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浮萍 編輯:凌先靜
9月,是引進片的票房爭奪戰場。不僅有《蜘蛛俠:英雄歸來》和《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兩部好萊塢大片,還有兩部口碑與人氣俱佳的日本動畫電影,《聲之形》和《刀劍神域:序列之爭》也相繼上映。
可惜的是,後兩者的票房成績都不夠理想,甚至有點慘澹。豆瓣上《聲之形》的劇情簡介是:繼《你的名字。》之後,日本又一部現象級的動漫電影。但它的票房成績,卻沒有延續《你的名字。》的神話程度,上映14天,僅僅收穫4300萬票房。
另一部《刀劍神域:序列之爭》,2月18日在日本上映以來票房成績突破了25億日元,相當於1.5億元人民幣。反觀國內的票房表現,上映一周時間票房4600萬元,貓眼預測總票房不足7000萬。相比《你的名字。》將近5.8億元的票房表現,《聲之形》和《刀劍神域》的成績都不足前者的一個零頭。
《你的名字。》引爆了日本動畫電影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熱潮。從今年的日漫電影引進數量和類型來看,已經不再是單一的低幼向動畫比如《哆啦A夢》系列,而開始往成人向影片拓展。《聲之形》和《刀劍神域》正是繼《你的名字。》之後,中國電影市場的更多嘗試。
但同樣被日本觀眾和中國內地二次元受眾稱之為「神作」,《聲之形》和《刀劍神域》的票房成績和《你的名字。》卻存在著天壤之別。
《聲之形》:不賣座,題材小眾成最大緣由
國內觀眾對《聲之形》是抱有高期待的,它甚至在第26屆日本電影評論家大獎上擊敗了《你的名字。》獲得「優秀作品獎」。但這部被網友稱之為「暗黑系」神作的動漫作品,亮點在此,票房體量的局限性也在於此。
和絕大多數日漫電影的主題不一樣,《聲之形》講述的不是中二瑪麗蘇的純愛故事,而是選擇直面真實世界裡的社會性議題,關於聽力障礙的女孩西宮硝子的故事。影片中圍繞校園霸凌和聽障兩個關鍵詞展開,表現了整個青少年成長過程的心理狀態:成長和救贖。
客觀來說,《聲之形》的立意是非常高的,但是這部影片在整體製作上算不上出色。以片中的幾個轉折點為例,男主角石田將也被同班同學孤立、欺負,來得很突然,會給觀眾一種倒敘的錯覺導致看得一頭霧水。類似交代不夠清晰的轉折點在片中還存在多處,使得整部影片的表達不夠流暢。
同樣因為立意,也註定了這部影片的題材是非常小眾的。和《你的名字。》裡對青春的純愛和痛苦不一樣,《聲之形》更多的傳達出一種抑鬱的情緒,「救贖與被救贖」的話題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是比較難接受的。
除此之外,目前國內電影票房的拉動主要還是依靠女性觀眾,《你的名字。》不論美如畫的畫面還是純愛故事,都會是女性觀眾願意買單的電影類型。相比之下,《聲之形》要把觀眾拉進電影院就要難得多。這其實和國內小眾的藝術片一樣,要獲得高票房成績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刀劍神域:序列之爭》:人氣高不代表票房高,錯過最佳上映檔期
緊隨《聲之形》上映的另一動漫電影——《刀劍神域:序列之爭》,在日本動畫領域創收過多項大獎。作為第一部被國內引進的日本深夜檔動畫的劇場版,這足夠擊中國內「饑渴的觀眾」的嗨點。但遺憾的是,人氣高不等於票房高,它的票房成績同樣不甚理想。
有網友評價:「《刀劍神域》是一部很棒的新番,能夠把虛擬世界的美好表現得十分到位並且沒有給人帶來對現實世界的無奈與排斥。」這也是這部系列番劇能夠獲得極高人氣的重要原因。
但是,雖然《刀劍神域》系列的知名度很高,日本深夜檔動畫在國內的受眾卻還是非常有限。而且作為系列TV動畫來說,之前只聞其聲而沒有追過作品的受眾來說,劇場版不足以對他們形成吸引力。而且劇場版在故事的連續性和完整性上會有一定折扣,一定程度上影響受眾的觀感,同樣番劇粉絲也不一定會對劇場版的故事感興趣。
另一方面,《刀劍神域:系列之爭》的引進其實在去年就已經傳開,但因為多方原因直到今年9月才正式上映。而這一系列的大多數粉絲都是還在讀書的上學黨,錯過了學生党進入影院的絕佳時期,9月中旬上映必然會讓電影票房大打折扣。
總的來說,拋開票房成績,《刀劍神域:序列之爭》的引進,都可以看作是國內電影市場對這一類型題材的試水。引進深夜檔動畫的劇場版,也同樣是中國電影市場的一次大的創新型動作。
日漫電影引進數量逐步增多,但市場仍需要冷靜對待
中國電影市場對日漫動畫電影的引進力度不斷擴大,除了受到《你的名字。》票房和話題度雙高的影響之外,還在於日漫本身的特質和中國內地觀眾受眾主體的變化。
數據顯示,中國的二次元受眾已經超過3億,而且這一群體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受日本動畫影響長大的一代,對日本動畫具有天然的好感。在日本市場經過幾年時間沉澱與發展的動畫作品,在中國內地更具有知名度高、受眾基數較大等特點。與此同時,這一代人都已經成為中國電影市場消費的主要人群,具有較高的自主消費能力。所以,引進日漫動畫電影首先會有初步的票房保障。
另一方面,日本動畫電影在劇情和質量上都具有較高的保障。相比於中國的製作公司買日本的漫畫IP來改編翻拍,引進日本本土的作品會具有更大的號召力。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隨著中韓關係的逐步微妙,中國的影視劇市場與日本的往來則變得更加密切。日後,日本動畫電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數量和類型將會進一步增加。
但市場環境好不等於應該逮住機會盲目引進。從今年日漫電影在中國的票房表現來看,除了上述《聲之形》票房僅4300多萬,《刀劍神域:序列之爭》的票房也無望破億。另外,已經在上映的《哆啦A夢》系列電影第三部僅獲得1.49億票房,和第一部5.3億的成績也相距甚遠。
如何讓口碑與質量俱佳的日漫電影在國內獲得最大的市場價值,首先還是要影片引進方對整個市場有清晰的認識,目前國內受眾的觀影習慣,以及主要受眾群體的主要偏好等等。事實上,從《聲之形》等影片的票房失利也可以看出,雖然中國二次元受眾在不斷擴大,但中國動漫市場的整個體系還不夠健全與成熟,這是一個需要時間積澱與成長的過程。
在文娛商業觀察(ID:wenyushangyeguancha)看來,未來中國電影市場對日漫電影的引進,應該從IP本身、題材和故事、受眾以及市場體量等各個方面進行多方考究,而非僅僅參見人氣或者IP知名度等某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