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為何德國兵力越打越少,而蘇聯卻越來越多?

2020-12-19 追史莫及

二戰時期的德國,可以說是世界第一,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士兵的素質,都是世界頂級的,雖然德國犯下很多的作惡,但是不得不承認德軍的實力強大,世界任何軍隊都無法何其媲美。

但是德國疆域很小,人口也只有7000萬人,全國動員的總兵力為1700萬人。如果只是單純的區域作戰的話,德國的人數絕對的夠用,而且可以吊打四周。但是德國選擇了與全世界為敵,向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宣戰。這讓人口本就不多的德國甚是乏力。

尤其是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派遣了700多萬的軍隊,然而戰鬥卻讓德國的兵力急速的減少,而反觀蘇聯,兵力卻一直的增加,由最初的600萬,最高時達到了2000萬的兵力,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德國在進攻蘇聯的時候,已經與歐洲各國進行了戰鬥,傷亡了很多,讓原本就不多的軍隊更少,而此時蘇聯才剛剛的反映過來,迅速的招募士兵,而且蘇聯土地遼闊,有著比德國更多的人口,能動員的兵力更是德國無法比擬的。雖然蘇聯的動員能力強,但是德國士兵的戰鬥力也不是蓋的,蘇德戰爭中,德國死亡了380萬人,而蘇聯死亡高達900萬人

而且德國在進攻蘇聯之前,還沒有完全解決英國,面對實力相比自己不差多少的英國,德國不得已要分兵作戰,從某種程度上也分解了德國的軍事力量。而且蘇聯土地遼闊,德國想要圍攻蘇聯,兵力肯定要分散,因此才會崩潰的這麼快。

相關焦點

  • 世界大戰後,德國領土越打越少,為何他們卻越戰越勇,仍不放棄?
    而二戰結束後,德國損失更慘,東普魯士被蘇聯拿走,南部工業基地波西米亞劃到了捷克,還割讓了東部大部分地區給波蘭,這裡又損失了約12萬平方公裡。如今德國的面積只剩下了35萬平方公裡,比起最開始的54萬,縮水了近百分之40。
  • 二戰時,德國都打到蘇聯莫斯科了,為何日本不幫德國一把?
    導語:二戰時,德國都打到蘇聯莫斯科了,為何日本不幫德國一把?一九四一年,納粹德國出動百萬兵力,用閃電之勢進攻蘇聯的首都莫斯科,勢要要將蘇聯從地圖上抹去,但是納粹德國最終還是差一點火候,蘇聯的軍民頑強的抵抗,非常艱難的守住了莫斯科。
  • 看看二戰時蘇軍在遠東的兵力,才知道蘇聯的血有多厚
    戰後,很多人都把德國兵敗蘇聯的責任歸咎於日本,認為是日本按兵不動導致了德國的戰敗,讓軸心國集團輸掉了二戰。實際上,當時日本之所以袖手旁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根本不敢挑釁蘇聯。其實看看二戰時蘇聯在遠東的兵力,就知道日本為何不敢輕舉妄動,因為蘇聯的血太厚了。
  • 二戰時,蘇聯為何能擊敗強大的德國
    戰爭的雙方為法西斯德國和社會主義蘇聯,德國將大部分資源和軍力都用在了蘇聯戰場上。1939年,德國閃擊波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隨後席捲歐洲,勢不可當,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一個照面就被德國打趴下了,世界殖民霸主英國被打的落荒而逃,狼狽的逃回了本土,憑藉海峽天險苟延殘喘。可以說,當時的德國根本沒有對手。驕橫的德軍橫行歐洲,勢不可當,所以自信心爆棚的德國人在1941年入侵了蘇聯。
  • 二戰時的瑞典有多厲害,為何連德國和蘇聯都讓其三分
    二戰時,德國吞併了大半個歐洲,但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入侵瑞典,並和瑞典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係。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二戰時的瑞典有多厲害,為何連德國和蘇聯都讓其三分?歐洲傳統強國首先,瑞典雖然面積不算大,人口也不算多,但實力可不弱。瑞典是歐洲傳統強國之一,曾是波羅的海地區乃至歐洲的霸主,周邊的俄國、波蘭、立陶宛、德國等國家沒少被他欺負。
  • 二戰時蘇聯和德國打了好幾年,為何法國卻僅撐了一個多月
    文/寂寞的紅酒蘇聯和法國是二戰時期的兩大主要參戰國。作為二戰時的兩大頂級軍事強國,兩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卻大相逕庭。蘇聯和德國打了好幾年,雖然差點掛掉,但最終反敗為勝,贏得了蘇德戰爭的勝利。而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在英國的幫助下,仍然被德國輕鬆擊敗,僅僅一個多月就投降了。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蘇聯和法國都是世界一流軍事強國,蘇聯和德國打了好幾年,為何法國卻只頂了一個多月?第一,法國的國力沒有蘇聯強。雖然法國和蘇聯都是當時的世界一流強國,但法國的實力比蘇聯人差了不少。一戰後,法國人逐漸走向衰落,而蘇聯人則異軍突起,二戰前兩國的差距已經拉開。
  • 德國發動2次世界大戰,領土越打越少,為何德國仍堅持發動戰爭呢
    一戰和二戰,成為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而在這兩次作戰中,均有德國的聲音,而且每次戰爭下來,德國都輸得很慘,二戰之後,更是被一分為二成兩個國家,差點面臨永遠分裂的局面,而至於一戰,德國的損失十分巨大,甚至到達了極限的腳步,1919年6月28日,戰敗國德國在和協約國經過6個月的拉鋸戰談判之後
  • 二戰德國投降時還有近700萬兵力,為什麼不繼續打下去?
    不說別的,你只需要看看德國那橫掃歐洲、氣勢洶洶的裝甲車隊,就完全能夠明白,德國到底有多強了。那時候的德國,靠著自己以閃電般的速度把幾乎整個歐洲收入囊中,但是當戰爭進行到後期時,頹勢愈發明顯,最後還是戰敗了,正所謂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場非正義的戰爭,是必然會失敗的。
  • 二戰歐洲戰場如此殘酷,為什麼蘇聯士兵越打越多?全員皆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中,幾乎在每場戰役中雙方投入總兵力都要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這和中國戰場不同,中國打的是持久戰,而歐洲戰場的參戰國基本都是舉全國之力,力求一錘定音,因此歐洲戰場的慘烈程度遠比中國戰場高,各個國家夠損失慘重,蘇聯更是損失超800萬兵力,全國上下的壯年男性都快要打光了,其損失的男性勞動力非常多,甚至相比於我們所熟悉的日本來說,都要慘烈很多,
  • 為何蘇聯士兵越打越多?二戰蘇德戰場奇觀
    在二戰期間,蘇聯軍隊確實給人一種越打越多的錯覺,有時候前一天剛損失了一個師,後一天卻又來了兩個師,但這一切只是表面罷了,實際上蘇聯士兵的不斷補充,失去的卻是難以計數的平民百姓。前期的蘇德戰場——巨量戰損據統計,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聯軍民犧牲總人數為2700多萬,僅次於排在第一位的中國,要知道蘇聯在二戰爆發之前還有19000萬人口,足足損失了百分之十四。
  • 二戰蘇德戰場被譽「絞肉機」,為何蘇聯士兵卻越打越多?
    導語:二戰蘇德戰場被譽「絞肉機」,為何蘇聯士兵卻越打越多?和平時代,沒有戰爭,沒有炮火,沒有傷亡,沒有流血。當時,法西斯國家對很多的國家都發動了侵略戰爭,歐洲以德國為主,亞洲以日本為主。當時,由於人類科技的進步,熱武器已經是戰場上的主流武器了。由於熱武器的威力十分的巨大,那個時候戰場上可以說是遍地的屍體。在蘇聯與德國的戰場上,是戰線拉得最長,戰爭面也最廣的戰爭,傷亡也是最多的,被人們稱為巨型的絞肉機。
  • 二戰蘇聯傷亡慘重,但為何軍隊卻越打越多?總動員近3000萬人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德軍兵分三路突入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德國納粹為了「稱霸全球」的夢想對蘇聯發起了猛烈攻擊。在短短18天之內,德軍用坦克開路,飛機轟炸,步兵快速前進,迅速突進600公裡。第一天戰爭,蘇聯空軍損失1200架飛機,其中800架還未起飛就被炸毀。
  • 二戰時德國為何要打蘇聯?上萬輛坦克放在家門口誰能不怕
    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二戰時德國為何要打蘇聯?對於這個問題,人們一直眾說紛紜。誠然,蘇德戰爭爆發的理由很多,但其實根本沒必要擺那些長篇大論的大道理,僅僅看看當時蘇德邊境的形勢就知道蘇德必有一戰,德國肯定會打蘇聯。因為上萬輛坦克擺在家門口,換成誰都會睡不著覺。
  • 二戰時德國帶了一群小弟都打不死蘇聯,蘇聯為何那麼難打
    但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仍然沒有征服蘇聯,希特勒和他的帝國聯軍兵敗蘇聯,第三帝國功敗垂成。那麼蘇聯為何那麼難打?第一,蘇聯有遼闊的領土和龐大的戰略縱深。蘇聯領土面積2200多萬平方公裡,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東西最遠距離達10000多公裡,就是蘇聯不抵抗德國人從西部邊境跑到達勘察加也得跑半年,估計走到一半就迷路了。
  • 德國工業強大,為何二戰時坦克產量遠遠比不上蘇聯
    文/寂寞的紅酒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是二戰時的世界一流工業強國。二戰中,德國憑藉強大的閃電戰戰術,橫掃歐洲,所向披靡,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一個照面就被打趴下了。蘇德戰爭中,德國憑藉強大的閃電戰一度把蘇聯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不過最終經過多次反覆較量,德國還是輸給了蘇聯。德國輸給蘇聯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德國的坦克數量沒有蘇聯多,蘇聯的坦克產量和生產速度遠遠超過德國,所以蘇聯坦克越打越多,最終拖垮了德國。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德國是世界一流工業強國,坦克生產水平更是沒的說,為何坦克產量遠遠比不上蘇聯?
  • 看看二戰時蘇軍在遠東的兵力,才知道日本為何那麼老實
    但在這場蘇德巔峰對決中,被德國寄予厚望的日本卻一直袖手旁觀,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德國兵敗蘇聯。戰後,很多人都把德國兵敗蘇聯的責任歸咎於日本,認為是日本按兵不動導致了德國的戰敗,讓軸心國集團輸掉了二戰。實際上,當時日本之所以袖手旁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根本不敢挑釁蘇聯。其實看看二戰時蘇聯在遠東的兵力,就知道日本為何不敢輕舉妄動,因為蘇聯的血太厚了。
  • 二戰,蘇聯為何能戰勝德國?
    二戰的爆發,讓世界各國人民都處於巨大的浩劫之中,雖然今天的我們已經遠離了戰爭威脅,但還是有很多人對這段往事十分關注尤其在蘇聯與德軍的戰力對比方面,更讓無數人好奇。究竟蘇聯與德國誰的軍事實力更加強大,事實上通過二戰時蘇聯與德國的交戰戰況和兵力分布,就可以推斷出最終的答案。
  • 德國進攻蘇聯時日本為何不選擇與德國雙面夾擊蘇聯?
    1941年6月德國突然對蘇聯發動閃電戰,這次進攻戰規模龐大,納粹德國動員總兵力達1420萬(兵力最多時780萬)、蘇聯動員總兵力3460萬(兵力最多時1280萬),蘇德戰爭為二戰時期規模最大希特勒也一直請求日本加入對蘇作戰,那麼日本為何沒有加入戰爭呢?
  • 二戰時,德國與日本為何不東西兩面夾擊蘇聯?
    二戰時,德國與日本是盟國,但更多的是政治意義上的結盟,在軍事上還是各自為戰。戰爭初期,雙方開局打的都不錯。德國橫掃大半個歐洲,連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都被按在地上摩擦,龜縮在英倫三島瑟瑟發抖。如果兩國合併一處,將打一家,反而會出現分贓不均的矛盾。但是德日兩國確實有個「中東會師」計劃。實際上,在二戰當中,德國和日本曾經有過這樣的計劃,他們把會師的地方定在了中東地區。
  • 二戰時的德國有多強大,才能踏遍半個歐洲,把蘇聯打得崩潰?
    只是德國畢竟國土面積小,資源也較少,戰爭結束的時間越往後延,有限的資源,讓德國的工業生產力沒有辦法繼續提升。若是德國沒有資源匱乏這一難題,二戰結束的時間可能會更晚,甚至取得了二戰的勝利。光從軍事方面上來說,二戰德軍巔峰時期的實力,完全能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雖然德軍的人數一度被限制在10萬人,但全都是挑選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