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怕的滙豐銀行

2020-09-10 混沌派官方

晚清吸血蟲

滙豐銀行的全稱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金融圈是大名鼎鼎,對於大眾並不是很出名,但是滙豐銀行的成長史卻是建立在晚清的殘骸之上。

1865年,英國人託馬斯·蘇士蘭在香港成立滙豐銀行,這個從英國來的水手擁有很大的野心,就是:收割清朝。

他感覺到,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缺錢,需要錢還債。另外,商業在中國快速發展,商人們缺錢。而當時只有一些外資銀行的小分支,難以滿足龐大的金融需求。

於是,蘇士蘭只憑藉一張嘴,遊說各大外資銀行,籌到500萬港幣,成立銀行。

蘇士蘭還邀請曾國藩之子、時任清朝外交官的曾紀澤為銀行題詞,曾紀澤「匯款豐裕」的意思,題名「滙豐銀行」

滙豐成立後第一步大棋,就是綁定港英政府。

滙豐成立後不久,恰逢經濟危機,港英政府陷入財務危機,滙豐雖也面臨困難,但仍然咬緊牙表現一把:為港府提供了10萬港幣的緊急貸款。

港府知恩圖報,馬上授權了滙豐處理香港政府的對外支付,還賜予了特殊待遇:發行港幣。

讓名人題詞,用政府鋪路,這個英國人蘇石蘭顯然很懂中國社會的發展之道。

在蘇士蘭的帶領下,通過籠絡港英政府,在成立的十年後,滙豐的港幣發行量就佔到了四大發鈔行的51%。

為了繼續擴大影響力,滙豐銀行開始幹預清政府的借款。在清政府資金短缺卻無人借錢的時候,滙豐出來割韭菜,把年息從當時普遍的8%提升到15%,即使這樣也不能不借。

甲午戰爭前後,清政府借款3.5億兩白銀,滙豐獨佔1.3億。1900年,清政府向八國聯軍賠款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一共是多少呢?9.8億兩。

滙豐積極設計了一套還款方案:由它牽頭放貸,清政府拿關稅收入做抵押,列強債主可以直接去海關提錢。

滙豐銀行看到了巨大的利益,為了更好的收割財富,開始插手清朝內部的爭鬥,幫助李鴻章扳倒左宗棠。

1883年,中法戰爭陰雲密布,主和的李鴻章與主戰的左宗棠矛盾公開化,李鴻章暗中發動「倒左」運動,矛頭直指左宗棠的錢袋子胡雪巖。當時,胡雪巖向滙豐借的一筆貸款即將到期,在李鴻章的暗中鼓動下,滙豐不留情面地催款,拒絕了胡雪巖後拖二十天的請求。

恰逢胡雪巖資金鍊緊張,又趕上時局動蕩,擠兌風潮最終拖垮了胡雪巖。

李鴻章趁勢不顧左宗棠在西南邊陲的節節勝利,籤訂了一個有利於法國的《中法新約》。兩年後左宗棠病故,李鴻章再度舉報胡雪巖吃朝廷回扣,導致後者被革職抄家,自己則正式躋身權力中心。

扳倒政敵後,李鴻章自然投桃報李,修建天津唐山鐵路,李鴻章指定滙豐為收款銀行。戰爭借款甚至政府的稅收存管,也交由滙豐操辦,滙豐已然成了央行。至此,清政府交出了自己金融的一切籌碼,貨幣發行職能,關稅,鹽稅三項都掌握在一家外國商業銀行的手中。

時局動蕩下,各級清朝官員都為自己找後路,據說鐵帽子慶親王就在滙豐銀行存了120萬兩黃金,當時滙豐存款不使用實名制,隨著亂世的到來,人命如草芥,大量的存款無人認領,最終都便宜了滙豐銀行。

而澳門賭王何鴻燊的爺爺何世榮,曾經就是依靠成為滙豐買辦的身份,坐穩了財閥家族的地位。

滙豐銀行趴在腐朽的清政府身上吸足了血,1921年斥資1000萬兩白銀在上海外灘興建了滙豐大樓,標誌著滙豐銀行在中國最輝煌的時期。


退回香港

清政府倒臺後,軍閥割據時期的政府財政更加困難,各個軍閥依靠列強的貸款支撐,列強又通過貸款擴大在華利益,此時的滙豐實力很大,是各屆政府的座上賓。

滙豐曾經配合國民政府進行貨幣改制,後來又為蔣介石政府的工業建設項目和鐵路建設籌款,抗日戰爭爆發之前,滙豐銀行負責中國的清算業務,戰亂年代,資本無論在哪裡都很受歡迎,依靠這一時期的積累,滙豐在華的資產規模和淨利潤都得到了驚人的發展。

1949年之後,滙豐撤出大陸,但他們的影響力在大中華區遠未結束,甚至可以說:滙豐對於華人商業勢力的塑造,才剛剛開始。

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生長,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在此期間,滙豐扶持了大批華人企業家,包括船王包玉剛,大佬李嘉誠等,是香港華人經濟的幕後重要推手,也成就了香港人對滙豐的情結。

許多人都將滙豐股票視作情懷,買股票送人成為上等禮物,並像傳家寶一樣傳給下一代,當滙豐股價下跌時,一些鐵粉散戶自發地在低價接盤、護盤。

1981年,滙豐推倒了皇后大道中1號的總部大樓,花費了五年時間,斥資52億港幣,建成「全球最昂貴的獨立修建物」新總部大樓。

1985年中英聯合聲明籤署,在3月的某次晨會上,有領導指出:「人民銀行有意讓滙豐擴大在中國內地的業務,以此作為促進中國的銀行提高效率和加強競爭的手段。」

隨後滙豐開始在全國各地建立辦事處。

1993年,滙豐斥資買下了陸家嘴4.8萬平方米的「森茂國際大廈」,並改名為「滙豐銀行大廈」

2001年,滙豐收購上海銀行8%的股權。

2002年,滙豐購得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0%的股權,滙豐因此成為第二大單一股東。

2005年,滙豐再次以81.04億港元的價格增持平安保險已發行的股本的9.91%,所增持的股份來自平安另外的兩家戰略投資者,高盛和摩根斯坦利。

2003年滙豐持有62.5%股權的恒生銀行宣布,以17.26億元人民幣價格買入福建興業銀行15.98%的股權。

這是中國國內當時發生的最大的銀行併購案。

2004年,滙豐成為第一家向中國本土企業提供人民幣服務的外資銀行。

2004年,滙豐銀行以17.47億美元收購中國第五大銀行--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9.9%的股權。

滙豐成為其除財政部以外的第二大股東。

從上海到香港,從香港到倫敦,滙豐就像維多利亞時代的那些英國海盜一樣,從來沒有歸屬感。

這一切變局要從2002年開始說起。

2002年,滙豐銀行墨西哥分行藝高人膽大,默許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的販毒集團前來洗錢,暗中賺取高額利潤。這種非法業務越做越大,甚至出現頗有美劇感的場景:由於用麻袋裝錢不方便,毒梟們按照滙豐的出納窗口大小,量身定製了一套裝錢箱子,效率顯著提高。

這些黑錢在流入滙豐美國後,一直沒被發現。

直到十年後,美國司法部才根據舉報盯上滙豐。最終在2012年,滙豐向美國司法部支付19.2億美金,籤訂五年延期起訴協議收場。之後五年裡,美國司法部與滙豐進行了100多次訪談,審查超過292000封電子郵件。

然後在2017年12月,滙豐向美國司法部提交華為報告之後,司法部撤回了對滙豐銀行的指控,這也太巧了吧。

2018年,孟晚舟女士被美方以莫須有的罪名起訴,而且加拿大還在沒有具體證據的情況下實施逮捕。

華為被制裁的直接證據來源就是滙豐銀行,滙豐銀行參與構陷華為,惡意做局、拼湊材料、捏造罪證,這種一邊賺著中國人的錢,一邊背後捅著刀的企業,應該付出應有的代價!

相關焦點

  • 好可怕的滙豐銀行
    晚清吸血蟲滙豐銀行的全稱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金融圈是大名鼎鼎,對於大眾並不是很出名,但是滙豐銀行的成長史卻是建立在晚清的殘骸之上。1865年,英國人託馬斯·蘇士蘭在香港成立滙豐銀行,這個從英國來的水手擁有很大的野心,就是:收割清朝。他感覺到,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缺錢,需要錢還債。另外,商業在中國快速發展,商人們缺錢。
  • 滙豐:獅子銀行,還是狐狸銀行?
    前幾年,滙豐銀行150周年的時候,出了一本書《獅子銀行——百年滙豐傳記》。用滙豐銀行門前的兩尊銅獅喻指滙豐銀行,是一種慣常的說法。但近些年,滙豐銀行的所作所為越來越不像獅子,而更像狐狸,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一步步墮落。01獅子?狐狸!最近滙豐銀行引發關注,是因為梁振英先生在臉書上公開@滙豐銀行。
  • 一則好消息傳來,滙豐銀行被中國除名了!
    而滙豐銀行如此的作為就是因為為了自己的私心,因為它違反了相關規定,需要接受米國的罰款,為了能夠躲避罰款,才將華為推出去。也正是滙豐的種種行為,滙豐銀行的形象已經轟然倒塌,開始走下坡路了。滙豐銀行被中國除名了梁振英早前就有表態,滙豐銀行一家自稱是英資銀行,萬萬不能一邊賺著中國的錢,一邊跟著西方國家做損害中國主權、尊嚴和人民感情的事。
  • 機器人 + 銀行|Pepper 在滙豐銀行
    01滙豐銀行(HSBC)01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是滙豐集團的創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香港最大的註冊銀行,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目前,滙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已設立約700多間分行及辦事處。滙豐銀行(HSBC)02滙豐銀行訴求02在美國紐約,滙豐銀行紐約旗艦店的客戶正受到友好的軟銀 Pepper 機器人的迎接。
  • 滙豐銀行(HSBC)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HSBC)於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為滙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於滙豐集團的創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香港最大的註冊銀行,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其他兩個是中國銀行(香港)和渣打銀行
  • 滙豐銀行助紂為虐,美國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它,作為全球2020年度「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排行榜」第11位的著名銀行,為了自身利益選擇替美國造假構陷,成為助紂為虐的工具,滙豐如此行為真的令人氣憤與唾棄。圖源網絡早前,美國向加拿大法院提交的《案件起訴記錄》表明,孟晚舟對滙豐「隱瞞」了華為與香港星通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香港星通)的關係,「誤導」滙豐繼續向華為提供銀行服務,滙豐因此違反了美國對伊朗制裁法案
  • 滙豐銀行上下班時間是多少?滙豐銀行周末營業嗎?
    許多上班族相信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當下班想去銀行辦業務卻老是看見銀行大門緊閉,工作人員歡快的下班回家,心裡頓時感到洩氣。那麼,滙豐銀行周末營業時間表_滙豐銀行營業廳營業時間是幾點?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
  • 滙豐銀行又「不老實」
    前段時間滙豐銀行的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相信很多人也都關注了,具體就是滙豐銀行因為自己「洗錢」以及違反制裁案等問題被美國的司法部門「盯」上了。2也正是因為如此,國人對滙豐銀行都沒有什麼好印象,對此,滙豐銀行自己也沒有正式為自己做出過「辯解」,也就相當於是默認「陰」了華為。然後,一波未平,一潑又起,滙豐銀行對於華為做的事還沒有完全結束,現在又「下手」了。
  • 揭底滙豐銀行!為什麼滙豐銀行在香港如此豪橫?(上)
    大家好!我是魴尾孔邇,說起滙豐銀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國際大銀行嘛,香港港幣的發鈔行,在97之前,在香港擁有呼風喚雨的能力,是一家由英國資本控制的國際銀行,但為何一家銀行擁有如此大的能量,能夠影響香港150年,甚至到今天,香港居民也不能擺脫它的影響,今天就來說一說!
  • 滙豐銀行血洗國內富豪?警惕滙豐銀行金融衍生品
    方先生在滙豐銀行購買的「雙利存款」產品,讓方先生損失了35萬元。據受害著講訴:滙豐銀行北京燕莎支行一位姓張的理財主任找到方先生,既沒有詳細介紹給產品,甚至連籤的合同都沒有留給方先生。在籤訂合同時還故意藉口文件沒有事先裝訂好,把文件散落一桌,只是不時抽出一張讓方先生例行公事的籤字。
  • 滙豐銀行的中國往事
    這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欠下了大量的戰爭賠款,朝廷拿不出這筆錢,這時候列強的銀行紛紛表示,可以向我借錢然後再賠給我,是不是非常的划算?恩,這就相當於大清花錢請英國狠狠的揍了自己兩次。出這個主意裡的有一個人,叫做託馬斯·蘇世蘭,他創辦了香港上海匯理銀行,也就是後來的滙豐銀行。
  • 滙豐銀行被罰45萬元!
    時任滙豐銀行副行長兼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監李峰,對滙豐銀行未經客戶授權進行徵信查詢負有責任,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處以罰款5萬元。時任滙豐銀行廣東零售銀行與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李樺倫,對滙豐銀行未經客戶授權進行徵信查詢負有責任,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處以罰款2萬元。
  • 滙豐銀行的前世今生
    吃著中國飯,砸著中國碗,滙豐銀行是no zuo no die的節奏。6成是由滙豐銀行負責的。調查結果是查無此事純屬謠言,慶親王安然無恙,滙豐銀行到落了一個嘴嚴替客戶保密的美名,於是滿清的遺老遺少們都把滙豐銀行當成救星了,排著隊把搜刮來的民脂民膏存到了滙豐。那有人問了滙豐銀行怎麼知道大清要查他?怎麼知道?告您,把慶親王在滙豐存錢的消息走露出去的不是旁人,正是滙豐銀行自己個兒,前腳放出消息後腳就把黃金轉移了。
  • 滙豐銀行香江往事
    憑藉強大的資本背景,負責匯理銀行上海分部的經理麥克林很快就讓滙豐銀行變成上海灘首屈一指的銀行,甚至負責發行上海銀票。在1949年之前,幾乎每一任滙豐銀行大班(總經理)都會強調,「不惜一切代價,只求稱霸上海灘。」上海滙豐擁有比香港總部更強大的權勢,可以調動中國境內20家分行的全部資金。
  • 「滙豐銀行」應運而生,「滙豐銀行」的發展歷史?
    早期大部分鴉片買賣均由歐洲貿易公司或商行代理,並不存在銀行之類的專業服務機構。鴉片戰爭後,商人們所需要的融資金額不斷擴大,融資結構也日趨複雜。尤其在作為英國對華鴉片貿易基地的香港,商人們迫切感到需要創辦一家在香港註冊和管理的銀行以應對急劇膨脹的對華貿易。1865年3月3日,滙豐銀行應運而生。一個月之後,即1865年4月3日,滙豐銀行上海分行也正式開門營業。
  • 滙豐銀行 人設徹底崩塌了……
    公司業務大發展,民間逐漸把他們簡稱為「Wayfoong」,官方順手把中文名字改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同年新發行的鈔票上,「滙豐」兩字由曾國藩之子曾紀澤題寫,名氣更盛。此後,滙豐立足中國,併購了一大堆的銀行,業務從中國擴展到亞洲再到歐洲,再到全球,一百多年後,HSBC已是國際金融業中舉足輕重的玩家。
  • 滙豐銀行的百年中國"吸血史"
    給清政府的第一筆貸款,匯理銀行賺得流油。李鴻章在天津大搞洋務運動,為了服務好客戶,1880年匯理銀行在天津成立了分行,吳懋鼎成為了天津分行的總經理。同年,匯理銀行搭上了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曾紀澤時任清政府的外交大臣。
  • 滙豐銀行最新利潤暴跌69%:沒有中國,滙豐必死
    不過,對於滙豐銀行向中國的示好,中國人一點也不感冒,甚至有點反感,畢竟這兩年,滙豐銀行做了太多傷害中國的事情,而它居然還「假裝」自己也是受害者,在各種場合扮演著無辜的角色,當加拿大法院公布的證據打臉滙豐時,滙豐居然給在想辦法掩飾,拙劣的表演漏洞百出,演技真的差勁。
  • 滙豐銀行:美國再見,亞洲你好!
    滙豐銀行是一家國際銀行,業務範圍覆蓋了多個大洲,不過最近這家銀行可是遇到了大麻煩,最近有消息表示滙豐準備在美國對其下手前撤出美國市場。 更糟糕的是滙豐在亞洲地區的業務也遇到了麻煩,亞洲最大的市場,中國拒絕了跟滙豐一行的合作,這讓本就受疫情影響的滙豐雪上加霜。
  • 終於,中國財政部對滙豐銀行出手了
    從買辦時期就什麼生意都敢做的英國滙豐銀行在經歷了資本的野蠻生長之後,其也成為業務遍布全世界的一個十分有名的金融機構,因為有香港這樣的一個中國的對外窗口的存在,滙豐銀行此前也與中國有許多業務上的往來,不過在滙豐銀行對中國行不軌之事之後,中國財政部也終於對滙豐銀行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