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椒美如畫,美味貴椒香天下。近日,第5屆貴州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在遵義舉行,會上簽約項目30餘個,價值總額28.36億元。
據了解,遵義種植辣椒歷史悠久,有著辣椒培育、生產加工等經驗,並形成了從品種培育、生產種植到加工銷售產業鏈。該地區所產辣椒品質好,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已暢銷於國內外。在本次辣博會評選的「十大優新品種」中,「貴州遵義朝天椒」名列第一。
有著得天獨厚優勢的遵義辣椒,不斷吸引著省內外眾多從事辣椒或與辣椒緊密度非常高的食品公司立足貴州發展,遵義德莊食品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是其中代表之一。面對貴州良好的辣椒品質,該公司決定把產業園建在貴州最大的辣椒生產地遵義,目前已投資1.2億元,將再投資3億元打造更大的產業基地和生產線等,以達到年產量5000噸火鍋調味品、年產值2.5億元左右的大型辣椒產業園,實現辣椒種植、加工、營銷、貿易、科研、檢測、餐飲、文化、旅遊一體化產業鏈。
「在建設期間,稅務部門幫助很大。」重慶德莊食品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嶽欽松說,在籌建初期稅務人員多次上門輔導辦稅,為公司排憂解難,增強了發展的信心。
貴州省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辣椒生產加工的企業,主要是生產泡椒、油椒、糟辣椒。有12 條生產線,公司負責人或者財務人員許曉珍說,「今年公司遇到困難,發展資料存在一些困難,但稅收優惠有效緩解了資金周轉,並且招聘了5名臨時工人。」今年來,共獲得稅收優惠殘保金16萬元。目前,該公司產品產量5176萬元,遇見產值將達到1.6億元,同比增長約6%。
同樣,遵義真辣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也得到了5188.98萬元稅收改革紅利。主要從事辣椒收購烘乾加工和銷售,目前擁有7條辣椒烘乾線,每條生產線每天可烘乾椒5噸,按每噸2.8萬元價格計算,每天可創產值近100萬元。烘乾的辣椒主要銷往海天、海底撈等食品公司。
基於地域和技術的優勢,辣椒成為脫貧攻堅重要產業。
「今年辣椒不僅大豐收,而且品質非常好,每株產量2斤左右,每畝地可產5000斤辣椒,目前種植面積已接近900畝。」8月,正值辣椒豐收的季節,在貴州省湄潭縣雙合村辣椒基地裡,紅燦燦的辣椒一片連一片,湄潭縣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宋文宇正在和村民們一起收辣椒。據宋文宇介紹,辣椒是村裡的脫貧產業,建立了大量生產大棚等生產設施,採用「村股份制經濟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辣椒產業發展勢頭很好,並且與重慶、廣西等地商家建立了收購合作事宜,農民不愁銷路,按現行收購價粗略估計,今年產值將超過500萬元。
同時,村民通過自種辣椒增加收入以及通過流轉土地和就近務工創收。馮運瓊是雙合村石筍溝辣椒基地的一名務工群眾,她把家裡的3畝土地流轉到股份經濟合作社種植辣椒,同時又辣椒基地務工,她對這份家門前的工作和收入很滿意,「每年有1500元的土地流轉費,還可以在基地務工,每天能掙100元,全年有3萬多元的收入。」據統計,當地經濟合作社從育苗到辣椒苗移栽,辣椒苗的管理、辣椒的採摘,就為附近村民帶來土地流轉收入20萬元,工資收入70萬元。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朱夢怡
編輯 周婷
編審 徐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