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民馬生龍的夢想:把天天拉麵館開到國外

2020-12-17 人民網

13歲就出門闖天下的「馬大樹」

甘肅張家川縣木河鄉坪王村馬生龍大哥13歲就離家出外闖天下了,如今他已在北京著名的飲食一條街牛街擁有一個可觀的天天拉麵館,今年42歲的他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把自己創辦的開到全球穆斯林國家,讓外國人好好瞧瞧咱中國人的本事。

在牛街的天天拉麵館,記者見到了張家川縣木河鄉坪王村的馬生龍大哥。今年他42歲,一口京腔調的普通話說的非常地道,如果不說家鄉話,你根本認為他是北京人。他給筆者介紹,小時侯家裡窮,看到父親在關山林裡割竹子維持家計,心裡不是滋味,13歲就出門闖蕩了。1988年馬生龍隻身來到北京闖蕩,舉目無親,由於找不到工作,他曾經在公園裡的椅子上睡過,在五毛錢的錄像廳裡過夜,吃了不少苦頭。後來在牛街的飯館從洗碗工做起,從此他可以告別了夜夜露宿的生活,雖然剛開始老闆不發工資,但管吃住還能學技術,他就已經十分高興了。慢慢的他學會了拉麵技術,工資從最初的每月五十元,漲到最後的五六百元。1998年,他打工的店老闆由於家中有事店面要轉讓承包,老闆見馬生龍為人忠厚老實,拉麵技術精湛。就把店面承包給了他,由於馬生龍的精心經營,再加之他做的牛肉麵味道好吃,很快風靡牛街,顧客非常喜歡,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他的店裡車水馬輪,顧客不斷。當記者問到生意如何時,他告訴筆者,生意最好時一個月能賺十萬,正常時一個月也就五六萬,一年下來最保守能賺五六十萬元。因為他來北京較早,為人豪爽熱情又樂於助人,來北京的老鄉們都親切的稱他為牛街的大樹。

憑藉牛肉拉麵手藝兩千張家川子弟年掙八個億

別看張家川僅是西北邊陲甘肅省一個名不經轉的少數民族縣,但張家川清真餐飲產業大軍在京城卻是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約有兩千多人。這些餐廳主要分布在在朝陽、東城、西城、海澱、宣武和豐臺,僅著名的北京飲食一條街_牛街就有近百家張家川人開的清真餐館。他們經營的餐館以蘭州牛肉拉麵主,並附帶牛羊肉燒烤。因為味道純正、特色鮮明,再加上他們勤勞樸實、精明能幹的經營品質,受到了當地顧客的歡迎,他們的店一家比一家紅火。一碗蘭州牛肉拉麵成了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農民進城創業的法寶——張家川縣近萬農民憑此技藝抱團廣開餐館,如今在北、上、廣等大城市站穩腳跟,年創收近八個億。如今開寶馬等高級轎車,在京城買樓房,在張家川縣城住上樓房都不是稀罕事兒。

在馬生龍看來,張家川農民開餐館之所以發展迅速,一個明顯特點是抱團發展。該縣農民餐飲老闆鄉情意識濃,一般會返回家鄉招工;「鄉情意識」比較好管理,也讓就餐的中低檔消費者滿意。另一方面,通過政府部門引導扶持,這些農民工出門就擁有拉麵技術和相關證件。使他們無論走在哪兒,都有技藝,也不愁找不到工作。

馬生龍的徒弟將麵館開到英國

令馬生龍自豪的是,他的天天拉麵館已培養出了一百多名張家川籍的拉麵老闆,他們如今在全國各地開飯館,還有個定西的小張在英國開飯館。「只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專注堅持做一件事,你一定能成功。」馬生龍對自己的事業充滿信心。

他說,做人就是這樣,見利不能忘義,吃水更不能忘記挖井人。在他創業的路上有朋友曾經幫助過他,他不能忘記。他在經營餐館之餘,還加入了張家川民族商會,力所能及的搞一些慈善事業。記得深刻的一件事是,去馬鹿鄉的一個村子裡去救助孤兒,一個六歲的小孩子和奶奶相依為命,家裡的屋頂一逢下雨漏水,他坐在炕上端著洗臉盆子接屋頂的漏水。還有一件事是,一位家鄉的大學生考上了大學,但由於家庭困難無法上學,他得知後,資助了五千元學費,並在假期讓困難大學生到他的飯館打工勤工儉學。馬生龍常跟家人和朋友說,在你得意時,你始終要記著自己曾經的苦難和失意。

他說,如今我們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習主席也說了,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話太實在了。我們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七個常委都同時出席了,這說明了國家對我們農民人的高度重視。如果沒有國家的創造的好環境,農民不可能現在過著舒坦的好日子。有國才有家嘛,我們感謝黨和國家給我們創造的好機會。

談到今後的發展,馬生龍認為,在日趨緊張的城市生活節奏中,快餐業應該是一個朝陽產業,而蘭州拉麵實際上是中國式的快餐,他的夢想就是想把自己的天天拉麵做大做強,最好能到國外穆斯林國家開拉麵館,讓世界賓朋都能嘗到我們中國農民的手藝,瞧瞧咱中國人的本事。

相關焦點

  • 蘭州拉麵裡的江湖
    ,在煙臺一 個地段開牛肉麵館,一些青海人橫行霸市,覺得飯館離的太近了,天天鬧事。深圳,2015年7月9日,蘭州拉麵連鎖店東方宮位於深圳的一家門店,因為與青海化隆人開的蘭州拉麵館距離過近,遭其抵制。東方宮這家店在騰訊大廈樓下,每年房租差不多200萬。青海人天天堵門,圍攻了一個月,導致東方宮無法正常經營,只好賠錢了事—對面兩家青海拉麵館分別獲得75萬元、40萬元的賠償。
  • 總書記今天聊到的青海拉麵和「拉麵經濟」
    十年九旱,天災頻發,23萬農民基本靠天吃飯。 過去一提化隆——窮!上世紀80年代,化隆超過六成的農戶為貧困戶,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如今變了。靠著一碗拉麵,昔日「食不果腹」的化隆農民,走出大山,進城創業,帶動就業。1988年從廈門起步,化隆人把拉麵館開遍全國,目前達1.2萬餘家,其中多數打「蘭州拉麵」牌子。
  • 蘭州牛肉麵與蘭州拉麵
    今天寫的內容又是備受爭議的,網絡上很多人持詆毀態度來描述蘭州拉麵,例如:一年能對一整頭牛造成皮外傷的傳奇拉麵的眾多消極說法,看了之後也是讓人覺得忍俊不禁,小編今天從一個客觀的角度來跟大家閒聊一下大家口誅筆伐的蘭州拉麵到過蘭州的朋友應該知道,當地只有蘭州牛肉麵
  • 晚上,拉麵館老闆一家在禱告
    晚上出去散步,回來已經晚上九點多,路過樓下拉麵館,看到拉麵館老闆一家三口男子並排跪在地上虔誠地禱告。自疫情以來,拉麵館一直沒有怎麼營業,他們一家也出不了武漢,困在了這裡。每天不僅沒有生意,還要交房租,其壓力可想而知。
  • 商洛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馬生龍:文藝扶貧讓群眾樂享精神食糧
    近日,記者採訪了商洛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馬生龍。  記者:今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有著「文化綠洲」「戲劇之鄉」美譽的商洛市如何更加突出地發揮文藝扶貧這一重要作用?  馬生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文藝。從這個意義上來談,商洛「文化綠洲」「戲劇之鄉」的美譽就是商洛人民熱愛文藝的真實寫照。
  • 甘肅美食攻略:帶你走進這一碗清真牛肉拉麵裡的碗裡乾坤,好吃!
    哈嘍大家好,歡迎進入,今天的美食小課堂,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的是甘肅美食,提起甘肅美食大家想的就是甘肅這個環境處於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甘肅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也就註定了它的文化,非常的繁盛,自古以來甘肅就是中西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地方
  • 「拉麵經濟」——化隆縣穆斯林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模式
    生產以農為主,以農牧結合為輔,黃河穿境而過,流程達168公裡,由於境內有李家峽、公伯峽等七座大中型水電站,沿河農田成了淹沒區,山上又要退耕還林,長期以來化隆人過著「望著黃河吃不上水,守著電站用不上電」的生活,有的村莊長期靠煤油燈照明,通水、通路、通電是化隆人的夢想。
  • 看見拉麵館三人倒在地上,這位濟南老兵的第一反應是救人
    11月22日下午,一條讓人驚心的爆料出現在天天正能量後臺。天天正能量立刻聯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得知了這條爆料背後讓人後怕又感動的故事。11月22日,在濟南市港源新居附近一家拉麵館裡,四人因「煤氣」中毒暈倒在地,幸好35歲退伍軍人劉永生的出現扭轉了結局,他憑藉一己之力,救下了煤氣中毒的三大一小四個生命。
  • 「洋學生」在中國學做拉麵「魔術師」
    撈出在鍋中飄起的麵條,配上新鮮的牛肉湯,撒上香菜和蒜苗末,她端來一碗冒著熱氣的蘭州牛肉拉麵,請老師品嘗評價。金佑琪為記者展示自己拉的拉麵。新華社記者張文靜攝在甘肅興隴蘭州牛肉拉麵職業培訓學校裡,來自奈及利亞的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金佑琪正跟老師學習拉麵。
  • 甘肅蘭州牛肉拉麵
    說起蘭州牛肉麵我先糾正一下,國內很多地方稱蘭州牛肉麵直接叫蘭州拉麵,很多外地的麵館名直接就是「蘭州拉麵」。其實真正正確的稱呼應該叫蘭州牛肉拉麵。所謂「拉麵」的稱呼,就是把麵團兒變為麵條兒的過程,全程都是用手來拉麵的。
  • 蘭州拉麵:一碗麵香飄海外
    這樣的麵館如果開到阿拉伯國家,一定會大受歡迎!」中華老字號開到了日本東京哈姆魯尼不知道,其實,受到世界歡迎的蘭州拉麵店早已開到了海外。2016年初,在日本甘肅同鄉會引薦下,清野烈見到了馬子祿牛肉麵的董事長馬汀,也是馬子祿牛肉麵的第四代傳人。清野烈趕緊當面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之後的2016年夏、2017年春,清野烈又兩次來到蘭州,別人給他推薦蘭州的其他特色食物,他都拒絕了,只對蘭州拉麵情有獨鍾。清野烈對牛肉麵的熱愛和學藝的誠意打動了馬汀,馬汀最終答應教他拉麵技藝。
  • 聞名全國的美食排行,甘肅美食之一,蘭州牛肉拉麵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甘肅十大美食排行榜位居第一的 ——蘭州牛肉拉麵。蘭州牛肉拉麵起始於清代,是"中國十大麵食之一」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是當地特色小吃之一,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經濟實惠,是選擇麵食的不二之選。更是當地人每日必點的麵食之一,坊間有句話叫來甘肅不吃蘭州牛肉麵風味少一半的說法。牛肉拉麵是甘肅當地人每日的開始。蘭州牛肉麵由"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為標準。
  • 今日視點:「拉麵經濟」拉動18萬青海人富起來
    如今走進在化隆的幾個「拉麵村」,都能看到一棟棟小樓拔地而起,化隆縣農民從封閉農村進入現代都市,從小農意識走向市場經濟,「富了口袋」也「富了腦袋」。  拉麵經濟成為撬動勞務輸出重要槓桿  拉麵經濟如何撬動勞務輸出?
  • 一碗拉麵託起18.7萬青海人的致富夢
    上海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有感而發,讓每一名上海人都吃上拉麵,讓每一名上海人都喜歡上拉麵的味道,是眾多拉麵人用心用情的結果。煮好的拉麵出鍋。「我們一家三口先到了甘肅,那時候兒子上一年級,三年後輾轉到溫州,開起了自己的拉麵店,那時候兒子上四年級,在溫州讀完小學後,兒子回到西寧讀初中,高中考到了西寧市重點中學,四年前,兒子考上了青海大學學習會計專業。當兒子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我覺得,一生的奔波是值得的。」馬福山說,兒子的理想,就是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 為啥蘭州拉麵館的生意都這麼好,拉麵湯百喝不厭,解密其核心製作
    ,很多美食愛好者都會有一個疑問,這麼好喝的湯是怎麼製作的,下面我就從專業角度去解析一下蘭州拉麵湯的製作過程以及講解一下製作拉麵湯所需要的一些香料。,拉麵館的湯和大多數麵館的湯不大相同,很多面過用比較濃的湯來做原湯,而拉麵館卻用清湯,如果把這兩種湯的製作技術進行劃分的話,清湯的製作可以說是王者級別的,濃湯的製作頂多算是個白銀。
  • 日本有家拉麵館,名字起得很另類,網友:還以為是酒店的名字
    日本的很多連鎖拉麵,比如一風堂,一蘭拉麵等,聽起來都比較熟悉,我們都會覺得拉麵館的名字應該這樣。北海道有家拉麵館偏偏不按常理出牌,把店名叫做喜來登。我們都知道,喜來登是知名的國際五星級大酒店。一說到喜來登,我們自然而然的想到的就是就酒店,沒想到這家小小的拉麵館,竟然敢與喜來登叫板。別小瞧這家喜來登拉麵館,雖然店面不大,也不是連鎖,但在日本,這也是家小有名氣的拉麵館。這家拉麵館的裝修設計也非常的與眾不同,與其說它是拉麵館,其實更像是食堂的裝修風格。店鋪裡面門口的桌子上擺滿了雜誌報紙書籍,而牆上則張貼了很多照片與籤名照。
  • 「美食地圖」——倫敦最好吃的五家日本拉麵館
    從3月起,我就一直在暗地準備一個「造福」大家的「大工程」,那就是找出倫敦最好吃的日本拉麵館! 拉麵呢,日本拉麵館兒的一個夥計都跟我們說了,是源於咱們大中國的,可最近1年日本拉麵卻突然在倫敦火了起來(難道是天兒冷吃帶湯的面能取暖?),特別受本土人的歡迎,而且也特別受咱中國留學生的歡迎!什麼時候咱的蘭州拉麵也能火遍世界呀?
  • 突然,日本拉麵館遭遇關店潮!倒閉數量或將創近20年來之最……發生...
    在日本,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地拉麵館客流量驟減,原本紅火的拉麵生意隨之一落千丈。截至今年9月底,日本國內已有超過30家拉麵館宣告破產。據日本一家主流市場調研公司統計,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國內拉麵館破產倒閉數量達34家,創下自2000年以來的同期新高。此外,還有大量門店因不看好經營前景而主動關門。記者在電話公司網絡黃頁上發現,目前日本全國可查詢到的拉麵館數量約為25800家,較今年3月減少了700家左右。
  • 「文化視點」蘭州牛肉拉麵的傳承創新與文化魅力
    【文化視點】蘭州牛肉拉麵的傳承創新與文化魅力知田 秉恆蘭州牛肉拉麵,匯集黃河神韻,彰顯伏羲文化,恢弘絲路風採,傳承絕世技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與敦煌文化藝術、《讀者》雜誌、中國酒泉航天城等,已成為享譽世界的甘肅名片。
  • 甘肅大學生漫畫演繹百年蘭州牛肉拉麵的「前世今生」
    甘肅大學生漫畫演繹百年蘭州牛肉拉麵的「前世今生」 2018-12-17 21:39:4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