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將中是誰替宋江射出殺死晁蓋的那1箭,這3個人都有可能

2020-12-07 歷史上的今天官網

整部《水滸》最大的謎團就是晁蓋之死。至今為止,在讀者中間,基本形成了一個觀點,就是晁蓋之死是宋江指使人做的。金聖歎先生也持這種觀點,他還曾經為此提出10處疑點。

他是這樣說的:「通篇皆用深文曲筆,以深明宋江之弒晁蓋。如風吹旗折,吳用獨諫,一也;戴宗私探,匿其回報,二也;五將死救,餘各自顧,三也;主軍星殞,眾人不還,四也;守定啼哭,不商療治,五也;晁蓋遺誓,先雲「莫怪」,六也;驟攝大位,布令詳明,七也;拘牽喪制,不即報仇,八也;大怨未修,逢憎閒話,九也;置死天王,急生麒麟,十也。」。

這些疑點雖然不能直接證明宋江就是殺死晁蓋的兇手,但晁蓋之死宋江確實嫌疑最大,考慮到當時的情景,宋江不可能親自動手,定是指使了人。那麼,誰最有可能是這個執行者呢?縱觀整部作品,有3個人嫌疑最大。

1、小李廣花榮

花榮對宋江是生死相隨,很多人從二人的交往中分析認為,花榮是宋江的第一心腹。當然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花榮神乎其技的箭術,他的一出梁山射雁讓梁山好漢對花榮刮目相看。

2、沒遮攔穆弘

穆弘是跟隨晁蓋攻打曾頭市的20個梁山首領之一,之所以他會成為嫌疑人是因為他武藝不精、功勞不大卻排行第24位。持這種看法的讀者認為,穆弘和燕順可能是同謀,穆弘趁夜帶隊混在燕順的隊伍之中,射中了晁蓋之後,掩護穆弘的應該也是燕順。

3、拼命三郎石秀

石秀這個人呢,為人心胸狹窄,對他人的慢待定然會耿耿於懷,甚至伺機報復,而晁蓋恰恰得罪過他。當時時遷因偷雞被抓,石秀和楊雄上梁山求助,晁蓋說要殺了他倆,之所以放過還是宋江幫忙說話。所以,石秀很可疑。

相關焦點

  •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梁山108將的北鬥是誰?不是宋江晁蓋
    「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鬥」每當聽到這首膾炙人口的《好漢歌》時,不由得思考一個問題,天上的星星指的是梁山108將,那北鬥到底是指誰呢?北鬥是權威,誰是指引梁山好漢的北鬥呢?梁山好漢梁山好漢在原著中定位是天罡星和地煞星,用天上的星星來形容他們非常恰當,在晁蓋等七人聚義時,號稱七星聚義,當時晁蓋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北鬥七星墜在屋脊上,還有一道白光。
  • 是誰殺死梁山好漢晁蓋?背後真相細思極恐,幕後黑手竟然是他
    文/飯後搞笑《水滸傳》中的英雄誰死的最冤枉,連殺人的仇人都沒找到,是一個謎團,此人正是梁山第一老大,託塔天王晁蓋,關於他的死,作者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哪到底是誰才是殺人兇手,晁蓋死後誰最得利,至少有三個疑點?
  • 《水滸傳》中殺死晁蓋的幕後真兇是誰?有可能是被自己人害了
    史文恭並不是兇手,他只是替人背了黑鍋,小說中的很多細節都表明,殺死晁蓋的兇手是自己人,而且這個人正是日後梁山的老大——宋江。很多讀者肯定都不會相信,宋江怎麼會做出這種事情來呢?接下來,就讓我為大家將可疑的地方一點一點說出來。第一個疑點實際上,小說的作者根本就沒有明確地說明史就是兇手。
  • 水滸傳中,晁蓋是梁山首領,為什麼不算108位好漢中的一員
    在《水滸傳》中,大家都知道,梁山一共經歷了3代首領,第一代是王倫,後來被林衝殺死了。第二代是晁蓋,第三代是宋江。其中晁蓋,心思沒那麼複雜,就是帶領兄弟們好好在梁山自由快活,過一天算一天。對朋友那是非常友善的,沒有宋江那種一條道走到黑,非要招安的做法。
  • 曾家五虎搶走宋江的寶馬,宋江暗喜,晁蓋大怒,金聖歎說:有陰謀
    問題是這就一表非俗啦?梁山隨便拉出一人來,都要比段景住「驚豔非俗」,卻為何從來沒見到過,宋江「暗喜」?所以這個解釋實在牽強。且更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當宋江帶著段景住回到梁山,晁蓋得知這一消息,並聽聞戴宗說出什麼「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著智多星」後,晁蓋竟然大怒!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梁山上108將,個頂個英雄好漢。剛開始,在梁山大當家晁蓋的領導下,弟兄們大塊喝酒、大塊吃肉,可是在其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逐漸傾向於招安,向朝廷靠攏。最後,梁山好漢在歸順大宋朝廷之後,被「借刀殺人」,奉命前去徵遼、討方臘。戰場上刀槍無眼,連年的大戰,水泊梁山的108條好漢傷亡慘重,最後只剩下了27個人。
  • 水滸傳中,殺害晁蓋的真兇,究竟是宋江還是史文恭
    在《水滸傳》中,晁蓋作為梁山第二代首領,卻死於一隻毒箭,而且毒箭上還寫有「史文恭」的名字。所以明面上似乎是史文恭殺死了晁蓋。但是通過晁蓋臨死的遺言,一下又讓晁蓋的死因變得撲朔迷離。
  • 明明做過梁山寨主,為什麼晁蓋不在108將中?
    這三十六人,其實是罡院的猛將,而最後一位就是鐵天王晁蓋。宋江看了人名,未後有一行字寫道:天書付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保義宋江為帥,廣行忠義,殄滅奸邪。宋江看了姓名,見梁山濼上見有二十四人……直奔梁山濼上,尋那哥哥晁蓋。
  • 《水滸》疑案:誰殺死了晁蓋
    林衝發動政變,推翻了王倫的腐朽統治,初上梁山的晁蓋成了梁山泊第二代領導人。但是好景不長,軍權逐漸被宋江把持,曾頭市戰役是晁蓋同志在宋江上山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掌軍,卻不幸在此戰中中箭身亡,兇手是誰?1、當然不是史文恭施耐庵先生記載晁蓋中箭經過:行不到五裡多路,黑影處不見了兩個僧人,前軍不敢行動;看四處時,又且路徑甚雜,都不見有人家。軍士卻慌起來,報與晁蓋知道。呼延灼便叫急回舊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見四下裡金鼓齊鳴,喊聲震地,一望都是火把。
  • 《水滸傳》晁蓋為梁山留下了什麼?活著的好漢又是怎樣對他的?
    晁蓋比王倫慘,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兄弟奪權 自打及時雨宋江上了梁山泊,便與智多星吳用一起研究這研究那 中了藥箭倒是不假,可曾頭市射出的到底是不是藥箭,刻有史文恭的藥箭是不是史文恭的等問題,很難說清楚。 所以說,晁蓋死的不明不白,連自己究竟被誰殺死、因何而死的都不清楚,只知道一個替罪羊史文恭。
  • 晁蓋為什麼不是108將之一,原來在他的名號上已經給出了答案
    看過《水滸傳》的都知道一百單八將,或許不能把所有名字都叫出來,那些主角應該並不陌生。請做一道選擇題:下面哪個人物不是108將之一?A晁蓋 B宋江 C林衝……五秒時間作答,熟悉水滸的朋友想必能很快給出正確選項,沒錯就是晁蓋,那麼問題來了,晁蓋為什麼沒有成為一百單八將之一呢?
  •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排座次,武松為何只能排位第十四名?
    《水滸傳》中梁山108將排座次,武松為何只能排位第十四名?武松第一個原則,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梁山好漢108名,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不要說那105個男人,就是那3個女人也不是好惹的主兒啊。比如孫二娘,沒有落草之前在孟州十字坡開了個酒家,這是個黑店,孫二娘在這個酒店裡殺人如麻,就連魯智深都險些命喪其手。108個好漢,基本上都是亡命之徒,殺個人就像砍瓜切菜一般,現在在梁山聚集了108個這樣的亡命之徒,這些人誰排誰的前面,誰排誰的後面,要是沒有一個有說服力的排位原則,還不得亂成一鍋粥啊?
  • 王倫、晁蓋和宋江,三任寨主與梁山好漢的命運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主要是說宋江等梁山108將從上梁山落草,到完成招安,再到替朝廷效力,徵討遼國,剿滅田虎王慶和方臘的事。儘管小說以宋江為第一主角,他也是梁山寨主,但是宋江並沒有很早就出場,也沒有很快就做寨主。直到第七十一回(百二十回本),才確定宋江寨主的身份。而在早期,梁山還有兩位寨主,分別是白衣秀士王倫和託塔天王晁蓋。
  • 《水滸傳》中,究竟是誰害死了晁蓋?其實我們都錯怪宋江了
    很多讀者喜歡晁蓋,是因為一個義字,晁蓋才是梁山最講義氣的人,他在的時候,梁山只有「聚義廳」。可惜這麼一個把義看得比生命重要的人,卻被史文恭一箭射死了。對晁蓋的死,令人痛惜,可讀者想過沒有,究竟是誰害死了晁蓋?
  • 梁山好漢中晁蓋和宋江相比,前者為什麼不如後者?這點原因很重要
    前言: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晁蓋和宋江可以說是兩個重要的角色。圍繞他們倆進行的梁山一百零八將開始了他們在梁山的歷程。不過晁蓋領導梁山的時候,梁山並不是很強大,且晁蓋本人也是在曾頭市中箭身亡。宋江繼承後梁山威名遠播讓朝廷害怕,最終被朝廷招安。
  • 宋江曾與晁蓋爭奪梁山領導權 吳用或起到關鍵作用
    《水滸》中託塔天王晁蓋是宋江之前的梁山老大,曾有人推想如果晁蓋不死,梁山會去向何方。其實,晁蓋是必須要死的,梁山原本就不是他的梁山。所以,後來排座次的時候,時遷白勝這等人都上應星宿了,晁蓋卻連個土地爺也沒混上,證明他就是個打醬油的。  水滸梁山上,在晁蓋和宋江之間一直在進行領導權的爭奪,這一點早有公認。不過對於這段鬥爭的描述分析,則並不多見。
  • 水滸傳中晁蓋最想把梁山首領位置傳給誰?
    宋江上梁山後,因晁蓋的推崇和宋江的名氣,從而讓宋江的實力在梁山越來越大,有凌駕於晁蓋之上。在當時宋江可謂已經是梁山的副寨主,主持梁山的事務。後來晁蓋在曾頭市一戰中中箭,從箭上得知是史文恭所射,因這是毒箭,最終晁蓋不治身亡。按理說,晁蓋一死,梁山的寨主之位理應是宋江做,然而晁蓋在臨終之前卻留下了耐人尋味的遺言,說誰為他報仇殺了史文恭者就為梁山之主。
  • 四個層面對比晁蓋和宋江,就知道有多少梁山好漢反對晁蓋
    江湖好漢要是沒犯點罪,誰會上梁山?要是因為偷雞放火打架就要殺了他們,傳出去,誰還敢上梁山?如果山寨規模太小,就辦不成大事,朝廷一旦派重兵徵討,難以應對。後面梁山取得的勝利,前提就是走了宋江的路線,廣開門路,只要想來梁山聚義的,一概歡迎,這樣才聚焦了108將加十萬兵馬。
  • 誰是梁山108將中最深不可測的人,不是宋江吳用,而是公孫勝
    文/主任說起108將中最有城府的人,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是宋江或者吳用,畢竟這兩人一個是梁山老大,一個是梁山智囊,而且從他們的行為來看,確實也幹了很多壞事,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和他們過招。就像有朋友所說那樣,公孫勝就是一根攪屎棍,基本上所有大事情都有他的參與,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但是,你要說他起到多大作用,似乎也說不上,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劫生辰綱,關鍵人物是晁蓋和吳用,但是公孫勝也是項目發起人。林衝火併王倫,關鍵人物是林衝和吳用,但是公孫勝也是現場目擊者,而且也添油加火,但看起來也似乎和他關係不大。
  • 射殺晁蓋的人真的是史文恭嗎?關勝一席話,字字指向宋江!
    施耐庵的《水滸傳》非常經典,它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的英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這108位好漢當中,並不包括大家熟知的晁蓋晁天王。從某種程度上說,晁蓋是這本小說當中最為悲慘的人物之一,他原是梁山的第二位寨主,為人仗義,是聞名江湖的大善人,然而他卻早早就出場了,關於晁蓋的死因,一直以來廣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