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歷來是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每次高考作文題目一公布,就會引起全民參與。今年的全國一卷題目給出了一段歷史材料,關於春秋時期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的簡短故事,要求就此展開討論,結合感受和思考,談談這三人中,對哪個感觸最深。
其實,出題者給出的歷史材料,多數學生還比較熟悉,重點是要考察學生對三個歷史人物的認識和思考,是需要考生對他們的品行進行評判。
只要考生認真讀懂材料,立意明確,觀點鮮明,論據充分,這道作文題的難度並不大。
比如,我們可以從這幾個角度來談,齊桓公志向遠大、不計前嫌;鮑叔知人識人、雅量高致;管仲務實進取、賢德智慧,都是可以作為論點的。
當然,有了基礎性的論點和論據之外,還需要注意審題。題目要求的體裁是發言稿,是在設定的場景下,面對同學的討論會,需要圍繞主題發表意見。那麼作文的時候,就需要按照發言稿的要求來寫。
發言的標題,必須提出非常鮮明的觀點。其次要注意稱呼語,頂格寫「同學們」,提行問候,才進入開場白,告訴同學們你發言的原因,主要準備講的內容等。
然後才切入正題,最好就是按照議論文的形式來寫,設置幾個分論點,注意充實論據。
最後還得注意結束語,發言稿的末尾,需要概括發言內容,激發同學們的情緒,增強發言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一般來講,發言稿的結束語中,還要包含祝福和感謝的話。
這篇作文要寫出高度、寫出深度,才能獲得較高的分數,這就需要對他們三人的歷史故事有一定的積累。同時又不能大而全,眉毛鬍子一把抓,一定要重點選擇其中一人來展開論述。
大家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了呢?如果你們是考生,會怎麼寫這篇作文,歡迎討論哦。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點擊連結,看看更深入的分析,從什麼角度立意,這道作文題可以得高分。
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你喜歡誰?如果讀過史記,這道高考作文題不難
考生若是讀過史記,掌握最基礎的寫作素材,這篇作文肯定能得高分。有經濟實力的家長朋友,可以提前給孩子投資,買一套精裝無刪減、文白對照帶注釋的《史記》送給孩子,以備未來考高。就算不提應試,多讓孩子了解歷史,培養文化素養,也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