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年代北京明十三陵老照片 民國十三陵影像(上)
1930年代北京明十三陵老照片,讓我們一覽民國期間的明十三陵影像,本組照片拍攝者為赫達·莫裡遜,拍攝時間大概為1933年-1946年間。赫達·莫裡遜(Hedda Morrison,1908-1991),德國籍女攝影家。
-
老照片:清朝末年的明十三陵,荒蕪蒼涼
我們今天通過一組老照片,來看看清朝末年的明十三陵是什麼樣的面貌。時隔100多年的時光,皇帝們的陵寢變化是很大的。 明十三陵神道上的石象生。 明十三陵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的小盆地之中,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面有小河曲折蜿蜒,可謂風水寶地。
-
第一次去北京必看的旅遊指南,2020最新北京明十三陵遊玩路線攻略
明十三陵是明成祖遷都北京以來共十三位皇帝的陵墓所在,位在北京市昌平區,從市區搭巴士路線過來約一個多小時,目前開放參觀的景點為神道及長陵定陵兩座皇陵,也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來這裡可以近距離地感受一下明朝的前世今生。
-
百年王府前世今生
來到北京,一定會去看看美麗的什剎海;來到什剎海,一定會走進胡同深處,體會這幾百年間真正的老北京風情。於是,我走在了這幽深,僻靜,北京風情滿滿的小巷胡同裡,格外的自在遊哉!就要看看這府邸的前世今生了。和珅,生於1750年,鈕鈷祿氏,清乾隆時期的寵臣,通曉滿漢藏蒙四種語言,才華橫溢,深得乾隆寵愛,連升九級,可謂官運亨通。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乾隆還將自己在六十五歲生下的最小、最寵愛的女兒固倫和孝十公主,賜婚給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使得和珅有幸和皇帝成了親家,成了人人羨慕的皇親國戚。就在乾隆四十一年,26歲的和珅得到了皇帝賞賜的這座府邸,並開始大興土木。
-
明十三陵尋獲神路老照片 購自日本公民之手(圖)
本報訊 (記者夏命群通訊員王昭倩)昨天,昌平區檔案館對外宣布,經過兩年多的尋找,終於找到了攝於上世紀30年代的明十三陵神路的老照片。老照片共6張,是由熱心者從一名日本公民手中購得的。這些照片記載了當時的景象,真實再現了70年前的神路原貌,為文物部門和景區管理部門提供了值得參考的影像資料。
-
「侵華日軍景點自拍鐵證」北京明十三陵
侵華日軍照片,北京明十三陵侵華日軍照片,北京明十三陵的日軍,牽著毛驢,與中國小孩在一起十三陵石柱 。侵華史料《北京名所繪葉書》明信片, 十三陵。明代十三陵的積恩殿,經過幾百年風吹日曬,大殿已經破敗不堪,但是仍能夠看出大殿十分雄偉,氣勢磅礴。
-
2019年國內旅遊景點介紹,北京明十三陵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每個中國人對它都懷著一種敬意。小編並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但是小編因為工作的原因,一年總要去北京幾次。可是,工作的時間非常的緊張,工作繁忙之餘,小編也沒有精力再去旅行,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了。於是趁著,春節期間的假期,小編來到了北京。
-
北京為什麼會成為封建社會後期重要的都城,探索北京城的前世今生
北京城——為什麼會成為我國封建社會後期重要的都城,探索北京城的前世今生說起北京,想必大家都比較熟知,沒錯,這是我們國家的首都,當然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後期乃至近代以來最重要的城市北京能夠作為新中國的首都是有它自己獨特之處的。這座千年歷史文化名城,幾百年的國家首都,正在發揮著它自己獨特的作用、展現自己獨特的魅力,讓我一起來探尋這座「寶藏」城市吧!北京簡稱「京」是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
陝西西安城牆的前世今生
陝西西安城牆的前世今生三千年文明看西安?來看看西安的城市名片!百年變遷看上海,千年滄桑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西安,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它以厚重的歷史文化和開放包容的現代氣息迎來了兩次春晚分會場的舉辦,今天,我就帶大家走進春晚分會場舉辦地、西安的名片建築——西安城牆的前世今生。
-
探秘百年監獄「小西關」的前世與今生
俗話說中華百年看天津,第一輛有軌電車,第一所現代大學,第一個郵政機構,第一支警察部隊,太多的全國第一圍繞著這座,中西合璧、充滿魅力的城市裡。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穿越時光,在老照片裡探究天津市監獄的前世與今生。清朝末年天津習藝所1903年,天津習藝所破土動工。1904年6月竣工,並於當年7月29日正式開辦北洋軍閥時代直隸第一監獄1914年2月改名為「天津監獄」。1917年2月改名為「直隸第一監獄」。
-
北京明十三陵康陵主體修竣
2003-11-07 10:20:41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孫曉勝 曾經殘破不堪、雜草叢生的明十三陵康陵經過保護性搶修後
-
北京一日遊:八達嶺古長城——明十三陵
北京一日遊:八達嶺古長城——明十三陵很多遊客初到北京長城和十三陵是必去的地方。
-
清朝留下「豆腐渣」工程 明十三陵泰陵開始大修
昨天,明十三陵泰陵大修工程開工。工程投資3800萬元,預計於今年11月20日竣工。 【現狀】 祾恩殿僅剩頹牆和地基 昨日清晨,記者來到位於昌平區北部天壽山麓的十三陵長陵前。沿長陵驅車向西,穿過數片果園、村落,約10分鐘,即來到依山而建的泰陵前。
-
北京明十三陵光宗朱常洛之陵慶陵正式開工搶修(圖)
北京明十三陵光宗朱常洛之陵慶陵正式開工搶修(圖) 七月四日,中國北京明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新社記者宋吉河攝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六日電(記者吳慶才)明代享國最短的一個皇帝光宗朱常洛之陵——慶陵今天正式開工搶修。這也是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後開工修建的第一個陵寢。未來五年,十三陵剩餘的五個殘陵也將挨個重修。 慶陵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陵墓。光宗朱常洛在位僅僅二十九天,是明代享國最短的一個皇帝。
-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下)
而照相技術自1839年發明至雷峰塔倒掉,其間不到百年。影像中的雷峰塔正是它最滄桑、最衰弱、最屈辱和最後面世的時刻。(此圖來自網絡)衰弱衰敗的雷峰塔今日長橋側畔的雷峰塔雷峰新塔是什麼將雄偉壯麗的雷峰塔生生變了一個模樣?是時間嗎?也對也不全對!是為求保佑盜取塔磚的人麼?我看也不全是。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呢?我以為,是國力啊!
-
北京明十三陵的十三種穿越攻略
——且慢,有北京昌平天壽山麓十三陵——40平方公裡的山青水秀,可以說,有明一代,277年,幾乎所有的往事,都埋藏於此。此其一:十三位大明帝王的身前生後事,帶我穿越整個明史。作為實施穿越行為的意象,"神路"首當其衝,不妨擅自理解成:"神秘之路"。其實神路景區草木蔥蘢,開闊整飭,並不太神秘。
-
明十三陵為何只開放了三個陵區?北京昌平區長給了答案
下半年,明十三陵未開放陵區將有序開放!明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去年10月,明十三陵宣布將退出經營回歸文保但是有很多朋友很好奇明十三陵多年來為何只開放了三個陵區……這些問題區長給了答案一起來看看吧~從今年開始,昌平區對明十三陵的保護修繕將提速,陸續有序地開放其他十個陵區。其中,明康陵將於今年下半年開放。
-
圖解| 北京中軸線的前世今生
南起永定門、北至鐘樓,全長達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是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被譽為北京老城的靈魂和脊梁。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次考察北京時均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這是首都的職責。關於北京中軸線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
-
一組老照片,見證民國時,十三陵永樂皇帝的長陵,長滿雜草
長陵作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寢,規模是最大的。後世子孫沒有敢超過老祖宗的。清朝乾隆年間,對十三陵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其他皇陵的地面建築都進行了縮小,也就是拆大改小十三陵。只有長陵沒有改小,相反把其他陵上的材料,拿來修補長陵,永樂皇帝真應該感謝大清朝的乾隆皇帝。
-
北京明十三陵的定陵的地下宮殿,果然是中國古代建築史的奇觀
北京十三陵定陵是明代神宗皇帝朱翊鈞的陵墓,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定陵的地下宮殿非常有名,堪稱中國古代建築史的奇觀。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的地下宮殿具有高超的建築工藝:面積達上千平米,沒有一根柱子。北京十三陵景區最好玩的一個就是定陵,最著名的建築就是地下宮殿,位於明樓的正後部方,埋葬著明神宗朱翊鈞和孝端皇后王喜姐、孝靖皇后王氏。北京十三陵景區最好玩的一個就是定陵,最著名的建築就是地下宮殿,位於明樓的正後部方,埋葬著明神宗朱翊鈞和孝端皇后王喜姐、孝靖皇后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