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賀歲檔黑馬《紅海行動》,你一定更想了解這支隊伍!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作者:《環球人物》記者 李靜濤、呂鴻、陳昊 

文章來源:環球人物(ID:globalpeople2006)

本文已獲授權


每年賀歲檔,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今年也不例外,《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都是熱鬧的大製作加流量的搞法,宣傳很早就已經鋪天蓋地,都是要來「搶錢」的。


可沒想到,在這片紅火聲中,殺出了一部各方面都要弱一點的影片——《紅海行動》。



如果大家還記得2016年同樣作為黑馬殺出的年度電影《湄公河行動》,也就能get到為什麼《紅海行動》能殺出重圍了——這兩部片的導演都是林超賢。


林超賢這次帶來的故事,取材自真實的「葉門撤僑」事件。撤僑過程中,一名中國公民被劫持,為了救出人質,同時避免引起外交衝突,海軍派出了一支作戰經驗豐富的「蛟龍突擊隊」,深入虎穴解救人質。


突擊隊一行8人,沒有外援,靠著非常人能及的意志力,拼到最後,其悲烈,可想而知。



看完電影後,應該有不少觀眾在震驚之餘質疑,真實世界中,真有這麼慘烈的行動嗎?小編告訴你,這支「蛟龍突擊隊」並非虛構,他們是真實存在的。


去年,《環球人物》記者曾探訪過這支隊伍的原型。初見面,蛟龍突擊隊的隊員就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當時正值9月,北方已經有了些許秋天的感覺,但中國的南大門暑意仍濃,掛在蛟龍突擊隊營房上的溫度計顯示,這裡午後的地面溫度超過30攝氏度。


儘管赤日炎炎,但從部隊長辦公室到戰士營房,這裡的人似乎都沒有開空調的習慣。當看到《環球人物》記者在採訪時不停地擦汗,蛟龍突擊隊的隊員會打開空調,不好意思地笑笑:「頂著大太陽,上山、下海折騰習慣了,平時在房間裡不開空調覺得也挺舒服,就經常忘了。」一句「習慣了」的背後,是蛟龍突擊隊隊員的艱苦付出。一名幹事說,自己是北方人,初到這裡不適應氣候,訓練量又大,每天要喝近10升水。


作為海軍的一支部隊,蛟龍突擊隊與其他軍種的部隊有一個顯著區別:由於海軍的開放性,蛟龍突擊隊經常走出國門,執行任務的機會更多。「這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很多是只在蛟龍突擊隊才會有的。」一名蛟龍突擊隊隊員如是說道。


2010年11月2日,中國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起航,蛟龍突擊隊隊員的身影也在其中。來源:蛟龍突擊隊 供圖



黝黑的面孔,結實的身材——如果忽略領章上的軍銜,單從外表看,很難把蛟龍突擊隊部隊長孫浩和他帶的兵區分開來。他說,這是常年在南海烈日下高強度訓練的標配。


孫浩出身教師家庭,但從小就愛好軍事,《艦船知識》《航空知識》《兵器知識》是他小時候常捧在手裡的課外書。「1990年,我代表江蘇省參加了全國青少年艦船知識比賽。


1996年,我又參加了航天知識競賽,拿了二等獎,獎金5000多元,這在當時是很大一筆錢。」孫浩說,「另外,我老家那邊很多人參加過對越邊境自衛還擊戰。我有一個初中同學早早就入伍了,一出新兵連他就上了雲南前線,班裡7個人最後犧牲了4個。還有一個同學的哥哥,上世紀80年代也犧牲在老山前線。身邊的人和事,對我觸動很大,我很愛聽英雄的故事。」去年,孫浩見到了在1988年南海赤瓜礁海戰中負傷立功的楊志亮將軍。面對少時的偶像,孫浩說:「首長,您不認識我,但我早就認識您,知道您戰鬥的故事。」


懷著對軍營的嚮往,孫浩中學畢業後就入伍了,後來考上軍校,分配在北京工作。蛟龍突擊隊組建之初,孫浩主動請纓,從北京來到這裡。


《環球人物》記者到訪時正趕上每年的退伍季,一個多小時的採訪被電話數次打斷。「對於很多人來說,兩年意味著軍旅生涯的結束,但對蛟龍突擊隊而言,這才剛剛開始。」孫浩說,「我們每年從全國徵兵,只不過在頭兩年這些人都是新兵。只有經過兩年曆練,各方面合格而且自己願意留下來的人,才算真正開始了在蛟龍的生涯。」


除了在新兵中培養,蛟龍突擊隊還會從其他部隊挑選願意加入的老兵,經過訓練、考核後,合格的也能成為蛟龍突擊隊的一員。「不論是從新兵開始培養,還是從其他部隊選拔成熟的兵源,我們的淘汰率都在50%以上。如果說軍隊是一把尖刀,我們就應該是刀尖。」孫浩形象地比喻道。


磨出刀尖不易,用孫浩的話說,這裡的訓練是「很折磨人的」。訓練量大自不必說,除了常規訓練,蛟龍突擊隊的訓練表上還有很多高危科目:跳傘、攀巖、爆破、戰鬥潛水……


孫浩說:「好多人覺得美國海豹突擊隊如何如何,但我們的訓練標準一點不比他們低,甚至比他們還高。打個比方,我們遊上1萬米是常事。」有一次演習,一名戰士落水,結果這名戰士硬是遊到了實戰模擬中的「公海」海域,最後從「公海」折回岸邊。


蛟龍突擊隊所承擔的任務也不同於常規部隊。「常規部隊,包括海軍陸戰隊,是以大兵團的方式正面突擊,在火力掩護下與敵人作戰。我們是採用小規模部隊,躲過敵人的偵察監視,隱蔽地滲透到敵人後方執行任務,任務結束後不留下任何痕跡地撤回。這是我們和常規部隊的一大區別。」孫浩說。


蛟龍突擊隊部隊長孫浩(右一)帶隊訓練。來源:蛟龍突擊隊 供圖


這些年來受影視作品的影響,公眾對蛟龍突擊隊的印象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對此,孫浩認為:「我們講究內斂,即便你像英雄一樣立下赫赫戰功,也必須執行完任務後,戴上墨鏡默默地離開。如果你太高調,你的身份可能就暴露了,還怎麼執行任務。而且蛟龍突擊隊的成員還要知道,自己的成績是整個團隊支持的結果。所以平時訓練裡,我很注重培養團隊意識,《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只能存在於螢屏上。」


如今,隨著中國國家利益和海軍戰略的向外延伸,蛟龍突擊隊走出去的機會越來越多。「亞丁灣護航編隊、和平方舟號上都有我們的身影,還有人在海外執行其他任務。我梳理了一下,除了南極,我們的足跡基本遍布全世界。雖然我們還不能像海豹突擊隊那樣全球部署,但我們往外走的步伐很快。這是我們與陸軍、空軍同類型部隊的很大不同。」孫浩說。



隨著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的舉行,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逐漸被人熟知。朱日和是大規模軍演的絕佳場所,成排的坦克、編隊的直升機、齊射的火炮構成了普通人對那裡的印象。潛伏在角落、悄無聲息的狙擊手,似乎與朱日和的畫風有些不搭。然而,龍茂長連長扛著自己心愛的狙擊槍,對《環球人物》記者說:「朱日和也是狙擊手的舞臺,蛟龍突擊隊曾在那裡贏下某次高規格比武的指令狙擊第一名。」


那次比武的項目很多,蛟龍突擊隊選派了100多人前往參賽。按照平日的特長,龍茂長被分在狙擊組。「每支部隊的狙擊組有6名正式隊員,比3種槍型,每種槍型兩個人。」龍茂長說,「總共比精確狙擊、狩獵狙擊、快速狙擊、指令狙擊和夜間狙擊5個項目。」


每支部隊都是根據訓練需要,自行尋找訓練場地。蛟龍突擊隊相中的訓練地點距離營地很遠,龍茂長和戰友經常當天出去訓練,第二天才能回來。由於是徒步前往訓練場地,他們會帶一些簡單的食品,晚上就住在沿途牧民廢棄的房子裡。有一次行軍途中遇到夜雨,龍茂長乾脆睡在了牧民廢棄的羊圈裡。龍茂長說,這些經歷對狙擊手很重要。「在常人眼中,狙擊手最後一槍打準了就行,其實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狙擊手經常單獨執行任務,對體能、野外生存、偽裝、偵察能力要求很高。要想打好最後那一槍,前期的準備工作很關鍵。舉個簡單的例子,狙擊手打最後一槍之前可能要隱蔽幾個小時,趴著紋絲不動是常事。」


龍茂長在進行狙擊步槍射擊訓練。來源:蛟龍突擊隊 供圖


到了正式比武那天,晚上8點,龍茂長背著30多公斤重的裝備從營地出發,開始了15公裡的夜間徒步隱蔽滲透。一路上,「敵人」在各個關口巡邏,一旦暴露就要在總成績裡被扣分。經過3個多小時的隱蔽滲透,龍茂長到達指定地點,開始構工偽裝。第二天清晨6點,龍茂長和戰友依次前往5個射擊地點,完成比賽。參賽隊伍是來自全軍的十幾支部隊,5個項目競爭都很激烈,龍茂長最終拿下了指令狙擊的第一名。「指令狙擊就是兩個狙擊手瞄準一個目標,同時開槍命中目標。真正執行狙擊任務必須一槍斃命,為了防止一個人失手,需要兩個狙擊手同時向一個目標射擊,這就是『雙保險』。」龍茂長說。當被問及比武時自己和搭檔同步率有多高時,龍茂長自信地說,只有用超高慢鏡頭回放錄像時才能看到兩把槍的子彈出膛稍有快慢,聽聲音只是發出一發子彈。


回憶起在朱日和比武的那段日子,龍茂長覺得最難的不是比賽本身,而是新型狙擊槍帶來的不確定性。龍茂長說:「比武時我用的槍型是當年新裝配部隊的,大家都不熟悉。比武結束前,參賽隊伍之間也不會相互交流。我們覺得自己在訓練中研究得很好,但不知道別的部隊是不是更好。這種感覺讓人壓力很大。」比武結束後,參賽的隊員終於能放鬆心情,交流各自的心得。龍茂長發現,蛟龍突擊隊之所以能在新槍型上領先一步,是因為細節做得更到位。「這把槍的有效射程是600米,我們從100米開始練,一直練到800米,每隔25米都會記錄一組數據——在特定的距離上,溫度、風速、風向、海拔對槍枝的影響。在這一點上,我們做得更到位,所以成績更好。」


如今,龍茂長已是一名成熟的狙擊手,但他每周仍會堅持至少一次實彈訓練。「朱日和的成功只能說明過去,未來的路還長。你知道我現在最遺憾的是什麼嗎?當了連長以後,管隊伍、帶訓練的任務重了,能出去執行任務的機會少了。每次看到執行護航之類任務的戰友離開和回來,我都很羨慕他們。所以技術訓練不能松,等到哪天要我上的時候隨時能上。」



在一心想執行實戰任務的龍茂長眼中,龔凱峰一定是幸運的:2017年4月,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時,龔凱峰登上了被海盜劫持的吐瓦魯籍OS35貨輪,救下了船員,並與荷槍實彈的海盜近距離對峙。


2016年12月17日,蛟龍突擊隊的排長龔凱峰跟隨中國海軍第二十五批護航編隊,從廣東湛江出發,踏上了前往亞丁灣的旅程。「我一直想出護航任務,但是出發前心情還是挺平靜的。畢竟我們在亞丁灣的護航早已常態化,之前每批編隊裡都有蛟龍的人,不是什麼新鮮事。」龔凱峰告訴《環球人物》記者。


護航的前4個月,就像龔凱峰所預料到的,很是平靜。龔凱峰說:「這些年,各國在亞丁灣護航的軍艦很多,對海盜的震懾力不小,海盜基本看到軍艦就逃了。有的海盜還會把槍扔進海裡,或者用根繩子拴在船底,謊稱自己是漁民。說實在話,我從國內出發前也沒想到自己能遇見海盜。」


然而,2017年4月情況突然有了變化。4月7日,護航編隊做了日常的海上訓練。那天很平靜,沒有意外情況發生,但龔凱峰訓練時還是和戰友說「好好練,別看這麼久沒事,說不定哪天事就來了」。結果,第二天就有事發生。「4月8日下午5點,我們接到通報,一艘中國香港貨輪被七八艘海盜船追擊。我就和另一名戰友駕駛著直升機,趕去驅離海盜。」龔凱峰迴憶道。海盜見了武裝直升機,掉頭就散了,貨輪安全離開。龔凱峰迴到艦上,剛下飛機就聽到一個更大的消息:吐瓦魯籍OS35貨輪被海盜劫持了,距他們只有100多海裡,部隊立刻進行一級反海盜部署,準備武裝營救。


龔凱峰精神更足了:「終於有活幹了!」


午夜12點左右,中國軍艦來到了離被劫貨輪3海裡的海域,附近還有聞訊趕來的美國、義大利、印度等國軍艦。由於離被劫貨輪最近,中國軍艦向其他國家的軍艦發出了「即將執行任務,請迴避」的通告。「海盜在船上縱了火,我們離很遠都能看到火光。OS35的船員躲進了安全艙,把自己鎖了起來,防止海盜進來。我們收到了船員的求救消息,但他們也不清楚船上到底什麼情況。考慮到船員暫時沒有危險,我們決定等天微亮之後再登船,以確保安全。」龔凱峰說道。


清晨6點23分,龔凱峰和戰友登船。他們的首要任務是保證船員安全,登船後先到安全艙接到了船員,然後開始搜索船上是否還有海盜。龔凱峰就是搜索隊的成員之一。在船員帶領下,龔凱峰搜索了各個艙室、通風管等處,均未發現海盜。龔凱峰說:「最後到了貨輪上的救生艇。救生艇的門是一個自然垂下的帘子,我踢開帘子的瞬間看到裡面有人,而且端著槍正對著門外,離我不到1米。」龔凱峰說,他下意識地向後跳了一步,帘子也落了下去,喊道:「Hands up!No harms!(舉起手來,繳槍不殺)」同時,他迅速故意退下了已經上膛的子彈,又另外上了一顆子彈,目的是讓海盜聽見子彈上膛的聲音。


一時間,船上寂靜無聲。「對峙的時間其實不長,可能也就一分鐘,但感覺過了很久。」龔凱峰迴憶道。過了一會,門帘開了,從裡面扔出了3支上了膛的AK-47衝鋒鎗,然後3個海盜雙手上舉走了出來。龔凱峰和戰友們一擁而上,將海盜按在地上,用扎帶綁住他們的手。經過詢問和後續的搜索,確認留在船上的海盜只有這3人,船隻已經安全。這是迄今中國海軍在亞丁灣護航以來,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抓獲海盜。


龔凱峰與獲救的OS35貨輪船員合影。來源:蛟龍突擊隊 供圖


OS35貨輪的19名船員都是敘利亞人,得知自己獲救之後非常激動。一切安頓妥當之後,中國護航軍艦靠近貨船,準備將海盜押上軍艦。正在這時,船員的一個舉動讓龔凱峰終生難忘:他們找來一面中國國旗拿在手裡,當海盜被押走時,站在船頭用並不熟練的英語喊了一句「謝謝你,中國」,有人眼裡泛起了淚花。


「回想起來,當時海盜情緒肯定很緊張,手就放在扳機上,萬一開了槍誰也不知道是什麼後果。不過,那會兒什麼也顧不上想,就是死盯著救生艇的門。」龔凱峰笑著說。



2002年,隨著電影《衝出亞馬遜》走紅,位於委內瑞拉的特種兵訓練中心——「獵人學校」被國人熟知。當時,何龍還是一名中學生,看過電影後便對那所萬裡之外的學校充滿嚮往。在少時熱情的驅使下,何龍從軍校畢業後推掉了上潛艇、做技術的機會,寫了份報告一心想去蛟龍突擊隊。最終,他如願以償。


作為和外軍交流的橋梁,解放軍每年會選拔優秀人才,送到「獵人學校」學習。何龍聽了從「獵人學校」歸來的戰友講的故事,不僅沒被近乎虐待的恐怖課程嚇到,反而更覺興奮。2015年,他的機會來了。當年3月,部隊選派幹部前往「獵人學校」的通知下來,何龍第一個交了申請。經過一年的選拔和語言學習,2016年3月,何龍到了「獵人學校」,圓了多年的夢想。


剛到校門口,嚴苛的教官便令何龍印象深刻:全副武裝,臉上塗著迷彩,目光裡透著兇狠。教官一上來就把學員帶的箱子踢翻,檢查一番後,行李扔了一地,限一分鐘收拾好。何龍說,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經此情形心裡還是「很不爽」。


入學以後,首先等待何龍的魔鬼訓練是63天的「地獄周」。「先練體能,量上得很快。中國軍人平時訓練量就大,這倒無所謂。主要是教官想著法子折磨你。」何龍說。比如,日常項目澆涼水。每天午夜,結束了一天高強度訓練的學員被拉到飛機跑道的風口,教官用冰涼的山泉水把每個學員澆透,任由午夜的冷風吹乾。如果教官心情好,待水風乾後學員可以回去睡一兩個小時,凌晨4點起床升旗,開始第二天的課程。


學校的早飯就是一小塊玉米餅,外加一杯兌了水的檸檬汁,偶爾有點捲心菜葉子。上課期間,如果教官覺得有人困了,就會把全體學員趕進一間小屋子吸瓦斯,醒醒神。何龍說:「吸瓦斯的時間是5分鐘,普通人聞到那個味5秒鐘就受不了了。」作為海軍,平時練過長時間閉氣,何龍本以為能好過些。但有一次,教官戴著防毒面具進到瓦斯室,一拳打在正閉氣的何龍肚子上。「挨了這一拳,我猛吸了一口氣。那一瞬間真是生不如死的感覺,呼不出也吸不進氣。」


↑點擊觀看何龍採訪視頻↑


「地獄周」期間,何龍經歷了一場五天四夜的野外生存訓練,用他的話說,「是這輩子最難受的日子」。學員7人一組,被扔在一座水庫中的小島上,島上熱帶雨林密布。每個學員身上只有一把砍刀、幾根火柴、一個魚鉤,連腰帶和鞋帶都被收走。何龍本以為熱帶雨林動物很多,可到了島上連一隻鳥的影子都看不到。「島的周圍都是水葫蘆,大魚遊不過來,配發的魚鉤偏偏很大,小魚很難釣上。實在餓得受不了,我們就抓螞蟻吃,吃了不知道多少只,但肚子裡依然空空的。一天晚上,有個戰友突然大叫了一聲『有蛇』。我聽到之後興奮地衝了過去,心想終於有吃的了。只見一條紅黑黃三色相間的小毒蛇,我們拿樹枝按住,一刀砍了,烤著吃。因為蛇太小,一不留神就烤焦了。」何龍說道,「那幾天,7個人總共吃了兩條小蛇,幾條小魚,還有數不清的螞蟻。」由於水庫的水質太差,喝水也成問題,遇到下雨,何龍就用衣服接雨水。「接到衣服裡的水很混,看了喝不下去。到了晚上渴得受不了,又用衣服接了雨水。眼不見為淨,趁著天黑看不到,一口喝了。」


「地獄周」期間,大約有1/3的人選擇了放棄。但放棄的念頭從來沒出現在何龍的腦子裡。實在難受時,他就自己抽耳光,咬自己,心裡不停地默念「冷靜、堅持」。「『獵人學校』是我多年來的夢想。入學之前,中國駐委內瑞拉大使館的武官給我們開動員會,讓每個人說說想法。我當時說:『即使死在那裡,我也絕不放棄。』」在「獵人學校」期間,何龍發現「死」字絕非嘴上說說而已。訓練期間,有兩名委內瑞拉學員因為餓得受不了,就去叢林找了生木薯吃,結果食物中毒身亡。還有一名委內瑞拉學員長時間睡眠不足,精神恍惚,在山間行軍時徑直掉下了懸崖。後來,這名學員被發現時只剩下一堆白骨,當地人說是被野獸吃了。何龍那一期學員有15名中國軍人、48名委內瑞拉軍人。3人死亡意味著死亡率達到了4.76%。


何龍在委內瑞拉「獵人學校」期間進行了多項嚴格的訓練。來源:蛟龍突擊隊 供圖


「地獄周」過後,學員稍微好過一點,但課程本身的壓力隨之而來。「潛水、狙擊、反恐……各門課程按時間依次安排,學完一科就要考核。150多個科目,中途有任何一科不合格,立刻就會失去畢業的機會,沒有補考。」何龍說道。2017年初,所有課程結束,只有6名中國軍人和2名委內瑞拉軍人順利畢業——整個課程淘汰率高達87%。


作為中國軍人裡唯一的優秀學員,何龍獲得了委內瑞拉軍方頒發的「獵人勳章」。勳章後面是一根針,教官直接拍在畢業學員的胸口上,扎進肉裡,被視為「帶血的榮譽」。當被問及在「獵人學校」期間最難忘的事時,何龍想了想說道:「畢業時,原本兇狠、嚴苛的教官變得像學員們的兄弟一樣。有個教官端著滿滿一杯朗姆酒說:『你們中國軍人很不錯,弄得我都想去中國看看了。』那一天,我喝醉了。」


來源:蛟龍突擊隊 供圖


2017年2月,結束了在「獵人學校」的生活,何龍回到雲南老家。「父親到火車站接站卻沒認出我。我走到跟前,拍了拍父親,他才認出我來。」何龍說,「我走之前只說去國外留學,沒告訴他我去的是『獵人學校』,怕他擔心。父親知道以後表情很複雜,心疼和驕傲都有吧。」


在蛟龍突擊隊採訪的幾天裡,「興趣」「喜歡」是《環球人物》記者最常聽到的兩個詞。「有人把我們這裡想像得很浪漫,其實不是。你們也看到了,我們的訓練是嚴格、甚至嚴酷的,生活也比較單調。能留下的人都有一腔熱血,願意把青春獻給祖國、獻給部隊。我們常說,來蛟龍就是心甘情願地『自討苦吃』。」孫浩說道。


「丹心利劍,機智勇敢。這是蛟龍突擊隊的精神,也是每一位隊員的靈魂。」孫浩的這句話,一直縈繞在《環球人物》記者耳旁。



小新推薦

怒!兩青年穿侵華日軍軍裝在抗戰遺址留影,豈能拿民族傷痕開玩笑!


豆瓣評分9.3!央視《經典詠流傳》歌曲及意境海報,果斷收藏!


原標題:《看完賀歲檔黑馬《紅海行動》,你一定更想了解這支隊伍!》

編輯:楊碩

責編:楊維思


相關焦點

  • 中國首部現代化戰爭電影《紅海行動》,能否成為賀歲檔的贏家
    【《紅海行動》會不會成為今年賀歲檔的大黑馬】距離2018戊戌狗年春節還有最後幾天了,電影界最激烈的賀歲檔大戰即將打響。從目標院線的排期情況和網上預售情況來看,《捉妖記2》為首的三大種子選手《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成為第一梯隊,佔據全面的領先。
  • 《紅海行動》明日在泰國上映,Ping,Gift,Mew等多位明星出席!
    今年年初的賀歲檔電影《紅海行動》可謂是春節檔的一匹黑馬,。這部電影不僅觀眾口碑好,而且票房成績亮眼,最終收穫了36億的票房。小編當時看完這部電影的唯一感覺就是一個字:燃。這部電影不僅在中國上映,而且在澳洲和北美也相繼上映。近日,《紅海行動》又即將在泰國上映。為了慶祝此次上映,《紅海行動》還準備了盛大的首映禮。參加此次首映禮的不僅有中國明星,還有一眾泰國明星Ping,Gift,Mew,VictorC等盛裝出席。
  • 《紅海行動》:紅海行動,跨境撤僑系列最後的作品
    編劇從這個真實事件展開,構想出了有點和戰狼2+空天獵 類似的一個撤僑+解救人質+解決髒彈陰謀 的這麼一個行動。當然並不是說《紅海行動》是抄襲,該片本來應該和空天獵一個檔期上映,但是可能因為軍方需要的宣傳效果的原因將檔期改至了賀歲檔。
  • 《紅海行動》第二部?成為下一個票房神話的軍事電影會是它嗎?
    在去年的2018中,全國電影票房刷新記錄達到609億,其中黑馬《紅海行動》拿下了全年票房冠軍。作為賀歲檔上映的《紅海行動》,一開始並未收到過多的關注,票房也一直落後於《捉妖記2》與《唐人街探案2》。但是在上映的7天之後,《紅海行動》終於憑著超強的口碑實現票房的一路逆襲,在超越完《捉妖記2》後,又超越了《唐人街探案2》登頂,甚至拿下了2018票房冠軍,這樣的成績也絕對算得上是實至名歸,在豆瓣上有近56萬人打出8.3的高分,也說明了這部電影的實力。
  • 叫板吳京,卻被王寶強摁地狂揍21天,《紅海行動》致命短板是什麼
    從故事性上看,《紅海行動》並不討巧,同樣是反應中撤僑行動,《戰狼2》就玩的更加人性化一點,他只是把這個現實事件作為了影片的一個背景,而真正講的,其實是一個孤膽英雄的故事,所以不管是真正了解背景知識的人,還是只是看熱鬧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興奮點,滿足了各類人群的需求,反觀《紅海行動》,僅從名字上看,就給人一種紀錄片的感覺,缺少讓人遐想的空間,而且事實上,對比《
  • 《紅海行動》不是奧特曼打怪獸,這是真實的戰場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賀歲檔的電影,稱得上是近3年以來口碑最好的一次。現如今,電影製作方開始扎紮實實講起中國故事來,也變得非常走心。最重要的是,越走心的電影,口碑越好,也能導致票房的勢頭越猛。這裡就不得不說這部「史上口碑最強春節檔電影」——《紅海行動》!
  • 《紅海行動》亮出最大底牌,《唐人街探案2》將讓出春節票房冠軍
    2月24日,有點悲傷帶你看娛樂圈最新鮮重磅頭條!今天是大年初九,也是娛樂圈春節賀歲檔的第九天,也距電影賀歲檔票房冠軍的最後定奪沒幾天了!這幾天大家都十分關注,今年春節賀歲檔冠軍到底誰笑到最後!隨著前天《紅海行動》超越《唐人街探案2》奪得單日票房冠軍!更是令大家對賀歲檔票房冠軍存在疑惑!繼昨日領先《紅海行動》繼續奪得單日票房冠軍,並且領先《唐人街探案2》2千七百萬票房!但是由於前期的排片導致現在存在的較大差距,《紅海行動》要想短時間奪冠,有點難度!
  • 《紅海行動》主題曲曾被批「靡靡之音」,春節檔4強你想看哪部?
    在《湄公河行動》之後,林超賢又執導了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紅海行動》。本片集合了張譯、海清、杜江等演員,採用「海陸空三線調度+實景拍攝」,輾轉十多個地區取景,總投資超過5億元。但這首歌曲卻得到了戰士們的喜歡,曾有人因為聽了《軍港之夜》選擇當海軍。 宋璽的音色相比蘇小明比較細柔,她的《軍港之夜》也少了原唱中的一份剛,卻多了幾絲青春感,與電影中的熱血場面結合,呈現出明顯的剛柔對比。 無情未必真豪傑,有血有淚是英雄!
  • 《紅海行動》6天破11億,豆瓣8.5分,春節檔就這部最燃!
    毋庸置疑,《紅海行動》絕對給了狗年賀歲檔一針足效的強心劑。從事件到視聽效果的多重真實感《紅海行動》中曾出現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雖然電影中均以伊維亞等代稱,但稍微了解故事背景的觀眾都知道,《紅海行動》和17年暑期檔上映的《戰狼2》一樣,都是基於葉門撤僑的真實事件改編而來。
  • 林超賢揭秘《紅海行動》 如何與中國海軍協調合作
    元宵節剛過,反觀今年的電影賀歲檔,一部「紅色的黑馬」逆襲成功。   作為林超賢導演的「行動三部曲」之二,《紅海行動》上映初期並不受到影評人、院線的青睞。我覺得它的區別就在這裡,沒有去想什麼主旋律與否的問題。   在電影行業內,大家好像都不太敢「碰」有政府背景的項目,怕創作的時候受約束。但我沒有想這些問題,重點是有沒有一個好的故事背景,去可以呈現一個好的電影。   北青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兩部電影的拍攝過程,和官方的溝通順暢嗎?
  • 看完《紅海行動》後久久不能忘懷,挖出了這些內幕!
    還能有比這更猛、更嗨、更燃的軍事題材電影了?看過《紅海行動》之後發現:還真有!!!以《紅海行動》這部電影的品質,是完全不需要蹭任何電影熱度的——誰看誰知道!《紅海行動》主角們來自「蛟龍突擊隊」是我國比較神秘的一支海軍特種部隊他們很少在公眾媒體的視野中曝光但是這支部隊可以從空中到陸地從海上到水下、從天南到地北迅速發起攻擊
  • 《紅海行動》:不得不看的一流軍事大戲
    在2018賀歲檔中,有一部不得不提的電影,就是《紅海行動》。這部影片可以說全程毫無尿點,非常值得一看。去年上映的《戰狼2》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紅海行動》和《戰狼2》一樣,是一部主旋律動作片,甚至一樣講的是海外撤僑,一樣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但是這部電影絕對不是山寨或模仿,甚至很多方面比《戰狼2》還要精彩。《戰狼2》可以說是一部軍事外衣下的孤膽英雄動作片,《紅海行動》講述的卻是中國海軍的團隊力量。為了保證電影質感,《紅海行動》全程拍攝都選擇真槍實彈,整個電影拍攝期間就打完了3萬餘發子彈。
  • 《紅海行動》:燃爆年輕人愛國情懷,弘揚英雄,更倡導團隊意識!
    新年開工之日,我安排全體員工免費觀看《紅海行動》,因為我先看了,對這部賀歲檔上映的軍事題材電影讚賞有佳。從開頭一路嗨到底。既有家國情懷,又有英雄精神;有民族大情懷,又有隊友之間的小關愛。最打動我的是劇中再強調的,服從紀律聽指揮,團隊協同作戰,團隊意識很適合員工共同思考學習。
  • 《紅海行動》將來一定是三軍特種部隊的教材,跟著電影學團隊精神
    這其中,軍事動作巨製《紅海行動》一路逆襲斬獲春節檔最佳口碑,連續6天實現票房逆跌,截止2月22時12時,票房已經突破12億。除了全國觀眾們「自來水」的安利之外,許多影視行業從業者在看完影片後也紛紛為影片點讚,演員鄭愷、王珞丹在觀影后力薦影片,導演陳凱歌更是這樣評價電影:「《紅海行動》到這份兒上,工業角度不輸好萊塢。林超賢必然是個軍事狂,武器控,不是行家上不了手。
  • 《紅海行動》第一批評價出爐!網友:看完之後久久不能平息!
    春節唯一的軍事題材大片《紅海行動》正式上映,從《湄公河行動》到《戰狼》再到這部《紅海行動》,主旋律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已經成為了最最火爆的類型片,這次的《紅海行動》依然很受觀眾的歡迎,即使春節檔競爭非常激烈,《紅海行動》依然是爭奪票房的最有力競爭者。
  • 從《紅海行動》看中國軍隊真正的實力
    我認為他比起之前的《戰狼2》要更震撼,更真實,從任何一方面來說都是這樣,不僅僅是在賣情懷,好像讓我們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了那場真正發生過的戰役。似乎《紅海行動》給國產主旋律立了一個很好的標杆,這種類型片就該這麼拍。
  • 《緊急救援》這一提檔,整個賀歲檔戰局又不同了
    這部由林超賢執導、彭于晏主演的硬核視效大片電影在賀歲檔已經打響的時刻,宣布正式提檔至2020年12月18日上映。作為導演林超賢繼《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後的全新力作,該片不僅是華語電影首部海上救援題材,更是華語電影又一場超大成本製作。
  • 《紅海行動》火爆背後,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蛟龍突擊隊
    每年的賀歲檔,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今年也不例外,《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都是熱鬧的大製作加流量的搞法,宣傳很早就已經鋪天蓋地,都是要來「搶錢」的。可沒想到,在這片紅火聲中,殺出了一部各方面都要弱一點的影片——《紅海行動》。
  • 《紅海行動》裡沒打夠,「蛟龍突擊隊」改練泰拳
    泰國年度黑馬動畫電影《暹羅決:九神戰甲》將於6月29日登陸內地影院,並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搶先進行首映,值得一提的是,為該片擔任配音的是杜江、蔣璐霞等4位《紅海行動》中「蛟龍突擊隊」成員。杜江在電影節上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聽說《暹羅決》是以泰拳為主要元素的動作動畫電影後,他立馬就接受了配音邀請,「平時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競技體育的,尤其對泰拳這項運動非常有興趣,以前也經常會看一些泰拳的比賽和泰拳真人電影,所以第一個打動我的是泰拳元素。但是看了全片之後覺得遠遠不止是一個動作動畫片,不是只為了炫耀武打技巧,裡面有很多正能量的精神。」
  • 陸軍《戰狼2》,海軍《紅海行動》,空軍呢?網友:空軍氣哭了!
    2017到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的軍旅題材可謂是井噴式爆發,先有《戰狼2》創造奇蹟,殺進全球票房百強,再有《湄公河行動》撕開現實的傷口,讓人觸目驚心,如今更是有了春節檔最大黑馬《紅海行動》,從最初的低排片高票房,到如今的高排片票房第一,《紅海行動》完成了一次最成功的逆襲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