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更迭,時光荏苒。今天已是香港回歸20周年的日子,二十年彈指一揮間,回顧這20年來,香港金融業實現了由區域性金融中心向全球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跨越。
湛江—香港航線復航,目前已加密至每周五班
一天內往返湛港 工作旅遊兩不誤
「自從湛江—香港航班復航後,我到香港甚至國外談生意都方便多了,這也是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人士了解湛江的一扇窗口。」在廉江經商的譚先生如是說。
1987年11月,湛江—香港航班正式開通,然而由於市場尚未培育成熟等各種原因,期間曾經歷了多次停航、復航,直到2014年11月底,湛江—香港航班正式恢復,並一直正常運營至今。
據統計,湛江—香港的直達航班是湛江最早、航班最密、營運時間最長、政府扶持最大的航班,現已加密至每周五班,而且出入境人員呈現逐年增長的勢態。去年,湛江—香港航班共執行560架次,同比增長12.9%;出入境旅客37876次,增長8.8%;貨郵行362.5噸,增長11.1%。到了今年第一季度,湛江—香港航班共執行144架次,出入境旅客11296次,再次增長6.5%;貨郵行118.4噸,增長4.4%。
航線經歷多次停航復航
據了解,1987年11月,湛江—香港航班首航,當時航班的客座率基本達到100%,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該航線在上世紀90年代經歷了多次停航、復航。
2003年1月21日8時30分,湛江—香港航班再一次翱翔於藍天,它對加速湛江新一輪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04年8月30日14點35分,隨著南方航空公司CZ3036航班平穩降落在湛江機場,標誌著中斷一年多時間的湛江—香港航班正式復航。
2008年6月27日,備受關注的湛江—香港航線正式復航,交通的便捷促進了湛江和香港兩地的交流。
2013年8月2日,「香港―湛江―重慶」航線正式開通,往返香港與湛江的航線歷經數次停航後第6次復飛,空中橋梁再次被接通。
2014年11月26日,湛江—香港航線正式恢復,計劃每周五班。記者查詢資料發現,目前湛江—香港航班正常運營。該航線由上海航空公司承運,計劃每周五班,逢周一、二、三、五、日飛。具體時刻為逢周日,15:50從湛江起飛,17:15到達香港;返程18:15從香港起飛,19:40到達湛江;逢周一,15:25從湛江起飛,16:50到達香港;返程18:15從香港起飛,19:40到達湛江;逢周二、三,11:30從湛江起飛,12:40到達香港;返程14:00從香港起飛,15:25到達湛江;逢周五,15:25從湛江起飛,16:50到達香港;返程17:50從香港起飛,19:20到達湛江。
市民熱衷到港旅遊購物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市民熱衷到香港旅遊、購物。「香港是一個購物天堂,尤其對於女性而言,可以買到許多國際品牌的服裝、化妝品及包包。每年暑假,我都喜歡帶上兒子一起到香港旅遊,順便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林女士笑著說。
交通的便捷也帶旺了代購市場。3年前,陳小姐是一名家庭主婦,整天在家閒得無聊,後來她發現身邊許多人都在做香港代購,自己也躍躍一試。起初,她得坐大巴到深圳,然後再到香港。「拖著行李箱滿大街地跑,特別累。」陳小姐說,一開始為了節約成本,她都是坐大巴,後來考慮到花費的時間長,有時還要在深圳逗留一宿,她開始在網上淘票,購買特價的湛江—香港機票。「坐飛機能節省很多時間,這樣我可以有更多時間在香港購物,然後託運。有時購物量太大,我就帶上家人一起飛到香港,既能享受旅程,又能做生意。」陳小姐笑著說。
在廉江經商的譚先生每年都會到國外走走,順便做點生意。今年6月,他和家人一起坐飛機到香港,然後轉機到馬來西亞。「我是做美食生意的,不時會到國外了解當地的美食,然後帶些產品回家研究,坐飛機當然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譚先生說。(湛江晚報 文/張雅婷 圖/歐陽澤)
航班復航,湛江和香港的聯繫更加密切了
除此以外,湛江和香港的「情緣」還不止於此
畢竟我們都是看港劇長大的孩子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
原來湛江人和香港人的「姻緣」還不止於此
【最新調查】賢惠湛江妹受港男青睞 港女喜嫁湛江男
隨著香港與內地文化經貿往來的不斷增多,兩地男女認識溝通的機會也多了。據香港統計處數據顯示,以香港方面的婚姻登記計算,跨境婚姻佔所有香港人結婚的比例,由1997年的7%,升至2015年的34.2%,不到20年增加近4倍。
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湛江城市形象的提升,近年來,湛港聯姻也越來越多,賢惠大方的湛江妹受到了不少香港人的青睞。
湛港往來 越來越頻繁
香港回歸後,內地與香港的往來更便利了,不僅簡化了通關手續,港澳居民和持往來港澳通行證的內地居民可以自行查驗通關。如今,想去一趟香港,和去一趟深圳上海差不多。而在不少湛江人的眼中,香港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旅遊購物點。
「以前到香港很難,有不少內地女孩會為了能在香港定居而嫁到香港。」今年31歲的白領陳小姐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往返湛江香港兩地,她表示,隨著湛江和香港兩地的差距縮小,粵港澳自由行開放,內地居民不用赴港定居也可常來常往。
而溝通交流的頻繁,也令不少香港人對湛江的了解增多。
「以前和香港朋友談起湛江,不少人表示沒聽過,或者認為湛江只是一個貧窮的小鎮。現在談起湛江,不少香港人都會先誇獎起湛江的海鮮。」陳小姐說,網絡時代資訊互通,平時和香港朋友的交往也沒有什麼文化阻隔,更有不少香港朋友提出想到湛江遊玩。
賢惠湛江妹 受港男青睞
根據湛江市民政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市與香港人聯姻的對數為53對,其中以湛江女生外嫁香港為主。隨著湛江的經濟發展,湛江人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賢惠大方、文化素質高的湛江女性也受到了不少香港男士的青睞。
「香港女孩個性相對比較獨立、工作能力強。比起家庭,她們寧願在事業上尋求更多安全感和滿足感。」香港的陳先生娶了一名吳川女孩劉小姐,在他看來,香港女性對於婚姻一向不緊不慢,甚至是「能拖就拖」,四十多歲才生小孩的大有人在,但是香港一些中高收入的男士更希望妻子能幫忙打理好家庭。陳先生認為,湛江女孩溫柔能幹,不僅在家能照料好老人孩子,往往還能做得一手好菜。「娶了湛江媳婦後,以前還擔心妻子在香港人生地不熟,難以融入香港的生活,現在覺得妻子落落大方,出席各種場合都遊刃有餘。」陳先生說。
在香港工作了5年的湛江小夥李偉表示,香港社會是出名的「現實」,男性的壓力非常大,不少香港男士收入兩三萬,但可能一輩子也買不起房。在這樣的經濟壓力面前,香港男士選擇對經濟要求不高、溫柔賢惠的內地美女顯然更為合理。
港女喜嫁 湛江優質男
記者翻閱資料了解到,近幾年,受過高等教育的香港女性嫁給內地男子的現象也越來越多。隨著年輕人發展渠道的增多,湛江的優質男也吸引了不少港女。
今年30歲的霞山小夥李先生是一名海歸,在國外修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回家繼承了父親的產業。李先生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更有著全球視野和較高的文化修養。他的妻子則是來自同一個大學的香港女生。「雖然大家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但我們同說粵語,中學時代看的電影、聽的歌曲也差不多,經過大學和留學的進修,大家各方麵條件都差不多,因此很快一拍即合。」李先生告訴記者,這一年多來,妻子已經非常習慣湛江的生活,雖然商業購物不如香港方便,但湛江休閒的生活讓妻子很享受。得益於往來香港的便捷,他也經常帶妻子回到香港的「娘家」探親遊玩。
據婚介所和社會學家介紹,香港的性別比例失衡,男女比例為876:1000,預計到2041年,這一差距將擴大到712:1000。因此,香港女性在香港以外尋找伴侶並不出奇,而受過高等教育、擁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優質湛江男自然對港女有吸引力。
湛港聯姻問題 值得探討和關注
近年來,湛港聯姻人數不斷增加,推動了兩地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但專家指出,目前,湛港聯姻仍有一些問題值得關注。
「在婚姻和家庭中,教育往往是最重要的一環。」嶺南師範學院陳老師表示,由於內地與港澳教育體制、教學內容設置差異較大,特別在香港、澳門,學生從小接受雙語教育,一些湛港聯姻的家庭,孩子有時也要隨著父母轉學,一旦內地讀書的學生赴港學習,往往會出現英語課程跟不上的問題。而在香港讀書的學生一旦轉到內地,其數理化成績與本地學生也有一定差距。
法律人士則表示,當前,我國實行「一國兩制」政策,內地與香港的社會制度、經濟文化有差異,給許多聯姻家庭在就業、福利等問題上帶來苦惱。由於湛港兩地婚姻法存在諸多差異,一些湛港夫婦在離婚賠償、起訴重婚時,難以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手續也更加麻煩。
專家表示,兩地聯姻確實極大促進了社會的融合,短期存在的困難遠不如聯姻產生的影響深遠,相信不久的將來,兩地這種同根同族的血脈關係,必然會更加密切。(湛江晚報 文/李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