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老話說「送親要小,接親要老」說的有道理嗎?老人給你答案!
每年到了年底的時候,農村的辦酒席就迎來了高峰期,有時候一天要去好幾個地方喝喜酒,而參加喜酒的時候,你肯定能看到接親或者而是送親的人,而關於這些老輩人就流傳了一句俗語「送親要小,接親要老」,這句俗語的意思也很簡單,送親的人年紀要小一點,接親的人年紀老一點,可是這句話說的有道理嗎?為此,小編還專門諮詢了農村裡的老人家,接下來我們看看老人家告訴我們什麼答案!
首先說「送親要小」,送親那肯定女兒是出嫁了,如果父母長輩去送親,女兒肯定會捨不得離開,父母也會很傷心,這樣女人心腸軟,感情脆弱,送親場面就會哭哭啼啼,這樣是不吉利的;同時,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讓新娘斷了這個念頭,不能什麼事情都要依靠娘家人,畢竟夫家才是自己的家;當然還有離婚、再婚、喪偶的人士儘量不去,因為覺得這樣是不吉利的,畢竟是結婚,感覺這樣的人會帶新婚還來不好的運氣。同時,選擇年紀相對小點的話,就不存在這些情況了,大多都是關係比較好的朋友,也能夠和男方的家人接觸。
其次,接親要老,這是指男方娶迎說的,老一指輩分一老,一指年齡老,這老不僅僅是輩分年齡大些,還指其人的知識技能,名譽地位等等也不差,這既是顯示男方對於女方的尊重,也是在有突發情況後,能夠站出來說話,表明態度,主持大局;二來是年紀大的人所經歷的事情比較多,對於很多的規矩也比較清楚,如此一來就不會出什麼差錯,這樣不但新娘子臉上有光,新郎家也有個好名聲。如果是一個毛頭小子,那不懂規矩就會鬧笑話的。除此之外,還有些地方女方父母結婚之日不能去男方家,只有媒婆與送親客能去,以免亂了禮數,而壓制了吉慶,女方父母也會失了尊嚴。
綜上說述,農村地區操辦婚姻大事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風俗習慣,對於指導現代農村地區年輕人結婚,尊重傳統風俗有著重要的作用;當然了,婚嫁有許多講究,各地習俗有所不同,一則不講,大家不論,一講就要禮尚往來,互相尊重,而作為女方的家庭,也一定不要為難男方家庭,畢竟自己的女兒未來要在人家生活,「送親要小,接親要老」,你覺得是這樣嗎?歡迎留言討論,歡迎點讚轉發,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