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南明河治理】百日治理攻堅帶來的「母親河」之變

2020-12-14 中國水網

整治後的南明河。徐其飛 攝

河道是城市的血脈,南明河承載著貴陽人對這座城市的熱愛。

河畔散步、鍛鍊,樹蔭下納涼、聊天……老輩貴陽人對南明河有著美好的回憶。如今,這些美好不再停留在久遠的記憶中,碧波清水再次回到了身邊,再次浸潤貴陽市民的生活。

  水質改善,源於不懈治水。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貴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不斷推進南明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從今年8月6日到8月1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再勇上任不到兩周時間裡,就先後兩次對南明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進行調研並作出重要指示。貴陽市南明河指揮部、貴陽市水務局等相關部門立即啟動南明河治臭變清攻堅,加大工作力度,實行精細化管理模式,圍繞「除臭」「水清」「景美」做文章,把握細節、緊盯過程,對南明河進行進一步治理。

  100天過去,一幅清水潺潺、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映入人們的眼帘。

除臭「三步走」

近期目標結合長遠打算

  「現在在河邊散步,基本聞不到異味了,就算經過截汙溝的排水口,也沒有臭味。」家住省委宿舍的許芳,每天早上都會沿南明河走一走。

  許芳說的「排水口」,指的是南明河沿線19條排汙大溝。11月10日早上10時許,記者來到位於甲秀樓附近的市東截汙溝排水口處,只見清掏疏浚工作人員正彎腰清淤,一袋袋淤泥被從排水溝中打撈後裝入尼龍編織袋,整個過程幾乎聞不到異味。「市東大溝的汙水主要來自省委宿舍區和蟠桃宮片區居民生活汙水。我們加強了除臭設備維護管理,對截汙溝進行常態化清掏,基本聞不到異味。」負責南明河除臭的貴州築信水務公司工作人員周福波說。

  目前,在南明河甲秀樓至水口寺一段,已安裝5套河道空氣淨化(除臭)裝置和兩套生物除臭設備。其中,每套河道空氣淨化(除臭)裝置每小時可處理2000方臭氣,能在極短時間內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氫、醚類、胺類等汙染臭氣因子,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從而達到淨化空氣的目的。在團坡橋、水口寺安裝的生物酶除臭裝置,每小時處理量則分別達到8.25萬方、9萬方。這些設備24小時運行,工作人員每個月會定期檢修維護、清洗。

  針對之前在摸排自查中發現的臭味溢出問題,市水務局對各排汙大溝出口處進行密封、裝飾,目前,已完成南明河解放橋至紅巖橋兩岸12條排汙大溝、60處排水口臭氣密閉改造。同時,對南明河解放橋至紅巖橋段兩岸98處截汙溝檢查井進行臭氣密閉改造,將木質檢查井蓋全部更換為石質,並在內側加蓋一層膠皮,這樣的「雙重處理」,不僅有效避免了異味從縫隙處溢出,也讓檢查井與周邊的步道景觀更為協調。

   「從長遠考慮,我們將做好對主幹支流的清淤工作。」周福波說,在開展南明河核心段清淤工作基礎上,下一步將繼續對麻堤河、小黃河等支流進行清淤,還將完成19條排水大溝的清汙分流改造。

水清「四步走」

從支流「水要活」開始著手

  相對於南明河「除臭」工作,「水要清」則需要多步驟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這涉及南明河的5條支流——從上遊到下遊分別是小車河、麻堤河、小黃河、市西河和貫城河。

  當天,記者從甲秀樓沿上遊行走至雪涯橋處,這裡是支流市西河與南明河交界處,也是過去被人們稱為「陰陽河」的所在地。當天從市西河匯入的水體一改過去渾濁、汙黃,水質清亮了許多。

  「過去從這裡開始,南明河河水以『陰陽河』的形式呈現,河水錶現為『南清北濁』的外觀。」周福波說,這是因為市西河沿線有企業偷排汙水,嚴重汙染了市西河水質。因而市西河在交界處匯入南明河後,南北水流造成了「南清北濁」。現在,經過對市西河清淤疏浚、景觀亮化和水生植物種植等工程技術,水質整體比過去清亮。

  特別是在沿河轉彎處增設的生態駁岸,這些水生植物不僅可以提高水體溶解氧和增加水體生物活性,強化河道自淨能力、培育河道自我修復功能、實現水清景美的濱水環境,而且還為白鷺等鳥類提供了食物和棲息場所,讓南明河變成了「有生命的河流」。

  「你們看,如今市西河裡已經長出了水草。」周福波說,「市西河裡長出水草,說明水正慢慢活了起來。」

  相對於南明河和市西河水質總體穩定的情況,貫城河的開展情況則較為緩慢。記者在沙河橋看見,貫城河兩岸雖然已經修建了排汙管道,但是河底的淤泥正散發出臭味,河道裡還有細微流動的汙水。

  來到貴醫天橋處,記者看見此處河段並沒有流動的汙水。「貫城河內少量的汙水,是由於沙河溝處水量大時,汙水越過擋板流入河中的。要完全處理好該問題,需要等貴醫汙水處理廠、六廣門汙水處理廠修建好後,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貫城河項目的負責人宋進寶解釋說。

  隨後,記者翻查了《南明河治臭變清攻堅工作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南明河水質變清主要涉及4個方面的內容——加速推進汙水處理廠建設,加快19條大溝治理、完善幹支流截汙系統、建設上遊生態修復工程。

  在汙水處理廠建設上,記者在六廣門體育場看見,這裡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六廣門汙水處理廠與貴醫汙水處理廠屬於下沉式汙水處理廠,日處理量分別為12萬噸和5萬噸,汙水處理過後將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目前,六廣門處於地質勘探階段,貴醫汙水處理廠工程目前處於徵拆階段,預計明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此外,所涉及的金陽三期汙水處理廠經與貴陽市規劃局、土儲等部門對接,確定利用金陽汙水處理廠現有辦公區用地,並向西徵收土地作為項目用地。二橋三期汙水處理廠用地範圍屬於二橋汙水處理廠用地紅線範圍內,已進場動工。花溪三期汙水處理廠選址經覆核符合貴陽市汙水處理廠規劃,項目用地範圍屬於花溪汙水處理廠用地紅線範圍內,已具備動工條件。以上汙水處理廠項目已陸續進場,預計11月全面開工,確保各汙水處理廠項目2018年10月完工。

編輯:徐冰冰

相關焦點

  • 貴陽採取PPP模式治理南明河 被列入全國首批PPP示範項目之一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程曦)南明河發源於貴州省安順市平壩縣林卡鄉白泥田,全長118 km,流域面積6600 km2,自西向東貫穿貴陽市區,沿線接納車田河、陳亮河、麻堤河、小車河、市西河、貫城河、松溪河、魚梁河、魚洞河等9條支流,是貴陽市人民的母親河。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河水逐漸變黑髮臭。
  • 「南明「十三五」成就巡禮」守護「母親河」 潤澤一座城——南明區...
    南明河是貴陽市民的母親河,緩緩穿城而過,向東奔流不息,滋潤著肥沃的土地,養育著勤勞的人民。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快速增長,上世紀80年代始,大量生活汙水、工業廢水直排入河,導致南明河水質不斷惡化、汙染日益嚴重,一度成為「失去生命的河流」。治理南明河不僅是生態問題、環境問題,更是民生問題、政治問題,治理工作刻不容緩。
  • 嶽堡鎮紮實開展全域無垃圾治理「百日攻堅」行動
    近日,嶽堡鎮嚴格按照縣全域無垃圾治理「百日攻堅」行動工作方案的要求,以環境衛生主題教育實踐月為契機,按照「以上率下、以城帶鄉、加大投入、形成機制」的工作思路,展開了全域無垃圾治理「百日攻堅」行動。嶽堡鎮對照農村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乾淨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三個硬槓標準,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環境保護意識,改變「慵懶散」的傳統習慣,舉全鎮之力,咬定目標、全力推進、見到實效。二是責任上再靠實。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推進工作機制,村黨支部書記要當好「一線總指揮」,圍繞自己的轄區,主動扛好抓落實的主體責任,親力親為推動全域無垃圾工作見實效。
  • 沛縣召開汙染防治百日攻堅推進會
    沛縣召開汙染防治百日攻堅推進會 2020-12-05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口述大西安|楊立——西安「母親河」渭河治理的見證者
    渭河是西安的母親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由於歷史原因,渭河出境斷面水質長期超標,汙水橫流。水變清、岸變綠成為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努力方向。今天當我們看著渭河岸邊美麗的綠化林帶、景觀公園、生態溼地,你可知渭河綜合治理背後的故事?
  • 縣信訪局召開重信重訪專項治理「百日攻堅」行動推進會
    8月28日下午,縣信訪局召開重信重訪專項治理「百日攻堅」行動推進會。各鄉鎮和縣直相關單位信訪專職參加會議。會上,各單位信訪專職就本單位重信重訪案件化解情況進行匯報,信訪局副局長楊東峰通報了重信重訪專項治理「百日攻堅」行動進展情況,對案件化解率達到80%以上的單位提出表揚,對案件化解效果較差的單位提出通報批評,並安排部署下步工作。會議由副局長閆倡領主持。
  • 戮力同心 高新區召開百日攻堅揚塵治理「四方會商」會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郭健通訊員程韜12月8日下午,根據泰安市空氣品質公開約談會會議精神和副市長趙德健要求,高新區召開百日攻堅揚塵治理「四方會商」會議。會議決定,即日起,環保、執法、住建部門將組成驗收小組,對區內建築工地逐一進行揚塵治理10個100%核查,不區分國家、省、市重點工程,一視同仁,有一項不符合規定的將立即責令停工整改。嚴查企業不遵守重汙染天氣停限產政策的違法行為,一經查出,將依法依規追究企業負責人法律責任。
  • 江蘇直面問題,吹響「百日攻堅」衝鋒號
    進入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最後一年最後一季,我省治汙攻堅還有哪些「硬骨頭」?如何打好打贏收官戰?9月29日,省政府專門召開全省汙染防治「百日攻堅」推進會議,直面汙染防治痛點難點,全面吹響「百日攻堅」衝鋒號。環境質量改善成果脆弱今年以來,全省環境質量繼續保持改善勢頭。
  • 「百日攻堅戰」持續推進中,杭州這個街道治理初見成效
    記者 謝珂 通訊員 杭交宣江幹區筧橋街道是杭州市江幹區唯一一個電動自行車專項治理掛牌整治鄉鎮。為了切實改善這一「老大難」問題,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聯合屬地交警,組織發動各方力量,紮實推進百日攻堅戰。之後,筧橋街道成立由黨工委書記任組長,江幹交警大隊大隊長和辦事處主任擔任雙副組長,下設一辦七組(即專班辦公室、社區治理組、校園治理組、企業治理組、城建治理組、城市管理組、宣傳教育組、監督檢查組),抽調交警和街道14名人員作為專班成員,整合街道各條線力量,多方聯動攻堅。
  • 《人民日報》聚焦瀘州河流湖泊水生態治理:為了一江清水向東流
    《人民日報》聚焦瀘州河流湖泊水生態治理:為了一江清水向東流 2020-12-09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有源頭清水來——貴陽市南明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大型集中採訪活動...
    南明河是貴陽的「母親河」,全長219公裡,其中貴陽市境內185公裡,有花溪河、小黃河、麻堤河、小車河、市西河、貫城河、松溪河、魚梁河等主要支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增長,垃圾、生活汙水、企業排汙,造成南明河水質惡化、汙染嚴重,一度成了一條「失去生命的河流」。
  • 南明區:「三型治理」打造黨建「融」品牌 賦能花果園社會治理提檔...
    如何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實現精準破題?南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根據花果園實際特點,積極探索可行之策,將花果園作為率先開展黨建引領推動社會治理的試點,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形成「多元聚合」態勢,著力破解花果園治理難題,推動南明社會治理創新應用區建設。
  • 太康:縣信訪局重信重訪專項治理「百日攻堅」行動推進會召開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 鄭甜甜8月12日下午,太康縣信訪局召開重信重訪專項治理「百日攻堅」行動推進會。各鄉鎮和縣直重點單位信訪專職參加會議。會上,各單位信訪專職就本單位重信重訪專項治理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匯報,信訪局副局長楊東峰、閆倡領對各單位信訪事項化解情況進行點評。最後,趙春麗提出四項要求。
  • 一條小河治理撬動的美麗鄉村建設
    ▲2016年4月百日攻堅時的「草帽」幹部。黑臭河、垃圾場變成了3A級村莊景區,帶動周邊區塊精品農業旅遊和雙創中心建設,幹窯鎮開始了一條小河治理撬動的美麗鄉村建設新路徑。  「一條新涇港,流啊流到遠方,田裡的稻香,仿佛飄過我的心上……」如今,幹窯人的歌謠,隨著母親河的碧波蕩漾而格外悠揚。
  • 陳星調研三夏生產巡河防汛生態治理
    記者弓華靜攝  本報訊(記者劉華山)5月22日,市委書記陳星深入正陽縣、確山縣、驛城區調研指導三夏生產、巡河防汛、生態治理等工作,強調當前全市夏糧生產進入收穫期,汛期即將來臨,嚴厲打擊非法採礦採砂百日行動和生態環境修復治理進入攻堅階段,各級各部門要堅持統籌謀劃、協同作戰、狠抓落實,全力推進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為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 百日攻堅:緊盯目標,溧陽戴埠衝刺!
    今年是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大考之年。戴埠鎮憋住「一口氣」,百米衝刺,以決戰決勝之勢,全力以赴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一穹藍天成常態今年,天空「臉色」比往年更藍一些,這一抹藍的背後是全鎮上下持續發力、協同作戰、合力攻堅的結果。
  • 深入推進黨員聯戶「135」模式 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社會治理相關部門代表參加動員會。黨員代表籤名。出席百日攻堅行動的領導。職能部門的代表作出承諾, 爭做百日攻堅的宣傳者、推動者、踐行者。紅網時刻長沙8月28日訊(記者 陸繼華 實習生 謝葉麗)8月28日,為聚焦高質量發展,助力長沙縣創建「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縣」,長沙縣安沙鎮啟動「百日攻堅」行動,通過深入開展「黨建+『五零』」建設,全鎮上下將持續奮戰100天,奮力構建政治和諧穩定、經濟高速發展、社會效能提升的新發展局面。
  • 淮安市推進洪澤湖治理:打造河湖風光 再現碧波萬頃
    千百年來,洪澤湖吞吐滔滔淮河洪流的同時,也哺育了沿湖兩岸居民,為沿湖各地帶來了無限生機。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流域防洪的重要通道以及南水北調東線重要調蓄湖泊的洪澤湖,面臨過度開發、生態環境日益退化的問題。
  • 一條河亟須治理 一座城等待換新
    2019年3月,惠州市印發並實施了《2019年博羅縣沙河水質達標攻堅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博羅縣政府是沙河河口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攻堅的責任主體。通過實施沙河水質達標攻堅掛圖作戰,2019年沙河河口斷面水質須達到地表水Ⅲ類。  汙染在水裡,根子在岸上。
  • 長江黃河水患不斷 希望母親河只給我們帶來幸福
    我要捎話 主題:長江黃河水患不斷 希望母親河只給我們帶來幸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