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水缸又來更新啦~
這次來到了廣州一德路的聖心大教堂,因其在1863年6月18日聖心瞻禮日正式舉行奠基典禮,故命名聖心大教堂。歷時25年始建成,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
好了介紹就到這裡,跟著水缸的鏡頭走進這座宏偉的歷史建築吧~
石室聖心大教堂,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大教堂,國內現存最宏偉的雙尖塔哥德式建築之一,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德式教堂建築之一(另外三座是巴黎聖母院、威斯敏斯特教堂、科隆大教堂),由於教堂的全部牆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巖石砌造,所以又稱之為「石室」或「石室耶穌聖心堂」、「石室天主教堂」。
雙塔石室聖心大教堂正面是一對高聳的尖頂石塔,象徵升向天堂,皈依天主;正立面的鐘樓上聳立尖塔,是哥德式教堂建築風格的特徵,也是建築造型藝術魅力的內是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尖塔為空心的八角形錐體,用石塊砌成,其下是三層樓房,尖塔越往上越陡峭,最後像錐尖刺向蒼穹。
可惜教堂沒對外開放,只能在外圍拍拍教堂的外觀。
可能是上午的關係,也可能因為是工作日,遊人不是很多,不過也沒等到空景。
來教堂打卡的小姐姐也不少。
不知道聖家堂什麼時候能造好,已經爛尾幾百年了......
正面拍完,開始繞著教堂轉轉,從側面從其他面看看這座大教堂。
教堂前的燈柱,仿佛身處異國。
再加重鐵欄杆,上一張是鏡頭擠過欄杆拍的。
正中間來張,準備去旁邊看看。
不知道周末會不會開放的,廣州其實不錯還能再去。
雙子尖塔之一
廣州上午的陽光,與此同時上海正在經歷秋天的雨季。
側面的雙子塔,石塊間白色物質是當年的粘合劑,桐油糯米漿。
石室通常的哥德式建築,石柱一般稱作束柱,感覺是一束柱子被捆綁在一起。
這個角落讓水缸聯想到了民風淳樸的哥譚市,也許是某些符號重合了吧。
教堂常用的彩繪玻璃,表現了各種宗教主題,不過不知道教堂裡面有沒有管風琴。
精緻華麗的教堂,側面。
玻璃上應該還是聖經上的事跡吧。
換個調色風格,試著調了張。
還是換回這個看起來有歷史厚重感的色彩方案。
教堂正立面和東西側立面各有一個直徑近7米的圓形玫瑰花窗。所有門窗都以法國製造的較深的紅、黃、藍、綠等七彩玻璃鑲嵌。這玻璃可避免室外強光射入,使室內光線終年保持著柔和,形成慈祥、肅穆的宗教氣氛。
主教府(或主教公署)Diocesan curia是輔助主教管理整個教區的機構。主教府通常包含副主教(通常兼任主教府的主要負責人)、主教代表、秘書長、教會公證人、以及財務長與財務委員會。教區主教可視各地實際需求在主教府增設機構與職位。
藏於樹葉之後的彩繪玻璃。
教堂背面有著巨大的耶穌像彩繪玻璃。
太陽正在教堂後方升起。
教堂的最後一張,還是好想進去看看參觀一下啊.....留在下次吧。
教堂逛完這期的內容也就到此為止,最後慣例的求一波轉發和關注,你們的轉發和關注是水缸更新的動力,謝謝大家支持,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