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山西大同操場平城遺址為北魏皇宮所在地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專家:山西大同操場平城遺址為北魏皇宮所在地


2008年10月14日 15: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太原十月十四日電(記者 梁波)據來自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消息,從二00七年起的兩年間,在山西大同操場城街平城遺址再次發現的兩座高規格的北魏建築遺址和北魏糧窖遺址,經專家考證為北魏皇宮的所在地。

  據了解,新發現的糧窖遺址位於北魏大型皇家建築遺址東北一百五十米處,夯土臺基上分布有五十多個柱礎石和五個圓缸形糧窖遺蹟。五座糧窖由西向東一線排列,糧窖平面圓形,口大底小,整體呈圓缸形,直徑約十米,深度為四米左右。基址中的圓缸形糧窖數量較多,底部鋪木板,木板上殘存有穀物,初步判定為一處大型糧倉遺址。

  據山西省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慶捷介紹,關於北魏糧窖,《南齊書》卷五十七《魏虜傳》記載:「太官八十餘窖,窖四千斛,半谷半米。」現在發掘出來的糧窖遺址,據其地點考察,當是該傳記載的太官所轄糧食「八十餘窖」中的一部分。

  此外,在北魏大型皇家建築遺址的十米處,還發現了一座殘存的北魏夯土臺基遺址,面積約八十平方米。發現有漢代到明代的瓦、瓦當、磚、石柱礎、土坯、屋頂裝飾構件等許多建築構件,出土遺物多為瓦當和文字瓦片。

  從漢代磚室與灰坑出土「平城」瓦當來看,這次新發現的糧窖遺址坐落在漢代遺址之上,與二00三年發現的北魏平城遺址地層關係相同,可以斷定這裡就是漢代平城縣所在之地。同時由灰坑中發現的數種戰國瓦當聯繫一號遺址夯土下發現的戰國銅印推測,此地早在戰國時,可能已經是個較有規模的城市。

  自二00三年,在大同操場平城遺址上發現的北魏大型皇家建築遺址後,迄今為止,在大同操場平城遺址的城路東中部南北兩百米,東西一百米範圍內,已經相繼發現北魏兩座高規格的建築遺址和一座糧窖遺址。張慶捷表示,這充分證明,此處就是北魏皇宮的所在地。(完)

編輯:宋方燦】

相關焦點

  • 證據證明山西大同操場平城遺址為北魏皇宮所在地
    10月14日電 2003年,在大同操場平城遺址上發現的北魏大型皇家建築遺址引起了海內外考古界的關注。從2007年起,延續兩年的大同操場平城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又有重大發現。經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慶捷等專家斷定,這次在平城遺址上再次發現的兩座高規格的北魏建築遺址和北魏糧窖遺址,充分證明,這裡就是北魏皇宮的所在地。  新發現的糧窖遺址位於北魏大型皇家建築遺址東北150米處,夯土臺基上分布有50多個柱礎石和5個圓缸形糧窖遺蹟。
  • 山西文物--平城遺址:北魏皇宮所在地--山西青年報2020年01月08日15...
    山西文物 平城遺址:北魏皇宮所在地   平城遺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北火車站一帶,是北魏前期的都城,是在漢代平城縣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
  • 山西大同發現大型北魏時期平城宮殿古建遺址
    山西大同發現大型北魏時期平城宮殿古建遺址
  • 北魏都城平城,人口眾多市井繁華,大同平城遺址概述
    北魏都城平城,人口眾多市井繁華,大同平城遺址概述北魏前期的都城——平城,是在漢代平城縣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由宮城、外城、郭城三部分組成,規模宏大。據《魏書·食貨志》記載,其京畿範圍,東至代郡(河北蔚縣),西及善無(山西右玉),南極陰館(山西代縣),北盡參合(山西陽高)這一範圍大致相當於明清時代大同府的轄境,與原雁北地區的轄境也大體相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北魏都城的概況。
  • 山西大同發現大型北魏平城宮殿遺址
    山西省大同市日前發現一處大型古建築遺址,經考古專家考證為平城宮殿遺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慶捷介紹,這處遺址位於大同城北的操場城街。此次發現大型夯土臺基一座,臺基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東西長44.4米,南北寬31.8米。夯土臺共設三條斜坡踏道,臺東緣正中有向外凸出的土坯磚砌臺階殘跡,寬度為4.2米左右。
  • 大同:北魏平城宮遺址之爭何時平息?(圖)
    作為皇權象徵並具有極高研究價值的北魏宮城遺址的確切位置,引發了學者們半個多世紀的爭論。   2003年11月,國內多家媒體發布了同樣一則消息:山西大同操場城街發現大型北魏時期古建遺址,經考古專家考證為平城宮城遺址。消息發布後,很快有學者提出質疑。如今,這一爭論仍在繼續。2007年5月,大同市一民間考古愛好者約見記者:「定此宮城遺址者,惟吾也!」
  • 北魏大型建築遺址首次亮相山西大同
    北魏大型建築遺址首次亮相山西大同     人民網太原11月18日電 記者羅盤報導:山西大同北魏建築遺址發掘是繼1995年平城南郊名堂遺址發掘之後在平城北部的又一重大發現
  • 山西大同是北魏都城,市區明堂遺址公園是城內唯一的北魏文化遺存
    大同市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城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大同市也成為山西省內首個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地級市。大同市曾為三朝都城,是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北魏首都,還做過遼、金陪都,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境內名勝古蹟有雲岡石窟、北嶽恆山、懸空寺、華嚴寺等。
  • 山西工人挖出5個土缸,考古隊大喜:走訪28年,原來皇宮在這裡
    導讀:山西工人挖出5個土缸,考古隊大喜:走訪28年,原來皇宮在這裡。03年的一天,山西大同的一塊施工地上,工人們正在挖地基。隨著一聲巨響,一些破舊的黑瓦片出現在眾人面前。隨後,山西考古隊立刻奔赴現場,他們欣喜若狂的表示,這裡就是馮太后的皇宮,因為他們挖到了5個土缸。根據文獻記載,在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遷都到了平城,隨後在這裡修建了規模龐大的皇宮。百年後,孝文帝又重新在洛陽建都,曾經繁華無比的平城似乎一夜之間在歷史上消失了蹤跡。這個千年古城到底在哪裡?為何竟然這麼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 山西大同北魏「明堂闢雍」南門遺址即將對外開放
    新華社太原1月11日電(記者王學濤)山西大同古稱平城,曾是北魏王朝前期都城。記者從大同市博物館了解到,1500多年前北魏孝文帝時期建造的「明堂闢雍」南門遺址一月中旬將對外開放。屆時,遊客可以一睹北魏「明堂闢雍」局部的風採。
  • 山西·北魏明堂遺址公園
    遺址公園佔地面積達百畝,中央是一方形夯土臺基,邊長約43米,是主體建築明堂所在地,遺址總平面呈圓形,在環形水溝的內側,設東、南、西、北四門。根據史料記載推算,原明堂歷史建築規模相當於現存北京天壇的3倍,但由於地處鬧市條件局限,現只發掘了大約四分之一,但其現規模也足以令人驚嘆。
  • 大同,我也曾是一國都城-北魏平城
    大同《鳳求凰》之平城-文字敘述篇大同個寶藏城市,南北朝時期北魏的都城,又叫平城,《鳳求凰》裡後半段裡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這是來了大同之後才知道的,印象中的大同就是山西的一個城市,沒有想到它曾經也是一國都城,四大石窟之一的雲岡石窟在大同,五嶽恆山也是在大同
  • 老照片中的大同銅器:起源於1500年前北魏皇宮,90年代開始沒落
    筆者在查閱大同地區相關資料時,發現了一張拍攝於1937年,名稱標記為「街上的銅器店鋪」為名稱的黑白照片。重新上色的大同銅器鋪照片旁邊的圖注也對民國當年大同這座資源型城市進行了一定的說明。「人們提到山西就會想到煤炭,山西省內埋藏著佔全中國半數以上的煤炭資源。
  • 北魏王朝:之所以選擇大同為都城,和這兩條河密不可分
    魏都平城.山西大同公元四世紀末期,起於北方的遊牧民族鮮卑族政權—北魏日益強大。公元398年,魏王拓跋珪稱帝,宣布平城(大同)為京都,始「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平城大同,從漢晉以來的偏僻小邑,一躍成為北魏之京城。那麼拓跋珪為何會選擇平城為都城呢?首先說平城的城址選擇就十分合理。
  • 北魏帝國的故都——平城
    大同城牆北魏定都平城後,「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進行一系列的首都建設,宮殿苑囿、樓臺觀堂等重大工程上百處。為了改善城市環境,從城北引如渾水,從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使首都大街西岸有潺潺流水,東西魚池有遊魚嬉戲,水旁弱柳、絲楊、雜樹交蔭,利用水和樹把城市打扮得清新雅致,配上巍峨的宮殿樓閣,真是花團錦簇一般。
  • 北魏王朝:之所以選擇大同為都城,和這兩條河密不可分
    魏都平城.山西大同 公元公元398年,魏王拓跋珪稱帝,宣布平城(大同)為京都,始「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平城大同,從漢晉以來的偏僻小邑,一躍成為北魏之京城。那麼拓跋珪為何會選擇平城為都城呢? 首先說平城的城址選擇就十分合理。
  • 山西大同發現北魏墓,墓室堪稱十裡畫廊,千年前鮮卑人在糾結什麼
    山西大同發現北魏墓,墓室堪稱十裡畫廊,千年前鮮卑人在糾結什麼山西大同,在南北朝時期有個十分霸氣的名字——平城。這座城市是疆域遼闊的北魏的首都,後來北魏孝文帝開始把首都遷往洛陽,全盤漢化,在此之前,北魏的首都則一直都是大同,對於大同,南朝的史書記載甚少,而北朝則不注重這方面的記載,導致平城這座古都的秘密一直未能揭開。
  • 王飛峰:北魏蓮花化生瓦當探析
    一 蓮花化生瓦當的發現與研究 北魏蓮花化生瓦當目前在內蒙古託克託縣雲中古城遺址、山西大同市平城遺址(包括東門外御河東北魏寺廟遺址、操場城建築遺址)、山西大同市南郊金屬鎂廠北魏墓群、山西大同市方山永固陵(包括思遠佛寺),河南洛陽市北魏永寧寺遺址等處均有發現。
  • 你想知道1500年前的北魏的「平城宮」究竟在哪兒嗎?
    拓跋鮮卑積極進取,由小到大,建立了北魏政權,定都平城(大同)。經過三代人半個世紀的努力,終於統一了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國北方,為走向大唐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著名的雲岡石窟,以及平城遺址、北魏明堂遺址、方山永固陵、靈丘道御射臺,包括近年來在大同一帶發現的諸多北魏貴族墓葬,便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歷史文化遺存。1982年大同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魏都平城也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北魏平城與今大同市的關係如何,都城平城的大致範圍怎樣,平城宮的具體位置何在,尚存許多疑問。
  • 《大同日報·今日平城》大同廣播電視臺《平城新聞》《平城故事》
    ·今日平城》、大同廣播電視臺《平城新聞》《平城故事》正式啟動    媒體融合新發展,平城傳播步新高。4月29日上午,《大同日報·今日平城》、大同廣播電視臺《平城新聞》《平城故事》欄目正式啟動。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山西中心、山西日報大同分社、山西廣播電視臺大同記者站等8家省級駐同媒體以及新媒體、企業家代表向此次啟動儀式送來了支持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