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14名省部級以上官員被公訴 有3人受賄過億

2020-12-22 網易新聞

(原標題:2018反腐「半年報」:14名省部級以上官員被公訴)

正義網北京6月30日電6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網站連續發布了3條廳官被訴的消息。2018年即將過半,記者梳理發現,截至6月29日,「最高檢權威發布」共公布職務犯罪大要案信息84條,涉及省部級以上官員共14人,廳局級官員共72人。

回顧2018年上半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繼續鞏固,高官的落馬、審判,反腐敗的國家立法,海外追逃追贓等持續推進,見證著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變警鐘長鳴,同時也告訴每一個人,開弓沒有回頭箭,反腐敗永遠沒有休止符。

14名省部級以上官員被公訴

從「最高檢權威發布」信息可以看出,公布的84條職務犯罪大要案信息中共涉及88人,其中公訴省部級以上官員14人、廳局級官員61人、縣處級幹部1人。只有司法部原黨組成員、政治部原主任盧恩光1人涉嫌行賄、單位行賄罪,87人均涉嫌受賄罪。

值得注意的是,在14名被公訴的省部級以上官員中,有1隻副國級「大老虎」,即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原委員、重慶市委原書記孫政才。他是十八大以來第6名涉貪腐的副國級及以上「大老虎」,其從落馬到進入司法程序歷時140天,僅次於周永康(129天)。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機關對已周永康、孫政才、令計劃、蘇榮等120名原省部級以上幹部立案偵查,提起公訴105名。反腐敗鬥爭取得赫赫戰果,奪取了壓倒性勝利。

今年以來已有10隻「老虎」落馬,他們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孫波,財政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張少春,貴州省副省長蒲波,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白向群,貴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長王曉光,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曉林,江西省副省長李貽煌,山東省副省長季緗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和陝西省副省長馮新柱。10人中,落馬的省級政府副職為6人,人數最多。馮新柱系2018年落馬首虎。

截至2018年6月29日,今年上半年共有4隻「老虎」獲刑。孫政才被判處無期徒刑,廣東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書記李嘉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江蘇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常務副省長李雲峰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原黨委副書記、總裁王銀成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李雲峰案公訴僅3天即開庭受審,他也是2018年唯一一位經歷了被訴、受審、獲刑的高官。

同時,開庭受審的省部級官員共13人,其中12人均涉嫌受賄罪,被稱為年齡造假、學歷造假、入黨材料造假、工作經歷造假、家庭情況造假的「五假官員」盧恩光則涉嫌行賄罪和單位行賄罪。

從涉案金額看,有3人受賄過億元,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楊崇勇受賄2.06億餘元、孫政才受賄1.7億餘元、陝西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魏民洲受賄1.09億餘元。李嘉,李雲峰,湖南省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張文雄,全國政協原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原主任孫懷山,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李文科,司法部原黨組成員、政治部原主任盧恩光,甘肅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長虞海燕,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主席項俊波,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劉善橋等9人涉案金額超千萬元。

監察法誕生 開啟新時代反腐工作新徵程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確立了監察委員會作為國家機構的法律地位。監察法的誕生,開啟了國家反腐敗立法大踏步向前的新徵程。

2018年3月23日,國家監察委員會正式掛牌。10天之後即4月1日23時,「貴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長王曉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消息發布,立即引發輿論關注。這是監察法實施後,國家監委組建並與中央紀委合署辦公後打下的「首虎」。

與之前的通報相比,此次有3處重大變化。消息來源從「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變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涉嫌嚴重違紀」變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變為「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事實上,隨著2018年省級地方兩會的閉幕,各地省市縣三級監察委陸續成立並公布了留置「第一案」。多地留置「第一案」開始於監察委員會掛牌不久,如江蘇省、福建省留置「第一案」就是省監察委成立當天即開辦。

各地留置「第一案」從採取留置措施到結束留置也十分迅速——陝西,24天;北京,28天;浙江,33天;新疆,35天;黑龍江,36天;江蘇,46天……紀檢監察系統原有幹部和檢察院轉隸幹部混編共同辦案,有效縮短查辦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反腐力量整合優勢凸顯。

另外,在已公布留置「第一案」調查結果的14個省區市,留置結束後被調查人均被移送司法機關,其中7例涉嫌貪汙,6例涉嫌受賄,3例涉嫌挪用公款,2例涉嫌行賄,另有涉嫌私分國有資產罪、國有公司人員失職罪、濫用職權罪等,犯罪數額從50餘萬元、100餘萬元、600餘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

而對於各地留置「第一案」的進展,記者了解到,江西「留置第一案」已於近日宣判。5月17日,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司法局原辦公室主任兼報帳員皮溢之貪汙案開庭審理。法院當庭宣判,被告人皮溢之犯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這起案件從3月3日立案調查,到3月21日解除留置措施,在19天內順利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開刀」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近日消息,2018年以來,截至5月31日,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8985起,處理27099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9227人。

對比2017年前5月全國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情況,2018年查處問題數、處理人數等增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2017年以來,截至5月31日,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5093起,處理21697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4893人。且從網站集中通報曝光的各類問題看,數量均呈上升態勢。

從2018年前5月全國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看,在常見的8項違規類型中,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違規公款吃喝、大辦婚喪喜慶、公款國內旅遊數量為5月最多,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公款出國境旅遊為1月最多,樓堂館所違規問題為4月最多。

另外,我國法定節假日多集中在上半年,這些重要節點不正之風易發多發,謹防「節日腐敗」顯得尤為重要。從近年重要節日節點被通報曝光的案例來看,問題依然主要集中在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違規公款吃喝、公款旅遊、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配備使用公務車等方面,這也正是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一些隱形「四風」問題依舊存在,如有的幹部公款吃喝讓下屬單位「埋單」,有的「私車公養」,也有幹部通過微信等新支付手段收受禮金,甚至有幹部假離婚為給女兒辦升學宴獲取灰色收益。

今年「五一」、端午期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開設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監督舉報曝光專區。截至6月14日,該專區已集中通報7期共82起各類問題。記者了解到,該專區自2014年以來開設以來,對元旦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期間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進行集中曝光,目前已通報曝光問題近4000起。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特別是十九大後,習近平多次就加強作風建設尤其是查擺和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作出重要指示。為此,今年各地陸續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典型案例進行通報並開展專項治理。

在5月19日湖北省鄂州市召開的警示教育大會上,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畫面:少數黨員幹部「空手」赴會、「木然」靜坐,當起了「聽大書」的「茶客」。會後,該市紀委監委迅速行動,開展5輪「地毯式」檢查,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開刀。

遼寧省紀委近日通報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6起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案例,相關人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分。西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專門印發通知,要求對不作為慢作為、文山會海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進一步開展自查。

軍委紀委制定印發《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清單》,立起「靶標」精準施治。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已全面啟動,在督察內容上,也特別盯住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督察整改不力行為……

新時代呼喚新氣象新作為,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新徵程正在行進中。

「百名紅通人員」已歸案53人

6月22日,外逃17年的中國銀行江門分行原行長賴明敏主動回國投案自首,成為今年以來第2名歸案的「百名紅通人員」。截至目前,「百名紅通人員」已歸案53人。

6月6日,中央追逃辦對外發布《關於部分外逃人員有關線索的公告》,這是在黨的十九大後首次、也是自成立以來第二次以公告形式曝光50名涉嫌職務犯罪和經濟犯罪的外逃人員藏匿線索。其中,「百名紅通」人員共有32名,賴明敏成為該公告發布後第2名投案的外逃人員,首名投案的外逃人員是曾任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法務部總監,涉嫌職務侵佔罪的王頎,其外逃已5年。

據統計,賴明敏是黨的十九大後第5名歸案的「百名紅通人員」,另外4人分別是賀儉(河北港口集團原方大房地產公司經理)、李文革(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國稅局原工作人員)、周驥陽(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幹部)、胡玉興(山西省太原市住房制度改革辦公室主任兼資金管理中心原主任)。這5人當中,2人逃往加拿大,2人逃往澳大利亞,1人逃往香港。

其中,賀儉是十九大後首個歸案的「百名紅通人員」,胡玉興是2018年首個歸案的「百名紅通人員」,周驥陽的到案意味著「百名紅通人員」歸案人數正式過半。

從2015年4月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部署開展「天網」行動並公布「百名紅通人員」名單,到2017年4月中央追逃辦公布22名外逃人員藏匿線索,再到今年6月6日公布50名涉嫌職務犯罪和經濟犯罪外逃人員有關線索,截至2018年4月底,我國通過「天網行動」先後從9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4141人,其中國家工作人員825人,追回贓款近百億元人民幣。

我國撒下「天羅地網」,再次正告在逃腐敗分子,海外不是避罪天堂,早日認罪服法才是唯一出路。

本文來源:正義網 責任編輯:趙亞萍_NN9005

相關焦點

  • 福建省兩名廳級官員涉嫌受賄被提起公訴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2月26日電 (李源)據最高檢網站消息,福建省兩名廳級官員涉嫌受賄被提起公訴,具體內容如下: 福建檢察機關依法對盧增榮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 根據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福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原副主任盧增榮
  • 最高檢:去年查辦周永康等28名省部級以上官員
    各級法院審結煽動分裂國家等案件558件各級法院審結煽動分裂國家、暴力恐怖襲擊等犯罪案件558件,判處罪犯712人,同比分別上升14.8%和13.3%。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推進打黑除惡工作,審結劉漢、劉維等36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
  • 7年26名省部級以上高官獲刑 僅1人未涉貪腐
    其實不僅在山西,在其他地區和部門的落馬官員中,這也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京華時報記者盤點過去7年落馬的75名省部級以上高官數據資料,發現其中官商勾結收受賄賂所佔比例相當之高。在已經判決或進入司法程序的48名落馬官員中,僅有一人未涉貪腐。銀行貸款、工程業務承攬、項目審批、用地規劃等均為案件高發領域。
  • 山東德州原副市長黃金忠涉嫌貪汙、受賄案被提起公訴
    原標題:山東檢察機關依法對黃金忠涉嫌貪汙、受賄案提起公訴   山東省德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黃金忠(副廳級)涉嫌貪汙、受賄一案,由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指定濟南市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濟南市人民檢察院反貪汙賄賂局偵查終結後移送該院公訴二處審查起訴。
  • 今年前8月22名省部級幹部被查處 三大特點值得關注(表)
    今年以來,中央紀委「打虎」不停歇,包括最新查處的鄧崎琳在內,前8月已有22名省部級幹部落馬,其中包含了2名中央委員和3名中央候補委員,查處範圍涉及中央部委、地方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國企等多個領域。 記者通過梳理22名省部級官員的公開報導發現,今年「打虎」有三大特點值得關注。
  • 過去20年至少6名省部級官員被判死刑
    過去20年至少6名省部級官員被判死刑 2021-01-06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天津貴州三名廳級官員被立案偵查 均涉嫌受賄犯罪
    原標題:天津貴州三名廳級官員被立案偵查 均涉嫌受賄犯罪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天津東麗區原副區長張洪寶(副廳級)、天津和平區原副區長石季壯(副廳級)涉嫌受賄犯罪被立案偵查,貴州銅仁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長楊德華涉嫌受賄罪被立案偵查。
  • 18大後山西30餘官員落馬名單:7名省部級4名省委常委
    註:以上表格按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案件查處」欄目截至 9月2日消息統計;省部級、非省部級官員各按被查時間排序。     人民網北京9月2日電 據不完全統計,自十八大後,在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案件查處」欄目發布的消息中,已至少有31名山西省官員落馬,其中包括7名省部級官員、4名省委常委。
  • 違反中央八項規定4名省部級幹部身份曝光
    法制晚報訊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11月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808起,4993人受到處理,3475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涉及2名省部級幹部。  不過,目前不清楚這2名省部級幹部的具體信息。此前,在今年5月、3月,已分別有1名省部級幹部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而被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 中紀委回顧2020反腐:今年已有32名省部級「老虎」被查處
    今年以來,截至目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已經公布了14名省部級領導幹部的黨紀政務處分結果。今年,截至目前,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共有18名省部級領導幹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2020年,打虎不停歇。
  • 安徽副省長陳樹隆落馬 今年已有25名省部級幹部被查
    陳樹隆成為安徽省第四名落馬的省部級幹部,同時也是今年以來第25名被查處的「老虎」。 翻閱其公開簡歷,「60後」的陳樹隆長期在國企工作,歷任安徽省財政證券公司總經理、省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國元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等職。2002年9月,陳樹隆調任合肥市擔任副市長一職,2003年至2008年曆任蕪湖市副市長、市長、市委書記。
  • 今年13名中央部級官員調任地方
    據《法制晚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3位省部級官員由中央部委調任到地方任職,且其中8人為「專業對口」,3人為「65後」官員。  曾一春在農業系統任職超30年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此次調任到寧夏是曾一春首次赴地方任職。
  • 中國反腐地圖再度擴圍:僅剩7省無省部級官員被查
    而就在這一天,一位「副國級」官員被雙開,一名省部級官員被查,三名省部級官員被移送司法的消息集中公布。中央反腐「揮劍」之頻密,大有令人應接不暇之勢。  當日上午9時55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即發布浙江省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斯鑫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的消息。  這是十八大後,浙江落馬的首名「老虎」,也是今年開年以來落馬的第四名省部級官員,引發媒體持續跟進。
  • 一周反腐看點:最高受賄近18億!今年已有4隻「老虎」受賄過億元
    今年已有4隻老虎受賄過億元去年9月24日,姜國文被查,成為黨的十九大後的「黑龍江首虎」。今年3月27日,姜國文被「雙開」。通報指出,姜國文對黨不忠誠不老實,搞兩面派、做兩面人,對抗組織審查;違規出入私人會所;與不法商人沆瀣一氣,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
  • 十八大來逾百省部級及以上官員、軍級以上幹部被查
    4名省部級官員同日被「雙開」 周本順發表違背中央精神言論 根據中紀委通報 十八大以來——言論違背從嚴治黨要求   昨日下午,中紀委網站發布重磅消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原常委、自治區政府原副主席潘逸陽,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原常委、南寧市委原書記餘遠輝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 近期至少20名省部級幹部職務調整 4人履新正部級
    據統計,半個多月以來,已有至少20名省部級幹部職務調整,範圍涵蓋至少11家中央部委及7個省區市(具體名單詳見下表)。 4名幹部履新正部級職務 上述領導幹部中,有4人履新正部級職務,他們是:審計署黨組書記、審計長侯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唐登傑,遼寧省代省長劉寧和福建省代省長王寧
  • 中紀委網站發文:7大紅線不可碰,更點名8位省部級落馬官員
    七條紅線不可碰:  8名省部級官員被點名  中紀委文章表示,《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及《關於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個人證券投資行為若干規定》等為黨員幹部證券投資行為劃出了紅線。截至目前,省部級幹部中被以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等罪名提起公訴或者判刑的便有證監會原副主席姚剛、國家安全部原副部長馬建、安徽省原副省長陳樹隆、安徽省原副省長周春雨、貴州省原副省長王曉光、內蒙古自治區原副主席白向群等多人。
  • 上半年230名省部級官員履新 四川、江蘇等地調整多
    實際上,今年上半年履新的省部級黨政領導共230名,平均下來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履新。其中,省部級副職領導佔大多數,共有198人,約佔86.1%;省部級正職及以上領導調整32人,約佔13.9%。  有專家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分析說,十九大將在明年召開,今年是幹部布局的一個重要時期,調動比較頻繁、密集,「屬於正常現象」。
  • 季緗綺一審獲刑14年 大老虎為啥多異地審判
    2018年10月,山西省檢察機關對季緗綺涉嫌受賄、貪汙案提起公訴。季緗綺涉嫌受賄、貪汙一案,經指定由山西省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調查終結後,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移送山西省晉中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在落馬一年多後,季緗綺一審獲刑14年,被罰300萬。
  • 十八大後56名省部級地方官落馬 含11名中央(候補)委員
    據記者統計,自十八大以來,全國已有56名省部級地方官員「落馬」(53人已被通報處分情況)。其中,中央委員2人,為周本順、蘇樹林;中央候補委員9人,分別為李春城、萬慶良、朱明國、王敏、陳川平、仇和、楊衛澤、潘逸陽、餘遠輝。目前,本月被查的蘇樹林正在接受調查,相關查處結果暫未公布;其餘10人分別於十八屆四中全會、五中全會被開除黨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