內的「土司遺址」系列申遺項目通過審議
  • 三處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含中國規模最大古代土司城遺址
    三處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含中國規模最大古代土司城遺址 2015-07-04 16:26:35「土司遺址」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了解,中國土司遺產分布於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區,現存的主要遺址類型包括土司城遺址、土司軍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築群、土司莊園、土司家族墓葬群等。
  • 中國「土司遺址」成功申遺
    中國「土司遺址」成功申遺 中國日報網 2015-07-05 16:11:25 中國日報網7月5日綜合報導,當地時間7月4日上午,在德國波恩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由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和貴州海龍屯遺址組成的中國「土司遺址」通過審議,成為我國第48項世界遺產
  • 飛兒的旅程——鹹豐唐崖土司城成功申遺五周年遊記
    唐崖人如此禮讚唐崖:「這裡是隱藏於群山之中的世外桃源,而在我眼中這裡只是穿越了六百年的人間煙火,一簇吊腳樓閣,軒窗外盡覽星鬥山河,一汪唐崖河碧水,細草微風岸,是令人沉迷的微甜,甘心醉在風裡的人,是你嗎?
  • 七夕相會恩施唐崖土司城,看看土司夫人是怎麼過七夕的
    今天是中國傳統七夕情人節,此刻的你是否擁有一段甜蜜浪漫的愛情呢?或者你還是一隻不懂愛也不願愛的單身狗呢?不管你是哪一種,只要心中有愛,每一天都是七夕。在恩施鹹豐唐崖土司城,也流傳著一部關於忠貞愛情為國舍己的古老傳說。
  • 「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揭開遺址三重面紗(高清組圖)
    原標題: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揭開遺址三重面紗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土司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4項世界文化遺產。「土司遺址」申遺成功,表明其突出普遍價值、真實性、完整性以及我國政府為保護這些珍貴遺產付出的艱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遺產委員會各成員國和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等國際權威專業諮詢機構的一致認可。
  • 湖北日報:探尋唐崖土司城之謎
    (背面四字為「楚蜀屏翰」)今年,國家文物局確定,將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湖南永順土司城遺址、貴州海龍屯遺址聯合組成中國土司遺產,申報2015年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唐崖土司城遺址位於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鹹豐縣。8月底以來,該遺址已先後接受國家文物局和聯合國文物專家的現場考察,正等候世界遺產委員會(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最終評估。
  • 鹹豐南劇《唐崖土司夫人》驚豔青城
    《唐崖土司夫人》演出劇照。7月16日、17日晚,作為「第九屆中國·呼和浩特少數民族文化旅遊藝術活動」和「第二十屆中國·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活動之一,第五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劇目――鹹豐南劇《唐崖土司夫人》在內蒙古藝術學院精彩上演。
  • 鹹豐土司城
    同時朝廷在唐崖司西方設立西坪司和菖蒲司,作為唐崖長官司的左右二司。此時的覃鼎,實際統治著鄂西南、渝東幾千平方千米的土地,位列恩施18土司之首。清初,朝廷對各地土司繼續採用安撫政策,唐崖長官司得以保存,但勢力卻大不如前。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朝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歷時元、明、清三代的唐崖長官司終被廢除。最後一代族長覃光烈自殺謝祖,唐崖覃氏土司正式宣告結束。
  • 湖北鹹豐土司王二十三代孫:不願成為最後「守墓人」
    中新社湖北鹹豐7月30日電 題:湖北鹹豐土司王二十三代孫:不願成為最後「守墓人」  作者 曹旭峰 曹思敏  2015年7月初,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鹹豐唐崖土司城址和貴州遵義海龍屯組成的「土司遺址」系列申遺項目,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這個消息對為鹹豐唐崖土司王城守了近40年墓的覃國安來說,喜憂參半。
  • 唐崖土司城遺址同另外「兩個兄弟」一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恩施古村寨紀遊》連載之三十一:尋訪唐崖古村唐崖,一個古樸純美的名字。心儀已久,慕名訪之。從鹹豐縣城出發,約半小時車程,便入唐崖鎮唐崖村境。唐崖村,以土司遺址而馳名中外。唐崖河,優雅恬靜,碧波如皺,像一個身著漢服的美女,從一座古樸典雅的村落前緩緩走過,哼著一首悠遠的眠歌。唐崖土司城重要遺址——牌坊 。是山的延綿挺拔和水的溫柔靈秀,養育了這樣一個古老而美麗的村落。走進村落,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都是一幅青山綠水、古色古香的畫面。
  • 湘鄂黔土司遺產打包申遺 永順土司城或名揚世界
    據新華社長沙12月5日電(記者 明星 李丹)國家文物局4日在長沙召開土司遺址申遺工作會議,並與湖南、湖北、貴州三省政府籤署《關於保護土司遺產的聯合協定》,這標誌著分散在三地的土司遺產整體打包為「中國土司遺產」,齊步衝刺2015年世界文化遺產進入倒計時。
  • 中國土司遺產正式申遺 3省遺址聯合申報(圖)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攝  日前,中國土司遺產正式向世界遺產中心提交申遺文本,國家文物局確定:由湖南永順土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聯合代表中國土司遺產作為中國2015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 貴州遵義播州海龍屯土司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圖為貴州省遵義播州海龍屯遺址上留存的關口。 楊光振 攝  中新網遵義7月4日電 (記者 楊茜)記者從貴州遵義匯川區委宣傳部獲悉,貴州省遵義播州海龍屯遺址與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這意味著中國擁有世界量僅次於義大利,居世界第二。
  • 探訪恩施唐崖土司遺址遺存精華之一:土王墓
    荊楚網消息(記者王建鋒 通訊員 彭佑雙 )在湖北鹹豐縣唐崖土司城遺址區,位於城內西北部的土王墓建築華麗,雕刻精美,保存完整。它是唐崖土司城遺址中最為宏大、精美的墓葬,也是唐崖土司城遺址的精華之一。  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作為「土司遺址」項目之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土司制度與土司遺址
    ◀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的朝天關。組圖/新華社     13世紀至20世紀初,中國元、明、清朝中央政權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推行「土司制度」,中央委任當地首領擔任「土司」,世襲統治當地人民。土司遺址見證了古代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對西南多民族地區獨特的「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
  • 湘鄂黔土司遺址長什麼樣?
    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由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屯新王宮遺址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址」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