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初心再出發
自然生日紀念的
是對生命的珍視和尊重
「政治生日」紀念的
是對黨的熱愛與忠誠
那一天,站在莊嚴的黨旗下宣誓
那一刻,多了一個響亮的身份
——中國共產黨黨員
無論時間過了多久
無論前路如何變幻
都不要忘了自己入黨那天
舉起的右臂、許下的誓言
為進一步擴大我市黨員「政治生日」制度影響力,教育引導廣大黨員銘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自11月18日起,「天漢先鋒」公眾平臺開通「我的政治生日」感言展播專欄,回望黨員入黨時的難忘故事和動人情節,分享成長道路上的心路歷程,講述工作崗位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實現自身價值的體會感悟。
今天
我們來聽聽他的
「生日感言」
第十二期
牢記初心擔使命 健康扶貧顯擔當
鎮巴縣簡池鎮 楊興祥
我叫楊興祥,今年58歲,是鎮巴縣簡池鎮一名普通的基層幹部,也是一名退伍軍人,更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我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退伍後便一直紮根基層,工作已三十餘載。回望過去,我始終牢記自己黨員身份,不斷向優秀黨員模範看齊,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百姓發一份光,添一點熱。
01 行走的「老楊」
2017年4月,健康扶貧工作正式啟動,我主動請纓與家庭醫師一道走村入戶了解全鎮貧困群眾健康狀況。家人勸我說「你年紀都這麼大了,像那些偏僻邊遠的地方你就別去了吧」。
但我始終牢記「一面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我是黨員我就應該先上」 。最終,我與家庭醫師籤約服務團的同志們一道,爬山涉水、走村入戶,用最快的速度摸清了全鎮底數,也為我鎮健康扶貧工作深入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記得有一次,我邀請專家到貧困戶範幫樹家給老人進行健康體檢,天空中下著小雨,我們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後才氣喘籲籲到達目的地。眼前的場景讓所有人都動容不已,一位癱瘓在床10多年的老大爺,一位不會說話的啞巴老太太,家中的環境也是亂糟糟,啞巴老太太一看到我,眼睛頓時有了光,一個勁的笑著,並對我咿咿呀呀的說著話。
我給大家解釋道,她這是在和我們打招呼,歡迎我們呢。大夥都好奇地問我怎麼知道的?「這戶情況特殊,為全面了解情況,我之前都已經來來回回跑了好幾次了,慢慢的也就熟悉了起來」,我壓沉聲音給大家解釋道。
這幾年,為了更好地弄清情況,做好健康扶貧工作,我始終堅持每戶必到原則,情況特殊的甚至還會三次、四次來回的跑,我的「步數」也長期在好友排名裡面都是位居前列,大伙兒都親切的稱我一聲「行走的老楊」。
02 陳軍的「新拐杖」
2018年端午節前夕,殘疾人陳軍終於扔掉了他木質的舊拐杖,換上了安全可靠的不鏽鋼拐杖。
兩周前,我們入戶開展扶貧政策宣傳,來到陳軍家進行走訪時,看到他艱難地杵著一根笨重的自製單根竹木拐杖,一瘸一拐的走著。詳細了解後,才發現他用的是竹質拐杖,在人身重力作用下隨時都有破裂甚至折斷的危險,我們都對他的安全狀況感到十分擔憂。
看到這些我心裡很難受,我想陳軍連最基本的走路都無法保障,那談何脫貧致富呢?便立即萌發出了給他購置一副新拐杖的想法。回去後我就立馬著手聯繫拐杖事宜,在端午節前夕親手將不鏽鋼拐杖交到了陳軍手中,並進一步幫助他完善了脫貧計劃,制定了致富路子。
現在的陳軍在脫貧攻堅好政策和簡池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規範化養殖場兩間,養雞300餘只,養牛6頭,還搞起了中藥材種植,年收入達5萬餘元,已經真正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陳軍每次看到我,總會握著我的手連連表示感謝。可看到他的日子好了起來,我比他心中還高興呢。
「而且這不就是我們黨員應該做的,去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幫助老百姓幹一些實事」,我心中這樣想著。
03 特殊的「親人們」
我們全鎮共有計生特殊家庭12戶,計生特殊老人15人。每當遇到誰的生日或者逢年過節,我都會親自組織人員到其家中慰問。遇到哪位老人生病,我都會及時聯繫醫院安排好住院事宜,並協助辦理住院護理費報銷等相關手續。
朋友經常開玩笑對我說,「老楊你的親戚可真多啊。」可是他們不知道這些老人是一群真正需要關心、需要照顧的人啊。這些特殊的老人每次看到我都會親切的叫一聲「小楊」,並且露出看著親人的慈祥目光,而我又何嘗不是呢,在我心裡,我也已經真正的把他們當成了一家人,我會一直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照顧他們。
一名黨員最鮮明的身份標籤不就是「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雖然我知道自己做的還太少太少,但是能做一點就應該全力去做好。
作為一名老黨員,作為一位基層幹部,我時刻謹記自己的入黨初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使命,雖然很快不能在工作崗位發光發熱,但我會時刻牢記「奉獻才是黨員的唯一特權」,用奉獻給黨徽添彩、為黨旗增色。
總編:黃學鋒
審核|責編:蘇蔚斌
編輯|校對:張羽倫 孟雅南
「天漢先鋒」公眾平臺投稿郵箱
53489666@qq.com
作者/來源:中共漢中市委組織部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