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地名批覆!南京江寧這裡又多一科研大樓

2020-12-17 城市向上

剛剛,江寧「海豐小視科技中心」地名批覆!大學城又多一科研大樓!

項目位於江寧高新區龍眠大道以西、鳳水路以北,為南京星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設,主要功能為科研設計。項目佔地面積18449平方米,容積率≤2. 7, 綠地率≥30%, 建築高度≤60米,建築密度《35%。規劃總建築面積約7120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49708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21494平方米。

(區位圖)

效果圖如下:

項目位於大學城核心位置,近南京生命科技小鎮,康緣醫藥科技園,科技辦公樓眾多,推動大學城醫藥科技產業發展。

(圖片來源:江寧發布)

大學城正在發展生命科技小鎮,致力於打造具有國際顯示度的中國基因谷。歷經16年,中國首個原創抗愛滋病新藥在大學城誕生。集聚和培育包括金斯瑞、奧賽康、恆瑞醫藥、正大天晴、康寶萊為代表的生物醫藥領軍企業和高成長型項目,匯聚上市企業24家。

目前,已獲批「國家火炬江寧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南京生命科技創新園生物醫藥孵化器」、「國家級眾創空間—NLSP創新驛站」等稱號。

推文摘自@安家在江寧

相關焦點

  • 江寧織造府:康熙行宮,6次下江南5次住在這裡
    江寧織造府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大行宮地區,是明清兩朝為宮廷供應織品的皇商,清朝康熙皇帝6次下江南,有5次就住在江寧織造府內。這裡的地名大行宮的稱呼即由於康熙和乾隆兩個皇帝在此住過而得名。據史料記載,曹雪芹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就誕生在江寧織造府內。
  • 南京的江寧,雖然「地名」掰扯不清,故事卻非常勵志
    據古志記載,自晉代以後,歷經幾個朝代,均用江寧作郡或府名。因此,「江寧」實為南京正名,南京簡稱「寧」,即由此而來。現在江寧區也曾自成體系,且與南京若即若離。可以說,南京的古都文化中,有著深厚的江寧印記。再早的輝煌往事就不提了,從漢初開始,江寧地域為江都國,分置秣陵、胡孰、丹陽三侯國。
  • 「金陵」、「江寧」……南京還有哪些名號?
    對於把宋州改成南京的宋真宗這位皇帝,不少人可能覺得有些陌生。但要是提到「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你一定就恍然大悟了,這兩句正是出自宋真宗的《勸學詩》。 一些宋代相關名著、詩詞、典籍中出現的「南京」,大部分指的都是商丘。比如《水滸傳》裡面提到過「南京」這個地名兩次。
  • 江寧織造府:康熙行宮,6次下江南5次住這裡,也是曹雪芹誕生地
    江寧織造府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大行宮地區,是明清兩朝為宮廷供應織品的皇商,清朝康熙皇帝6次下江南,有5次就住在江寧織造府內。這裡的地名大行宮的稱呼即由於康熙和乾隆兩個皇帝在此住過而得名。據史料記載,曹雪芹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就誕生在江寧織造府內。
  • 清朝明明沒有「南京」這個地名,為何和英國籤訂了《南京條約》?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對《南京條約》應該不會陌生。《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意義十分重要。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清朝時期根本沒有「南京」這個地名,那《南京條約》的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 南京再無「應天府」!一大波樓盤名字保不住了……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於血拼南京樓市、六朝匯樓市 勁爆!南京一批樓盤正在改名…… 江寧、江北、城中、河西……一大波樓盤打回原形,全部要改名!
  • 南京地名中可以找全十二生肖 屬「猴」的有2個
    導讀:在南京地名中可以找到完整的十二生肖,數量較多的是馬、牛、虎、龍。猴雖然知名度大,為百姓喜聞樂見,但南京老地名中包含「猴」的並不多。常年研究南京老地名的專家表示,南京和「猴」有關的地名只有兩個,一個是江寧的「猴山」,另一個是六合的「猴鋪」。
  • 生活:猴年說猴 南京地名中可以找全十二生肖
    在南京地名中可以找到完整的十二生肖,數量較多的是馬、牛、虎、龍。猴雖然知名度大,為百姓喜聞樂見,但南京老地名中包含「猴」的並不多。常年研究南京老地名的專家表示,南京和「猴」有關的地名只有兩個,一個是江寧的「猴山」,另一個是六合的「猴鋪」。猴山位於江寧湖熟街道周崗社區一所中學背後,是一座海拔只有26米的小山,不太起眼。
  • 南京有兩處滄波門 一個在浦口一個在江寧(圖)
    導讀:南京城市史研究者張斌告訴記者,這兩個滄波門,一個在浦口,是明代浦口城的東門;一個在江寧,是明代南京外郭城十八個城門之一。二者名稱雖然一樣,但「級別」不同。本組攝影張智峰日前,《金陵晚報》報導,南京有多個看起來像城門,其實並非城門的地名,如卡子門、高樓門。同時,南京還有兩個「麒麟門」,多個「玄武門」。有愛好者告訴記者,南京還有兩個名字一模一樣的滄波門,但距離較遠,一個在浦口,一個在江寧。
  • 藏在南京地名裡的春天 「春」字地名有幾十個
    黃寶榮/攝「春」字地名有幾十個帶一個「春」字的地名,南京有多少?南京地名研究者高小民告訴記者,至少有四五十個之多。據南京地名大全等資料記載,1988年,莫愁新寓建成時,下屬的幾個居民區都以花卉來命名,迎春裡的「迎春」指的就是迎春花。南京老城區街巷眾多,「春」也出現在很多老街名字裡。秣陵路東段南側曾有一條小街「富春裡」;棲霞石埠橋有一條建於明代的老街,為了祈求富榮昌盛,取名「長春巷」。「文革」期間,新街口的老街慈悲巷,改名為春風巷,旁邊的支巷則叫做春風一巷。
  • 六院輾轉遷徙的三所最後成就了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
    當時國內正處於 「大分散、小集中,依山傍水扎大營」的三線建設時期,1967年8月30日,六○九所(對外名稱為飛機附件設計研究所)在襄陽城西十多公裡的隆中山衝開始了重建工作,來自「五湖四海」的熱血青年們又匯聚到這裡,開始了609所二次創業的新篇章。
  • 江寧織造博物館昨天試開館 8000多人前來「懷舊」-博物館 江寧織造...
    參觀者可以自選旗袍「穿」  東方網2月9日消息:看看穿上旗袍的自己是啥模樣;用電腦繪一張雲錦的花樣;再去聽一聽古雅的「紅樓夢曲」……昨天,江寧織造博物館試開放首日,8000多市民前來體驗「江寧織造」的魅力。
  • 南京17個生僻字地名考暈網友:訾營、郄坊、笪橋
    據稱,清道光年間,一個姓訾的家族從徽州遷到這裡定居,村子就叫「訾營」,從記者經歷的情況來看,是確實沒看到過「訾」這個姓,非常少見。  昝廟(zǎn miào),江寧陶吳有一個村子叫「昝繆」,得名於古時當地兩個大家族昝姓和繆姓。昝這個姓在南京也不多,後來「昝繆」也寫成了「昝廟」,據資料顯示,當地發現過古文化遺蹟,現在是文物保護單位了。
  • 南京17個生僻字地名考暈網友 堪比中文十級考試(2)
    但是南京地名中的生僻字,想使用這個辦法還不太容易。比如,笪橋(dá qiáo),你如果「讀半邊」那真是「錯上天」了。@南京發布在微博上表示,笪橋在建鄴路南側,評事街北端,笪橋是明代南京元宵燈市所在地,而笪橋的笪字,其實是一個姓,正確讀音是「達」。相傳此橋是茅山第二十六代笪宗師所建,以建橋人姓氏取名。在南京,除了笪橋,還有笪村,在溧水;笪家,也在溧水,笪家橋則在江寧,這些都跟笪氏家族有關的地名。
  • 南京百家湖一重要園區將拆遷,將打造江寧重磅核心區
    南京江寧這些年發展的成就真是讓人瞠目結舌。記得十多年前,江寧還只是南京的一個不值一提的小區縣,很多政策和南京不通用,印象最深的就是江寧交警了,是真的責任心強,計程車和貨車最怕去那邊,經常被查,領取優惠券是常有的事情。
  • 南京那些與「馬」有關的地名 城南就有「泥馬巷」
    民間傳說宋高宗趙構兵敗逃來南京,路過此地,在這裡飲馬,因此小巷子有了「飲馬巷」這個名字。附近的飲馬橋也是由飲馬巷衍生出來的。「不過,很多人容易讀錯這個地名,在古漢語中,『飲』作『使馬喝水』的意思時,應該讀成『印』,而不是『引』。」鄧振明說。
  • 雲錦霓裳織就紅樓一夢 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
    嘆息的同時,你是不是也曾動過心,想像著若是自己能親臨一番那繁華詩意的大觀園——江寧織造博物館 別想像了,大觀園的原型,就在這裡! 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原址為江寧織造府,位於如今南京的市中心大行宮地區,清朝康熙皇帝6次下江南,有5次就住在江寧織造府內。
  • 南京再造江寧織造府
    本報訊新年伊始,歷時3年、耗資7億元再造的南京江寧織造府向世人撩開面紗,一座活生生的紅樓夢「大觀園」景觀即將開門迎客,向全世界的「紅樓夢迷」們重新展現當年好景。舊址上造新府1984年8月,考古專家在南京大行宮小學東南角施工地下,發現了一壠完整的假山基石和太湖石,還有一些色織染料,以及印有「大清雍正年制」字樣的瓷碗底等文物。經專家鑑定,這裡就是江寧織造府的遺址。
  • 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和六朝博物館確定票價30元/人
    荔枝新聞記者今天(12月20日)從南京市物價局獲悉,之前執行試行門票價格的江寧織造博物館和六朝博物館,日前已獲批覆,確定執行正式門票價格,均為30元/人次,多媒體導遊講解機租借使用費10元/臺次。  冬季逛一逛文博場館,也是一種收穫新知的新時尚。據悉,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位於大行宮地區,是清代「江寧織造」遺址所在。
  • 江寧這裡正在大興土木!未來或成為南京第二個「河西」?
    江寧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就是其中之一。前身為江寧上坊鎮,在上坊鎮鎮府與金茂一二級聯動後,這個原本一無所有的小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2016年南京樓市最火熱之際,青龍山新城開始嶄露頭角。作為繼江心洲之後,南京的第二個一二級聯動項目,在發展之初,就敲定了學區——金茂小學(琅琊路小學江寧分校)確定入駐,是江蘇省首個綠建三星級學校。發展路線頗像當初的河西南,都是學校先行。因此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也一度被稱為南京第二個「河西」,而能否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