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擺地攤,王健林借錢,大佬們的創業時期也很慘!

2020-12-07 葉小誇

如今不僅僅是內容創業的時代,更是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我們都知道創業並非一件易事,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創業更算得上一件慘事,即使是對那些如今站在世界巔峰的大佬們來說,當初的創業起步階段也遭遇過很多劫難,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

馬雲:問了24個人意見,收穫了23個反對,還被迫擺地攤養公司

根據本月初外媒發布的星期日泰晤士報富豪榜顯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以346億美元的身價成為華人首富,而在馬雲創業初期,那只能用悲慘來形容。1992年,馬雲是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師,每個月的工資不到100元。開創了杭州第一家翻譯公司——海博翻譯社成立了。當時馬雲的翻譯社一個月的營業額是200元,但光房租就要700元。第一年實在不行了,馬雲就背著口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擺地攤賣禮品、包鮮花,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3年,才實現了收支平衡。

後來馬雲覺得作外貿有前途,就請了24個朋友來家裡商量。整整講了兩個小時,朋友們都聽得稀裡糊塗,最後其中23個人都說算了吧,只有一個人說你可以試試看,不行趕緊逃回來。馬雲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決定還是幹,哪怕24個人全反對也要幹,這才有了後來的B2B電商平臺阿里巴巴,也才有了淘寶、天貓和如今的阿里巴巴。

王健林:銀行不給貸款,還打了200多場官司

作為前中國首富,更是如今隨時可能把馬雲從首富寶座上拉下馬的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當兵出身,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健林創業初期沒資歷也沒實力,為了公司發展借過高利貸,說好的貸款卻被銀行放了鴿子,人人都不想碰的舊城改造他敢接,因為不懂城市規劃,曾經創下一個項目打了222場官司的記錄。

時至今日,談起創業初期的艱難,王健林還不無感慨的總結說,最困難就是創業創新的時候沒有資金。找國有單位借錢,還要做擔保,還得提供一年25%的回報。

柳傳志:40歲還在擺地攤,創業起家資金被人騙走一大半

如今的聯想帝國雖然日趨衰退,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誰也不敢忽視聯想在PC、晶片製造業的地位。聯想成立於1984年,初始員工只有不到20人,在柳傳志豪氣沖天的表示「未來一定要做出一家年產值200萬元的大公司」的時候,連每個月工資都要發愁怎麼發。

創業初期的柳傳志正好40歲。和同事每天在中關村擺攤,像無頭蒼蠅一樣倒賣冰箱、電子表、旱冰鞋甚至運動褲衩,後來他創業起家的20萬資金還被人騙走了14萬,真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回憶自己的創業經歷,柳傳志感慨,「困難無其數,從來不動搖」。

和這些大佬們的創業經歷比起來,今天的創業環境已經非常的友好了,希望各位創業者能夠勝不驕敗不餒,努力奮鬥不BB!

相關焦點

  • 馬雲和柳傳志的擺地攤故事,原來這才是他們的創業起點!
    地攤經濟,也因為其較低的門檻,極具包容性,甚至也成了所有創業者或職場人士最後的歸宿,一旦創業失敗,可以去擺攤;好久沒找到工作了?可以去擺攤試試……地攤,是一個城市經濟的「毛細血管」,因為它能給城市增添煙火氣,有效緩解就業和經濟壓力,如今深受廟堂與江湖的推崇。擺地攤,是很多企業家的創業起點地攤經濟最火的時代,應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 王健林等商業大佬的爸爸們都是什麼背景?
    明星爸爸們或帥氣或幽默,那你知道商業大佬的爸爸們嗎?馬化騰、馬雲、柳傳志、李彥宏、薛蠻子、王石、任志強、任正非、王健林這些大佬的故事在創業者當中流傳久遠,他們書寫的的財富神話幾乎無人不知。  古語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隱藏在商業大佬光芒背後的爸爸們,他們是政府高官,企業富商還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呢?小編整理出關於十位商業大佬父親的那些事,我們一同探秘大佬們的爸爸們。
  • 馬雲看的書,王健林看的書,索羅斯看的書,大佬的品味果然不一般
    愛讀書,幾乎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共性,馬雲、馬化騰、王健林……這些商界大佬們也不例外,他們所創造的物質財富離不開他們從書本中所汲取的知識財富,那麼馬雲、馬化騰、王健林們都愛看什麼書呢?對於那些註解老子道德經的書,馬雲不看,他怕這些註解影響了他對道德經的感悟。據說,馬雲讀道德經很深入痴迷,有一次看《道德經》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 李國慶談馬雲王健林電商10年賭約:馬雲還是有贏的可能
    李國慶距離2012年馬雲和王健林有關「電商佔據社會零售總額比例是否能夠超過50%」的賭約已經過去了8年時間,再有2年兩位大佬打賭的結果就會出爐,那麼誰的贏面更大呢?王健林與馬雲的10年賭約不過李國慶也沒有把話說死,他補充說道:當然,如果線下的購物中心、超市、商店不做改革,雖然還有兩年時間,但馬雲也是有贏的概率的
  • 馬雲卸任搖滾怒放,為啥大佬們都玩得這麼high?
    雖然打扮很驚人,但馬雲唱的是迪士尼調調的英文歌:《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這是《獅子王》的主題曲啊,踞於巨巖之上,俯視商業草原,王者之意盡顯啊……不得不說,在張揚個性這個方面,六零後大佬們是最狂放的一代人。
  • 馬雲、王健林、馬化騰相繼宣布「過山海關」了 發生了什麼?
    摘要 【馬雲、王健林、馬化騰相繼宣布「過山海關」了 發生了什麼?】繼王健林、馬化騰、劉強東、許家印等一眾商業大佬向東北砸下重金後,7月16日,馬雲率領阿里巴巴團隊開啟了「闖關東」之旅,亮相哈爾濱,造訪高校、籤訂協議,並誓言「阿里巴巴投資要出山海關」!(中國證券報)   「投資不過山海關」風向變了?
  • 創業大佬曾是孤狼:馬雲賣襪子補貼翻譯社 王健林創業3年被告222次
    來源公眾號:小西訪談 ID:xiaoxifangtanshi大佬的首次創業比你想像中要慘很多,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馬雲:創業失敗4次,失聲痛哭● 2次求職,因相貌「超醜」被拒馬雲第一次高考落榜後的夢想是去酒店做服務員,也夢想做警察,統統因為外貌被拒絕。
  • 中國這個省份厲害了,不僅王健林在這投資千億,馬雲親自去談合作
    隨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的不算刷新,從最初的王健林許家印等地產大佬登頂,再到現在馬雲馬化騰等網際網路企業家「上位」成功,中國的經濟發展也進行了一定的變化,現在做實業創業經商似乎也越來越難。現在的各位大佬們也在尋求新的「風口」來獲得更大的收益。
  • 回顧大佬創業之路,充滿了坎坷,劉強東愁白了頭,馬雲抱頭痛哭
    現在縱橫國內商界的企業家有很多,但最讓人熟知的無非就那幾位,比如馬雲、馬化騰、王健林、劉強東、李彥宏、任正非等,我們都看到了他們的成功,但成功之前可是充滿了坎坷,這又有誰會了解呢?有那麼一句廣告語: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這句話可以很好的概況這些大佬的心路歷程。
  • 商業大佬的爸爸們:曲藝界元老不願多提兒子馬雲
    隱藏在商業大佬光芒背後的爸爸們,他們是政府高官,企業富商還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呢?明星爸爸們或帥氣或幽默,那你知道商業大佬的爸爸們嗎?馬化騰、馬雲、柳傳志、李彥宏、薛蠻子、王石、任志強、任正非、王健林這些大佬的故事在創業者當中流傳久遠,他們書寫的的財富神話幾乎無人不知。古語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隱藏在商業大佬光芒背後的爸爸們,他們是政府高官,企業富商還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呢?小編整理出關於十位商業大佬父親的那些事,我們一同探秘大佬們的爸爸們。
  • 科技大佬發家史:馬雲最大膽,劉強東最老實,黃光裕最慘
    推薦語:馬雲、劉強東、黃光裕都是牛人,任何一個都是我無法望其項背的!下文轉載自作者:數碼扒一扒創業已經成為了當代年輕人口中的熱點詞彙,受各種富商大佬的創業經歷的影響,不少年輕人單憑一腔熱血便投身到創業浪潮中。
  • 大佬拼爹記丨馬雲來自書香門第 任志強出身官宦世家
    都說虎父無犬子,像馬雲、柳傳志、馬化騰等這類人生贏家,往往都有一個非富即貴的父親,給予他們物質、教養或門道的拼爹資本。 大佬們能有今日的成功,可以說大佬爸爸們功不可沒。
  • 李國慶談王健林和馬雲的賭約 馬雲要輸掉1個小目標了
    【CNMO新聞】在商業圈裡,有很多大佬會因為自己對市場未來的預計而互相進行對賭。此前小米董事長雷軍和格力掌門人董明珠就「小米能否5年內超過格力」進行對賭,後有王思聰和陳歐就「共享充電寶能否成功」進行對賭。
  • 大佬們的籤名:哪個是練家子?
    導讀:馬雲、李彥宏、馬化騰等網際網路創業黃金一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手機打字成為大眾日常習慣,其實很多大佬都能寫得一手好字,從籤名中就可見得。但更重要的是,籤名漂亮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把企業經營得更好。
  • 以史為鏡丨近五年,馬雲、王健林和劉強東的堅守
    時間驗證了當年馬雲押寶網際網路押對了,如今我們大多都在用淘寶天貓;時間驗證了王健林死守實體經濟守住了,如今大呼實體經濟的春天要到來;時間驗證了劉強東堅持做物流是對的,如今物流成為京東集團的重要競爭力。本文梳理了2013年-2017年,這五年間三位零售行業大佬(馬雲、王健林和劉強東)的主要觀點,因篇幅有限,暫不多舉。
  • 馬雲、馬化騰、王健林等,商圈中的「三馬四王」,你認識他們嗎?
    對於「三馬」,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馬化騰和馬雲這兩位商業大佬,畢竟他們對於網際網路的貢獻相當大,尤其是通過「無現金支付」改變了人們以往的商品交易方式。以往人們想要購物,就需要當面進行現金交易,如今卻只用一部手機就能夠搞定,從而便利了大家的日常生活。話說回來,這「三馬」中我們只介紹了兩位,還有一位是誰呢?其實,還有「一馬」就是馬明哲了。
  • 馬雲透露:未來這樣東西比房子更「值錢」,王健林投資1000億
    李嘉誠出售了國內的資產,也不再買入新的地皮;王健林宣布萬達剝離房地產業務,「1平米都不能留」;潘石屹也幾乎賣掉了國內所有的核心資產,徹底告別房地產。房地產「造」出的富豪們,為何紛紛「拋棄」房地產?其實他們早就「明示」或「暗示」過原因。
  • 馬雲這些大佬的成功真的光努力就行了嗎?看看他們的父親就知道了
    現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天下早就已經被BAT三巨頭佔據,而他們艱辛的創業故事早就流傳到了家家戶戶裡面。例如當年的馬雲到美國時發現了網際網路的機遇,回來創辦了國內第一個黃頁。而馬化騰當年作為一個「苦逼」的程式設計師,在無法承受QQ的伺服器費用的時候,險些賣掉了QQ,損失這個巨大的騰訊帝國。不過還有許多事情大家都並不知道,馬雲這些大佬的成功真的光努力就行了嗎?
  • 馬雲投資400億,王健林投資1000億
    李嘉誠早已停止了買地蓋樓,反而賣掉了國內的資產,王健林、潘石屹也緊隨其後,退出的退出,拋售的拋售,一致告別了房地產。地產大佬們為何不再青睞房地產?其實他們早就或明或暗地「透過底」,只是很多人沒有當回事。
  • 當年拒絕王健林800萬年薪,還調侃馬雲的清華學霸,如今怎樣了?
    當年拒絕王健林800萬年薪,還調侃馬雲的清華學霸,如今怎樣了?眾所周知,自改革開放以來,咱們中國一直處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而在此期間,我國誕生了很多實力雄厚的公司,也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比如任正非、馬雲、王健林和馬化騰等等。不過說起馬雲和王健林,我們更好奇,當年拒絕王健林800萬年薪,還調侃馬雲的清華學霸,如今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