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都有哪些習俗呢?

2020-12-12 鄉村農小田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在中國民俗信俗中,在古代人們將正月初九視為玉皇聖誕,民間俗稱「玉皇會」,傳說這天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集中在一起慶賀。「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百姓是否安居樂業。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懲惡。下面就一起來看下都有哪些習俗呢?

玉帝源於上古的天帝崇拜。殷商時期,人們稱最高神為帝,天帝或上帝,是一位支配天上與地下和文武仙卿的大神。到了周朝後世統治者利用天帝崇拜,鼓吹「君權神授」,並極力宣稱自己是天帝的兒子,故稱天子。東漢後期,道教產生,百姓也知道了他是三界的皇帝,並總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玉皇大帝成為全民崇拜的最高神。道教還傳下了一部(玉皇經),記述了五帝一生的「神跡」。說他本是王子,輔國救民,度化群生。經過了三千二百卻,始證金仙,當上了「清淨覺王如來」又經遭卻難,才當上了「玉皇大帝」。

中國民間認為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人們稱為「玉皇誕」,福建與臺灣地區俗稱「天公生」。「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仙,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在古代這一天祭拜公儀式非常隆重,人們會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祭壇,一般用長凳先設置金紙和八仙桌為頂桌,桌前系上吉祥圖案桌圍,後面另設下桌,象徵天公的寶座。放上五果,柑、橘、蘋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綠豆等。下桌放五牲,雞、鴨、魚、卵、豬肉來供奉和膜拜「天公」,求天公祈福。保佑百姓安居樂業。

在正月初九這天,臺灣和福建民眾都要拜天公習俗,一家老少,齋戒沐浴,上香行禮,祭拜誦經,有的地方還唱戲娛神,舞獅等等。在我國北方地區過去還有舉行玉皇祭,抬著玉皇神像遊村巡街的習俗。十二月廿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凡巡察民情的日子,在過去道觀和民間都要燒香念經,迎接歡送「玉皇大帝」。

此外,民間還有一種傳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在古代是說初七不要出門做生意和辦事情,做不好,辦不成。「八不歸」意思是說出門在外地人,不要在這天回家,「歸」有完成之意,「八」的寓意發,應該「發」的不應該有完成之意。那麼「上九辦事一大堆」,意思是說上九也就是正月初九這天辦事,會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辦事不僅能辦成,還會辦得又多又利索。時至今日,有些老人,還會將難辦的事情放到今天來辦,這天辦事效果好,認為有皇天在上,不敢虛偽刁難,互相通情達理,事情較容易辦成,而實際上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俗信而己。

結語:人們在這一天祭拜天公,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對生活的嚮往,同時反映出人們對上天的一種敬畏之心。無論是過去或是現在,只要一心向善,一定會得到上天的庇護和保佑。

相關焦點

  • 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這天有什麼習俗?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相信,很多人對於春節的習俗都頗有了解,但若是提及正月初九的習俗,卻鮮為人知,很多人甚至乾脆以為,正月初九壓根沒有習俗。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正確,因為過年這個習俗由來已久,從很早的古代就有了,而在古代人眼中,九乃極數,是最大的數字,古代人在任何事情上都喜歡用上九來表示尊貴,比如說九鼎,九龍至尊,而其實正月初九,正是天上的九龍至尊玉皇大帝的生日。提到玉皇大帝,相信諸位都不會陌生,畢竟很多神話傳說裡都有提到過此人,此人乃是天界最高神仙,掌管著天下。
  • 初九俗稱天公生,傳說是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的誕辰
    在中國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1]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廷。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齋蘸科儀。
  • 閩南正月初九熱鬧又講究的「天公生」民俗
    閩南地區有許多閩南民俗,其中正月初九又稱為天公生,在這一天,人們會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又俗稱"敬天公"。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今年的天公生陽曆在2020年2月2日,原本正月是閩南人一年中拜拜最濃重的時候,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來襲,疫情嚴重,所有的廟會活動都取消了,泉州祭拜天公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一般都是在家裡自己舉行了,廟會就沒有參與了,但是在家拜天公的氛圍一點都不減,熱鬧又講究!
  •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正月初四迎灶神按照傳統習俗,這是諸神降臨人間的日子,要供上三牲、水果、酒茶,拜諸神。若是經商之人的話,應該閉門歇業,民間認為若不這樣做的話,會導致虧待諸神,引起諸神不滿。正月初五「破五」吃餃子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因中國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
  • 大年初九有什麼講究習俗 在臨沂正月初九要做什麼
    今天是正月初九,中國民間要祭拜天公,也就是祭拜玉皇大帝,因為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這一天還被叫做天公生。在民間,祭拜天公的儀式非常隆重,全家人還要齋戒沐浴。大年初九這一天有什麼講究?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
    中國傳統春節貫穿了臘月到正月,特別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習俗,每天都不一樣,您知道,春節年初一到十五都有什麼習俗嗎?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不倒垃圾準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 初九是什麼日子?正月初九傳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介紹
    初九是什麼日子?正月初九傳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介紹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 正月初十稱石頭生日,過去民間都有哪些習俗呢?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很有智慧,將每個節日都安排得有條有理,比如說初七「人日」,初八「穀日」初九「天日」初十「地日」,包括24節氣之間的變化,這些都是我國辛勤的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經驗。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大智慧。
  • 正月初九有哪些習俗?閩臺兩地為玉帝慶生,當天不得晾衣服倒垃圾
    在這一天民間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玉帝是玉皇大帝的簡稱,全稱為「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帝」,在民間則被俗稱為「天公」(多用於南方)或「老天爺」(多用於北方)。
  • 正月初九拜天公!可不僅僅只有拜天公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天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在漢族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廷。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齋蘸科儀。玉皇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自午夜零時起一直到當天凌晨四時,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
  • 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 有哪些考究習俗?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這一天的漢族民俗,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這一天寄託了百姓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 正月初九,玉皇賜福
    點擊傳說,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日」。 位於上海老城區的海上白雲觀,也要在正月初九舉行盛大的祝壽道場。坐落於臺灣省臺南市的天壇廟,是臺灣主祀玉皇大帝的一個主要宮觀,歷來香火興旺,而又以正月初九為最熱鬧。這一天,各地信徒紛紛來朝聖,進香團接踵而至,終日香菸繚繞,氣氛既莊嚴肅穆又熱鬧非凡。
  • 今天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的生日
    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禮拜儀式 漢族民間認為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閩南與臺灣俗稱「天公生」。是日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此日待人處事皆講求和氣,不可冒犯天神。
  • 正月初十有哪些民間習俗?
    春節的節日很多,正月初十也不例外,是什麼節日呢?地日。老祖宗很有智慧,每個節日都安排的合情合理,初七「人日」,初八「穀日」,初九「天日」,初十「地日」,真是滴水不漏,首先要給我們人自己過生日;民以食為天,又要給五穀過生日;老天爺如果不照顧,五穀也長不好,於是又給玉皇大帝過生日;那大地更離不開呀,所以接著就給大地過生日。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來歷有什麼講究
    閩南習俗:正月初九敬天公  「敬天公」從大年初九凌晨開始。此時,家家戶戶都要開始放鞭炮,廳堂上點燃紅燭燈,稱為「老天爺燈」;然後,長輩們領著一家大小跪在桌前,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祈求在新的一年裡福運高照,家人平安,事業昌隆,儀式一般會進行到初九清晨五點左右。  祭拜時最傳統的大禮是:打開大門,穿戴整齊,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現代一般信眾則往往只有上香祝禱而已。當祭拜完成後,先燒金紙,再將天公座一起燒化,之後再撤去供桌。
  • 大年初八到十四,你們知道多少習俗?
    正月初八又稱順星節,中國民間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欠。"穀日"的習俗是對寫有穀物名稱的牌位進行膜拜,並不吃煮熟的穀物。這種習俗蘊涵著重視農業、珍惜糧食的思想。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在中國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 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廷。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齋蘸科儀。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拜天公 漳州有哪些考究習俗?
    正月初九,在閩南地區是一個極重要的祭祀活動,即拜天公(閩南地區將神話中的玉皇大帝稱為「天公」)。傳說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為此,當地人們會製作龜粿、發粿等作為供品,供奉「天公」,進行祭祀活動,紅龜粿呈龜紅色,打龜甲印,象徵長壽。
  • 大年初五的習俗及禁忌 正月初五財神日習俗有哪些及大年初五有什麼...
    正月初五,就是財神日,需要在零點時放鞭炮迎財神。尤其是經商、做生意的人,一定會迎財神。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從春節開始,年初一到年初四有很多禁忌,而到了初五,這些禁忌都將會被破除,類似祭祖的供品要撤、可動刀剪等。除此之外,還有著許多習俗。》》》推薦閱讀:正月初五為什麼要迎財神?
  • 大年初九是玉帝生日,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大年初九俗稱天公生,是玉皇大帝的誕辰。古代中國人民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為上。又稱這天是「天日」,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須隆重慶祝。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
  • 關於初一到初十的春節習俗,你必須要知道
    這一天,回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白酒、水果等獻給長輩,糖果玩具分給娘家的小孩,在娘家吃午飯,一般晚飯前趕回婆家,路遠的也必須初四回去大年初三初三日,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民俗中,這一天也叫赤口日,為避免發生口角,通常不外出拜年,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想去哪就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