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後的南明河。徐其飛 攝
河道是城市的血脈,南明河承載著貴陽人對這座城市的熱愛。
河畔散步、鍛鍊,樹蔭下納涼、聊天……老輩貴陽人對南明河有著美好的回憶。如今,這些美好不再停留在久遠的記憶中,碧波清水再次回到了身邊,再次浸潤貴陽市民的生活。
水質改善,源於不懈治水。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貴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不斷推進南明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從今年8月6日到8月1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再勇上任不到兩周時間裡,就先後兩次對南明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進行調研並作出重要指示。貴陽市南明河指揮部、貴陽市水務局等相關部門立即啟動南明河治臭變清攻堅,加大工作力度,實行精細化管理模式,圍繞「除臭」「水清」「景美」做文章,把握細節、緊盯過程,對南明河進行進一步治理。
100天過去,一幅清水潺潺、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映入人們的眼帘。
除臭「三步走」
近期目標結合長遠打算
「現在在河邊散步,基本聞不到異味了,就算經過截汙溝的排水口,也沒有臭味。」家住省委宿舍的許芳,每天早上都會沿南明河走一走。
許芳說的「排水口」,指的是南明河沿線19條排汙大溝。11月10日早上10時許,記者來到位於甲秀樓附近的市東截汙溝排水口處,只見清掏疏浚工作人員正彎腰清淤,一袋袋淤泥被從排水溝中打撈後裝入尼龍編織袋,整個過程幾乎聞不到異味。「市東大溝的汙水主要來自省委宿舍區和蟠桃宮片區居民生活汙水。我們加強了除臭設備維護管理,對截汙溝進行常態化清掏,基本聞不到異味。」負責南明河除臭的貴州築信水務公司工作人員周福波說。
目前,在南明河甲秀樓至水口寺一段,已安裝5套河道空氣淨化(除臭)裝置和兩套生物除臭設備。其中,每套河道空氣淨化(除臭)裝置每小時可處理2000方臭氣,能在極短時間內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氫、醚類、胺類等汙染臭氣因子,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從而達到淨化空氣的目的。在團坡橋、水口寺安裝的生物酶除臭裝置,每小時處理量則分別達到8.25萬方、9萬方。這些設備24小時運行,工作人員每個月會定期檢修維護、清洗。
針對之前在摸排自查中發現的臭味溢出問題,市水務局對各排汙大溝出口處進行密封、裝飾,目前,已完成南明河解放橋至紅巖橋兩岸12條排汙大溝、60處排水口臭氣密閉改造。同時,對南明河解放橋至紅巖橋段兩岸98處截汙溝檢查井進行臭氣密閉改造,將木質檢查井蓋全部更換為石質,並在內側加蓋一層膠皮,這樣的「雙重處理」,不僅有效避免了異味從縫隙處溢出,也讓檢查井與周邊的步道景觀更為協調。
「從長遠考慮,我們將做好對主幹支流的清淤工作。」周福波說,在開展南明河核心段清淤工作基礎上,下一步將繼續對麻堤河、小黃河等支流進行清淤,還將完成19條排水大溝的清汙分流改造。
水清「四步走」
從支流「水要活」開始著手
相對於南明河「除臭」工作,「水要清」則需要多步驟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這涉及南明河的5條支流——從上遊到下遊分別是小車河、麻堤河、小黃河、市西河和貫城河。
當天,記者從甲秀樓沿上遊行走至雪涯橋處,這裡是支流市西河與南明河交界處,也是過去被人們稱為「陰陽河」的所在地。當天從市西河匯入的水體一改過去渾濁、汙黃,水質清亮了許多。
「過去從這裡開始,南明河河水以『陰陽河』的形式呈現,河水錶現為『南清北濁』的外觀。」周福波說,這是因為市西河沿線有企業偷排汙水,嚴重汙染了市西河水質。因而市西河在交界處匯入南明河後,南北水流造成了「南清北濁」。現在,經過對市西河清淤疏浚、景觀亮化和水生植物種植等工程技術,水質整體比過去清亮。
特別是在沿河轉彎處增設的生態駁岸,這些水生植物不僅可以提高水體溶解氧和增加水體生物活性,強化河道自淨能力、培育河道自我修復功能、實現水清景美的濱水環境,而且還為白鷺等鳥類提供了食物和棲息場所,讓南明河變成了「有生命的河流」。
「你們看,如今市西河裡已經長出了水草。」周福波說,「市西河裡長出水草,說明水正慢慢活了起來。」
相對於南明河和市西河水質總體穩定的情況,貫城河的開展情況則較為緩慢。記者在沙河橋看見,貫城河兩岸雖然已經修建了排汙管道,但是河底的淤泥正散發出臭味,河道裡還有細微流動的汙水。
來到貴醫天橋處,記者看見此處河段並沒有流動的汙水。「貫城河內少量的汙水,是由於沙河溝處水量大時,汙水越過擋板流入河中的。要完全處理好該問題,需要等貴醫汙水處理廠、六廣門汙水處理廠修建好後,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貫城河項目的負責人宋進寶解釋說。
隨後,記者翻查了《南明河治臭變清攻堅工作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南明河水質變清主要涉及4個方面的內容——加速推進汙水處理廠建設,加快19條大溝治理、完善幹支流截汙系統、建設上遊生態修復工程。
在汙水處理廠建設上,記者在六廣門體育場看見,這裡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六廣門汙水處理廠與貴醫汙水處理廠屬於下沉式汙水處理廠,日處理量分別為12萬噸和5萬噸,汙水處理過後將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目前,六廣門處於地質勘探階段,貴醫汙水處理廠工程目前處於徵拆階段,預計明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此外,所涉及的金陽三期汙水處理廠經與貴陽市規劃局、土儲等部門對接,確定利用金陽汙水處理廠現有辦公區用地,並向西徵收土地作為項目用地。二橋三期汙水處理廠用地範圍屬於二橋汙水處理廠用地紅線範圍內,已進場動工。花溪三期汙水處理廠選址經覆核符合貴陽市汙水處理廠規劃,項目用地範圍屬於花溪汙水處理廠用地紅線範圍內,已具備動工條件。以上汙水處理廠項目已陸續進場,預計11月全面開工,確保各汙水處理廠項目2018年10月完工。
編輯:徐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