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澳大利亞怎麼都沒想到,本該與自己同仇敵愾的盟友,卻在本國損失嚴重的時候「落井下石」。當前,在叫囂中國後失去中國市場的澳大利亞,多種商品正面臨嚴重出口危機,幾十艘運煤船還被扣在港口,570萬噸的煤炭在海上漂了一個多月都找不到買家。紅酒,牛肉,龍蝦以及大麥等也都遭到中國嚴重的制裁,讓原本受到疫情影響的經濟加速下滑。就在澳大利亞一籌莫展,想辦法尋求可替代中國市場的國家之際,其盟友不僅不幫忙,反而趁機瓜分該國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現在的澳大利亞已經是騎虎難下,一方面所謂的「盟友」正在阻止自己跟中國交好,另一方面卻在卯著勁搶佔中國市場。法國目前佔據了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份額,英國搶了澳大利亞的海鮮和牛肉,就連美國都頂替了澳大利亞大麥以及龍蝦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這一度讓澳大利亞緩不過神來,此前在「漫畫事件」中,無論是法國還是美國都是站在澳大利亞這邊的,可現在還沒過多久,就紛紛與中國加強合作了,這讓澳大利亞怎麼冷靜得下來?
至此,澳大利亞官員在相關採訪中指出,在中澳關係日益惡化的背景下,美國卻趁機取代澳大利亞向中國市場出售農產品。這對於經濟嚴重下滑,遭遇經濟危機的澳大利亞來說,無異於是在卸磨殺驢。可見,一直充當美國「馬前卒」的澳大利亞不僅失去了中國市場,也沒有獲得西方的任何幫助,到頭來,反而還被這些國家「擺了一道」。中國毫髮無損,西方卻坐收漁翁之利,唯一損失慘重的卻只有澳大利亞自己。不得不說,澳大利亞要認清現實了。
這麼看來,也就根本沒有所謂的盟友之說,有的只是利益,更何況隨著時代的變化,世界多國都看清了中國市場無可取代的重要性。數據顯示,僅在6月份,就有包括美國,義大利,紐西蘭等20多位大使領事現身「拼多多」平臺,想藉此擁抱中國市場。而這一切都是世界重新認識中國的真實寫照,只有澳大利亞還看不清現實,被「賣了還幫美國數錢」。是澳大利亞離不開中國,而不是中國需要澳大利亞,就連美國都加強跟中國的合作,澳大利亞還有什麼資本與中國作對?這終究是該國自己埋下的苦果。
就在澳大利亞方面指責美國的時候,有傳言說美國官員曾回應道中美之間的合作從未斷過,只不過是近期加大了對華商品出口的規模,根本不存在什麼搶佔市場這一說法。總的來說,美國對華出口並不是搶佔,真要說的話,只能是莫裡森拱手相讓。看來,澳大利亞還是太嫩了,仍然需要成長,需要提高智商,畢竟澳大利亞沒證據能夠說明是美國指示自己與中國作對的,不過就算有,著了美國的「道」,也不能拿該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