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是山東人:像大蔥一樣的山東人

2020-12-14 地球瞭望

從儀仗隊說起

6月24日,中國最帥天團亮相了俄羅斯紅場,中國軍人那矯健的步伐、整齊的軍容、威武的軍姿,讓在場的觀眾深深折服,贏得了陣陣掌聲。他們士氣高昂、目光炯炯,在人們的注視下昂首前進。看到這樣的場面,內心深受鼓舞。

在五年前的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也曾亮相俄羅斯紅場,在那次閱兵中三軍儀仗隊大隊長李本濤和護旗手張洪傑都是山東人,李本濤為菏澤曹縣人,而張洪傑為濰坊臨朐人。

大隊長李本濤,1989年參軍入伍,大校軍銜。參與了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外國元首來訪等600多場次的禮賓任務,被譽為「軍中第一刀」「軍旅第一嗓」。

在這次閱兵中,儀仗隊的帥小夥,平均年齡20歲,平均身高1.86米。全國各省份中,山東人的平均身高在是較高的。除此之外,山東人的長相也非常有特點,山東人的臉型大部分都是方臉,也就是所謂的國字臉,這也就是山東長相的特殊之處。國字臉給人成熟穩重、大氣的感覺,從山東走出去的這些明星,像黃曉明,唐國強等人都是國字臉,他們無一不是眾人眼中的男神。

為何在儀仗隊中山東人如何這麼受待見?今天我們就聊聊關於山東大漢的一些事情。

山東大漢的來歷

(一)山東大漢與其地理位置是分不開的

山東的版圖像一隻面向大海的雄鷹,靜靜地把頭伸向大海,任憑大海的驚濤拍浪。其實這隻雄鷹也反映了山東人的性格,在山東人內心深處,渴望衝破孔夫子儒家思想的束縛,可以成為一個豪爽俠義的大俠,劫貧濟富,行俠仗義。

可以說在山東人的血液裡有兩個人支配著他們的心靈,一個是孔夫子,另一個是梁山泊的英雄。孔子的儒家思想影響華夏文明千年之久,孔子即是魯國人,在春秋戰國時期,齊魯大地分為齊國和魯國,作為孔子的故土,山東人深受孔子思想的影響。

(二)山東大漢受到種族的影響

山東人之所以個子長得高是因為古時候山東乃是東夷部落聚居地,山東人的祖先就是東夷族。東夷族有兩個特點:一是身材高大,二是崇尚武力、兵器和英雄。

最早的山東人是「沂源猿人」,沂源這地方是山東省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個地方,空氣暢通,光照充足,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良好。優越的自然條件,也保證了最早的山東人的身高優勢。有人做過統計,在新時期時期,山東、河南一帶的居民平均身高可在1.7米,而浙江、陝西一帶的先民平均身高不足1.68米。

再加上東夷人長期從事漁獵生活,喜歡並經常使用弓箭和金屬兵器,身體在生產生活中得到鍛鍊,身高優勢逐漸明顯。

(三)歷史文化典故和作品的渲染,讓山東大漢形象深入人心

說起山東大漢,大家想到更多的是《水滸傳》裡面的梁山英雄。《水滸傳》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將梁山的108位好漢刻畫得栩栩如生,也將山東大漢的形象傳播海內外,深入人心。在這108位好漢中也不全是山東人,比如武松,有一種說法就說武松是河北人,知識在山東快書裡面被硬拉到山東人的隊伍裡。

其實,梁山一百單八將是《水滸傳》的虛構,真正起義的頭領並沒有那麼多。據《宋江三十六人考實》,認定宋江起義時的頭領總共36名。雖然學者的觀點如此,但在大眾心裡已把梁山一百單八當成山東人的形象,而且認定每一位山東人都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喜歡行俠仗義。

山東飲食

(一)酒與山東人

說起山東人不得不說一下「酒」。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東夷率皆土著, 憙(喜)飲酒歌舞,或寇弁衣錦,器用俎豆。在東夷人看來喝酒是一件高雅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活動。東夷人喝酒要有歌舞助興,邊喝酒,邊跳舞。在山東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時代的酒具也說明了這一點。

山東人喝酒是滲透到生活、事業、交際等等方面,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些關於酒的文化和禮儀。山東人喝酒更多的是為了一個「仁」和一個「義」。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山東人最熱情招待客人的方式就是設宴喝酒。一場酒宴下來,客人和主人大都昏昏而醉。山東男人不善言談,跟朋友交流也就主要靠酒。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在《水滸傳》裡面梁山好漢通過大碗喝酒來交流事情和感情。

(二)山東人的食物

俗話說:「有酒無菜是好席。」前面介紹了酒,現在就介紹一下食物。說起山東的飲食,第一想到就是雜糧煎餅,大街小巷經常見到這種濃鬱的山東特色,除了雜糧煎餅,另外耳熟能詳的就是大蔥卷大餅。大蔥卷大餅體現了山東人的豪爽性格。除了這些之外,魯菜在四大菜系中還是佔有一席之地。

有人說山東人國字臉與其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山東地區以麵食為主,大部分地區的人喜歡吃煎餅以及麵餅和大蔥,但是像煎餅等食物不太好咀嚼。不像米飯,煎餅和大蔥必須嚼碎才能下咽。正因為比較難嚼,從而導致了山東人的咬肌很發達,也就形成了國字臉。

這種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大家在吃飯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吃煎餅,就明白了。

結語

有人說,山東人像一顆大蔥。在山東人的飲食裡面蔥是重要的食材,大蔥卷大餅、雜糧煎餅都離不開蔥。山東的大蔥要比其他地方的大蔥高得多,就像山東人平均身高比其他省份要高一樣,山東章丘的大蔥是出名的高,說蔥比人高一點都不為過。

山東人就像大蔥一樣,日常生活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他的忠義精神、儒家教化卻是根植於內心深處的。

參考文獻:《俺是山東人》,新華出版社,2008年

相關焦點

  • 不要一提山東就是「煎餅卷大蔥」,這是對山東人最大的誤解!
    不要一提山東就是「煎餅卷大蔥」,這是對山東人最大的誤解!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吃貨少女,烹飪美食並品嘗它,是我最喜歡的時刻!說起山東,很多人對它的印象是這樣的,煎餅卷大蔥。煎餅卷大蔥已經成為人們印象中山東的名片,好像烤鴨之於北京,鍋包肉之於東北一樣。其實,這就像是外國人認為中國人都會功夫一樣,是一種印象中標籤似的「偏見」而已。不要一提山東就是「煎餅卷大蔥」,這或許是對山東人最大的誤解了。山東其實不僅有煎餅,還有各種各樣可口的麵食。山東人喜歡吃大蔥蘸大醬這件事,其實身為一個山東人真的是挺冤的。
  • 對山東人最大的誤解——煎餅卷大蔥
    說到山東人常吃的美食,你們能想到什麼,相信很多網友的固定思維和第一印象都差不多,那就是煎餅卷大蔥,其實山東的美食很多,不只是有煎餅卷大蔥,山東的每個地方常吃的食物還有所區別,比如說山東青島人最常吃的就是海鮮,而對於見到山東人就想起煎餅卷大蔥的想法,大家真的應該改變一下了。
  • 山東人為什麼喜歡吃煎餅卷大蔥?
    那麼山東人為啥那麼喜歡吃大蔥和大蒜呢?其實這個也並不是全山東都這樣。我們臨沂這邊一般吃蒜和蔥的人挺多,也是因人而異的,只是大多數人喜歡吃,也有吃不慣這個的。至於喜歡吃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煎餅卷大蔥的特點一、山東作為全國的重要農業大省,盛產各種優質的蔬菜和農作物。山東的壽光市和蘭陵縣更是北京和上海優質蔬菜的供給基地。
  • 煎餅卷大蔥,是對山東人最大的誤解
    拿煎餅餜子和山東煎餅相提並論的人,根本不知道山東煎餅的厲害。天津煎餅,在做法上和山東煎餅類似,都是用碾子攤勻,在鐵鍋上煎成乾乾脆脆的餅。懂行的老鐵估計知道,那種像一面銅鑼的鐵鍋,正宗叫法是鏊子。這種做法,估計每一個在天津煎餅攤前排過隊的人,都會隱隱約約覺得,這一滴、一旋、一攤,麵糊糊瞬間變成好吃的薄餅,還挺有儀式感的。
  • 山東人為什麼對大蔥情有獨鍾?
    有人說,大蔥之於山東人,就像辣椒之於四川人,根本離不開。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煎餅卷大蔥之外,聲名遠揚的魯菜,也離不開大蔥。就拿那道最出名的蔥燒海參來說吧,100克的海參,要配上足足200克的蔥,才能烹飪出那份既濃重又鹹香的口感。因此,對於山東人來說,大蔥早已不只是增香提味的佐料,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
  • 饅頭比臉大,大蔥比人高,山東人咋啥都大?
    山東人的大蔥在去山東之前,很多人覺得「你還沒有我家蔥高」是句極具侮辱性的話,但是到了山東看到了章丘大蔥才發現,原來人家說的可能是真話。山東章丘大蔥有多大?一鍋簡直裝不下。當然不是所以的山東大蔥都這麼大,但章丘大蔥就是蔥中之霸,2016年的蔥王高2.31米,2017年的蔥王高2.51米,別說是咱了,就算是姚明來了都只能仰視。很難得的是,章丘大蔥不是只有長得高而已,它的滋味才是讓人迷戀的地方,不同於一般蔥有些辛辣的滋味,章丘大蔥吃起來像水果蔬菜,水多且甜,即使是直接當水果吃也非常不錯。
  • 南方人見了山東人,第一個想到煎餅卷大蔥,山東人表示我真的不吃
    說到山東人常吃的美食,你們能想到什麼,相信很多網友的固定思維和第一印象都差不多,那就是煎餅卷大蔥,山東的每個省常吃的食物還有所區別,比如說山東青島人最常吃的就是海鮮,而對於見到山東人就想起煎餅卷大蔥的想法,大家真的應該改變一下了。
  • 比姚明還高的章丘大蔥,為何受到山東人的喜愛,網友:我誤會它了
    俗話說「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山東小綿羊」,山東人的酒量在全國來說也是響噹噹的。跟喝酒一樣,山東人對蔥和蒜也是完全的沒有抵抗力,吃蔥的功夫也是全國第一,因此山東也被稱為「蔥省」。在種植過程中,山東人不斷地對大蔥技術進行改進,最終發明了「培土技術」,大蔥每長高一次就給它培土一次,根據生長周期要經歷6次左右的人工培土。大蔥每長高一截都要被深深地埋在土裡。一來可以保護大蔥的「小蠻腰」不被折斷,二來也可以給大蔥提供更多的養分。經過寒冬和酷暑,被深埋在土裡的大蔥就慢慢地鎖住了水分,留住了精華,才能有現在章丘大蔥的身高和口感。
  • 外省人眼裡的山東人是啥樣的
    你們山東人是不是都會開挖掘機啊?你們山東人都愛吃煎餅卷大蔥啊你們山東是不是很窮啊你們山東男的是不是大男子主義啊你們山東人是不是都長得啊鐺裡個鐺,閒話不多講,問題太多,聽我慢慢講山東只是有個藍翔,但絕不是人人會開挖掘機山東認不是都愛吃煎餅卷大蔥,我就不愛吃,小氣候吃多了,再一個費牙。
  • 山東人的「倒裝句」火遍全網,網友:瞎說麼這不是
    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識別一個人是不是山東人?不是問他會不會開挖掘機;也不是問他愛不愛吃煎餅卷大蔥;更不是問他是不是會武術。而是看他在說話的時候用不用倒裝句。在山東,每一個人都被倒裝句支配著,別管是什麼主、謂、賓、定、狀、補統統不好使,它們的位置在山東人的話語裡,統統是可以調配的,想放哪就放哪!雖然全網都被山東人的倒裝句整懵了,但是山東人卻不那麼覺得,咱們看看山東人會怎麼說:「網上有人說俺們山東人說話愛用倒裝句,沒有吧俺覺著,都不這樣說話啊我們!純粹瞎說麼這不是!家走問俺娘,俺娘也說,知不道啊?
  • 這個梗我們山東人真的不承認
    沒來過山東的人一直對山東人有幾個誤解,一個是以為山東人都會開挖掘機,一個是以為山東人都特別能喝酒,還有一個就是山東人喜歡吃煎餅卷大蔥。首先闢謠,對於山東人喜歡吃大蔥沾大醬這件事,身為一個山東人真的是挺冤的,至少在我身邊,很少有見過這樣吃的,在山東大蔥一般都是用來調味,即使是吃大蔥也是做成炒雞蛋餅之類的熱菜;煎餅卷蔥的吃法,有,不過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大蔥,而是小蔥,小蔥不辣,還甜,吃完後味也沒那麼衝,但是就算是這種吃法,現在的山東人也沒多少會去嘗試。
  • 關於山東的十個「冷知識」,據說只有山東人知道,網友:漲見識了
    春節期間山東人「很火」,從過年的「拜年」磕頭儀式開始,山東人顧大家、講禮儀引起了全網的小姑娘們紛紛想嫁到山東來的熱潮。說起山東,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好客山東、厚道魯商、實實在在山東人」,也可能會想到「山東衛視」、「煎餅卷大蔥」、「XX挖掘機」等等。
  • 曾經,山東人的陽臺囤住了整個冬天
    >作為一名山東人你一定見過冬天堆滿陽臺的白菜、蘿蔔、大蔥......小編今天帶著大家回憶一下白菜每個在山東的人 冬日都逃不過來自白菜的靈魂拷問:「我怎麼這麼好吃?!」>大蔥說到大蔥可能有些人永遠不知道大蔥對山東人意味著什麼
  • 山東人為什麼那麼愛吃蔥蒜?
    山東人雖然嗜蒜如命,但是蔥作為山東人的象徵,似乎更是山東人的代表符號。蔥不僅是山東人普遍而又基礎的調味品,在有些山東人的飲食結構中,還是一道基礎菜品。左手一根蔥,右手一個饃,大蔥卷煎餅,這些聽起來就有味道的飯還是某些人的最愛。
  • 天南地北山東人,說一說山東人的能吃
    一提到山東人們就會想到煎餅卷大蔥,一提到山東人們就會說山東大漢,一提到山東人人們都會說好爽義氣。其實我想說山東人的能吃,說到吃可能有很多地方對於吃都非常講究。其實也不是非常不喜歡吃起來是可以,就是有一點不好基本上南方的飯碗都一樣,比較小巧就是盛飯盛的少,吃完一碗又一碗的盛。有時候我都感覺自己都成飯桶了,後來朋友告訴我南方都是飯桌上吃菜吃得多,米飯倒是吃的少我是反過來了米飯吃的多,菜吃的非常少。
  • 山東人對醬的愛,應該有好幾捆大蔥那麼多
    也許你的第一反應是,家裡還有半袋甜麵醬,正好配把新鮮的大蔥,今晚都吃掉!殊不知,「中國的醬文化」與山東有著緊密的聯繫!今天,小編就帶你看看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的廚房必需品:從家常醬料、醬油到醬製品,一起解鎖山東「醬文化」的秘密吧!
  • 古代的山東人長得很高嗎?山東古墓被挖掘,證實了山東人確實很高
    在相關史書中的記載,孔子的身高有九尺之高,人們就給了他一個特殊的稱呼「長人」,認為他和一般的人是不一樣的。九尺換作現在的度量衡大約是兩米高,孔子這樣的身高不要說是放在春秋戰國,哪怕在如今這個「高」人輩出的社會也是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 為什麼山東人長得那麼高?
    山東人為什麼長得那麼高? 看到這個問題,謙虛的山東人笑了: 恁(něn,您)說這話誇張了。 俺哪有章丘的大蔥高?
  • 外地人告訴我山東美食三寶後,我感覺我是個假山東人
    今天跟一位同事聊天,後來聊到吃,突然問了我一句「你們山東的美食三寶是什麼,你知道嗎?」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在家鄉的時候肯定吃過很多魯菜,哪怕來到深圳也吃過不少,不過這個山東的美食三寶,我還真不知道。於是虛心求教,得到答案「海鮮、烤鴨和麵食」。我瞬間感覺我好像是個假山東人了。
  • 章丘大蔥迎來爆紅?有客從遠道來,惟烙餅大蔥所欲也
    著名美食家汪增祺先生在《四方美食》中,講了一個山東人喜歡大蔥的笑話:「婆媳吵嘴,兒媳婦跳了井。兒子回來,婆婆說:『可了不得啦,你媳婦跳井啦!』兒子說,『不咋!』拿了一根蔥在井口逛了一下,媳婦就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