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0多年的守望相助!南京捐贈抗疫物資馳援拉貝後人

2020-12-05 人民日報

中德兩國國旗上方,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和海德堡古橋巍然聳立,兩隻大手跨越國界緊緊相握。圖案中央,「並肩戰疫,南京與你同在」的字樣格外醒目。北京時間4月17日17時33分,一批貼有暖心標識的抗「疫」物資從南京飛抵德國柏林,下一站:海德堡!捐贈物資清單上,受贈方一欄填寫著「託馬斯·拉貝」「海德堡大學醫學院」等。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當下,一段時隔80多年,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跨國情誼有了溫暖延續。

4月初,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通過央視新聞連線,講述了海德堡大學醫學院醫生託馬斯拉貝緊急向中國求助抗「疫」藥品一事。託馬斯拉貝的祖父約翰拉貝,在南京可謂婦孺皆知。他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曾與其他國際友人共同建立南京國際安全區,拯救了20萬中國人的生命,因此被稱為「中國辛德勒」。多年後,身為「南京榮譽市民」的託馬斯拉貝將祖父所著《拉貝日記》南京卷原件捐出,續寫著這座城市與其祖輩的友好情誼。

如今,這位德國醫生的求助信息,不僅驚動了大使,更驚動了萬裡之外的南京城。不管是藥品,還是口罩、防護服,只要是拉貝孫子急需的抗「疫」物資,南京都會鼎力相助!

「都說『滴水恩、湧泉報』,更何況他們家對南京城有大恩!」江蘇柯菲平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引林聞訊後立即行動。得知德方所需藥品自己企業並未生產後,他第一時間聯繫同行,輾轉從上海一家藥企購得600瓶藥並全部捐贈。「按療程所需藥品計算,目前籌措的至少可救治1500人。」

除了藥企,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也緊急行動。一場特殊的跨國援助在南京有序展開。短時間內,620瓶指定藥品、200套防護服、30000隻口罩等籌措到位。除向拉貝先生及家人進行捐贈外,南京還向海德堡市政府、海德堡大學醫學院捐贈醫療物資,幫助他們儘快渡過難關。

籌集所需物資、核實產品資質、完善各項手續……10多天來,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爭分奪秒,要把南京人的這份心意儘快送達。在兩地來往航班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他們積極溝通,聯繫江蘇赴德援助包機,打通了物流運輸渠道。

聞及此事,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教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會長張生感動地說:「80多年前,拉貝先生在南京保護了無數生命,這座博愛之都與和平城市不會忘記這樣的國際友人,此番南京人用自己的方式馳援拉貝後人,也讓這段穿越世紀不曾褪色的情誼翻開新的篇章。」

(來源:交匯點)

相關焦點

  • 向拉貝後人捐抗疫物資,歷史的恩情需要接力回報
    ▲電影《拉貝日記》劇照。時隔83年後,中國人用抗疫捐贈,給拉貝「回」了一本「日記」。近日,從南京、浙江等地發出的一批捐贈抗疫物資,陸續抵達德國,第一時間緊急轉送至德國海德堡。新冠肺炎疫情是場全球性災難,面對這場災難,人與人之間需要守望相助,國與國之間也是。經歷這場疫情,我們已經見證了國家間的情誼傳達,這份真情跨越種族與國別——疫情暴發初期,2月中旬,在以色列的哭牆前,這個猶太人最神聖的地方,有大批當地人聚集於此,為中國的疫情祈禱。
  • 南京捐贈抗疫物資飛抵德國柏林 援助約翰·拉貝後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4月17日下午17時33分,一批抗疫物資從南京飛抵德國柏林,將轉運海德堡!捐贈物資清單上,受贈方一欄填寫著「託馬斯·拉貝」「海德堡大學醫學院」等。捐贈物資的包裝箱上還貼著南京大報恩寺塔和海德堡古橋攜手的宣傳畫,寫有「並肩戰疫,南京與你同在」。 4月初,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通過央視新聞連線,講述了海德堡大學醫學院醫生託馬斯·拉貝緊急向中國求助抗「疫」藥品一事。託馬斯·拉貝的祖父約翰·拉貝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曾與其他國際友人共同建立南京國際安全區,拯救了20萬中國人的生命,因此被稱為「中國辛德勒」。
  • 新華國際時評:跨越80年的互助接力令人動容
    ,一段時隔80多年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跨國情誼被人們傳揚,抒寫了全球攜手抗疫的暖人篇章。  前不久,69歲的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院醫生託馬斯·拉貝向中國駐德大使館求助,急需一種德國已停止生產的抗疫藥物。這位託馬斯·拉貝醫生的祖父正是有著「中國辛德勒」之稱的約翰·拉貝。  80多年前,侵華日軍在南京屠城,約翰·拉貝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建起了南京國際安全區,挽救了20萬中國人的生命,留下了揭露日軍暴行鐵證的《拉貝日記》。
  • 從南京開始的「愛心接力」在海德堡順利完成!拉貝之孫:對中國的愛...
    交匯點訊 南京人的心意已送達!北京時間4月21日20時,南京市捐贈的30000隻口罩、620瓶抗「疫」藥品和200套防護服抵達德國海德堡,被送到海德堡市政府及拉貝之孫手中。託馬斯·拉貝激動地表示:「我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向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國使館表達最誠摯的感謝!」
  • 拉貝後代緊急求助,中國藥企免費贈藥!跨越80多年的互助
    80多年前,他勇敢出手,拯救了25萬中國人的生命;80多年後,他的孫子向中國求援,需要一組藥品抗擊疫情,中國醫藥企業決定免費贈藥!網友感動:「你待我以誠,豈敢相負。」1911年,應聘到西門子駐北京分公司,先後擔任西門子公司駐北京、天津、南京代表處代表。1937年,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在日軍進攻南京前夕,拉貝召集幾位正直的國際人士,在南京建立了安全區,大約25萬中國平民在此棲身避難。甚至連拉貝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園裡,也擠進了600多名受到保護的中國平民。
  • 跨越80多年的互助!拉貝後代緊急求助,中國藥企火線支援
    跨越80多年的「守望相助」目前,全球疫情形勢嚴峻。中德雙方在疫情防控、醫療、疫苗研發等方面一直積極開展合作。節目中,吳懇提到一個細節,讓很多網友十分感動。1937年,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 拉貝後人求援!跨越80多年的情誼,中國人用時間證明!
    在這段跨越80多年的互助裡 靜靜流淌的是全人類對於和平與安寧的祈願 閃耀的是超越語言和國界的人性之光但是納粹政府禁止拉貝發表在南京的所見所聞,甚至將他軟禁。二戰結束後,拉貝又因曾是納粹黨員而先後被蘇聯和英國逮捕。1946年,拉貝終於被釋放,1950年在西柏林悽涼地因病去世。
  • 拉貝後人緊急求助 海正藥業火線支援
    這是一個延綿80多年,一個關於守望相助,關於愛和感恩的溫暖故事。80多年前,他挽救了25萬中國人的生命事情得從一封信說起。日前,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先生接到了一封來信,寫信的人叫託馬斯·拉貝。託馬斯·拉貝的爺爺,約翰·拉貝,1882年出生於德國漢堡市,對中國人來說,是故人,更是恩人。
  • 80多年前,德國人拉貝等拯救20萬中國人;後人2020年求助,中國立贈抗...
    跨越80多年的「守望相助」目前,全球疫情形勢嚴峻。中德雙方在疫情防控、醫療、疫苗研發等方面一直積極開展合作。節目中,吳懇提到一個細節,讓很多網友十分感動。1937年,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 跨越82年的守望相助!拉貝後人向中國求援抗疫 網友紛紛表示「這個...
    資料照片「我想大家都知道,82年前,1937年底1938年初,侵華日軍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有一個叫約翰拉貝的德國人,他召集一群正直的國際友人在南京成立了安全區,這個安全區保護了20多萬中國人」,日前的央視新聞節目中,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講述了這樣一場跨越82年的「守望相助」,事件的主角之一託馬斯拉貝,就是中國人都熟知的約翰拉貝先生的孫子。
  • 拉貝後人緊急求助,這個忙中國必須幫
    跨越80多年的「守望相助」目前,全球疫情形勢嚴峻。中德雙方在疫情防控、醫療、疫苗研發等方面一直積極開展合作。1937年,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德國人約翰·拉貝召集了幾位正直的國際人士,在南京建立了安全區,拯救了2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不僅如此,他寫下的《拉貝日記》被公認為近年來發現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最為完整的史料。
  • 一場跨越80多年的中德互助
    叫託馬斯·拉貝,是德國一位醫生,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拉貝日記》的作者約翰·拉貝的孫子,而《拉貝日記》被公認為是近年來發現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最為完整的史料。託馬斯·拉貝,與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就在十天前,他給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寫了一封信,為您講述的這段跨越80多年的故事,就從這封信開始。
  • 拉貝先生的後代安全健康,被他救過的幾十萬中國人的子孫放心了
    中新社發 德國海德堡市 供圖「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在全球疫情形勢加劇之際中德這段相隔了83年的情誼再次「相遇」,令人動容跨越83年的守望相助,拉貝後代向中國求援約翰·拉貝的孫子託馬斯·拉貝目前是德國海德堡醫院的醫生3月底,他向中國來信求援說急需一種德國已停止生產的抗疫藥物拉貝後代向中國求援 中國藥企免費贈藥託馬斯·拉貝告訴使館工作人員他和家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並伴有明顯症狀但德國境內有效藥品已斷供醫院的防護物資也出現緊缺情急之下
  • 放心了,「中國的辛德勒」拉貝先生的後代安全健康
    中新社發 德國海德堡市 供圖「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在全球疫情形勢加劇之際中德這段相隔了83年的情誼再次「相遇」,令人動容跨越83年的守望相助,拉貝後代向中國求援得知此事後浙江醫藥企業當即決定免費贈藥拉貝後人的求助信息也驚動整個南京城不管是藥品,還是口罩、防護服南京鼎力相助南京市外事辦公室歐非處相關負責人說
  • 是誰的後人,一個求援信息讓中國各方面緊急動員起來
    80多年前,侵華日軍開始在南京屠城時,德國人約翰·拉貝自發與友人成立國際安全區,累計拯救了2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因為國際人道主義善舉,拉貝被譽為「南京好人」,其所著《拉貝日記》被公認為證明南京大屠殺的珍貴史料。
  • 德國拉貝後人緊急求助,浙江藥企加倍贈藥
    //跨越80多年的「守望相助」//1937年,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德國人約翰·拉貝召集了幾位正直的國際人士,在南京建立了安全區,拯救了2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不僅如此,他寫下的《拉貝日記》被公認為近年來發現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最為完整的史料。△約翰·拉貝被稱為"中國的辛德勒",其所著的《拉貝日記》被公認為是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史料,後被拍成電影。(電影《拉貝日記》海報)約翰·拉貝的孫子託馬斯·拉貝目前是德國海德堡醫院的醫生。
  • 守望相助,江蘇溧陽向多個國際友城捐贈抗疫物資
    現代快報記者從溧陽市有關方面獲悉,該市第一時間向多個國際友城伸出援手,不僅捐贈抗疫物資,還將抗擊疫情的經驗積極分享給外國友人。3月20日,溧陽市外事辦工作人員前往該市衛健局疫情物資庫,申請一批防護服,準備郵寄到德國富爾達大區。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美國哥倫比亞市、德國富爾達大區、日本白山市等國際友城紛紛通過發送慰問信和捐贈醫療防護物資的形式,支持溧陽市抗擊疫情。
  • 駐德國使館配合國內馳援拉貝後代 千萬裡愛心接力
    中方也盡己所能,通過政府援助、企業採購和民間捐贈等多個渠道向德國「獻血」、「輸血」。就在使館上下開足馬力圍繞疫情開展工作時,一通來自海德堡的電話迅速引起使館高度重視。電話的那頭,是約翰·拉貝之孫——託馬斯·拉貝。約翰·拉貝是一位曾經旅居南京的德國商人。
  • 海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籌集抗疫物資馳援海外僑團
    海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籌集抗疫物資馳援海外僑團
  •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遼寧省向日本和韓國緊急捐贈防護物資
    人民網東京3月16日電(孫璐、李沐航)在世界範圍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正不斷快速攀升的危急時刻,16日清晨,遼寧省人民政府緊急籌措的15.5萬隻醫用口罩、7000套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由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承運,送往日本和韓國的抗疫第一線。這批醫療物資將有效緩解當地防控場所醫療物資緊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