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著唐僧的白馬明明是龍變的,為何從不參加戰鬥?

2020-12-04 澎湃新聞

原創 柏舟 國家人文歷史

本 文 約 4030 字

閱 讀 需 要 11 min

「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裡……」

這首《西遊記》動畫的片尾曲的歌詞,無意中道出一個事實——白龍馬雖然是唐僧取經團隊中的一員,卻幾乎全程沒參加過戰鬥。不是馱著唐僧走路,就是坐下就地吃瓜。

好歹也是一條白龍變的馬,他為何從不參加戰鬥?

86版《西遊記》中的小白龍

菩薩給的角色定位

觀音菩薩給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人的定位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護送唐僧西天取經,藉此將功折罪,修成正果。

說白了,就是給唐僧當保鏢。

但是她給小白龍的定位卻不一樣。

觀音菩薩對玉帝說:「貧僧領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路遇孽龍懸吊,特來啟奏,饒他性命,賜與貧僧,教他與取經人做個腳力。」

因為西天取經路途遙遠,千山萬水,一般馬匹根本無法承擔這樣的任務。但如果是一匹由神龍化成的白馬,那麼就此行無憂。

觀音菩薩說的在情在理,玉皇大帝也不好駁她的面子,於是就同意放小白龍一馬。

說白了,小白龍就是給唐僧當個代步工具。

小龍叩頭謝活命之恩,聽從菩薩使喚。菩薩把他送在深澗之中,只等取經人來,變做白馬,上西方立功。

既然只是作為一個代步工具,小白龍就沒有必要越庖代俎,去參加什麼戰鬥。觀音菩薩給自己定的考核指標,就是看你能不能把唐僧送到西天。本職工作幹好就夠,別摻和其他事情。

86版《西遊記》截圖,白龍馬拜師唐僧,但原著中並未有這一情節

而且,他的幾個師兄都是好勇鬥狠的能人,打架經驗非常豐富,根本不需要小白龍來出手。孫悟空不用說,神通廣大,武力高強。豬八戒雖然武力值不如大師兄,但好歹曾是天蓬元帥,統帥過十萬水兵,現在雖被貶下凡,但還是會三十六變化,對付一般的妖精綽綽有餘。沙僧曾是捲簾大將,下凡後也是流沙河一霸,現在雖然看似老實巴交,但實際上也很擅長打架。這三個師兄保護唐僧,小白龍何必出手?小白龍出手了,又把三位師兄的顏面置於何處?這種得罪人又不討好的事,小白龍不會幹的。

而且小白龍也知道,得罪了師兄會有什麼下場。唐僧師徒來到朱紫國,聽聞國王身患重病,常年臥床不起。為了治病,朱紫國國王發布告示,招賢納士。本著樂善好施的心,孫悟空打算為國王醫治病情。

孫悟空為朱紫國國王開的藥十分簡單,只有三味藥引子:一是大黃一兩,二是巴豆一兩,三便是馬尿。豬八戒一聽要馬尿,便跑到外面去一腳踹醒了白龍馬,粗暴地將手伸到白龍馬肚子下接尿。

86版《西遊記》截圖,孫悟空和豬八戒在朱紫國

豬八戒和白龍馬好歹師兄弟一場,可豬八戒卻將白龍馬當成牲畜。按理說,大家都是唐僧的徒弟,豬八戒應該問一下白龍馬願不願意吧?結果豬八戒完全不尊重白龍馬的意志。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白龍馬在豬八戒心中的地位極低。而你看豬八戒對待孫悟空,完全是小心翼翼的,不敢有一絲不敬。

能力有限的龍族

話說回來,小白龍也不擅長打架。

龍,雖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但在西遊記的神仙體系中,地位很低,甚至可以說是卑微。

具體卑微到什麼程度?王母娘娘宴請眾神來參加蟠桃盛會,原著這樣描述蟠桃會的盛況:「桌上有龍肝和鳳髓,熊掌與猩唇。珍饈百味般般美,異果嘉餚色色新」。在為慶祝降伏孫悟空舉辦的安天大會上,原著中這般描寫道:「請如來高坐七寶靈臺,調設各班坐位,安排龍肝鳳髓、玉液蟠桃」。看到沒,龍肝可能是天庭盛會的必備菜品。

86版《西遊記》截圖,蟠桃會

可能有熟讀《西遊記》的不服,說這些被吃的龍血統並不純正,它們都是由魚變身成的龍。證據就是,在烏雞國一回中,白龍馬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若過水撒尿,水中遊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童採去長壽;我怎肯在此塵俗之處輕拋卻也?」原來白龍馬的尿,能讓遊魚成龍。

真正血脈純正的龍,就是四海龍王以及四海龍王的子子孫孫,它們還是很有牌面的,絕不會被神仙們殺了吃。

問題是,魚化成龍,它也是龍啊,人家的菜單上也寫的明明白白是「龍肝」,而不是「魚肝」。這樣自我安慰,其實是很可悲的。

86版《西遊記》截圖,安天大會

那麼,所謂血脈純正的龍就真的有牌面了嗎?

非也。

《西遊記》第九回,涇河龍王為一己之私,錯行了風雨,刻減了雨數,被天曹降旨,著人曹官魏徵丞相夢裡斬了。人家不過就是少下了點雨水,也沒有殺人放火,欺男霸女,按照常理,給他個行政警告或者行政處罰不就行了?可是天庭卻要直接斬首涇河龍王。

天庭是對所有人都嚴刑峻法嗎?二十八星宿奎木狼,範下天條,帶著仙女私奔下界,在寶象國花天酒地,還喝酒鬧事,甚至還吃人,把一個彈琵琶的女子,抓過來一口咬掉頭。結果呢,被玉帝抓到後,「貶他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帶俸差操,有功復職」。

兩相對比,可見血脈純正的龍是多麼的不受待見。

正是因為地位卑微,小白龍才會因為一件小事就面臨殺身之禍。原著第八回,西海龍王敖閏之子,也就是小白龍,因縱火燒了玉帝的殿上明珠,被「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

再對比一下如來的舅舅金翅大鵬,人家在人間吃了整個獅駝國的臣民,血債纍纍,惡貫滿盈,可人家最後的結局卻是跟著如來回到西天,成為一名大護法。

對了,金翅大鵬不但吃人,他每天還要吃五百條龍。

你可以說金翅大鵬太強大,所以不得不妥協。那我們再看看豬八戒與沙和尚。

豬八戒還是天蓬元帥時,酒後調戲仙女嫦娥,不過是貶下凡,沒有「不日遭誅」。

沙和尚還是捲簾大將時,不小心打碎了玉帝的琉璃盞,罪過跟小白龍差不多,結果不過仍是貶下凡而已,沒有「不日遭誅」。

只有小白龍,要被誅殺。

86版《西遊記》截圖,小白龍與孫悟空打鬥

如果不是觀音菩薩及時相救,小白龍早已成為刀下之鬼。

地位卑微的本質,是因為能力有限。所以哪吒可以輕而易舉的殘酷虐殺龍太子敖丙,孫悟空可以堂而皇之的在東海龍宮裡搶東西。

小白龍自然也沒有什麼很厲害的本事,所以觀音菩薩只叫他做個腳力,沒有給他分配降妖除魔的任務。小白龍也自知能力有限,出來戰鬥也沒有什麼用。

86版《西遊記》截圖,小白龍與萬聖公主

小白龍的功利目的

儘管如此,小白龍還是戰鬥了一次。

《西遊記》第三十回,在寶象國,孫悟空因八戒讒言,遭唐僧逐走。而唐僧自己卻遇到妖魔栽贓,變為虎形,用鐵繩鎖在籠裡,生死未卜。「大師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無音信」,在這樣的絕境中,小白龍一直等到大半夜,才跳起來說,「我今若不救唐僧,這功果休矣!這功果休矣!」於是,「他忍不住,頓絕韁繩,抖松鞍轡,急縱身,忙顯化,依然化作龍。」

變回原型之後,小白龍潛入王宮,變為宮女與妖魔相周旋,不幸負傷而敗。最後,他半責備半以師兄身份,訓令八戒立即前往花果山找孫悟空道歉,以央求悟空回來拯救師父脫離危難。最後,還是孫悟空回來幫助唐僧脫離危險。

遺憾的是,小白龍的這一次精彩表現,唐僧當時已經變成老虎,根本沒有看到。

86版《西遊記》截圖,小白龍變成的宮女

小白龍為何會決定參加戰鬥?

一是因為孫悟空他們幾個保鏢都不在,沒人保護唐僧。情急之下,小白龍只能自己挺身而出,承擔一部分保鏢的職責。

二是因為小白龍擔心,如果自己再不行動,唐僧就有可能真的喪命,那麼自己的使命也就半途而廢了,也就別想修成正果,實現自己階層的跨越了,「這功果休矣!」

小白龍很清楚,他跟豬八戒的情況不一樣。豬八戒對於取經之事一直不很上心,動不動就吵著要散夥,他還想回到高老莊,重新過男歡女愛的生活。豬八戒是真正的」只羨鴛鴦不羨仙「,他對成不成佛無所謂。但是自己不一樣,如果修不成正果,有可能要被玉帝重新治罪,或者被菩薩處罰,就算領導們放自己一馬,自己也沒有更好的出路。誰都知道龍族地位卑微,自己如果想實現階層躍升,就只有幫助唐僧順利走到西天這一條出路。

他的目的跟孫悟空還不一樣。孫悟空對唐僧是有真正的感恩之情的,他就算回到花果山,也不會受到什麼懲罰,可是他卻一直不願意走。就算承受唐僧的誤解和侮辱,他也一直沒忘要保護師傅,危急關頭總能夠出現。

小白龍對唐僧其實沒什麼感情,他的命完全是觀音菩薩救下來的,他去當唐僧的腳力也不過是相當於接了恩人的一個單。小白龍在化成馬的時候,唐僧甚至都不知道這就是小白龍,他還問孫悟空,「徒弟,這馬怎麼比前反肥盛了些?在何處尋著的?」

唐僧自始至終,就沒見過小白龍的模樣。

取經結束後,揭諦引白龍馬下靈山後崖化龍池邊,將馬推入池中。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頷下生出銀須,一身瑞氣,四爪祥雲,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

小白龍最終修成了正果,被如來佛祖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實現了自己的逆襲。

參考資料:吳承恩《西遊記》

原標題:《馱著唐僧的白馬明明是龍變的,為何從不參加戰鬥?》

相關焦點

  • 唐僧的坐騎白馬明明是龍變的,為何從不參加戰鬥
    「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裡……」 這首《西遊記》動畫片尾的歌詞,無意中道出一個事實——白龍馬雖然是唐僧取經團隊中的一員,卻幾乎全程沒參加過戰鬥。不是馱著唐僧走路,就是坐下就地吃瓜。
  • 西遊記中,小白龍為何甘心當一匹白馬供唐僧驅使呢?
    因為還有一匹白馬呀!當然,這個白馬可不是普通的白馬,而是西海龍王的兒子幻化而成的。看起來他雖然是一匹馬,但是實際上他卻有著很高的神通與智慧,以至於孫悟空想要徹底的降服他也需要花費不少的手腳。甚至在取經過程中,孫悟空被趕跑,唐僧沙僧被抓住,豬八戒被打敗的時候,他還能夠比較冷靜的分析問題,然後讓豬八戒去請孫悟空。
  • 孫悟空和豬八戒馱不動唐僧,為什麼小白龍能馱動呢?
    他為什麼不背唐僧過河?最終,豬八戒和孫悟空都表示,無論是騰雲駕霧也好,筋鬥雲也罷,反正,他們兩個都馱不動唐僧。那麼問題來了:孫悟空和豬八戒馱不動唐僧,為什麼小白龍能馱動呢?很多人表示很疑惑,有啥馱不動的呢?小白龍不是一路上都馱著唐僧嗎?
  • 妖怪能隨便攝走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為何卻馱不動三藏?
    唐僧剛進山不久,他就發現了取經團隊蹤跡。於是在進山口變成一個倒吊著的小孩喊救命。唐僧不識妖怪,堅決要孫悟空馱他。孫悟空把他馱到半路,一個摜摔,以為摔死了他,沒想到他卻升到半空,將唐僧攝進洞裡了。從事發現場到他的火雲洞,少說也有一兩百公裡吧。
  • 孫悟空能擔山,為何死活不馱唐僧過河?你聽他對八戒說了啥!
    孫悟空三兄弟是能夠馱唐僧過河的,為什麼不馱,因為他們知道唐僧取經是需要經歷劫難的。相信小時候看過《西遊記》電視的人,都會有個疑問,既然孫悟空一跟鬥十萬八千裡,為什麼不帶著唐僧飛去靈山取經呢?在各版西遊影視中也有自己的設定,其中普遍給出的理由是唐僧不讓背,他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到靈山以表自己的誠心。這種設定挺好,可以看出唐僧的虔誠,也不會出現妖怪擄騰雲駕霧走唐僧的硬傷。但在《西遊記》原著中作者卻有著自己的另一番說辭。
  • 《西遊記》:唐僧是個凡人,為何被妖怪抓到水裡沒被淹死呢?
    唐僧為何被妖怪抓到水裡沒被淹死?水是黑的不能喝,師徒四人要過河,河寬幾十裡地,徒弟們都能自己過河,唐僧需要人馱自己過河,悟空說自己不善水,八戒說,「神仙馱人重如山」,沙僧怕把師傅弄到水裡。正值唐僧氣急之時,河面上突然出現一擺渡人。
  • 老龜除了能馱唐僧,還能馱啥?快來「唐蕃古道」展看個究竟
    有些研究者認為,這種造型與早期神話傳說種龜馱神山的意象有關,有些器物,如一些漢代博山爐,就是龜馱著鳥,鳥上面還有神山的造型。其實龜能馱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被稱為龍子的贔屓,喜歡馱碑,它就是龜的形象。流傳下來的文物或者歷史記載裡,龜還能馱人、馱山,「洛書」據說也是刻在龜背上。《西遊記》裡唐僧師徒過通天河,也是老龜幫忙。龜能負重,動作緩慢顯得沉穩,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很常見。種種因素的疊加,構成各種各樣的變化,也造就了許多有故事的文物。
  • 不叫唐僧師傅,為何叫八戒師兄?
    不叫唐僧師傅,為何叫八戒師兄?我們看西遊記的時候往往都會看到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四人,也理所當然的認為取經團隊只有他們四個,但其實大家都忽略了白龍馬,也就是曾經的龍王三太子,他可是在孫悟空之後就加入了取經大隊,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他平時卻叫豬八戒為師兄呢?
  • 唐僧過黑水河為何沒人願意背?
    ,這時候唐僧又發問了,說誰馱他過河呢?悟空推八戒,八戒這麼說的: 八戒道:「不好馱。若是馱著騰雲,三尺也不能離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馱著負水,轉連我墜下水去了。」 那麼問題來了,徒弟們為何都不願意背唐僧過河呢?是背不動嗎?還是觀音有交代?
  • 唐僧的白馬,八戒的耙子,悟空的棒子,下一部主角是沙僧的禪杖嗎
    一個吳承恩養活了中國半個娛樂圈,一部《西遊記》不知道被改編了多少次了,唐僧和白龍馬談戀愛了,孫悟空的棒子也談戀愛了,豬八戒和九齒釘耙也談戀愛了。殺馬特孫悟空之情癲大聖,謝霆鋒飾演的唐僧顛覆所有唐僧形象,包括戰鬥力最強的黃海冰版唐僧,只有擁有神器金箍棒,連凡人唐僧也可以大鬧天宮,而孫悟空沒有了金箍棒跟個廢物一樣,如此高科技高戰鬥力的金箍棒誰不想擁有,在《情癲大聖》中,說是致敬也好,說是抄襲也罷,反正《花樣年華》、《十面埋伏》、《功夫》、《星戰》等中的鏡頭都被變換使用,電影很多場面讓你感到很熟悉。
  • 西遊語:小白龍是龍族太子,卻在靈山不願回家,究竟是為何?
    西遊語:小白龍是龍族太子,卻在靈山不願回家,究竟是為何?文|志在西方,遊萬裡,語重在心長。小白龍就是馱著唐僧去取經的白龍馬,在取經之後成了正果,卻並不願意回家,究竟是為何?唐僧從兩界山救下悟空之後,兩人來到在鷹愁澗,白馬被小白龍吃掉了,經過一番打鬥,加上觀音的點化,化成白馬馱著唐僧去取經。最終成功到達靈山,他也成了正果。
  • 同樣被觀音菩薩點化,小白龍是不是唐僧徒弟?
    白龍馬,蹄兒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三徒弟……這是動畫版西遊主題曲《白龍馬》中的歌詞。小白龍雖然是龍子,也有一定的武藝,但是它長期作為唐僧的坐騎,很少現真身降妖,所以容易被讀者忽略。而且,取經路上,小白龍也曾保護過唐僧,與黃袍怪大戰,並力勸八戒去請回孫悟空,幫助唐僧過難關。還有,我們都知道,在觀音菩薩下界尋找取經人時,先後收服了孫悟空等人,作為唐僧的徒弟。
  • 為何唐僧不幫通天河老龜問壽命?唐僧是真的忘了,還是另有隱情?
    在通天河老龜的認知當中,當時和唐僧師徒四人見面的時候,老龜就已經有了一千三百年年的修行,但對於一個妖怪來說,道行多深是很關鍵,但何時能修成人身則更為關鍵。於是這通天河老龜便乘著馱唐僧師徒四人度過通天河之便,拜託唐僧在到達西天大雷音寺之後,能夠在面見佛祖之時,順道替老龜問一句「幾時得脫本殼,可得一個人身?」
  • 唐僧的白馬,八戒的耙子,悟空的棒子,下一部主角是沙僧和降妖寶杖的...
    一個吳承恩養活了中國半個娛樂圈,一部《西遊記》不知道被改編了多少次了,唐僧和白龍馬談戀愛了,孫悟空的棒子也談戀愛了,豬八戒和九齒釘耙也談戀愛了。
  • 筋鬥雲一個就是十萬八千裡,為何孫悟空要帶著唐僧走路?是傻嗎?
    而唐僧呢?孫悟空的師父唐僧,辛辛苦苦走路, 徒步上靈山竟用十四年,這麼多年他走了多遠呢?竟走的也只是十萬八千裡。問題就來了,孫悟空一個筋鬥雲就能解決的事情,為何還要唐僧辛苦走上十四年呢?猴子這麼迅捷,提溜著唐僧的衣領子,旋轉跳躍閉著眼,不是一下子就到了嗎?不是孫悟空不想,而是他不能做!why?
  • 青牛白馬為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動物?因為這兩個有趣的故事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青牛與白馬是兩個著名的典故,分別象徵著道家與佛家。比如唐代有一首《題焚經臺》詩這樣寫道: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謾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確實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偽築高臺。
  • 《西遊記》裡白龍馬為何基本從不參加戰鬥?
    理由很簡單,就是領導安排的任務,西天取經每個人都有任務分工,孫悟空、豬八戒都是欽定的保鏢,沙和尚是照顧唐僧飲食起居,白龍馬就是專職司機。越界沒啥意義,因為取經路上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我感覺妖怪吃唐僧肉長生不老這個消息都是西天散布的消息。否則智商正常的妖怪會把長生不老這件事跟其他妖分享嗎?
  • 原來是龍王的三太子,後來變成一匹白馬馬,現在已成佛
    原來是龍王的三太子,後來變成一匹白馬馬,現在已成佛說到唐僧取經,大家都會想到,比較厲害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還有第三的沙師弟,但是這個富二代,卻常常被人忘記,他曾經是龍宮裡的三太子,在觀音點化下,化成一匹白馬,馱著唐僧去了西經取經,而且還在最後對他們四個進行了封賞,當然每個人職位不一樣
  • 「傻馱」「馱死」 「爛料」和 「浪席」
    「傻馱」「馱死」 「爛料」和 「浪席」 2020-09-17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