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中小企業調查:玩具產業成本飆升被迫裁員

2020-11-27 網易財經

編者按:在歐債危機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催逼下,珠三角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生存陷入困境,它們該如何轉型?網易財經在珠三角地區經過多方調查,選取多個代表性行業,試圖為網友呈現出這裡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面臨的艱難局面。

對於佔據全國玩具出口總額半壁江山的廣東玩具業來說,今年的冬天並不好過。由於海外市場需求下降和人工、租金、原材料等成本的不斷上漲,企業只能通過縮減人員、提價等手段在狹縫中求生存。與鼎盛時期相比,多家企業目前的員工人數已減少一半以上。

運營成本高企 企業裁員過半

2006年創立的東莞市寮步東林玩具加工廠,主要做毛絨玩具和禮品公仔等業務,年銷售額約在500萬元。該廠負責人鄧某告訴網易財經,受歐洲債務危機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該廠的訂單減少了20%左右,員工也從最多時的200人裁減到現在的五六十人。

「單是員工每月的工資,就從2009年的1800元漲至現在的3000元左右,其他原材料等成本也在上漲,一般小企業根本無法承受,」對於不斷提高的經營成本,鄧先生多少顯得有些無奈。

訂單減少,成本上漲,是目前中小型玩具企業面臨的最普遍的問題。多位玩具企業負責人均向網易財經表示,不得不通過裁員來艱難度日。與鼎盛時期相比,不少企業目前的員工人數已減少一半以上。

願景電子玩具有限公司負責人謝道新向網易財經表示,由於公司主要做出口,國內外經濟的不景氣導致公司今年至少減少了二三百萬美元的訂單。但訂單少了,人工成本卻大幅上升,「現在員工每人每月工資都達到3000元左右,我們沒辦法,只能控制員工數量減少支出,公司員工已從原來的200-300人裁減至現在不到100人。」

一位不願具名的廣州某玩具廠負責人算了一筆帳:十年前工人工資大概就每小時2-3元,2006年也不過每小時5-6元,但現在每小時8-10元甚至更高,「我們以前人工成本不到總成本15%,利潤也有20%以上,但現在人工成本接近30%,利潤也在10%以下了。」

在人工等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一些玩具企業不得不通過提價來維持生存。

據了解,東林玩具加工廠今年銷售價格已較此前提高了5%,預計到年後還會進一步提價5%左右。東莞市南洋玩具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先生也稱,產品的銷售價格已提高約5%。

不過,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看來,提價始終是把雙刃劍,因為這樣可能會犧牲部分市場,「內銷的可能提價相對容易一些,但出口的就沒那麼容易了,而且很多玩具企業都是OEM(俗稱代工)的,技術能力不高,議價能力不強,就算是有心提價也未必提得了。」

林江說,相對而言,一些大的玩具企業由於產品質量較好,訂單也比較穩定,並且議價能力較強,因此,在利潤方面還能得到保障,但一些小企業受到的衝擊就較大。

多家企業倒閉 訂單向外轉移

玩具企業被迫提價維持生存的效果直接體現在出口業績上: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6月全國玩具出口93.79億美元,同比增長達30.5%,即使以海關商品編碼9503序列12大類傳統普通玩具計算,也有44.92億美元,同比增長8.26%。

廣東地區的成績單同樣不俗:1-6月廣東玩具出口47.27億美元,同比上升16.76%,佔據了全國玩具出口的半壁江山。如以普通玩具產品計算則為31.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約為全國出口總額的近七成。

「出口金額的增長並不代表產品出口數量的增長,市場需求實際上並不旺盛。」廣東省玩具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的情況大體表明,上半年我國玩具出口金額之所以有良好的增長,主要原因是企業因人工等成本上漲而被迫提價有關。

仔細研究海關數據可發現:在上半年出口的12大類普通玩具出口中,有5大類產品的出口數量同比下跌而出口金額上升或出口金額下降幅度遠低於出口數量。如商品編碼為95030081的「其他玩具,組裝成套的玩具及模型」,出口數量同比下降0.73%,但出口金額大幅上升39.1%。

而對於玩具行業而言,眾所周知,更大的問題是帳期長,生產廠商一般要等上半年甚至一年時間才能拿到貨款,一般的中小企業,很難承受這樣的資金周轉壓力,這也成為壓倒許多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在今年6月,位於虎門龍眼社區的東莞冠越玩具廠傳來了倒閉的消息。這是在世界玩具業巨頭合俊玩具廠倒閉後,又一家大型玩具廠土崩瓦解,不少業內人士唏噓不已。

冠越玩具曾經是一家旗幟性的龍頭企業,其由李嘉誠實際控制的和記港陸創立,2008年金融危機時,李嘉誠拋售了冠越81%股權,隨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東莞考察時,還曾專門到訪該廠。如今,這家工廠的廠區已經被華盛玩具有限公司租用,進行玩具生產和研發。

規模較大的冠越尚且遭遇被淘汰的命運,一些小玩具廠的日子自然也不好過。據廣東省玩具協會透露,今年6月以來,廣東已發生多起玩具公司停產倒閉事件。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005-2010年,玩具行業企業數量逐年增加,分別為1365家、1451家、1578家、1718家、1867家及1899家,但到了2011年,企業數量暴跌至1172家,同比降幅接近四成。今年一季度,企業數量繼續在1200家上下徘徊。

與此同時,訂單有向廣東省以外的地區或其他國家轉移的跡象。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告訴網易財經,東莞玩具業部分訂單正在向東南亞、還有湖南等內陸轉移,很多企業也表示了搬遷的願望,「以前東莞是玩具中心,具備集群效應,故企業可以接受租金、人工成本比其他地區高,但現在市場不好,企業不得不考慮成本等問題。」

出口轉向內銷 文化決定未來

對外是出口受困,對內是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上漲,玩具企業的出路在何方?在網易財經調查的過程中,聽得最多的做法是出口轉內銷。

東莞市寮步東林玩具加工廠負責人鄧先生就表示,目前出口形勢不太樂觀,公司今年年初已經開拓內銷,並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在該企業70%是靠內銷來維持。願景電子玩具有限公司負責人謝道新也稱,公司計劃進一步擴大內銷,轉戰國內玩具市場。

但是,內銷比外貿難做得多。企業做外貿,只要國外客戶下了訂單,就可以按照客戶設計需要來生產,不用太多過問市場和渠道。但是自己做內銷就需要品牌效應,把品牌做起來至少得三五年的時間,並且還要花錢大力拓展渠道。

一位玩具廠負責人說,開拓國內市場,就要增加銷售店面等開支,還有宣傳費用等,這樣可能會導致國內市場的價格比國外市場的價格還高,價格一高,市場就未必能接受。

不過,在林江教授看來,由於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日益重視,國內玩具市場尤其是益智類產品還有很大的空間,內銷即使前期很難做,企業也應該去嘗試,在這個過程中,行業洗牌難免,一些缺乏創意的企業可能會被淘汰,而一些能不斷吸收國外龍頭企業成功經驗、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則有機會存活下來,並成為今後國內的龍頭。

國海證券分析師劉金滬則表示,大多數有所建樹的玩具企業並不是簡單地進行玩具銷售,而是以玩具為載體,向消費者進行文化輸出,他們通過市場細分來實現玩具產品的差異化,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心理需要和文化訴求,從而實現產品的市場價值,為公司取得盈利。

劉金滬舉例稱,從芭比誕生之初,玩具巨頭美泰就賦予她深深的時代感和文化內涵,努力將其塑造為一個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且獨立進取的女性。通過多元化的宣傳與推廣,美泰以芭比為載體的文化營銷讓她成為了經久不衰的典範。

廣東省玩具協會相關負責人也稱,在傳統普通玩具產品中注入積極、時尚的文化是個不錯的方法。他說,倫敦奧運會期間,一隻形象趣致的普通小鴨(humble duck)只因為戴上特定國家的徽章或小旗或標識,成了商場最暢銷的玩具。而奧運會期間印度推出三款「我能成為奧運冠軍」的娃娃,市場銷售也十分理想。

或許,對於鄧先生們這些轉做內銷的廠商來說,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自勉:雖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畢竟是光明的。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作者:黎曉雲 實習生 李曉丹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珠三角中小IT製造商湧現裁員潮:人力成本激增
    一邊廂是市場需求的不斷萎靡,一邊廂是人力成本不斷上漲,加上人民幣不斷升值,更逢資金面十分緊張,對於遍布珠三角的PC零部件廠商和數碼產品廠商來說,當下的日子已經很不好過。「儘管我的工廠還沒有關門,但已經遣散了一半的工人。只敢接一些短單,長單如果不預付三成以上定金,根本就不敢接。」深圳一家生產掌上投影儀的廠家負責人孫先生告訴記者。
  • 金融危機對珠三角經濟轉型的影響
    自CEPA籤訂之後,三地在貿易投資促進、通關便利化、商品檢驗檢疫及質量標準、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透明度、產業合作、中小企業合作及產業合作、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等8個領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尤其是以通關便利化、商品檢驗檢疫、食品安全和質量標準方面的進展最為明顯。在CEPA實施進程中,廣東以其地緣、商緣、人緣優勢發揮了排頭兵和主力軍作用。
  • 珠三角中小企業生存智慧啟示錄
    不去企業一線,永遠不知道生存壓力下,廣東中小企業被激發出來的求勝欲和創造力,有多麼強大。在參加完日前舉行的第十六屆中國中小企業高峰論壇和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後,南都記者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
  • 廣州發起玩具產業總動員 億元推國際玩具城
    億元推廣廣州國際玩具城,整合流通渠道如同孩子的喜好一樣,世界玩具產業變化紛呈,而中國玩具產業也正處於從高數量低技術型向高質量高技術型大轉變的關鍵時期.由廣州國際玩具禮品城有限公司主辦的「2005世界玩具產業發展趨勢高峰會」於4月27日、28日借廣交會之機召開,來自亞洲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百餘家協會以及千餘採購商共聚羊城,全面了解中國玩具產業的現狀與趨勢
  •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小玩具「玩」出大產業
    小小玩具,何以能"玩"出百億大產業並走向世界?近日,記者對澄海進行了走訪。  完善產業鏈以降低成本  澄海玩具以質優價廉而聞名,這除了堅持薄利多銷的經商信條外,更得益於其產業鏈條的完整性。據了解,澄海玩具產業從玩具構思設計到模具製作、原輔材料、機械設備、零配件供應、產品組裝、印刷包裝乃至運輸、貿易和商務服務等,均有著健全的分工協作體系,一件玩具從最初研發到成品起運,不出澄海就能徹底解決,為生產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成本以及採購、運輸等費用。  "在整個玩具製造環節,企業有什麼需求,不出澄海就能一個電話搞定。
  • 中小企業財務報表的10大調查重點
    2013年至2017年間,我經歷了當地經濟下行,民營企業授信風險爆發席捲了當地產業,從而殃及已發放貸款質量,形成銀行資產的大面積壞帳,帶來巨大的損失。由於這些因素,在過去幾年中我維護的客戶也大幅減少。期間除一筆貸款進行過資產重組後順利回收外,其餘均及時避免了回收風險。
  • 美國牛仔市場萎縮了5% 李維斯被迫裁員800人
    美國牛仔市場萎縮了5% 李維斯被迫裁員800人 2014-08-18 13:55:00 來源:中國紡織報   過去兩年,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
  • 超級財團支撐的日本最大金融機構裁員再加2000人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本來在近幾年盈利能力就在逐漸下降,在2017年的時候他們便宣布,處於削減成本需要,到2023年之前將裁員6000名。現在,因為淨利潤下降90%,MUFG再次決定將裁員人數加碼2000人,也就是說到2023年前,將減少8000名員工。
  • 懷舊玩具「不倒翁」 如今價飆升
    記者調查發現,這種上世紀70年代流行的三四元錢一個的不倒翁目前確實身價飆升,最高能賣到3500元。這種懷舊玩具已經殺入收藏市場。對此,我省收藏專家表示,不倒翁屬於民俗類收藏,並不具備很高的收藏價值。  王先生說,他手頭這個不倒翁是她妻子小時候的玩具。兒子出生後,丈母娘又從家裡把這個不倒翁娃娃送過來,一直堆在兒子的玩具堆裡,誰也沒在意。
  • 《安康市毛絨玩具文創產業100問》(插圖本) 系列解讀
    《安康市毛絨玩具文創產業100問》(插圖本),共分為概念篇、歷程篇、答疑篇、政策篇、企業篇、規劃篇、實務篇七個部分。今天為大家呈現的是政策篇51-54問和企業篇55-60問的內容:51.工信局支持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 「全球最大玩具生產基地」廣東產業概述
    並在70年代取得較快進展,計有注塑、壓塑、搪塑等玩具,高中低檔貨齊全,主要品種有塑料積木拼圖,搪塑笑佛小狗、娃娃,等等。主要生產企業有廣州玩具廠、廣州童車廠,紅光塑料薄膜製品廠。佛山從民國時期起,就有玩具生產,以燈彩秋色為特色,抗日戰爭前,珠三角盛行秋色會,燈彩多由佛山製作供應。戰爭時期停止,戰後佛山玩具生產逐漸恢復,規模也有擴大。
  • 臨沂市人民政府關於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
    臨沂市人民政府關於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的十條措施  臨政字〔2020〕12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臨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  一、穩定中小企業信貸規模。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信貸餘額不得低於2019年同期水平;對受疫情影響出現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不得抽貸、斷貸、壓貸;對受疫情影響較重的中小企業,到期還款確有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
  • 人民幣升值珠三角千家外貿企業無奈推單
    在福建、深圳、山東等地調查發現,人民幣升值導致一部分中小微外貿企業經營更加艱難。根據深圳市萬人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數據,珠三角地區1000家外貿企業中,有78.63%的企業表示,2013年以來人民幣升值成為影響他們出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1000家企業中,20.09%的企業因匯率波動而推掉訂單,推掉的訂單額達57.80萬美元。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加快。
  • 不堪超低利率煎熬,日本8成銀行13年來首次裁員
    11月19日,據媒體報導,在艱難的市場大環境下,受金融業務電子化因素衝擊,網上銀行普及,日本各大銀行紛紛著手「瘦身」以求生存發展,裁員、減少店鋪等成為他們消減成本的主要手段。值得一提的是,自2006年以來,日本銀行業員工數量一直處於上升趨勢,但這一數字在2019年出現首次下降。
  • 受疫情影響虧損飆升 Ted Baker將裁員953人
    原標題:快訊 | 受疫情影響虧損飆升,Ted Baker將裁員953人   近日,財經網生活由BoF獲悉,英國時裝
  • 浙江產業空心化調查
    他的企業主要貼牌生產家具和兒童玩具,銷往德國和日本,旗下員工約500人,今年的產值大約在6000萬。在浙江,多的是像蔡其文這樣沒有自主品牌、沒有核心技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在所處的大環境裡,他們一直需要面對稅收、匯率、融資、土地等等問題,只是今年的形勢更嚴峻。所謂的「三荒兩高」集中地來了,電荒、錢荒、人荒,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價格上漲。
  • 調查:逾80%的美國小企業預計疫情影響將持續更長時間
    來源:新浪美股北京時間5月11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全球支付網絡公司Veem周一表示,接受調查的美國小型企業中,有81%預計新冠疫情將在未來12-16個月影響它們的業務,近90%的企業正準備迎接經濟放緩。
  • 減薪貸款轉型……疫情下,中小企業五花八門的自救路
    作為餐飲行業燒烤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木屋燒烤的員工在2月1日隋政軍轉發了關於西貝的報導文章後,自發地組織了一場請求「工資減半」的減薪運動,據木屋燒烤發布的匿名調查問卷顯示,76%的員工自願支持這一行動。
  • 企業「登雲上網」,長三角、珠三角如何實現工業網際網路落地?
    同年9月,長三角九地共同發布了《G60科創走廊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協同發展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長三角將建設1-2個通用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5個行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10個企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力爭實現新增「上雲上平臺」企業百萬家,運營成本降低2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
  • 珠三角創新產業工人制度 反思傳統用人模式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的專家指出,當昔日農民工背井離鄉打工的最大動力因素——區域經濟落差在逐漸消失或減小時,珠三角要應對可能成為常態的用工短缺,應當用全新的思維在制度上作出安排,打破原有體制的束縛,促進農民工轉變為產業工人,促進打工一族真正融入城市。這是珠三角未來吸引力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