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劍無鋒,大巧不工,趣說車輪法則

2020-12-16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世界上最貴的東西,往往都是「無用」的。有用之物是水,無用之物是源;有用之物是雨,無用之物是雲;有用之物是枝,無用之物是根。

一般人往往隻眼盯有用之物,真正的聰明人才懂得無用之物的奧秘。你過得不好,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你活得太「有用」。

01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老子用比喻的方式向人們講述了「中空無用有大用」的道理。古代造車,車輪至關重要,車轂的中心支點是一個小圓孔,由此向外周延,共有30根支柱輻輳,外包一個大圓圈,便構成一個內外圓圈的大車輪。

對這種以30根輻輳合而構成的車輪來講,沒有哪一根支柱算是車輪載力的重點,因為30根平均使力,根根都發揮了特定的功能而完成轉輪的使命,無所謂哪一根更重要。

可是它的中心,卻是空無一物,既不偏向支持任何一根支柱,也不做任何一根支柱的固定方向。正是因為圓孔中空無物,才能夠承載多方力量,輪轉無窮。這就是無用之用的大用,無為而無不為的要妙。

透過車輪的自然法則,人們便可以了解修身成就的要訣,即中空無物,任運於有無之間,虛懷無物,合眾輔而成大力。

02

老子說:「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陶器,用來盛放東西。我們使用的是空的部分,這個空的地方用來裝飯,裝菜,裝水,都可以。

「當其無,有器之用。」無用是大用,杯子是空的,才能裝水喝。中空就是「無」,我們用的就是這個「無」。房子就是水泥殼子,裡面是空的,所以才可以住人。我們用的也是這個「無」,這個「空」。

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看似無用,卻是有大材,老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真正的大用看似無用,實則是抱愚藏拙。這種人常常能包容一切人的長處,而自己卻以「無用」的面目示人,比如漢高祖劉邦、漢昭烈帝劉備、水泊梁山的宋江,無用之人攬有識之士,天下英雄盡入我囊中,皆是深諳此道。

老子曾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無相依相存,世間看似無用的東西往往有大用。

無用之物就像數字0,看起來沒有什麼作用,但零的位置決定了數字的大小。

人不能只在看得見的有用之物上下功夫,而忽視了無用之物,真正決定人生高度與厚度的通常是無用之物。

有用之物就像粗壯的樹幹,無用之物則是深藏的根系,樹幹固然顯眼,但倘若失去了根,樹幹也就沒有了生機。

世間「無用」之物很多,但樂於「無用」之物的人卻少。

就像讀書,很多人認為讀書是「無用」之物,它既不能在短期內給自己帶來財富,也不能給自己的人生帶來立竿見影的改變。

但書能提高人的修養與素質,人能從書中獲得許多知識。

這些知識或許你暫時用不到,但沉積在你生命裡的知識與素質就像一堆薪柴,在未來遇到一點合適的火苗就能燃起熊熊大火。

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又何必去一味追求名利這些「有用」之物,而讓自己成為一個物質化的空殼呢?梵谷將他一生的狂熱獻給藝術,卻只賣出一幅畫;巴爾扎克夜以繼日地創作,最終還是貧窮潦倒;米開朗琪羅在雕刻和繪畫上窮盡一生,卻只換來無數病痛的折磨然而正是他們這些「無用」的作品,打開了藝術一扇又一扇輝煌的大門,在人類的文明史上發出璀璨的光芒。

美國的《教育法案》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教育的目的不是為國家機器製造一顆螺絲釘,而是培養一個健全的人,他具有完全的心智以及在社會中生存的必要技能。

與康德的「人非工具」理念一樣:教育是培養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工具。你不必對社會有用,你要去追尋自己的價值。

據說賈伯斯大學一年級輟學之後,並沒有離開學校,而是聽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其中有一門是美術課,這門在當時看來完全無用的課,卻在10年後設計電腦的可變字體時發揮了作用。

賈伯斯本人這樣說:「如果我當年沒有去上這門美術課,蘋果電腦就不會發明這麼漂亮的字體;又由於微軟視窗是照抄蘋果的,所以很可能所有個人電腦上就沒有這樣的字體了。」

這些故事都試圖在向你我傳達這樣一個理念,那就是,鑑於我們每個人在不同階段對事物的認知和領悟力不同,所以我們對於知識有用性的認識千萬不能過於短視。

縱觀人類歷史,很多取得傑出成就的人,大學時代往往讀的是「無用」的人文類專業。

比如,投資銀行高盛的CEO勞埃德·布蘭克費恩在哈佛的本科專業是歷史,私募基金黑石的CEO史蒂夫·施瓦茨曼在耶魯的本科專業是文化與行為,網上支付公司PayPal的聯合創始人和前CEO、《從0到1》的作者彼得·帝爾在斯坦福的本科專業是哲學,等等。

賈伯斯反思的時候不禁感慨道:「在我念大學時,是不可能把未來的很多點連接起來的。只是在10年之後,當我回頭看時,是如此清楚和顯然。」

因此,所謂「有用」與「無用」之分,大多是短期與長期之別;而一些看似短期無用的知識,很可能就是長期非常有用的知識。

但在中國,我們追求的是「有用」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周圍的人就給你灌輸「有用」的東西;再經過高中的應試教育,文理分科;大學專業分類,最終把你塑造成一顆螺絲釘,實現你的「產品定義」。我們按照自己定義去培養人才:全科優秀,鋼琴十級,外語流利……但是,流水線上的製造終歸不是創造。

有的家長讓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僅僅是因為看到其他孩子報各種班,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麼這時不妨停一下,思考一下我們的人生狀態。有人這樣描述中國人的一輩子:小時候被逼著拼命學,長大了拼命工作,有了孩子再逼著孩子拼命學,老了再幫子女帶孩子,子女的孩子長大了,自己也入土了。

其根源也是沒把教育的目的和本質搞清楚,一代一代就這樣循環下去了。孩子被逼著學「有用」的東西,大了做「賺錢」的工作,而其他的都是「無用」的,而所有這些都是環境強加的,都是被動的,卻很少有機會按自己的意願和興趣去做事。

莫言在諾貝爾頒獎典禮晚宴致答謝詞的時候曾提及,文學和科學相比較的確是沒有什麼用處,但文學的最大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

作為老師,更不能急功近利,要堅持教育信仰,要圍繞核心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考慮。

所教的直接能提分當然有用;不能馬上提分,只要日後會有用,或對孩子思想品德有好處就該堅持。有些老師考前所謂押題,押到了,得分比較理想,大家可能會覺得挺牛,實際上作用並不大。真正有用的東西會持久發力,長期有效。比如文言文閱讀和作文,可能半年一年才慢慢生效,作用卻是持續產生的。

至於良好習慣的培養、核心素養的提升,則更是立足當下,著眼未來的更高追求!

03

有一位紀先生,以訓練鬥雞而聞名於世。齊王聽說這個人以後,重金聘他到宮中訓雞。紀先生才養了10天,齊王就不耐煩地問:「養好了沒有?」紀先生答道:「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過了10天,齊王又來問,紀先生回答說:「還不行,一看到人影晃動,就驚動起來。」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了,當然還是關心他的鬥雞,紀先生說:「不成,它們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

10天後,齊王已經不抱希望了,但還是來看他的鬥雞。不料紀先生這回卻說:「差不多可以了,它們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準備好了。其他雞都不敢來挑戰,只能落荒而逃。」

原來,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而實際上已經成了英勇善戰的鬥雞了。活蹦亂跳、驕態畢露的雞,不是最厲害的。目光凝聚、紋絲不動、呆似木頭的雞,才是雞中高手。

人的各類形態就像這鬥雞的各個階段,將能力表露在外面是人的天性。但貌似強悍、威風凜凜的人並不是最有能力的,真正有本領的人懂得保護自己的實力,不會輕易將才藝外露,做到韜光養晦才是聰明人之所為。「大智若愚」,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有智謀的人保護自己的一種處世計謀。

所以,天縱睿智的最高境界便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在《詞源》裡的解釋是這樣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從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代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七賀歐陽少帥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均有此意,表現的是以無化有的智慧。

古今中外,這樣的事不勝枚舉。所以一些真正有智慧的人,一般都採取「守拙」的方法,以保護自己。

好自誇其才者,必容易得罪於人;好批評他人之長短者,必容易招人之怨,此乃智者所不為也。故智者退藏其智,表面似愚,實則非愚,孔子也曾說過:「大智若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鋒芒畢露是容易的,但藏鋒露拙卻是不容易的;唯有真正洞悉世事、明察秋毫的人,才知大智若愚的深意。

04

在如今這個年代,我們太害怕失敗了,因為我們敗不起,需要承擔的責任太多,讓你不得不往前走...

所以,每個人活得都不容易…,但是,也有一些高手,看起來雲淡風輕,灑脫自在。我一直在探尋他們如此自在的秘籍,直到我看到了獨孤求敗的故事…

《神鵰俠侶》中,楊過得到一件神兵,是把厚重的鐵劍,上鑄八個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斷臂後的楊過得到的那把玄鐵重劍的劍身上。正是這把重劍,讓楊過得到頓悟,以重克輕,打敗金輪法王,成就了神鵰大俠。

又重又鈍的重劍,之所以能夠成為「百兵之王」,並不在於劍器本身,而在於用劍之人對自身劍技的雕琢。

玄鐵重劍的主人,劍魔獨孤求敗劍十年,20歲用的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利劍,30歲用的是一把更講究控制力的軟劍,直到40歲橫行天下,難求一敗時,才用得起這把無鋒的重劍。從鋒芒畢露,到鋒芒內斂,做到以簡化繁,以拙勝巧,這背後沒有30年的苦練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位快要退休思維教師感言:30年彈指一揮間,與學生鬥智鬥勇,年輕氣盛到剛柔並濟,須得刻苦磨練才能達到,不僅要練技能,還要練心性。

不管我們做什麼行業,一個人的成就大小,終究是由他內在的品質所決定的。王國維先生說治學的最高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而中國人的傳統思維裡也始終推崇「治大國如烹小鮮」,審美世界一直強調「雅俗共賞」。然而,書山學海、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理想的彼岸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涯。在這一遠一近,一高一低中,古文化的精髓脈脈流淌,深深地植根在現代人新鮮的血液中。

相關焦點

  •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其實還有下半句,金老沒說卻已給出暗示!
    說的乃是修煉「九陰白骨爪」這門絕技的心法,可惜當年梅超風等人卻理解錯了,結果拿死人的頭骨來練功,硬是將「九陰白骨爪」這門正宗武學給練成了陰毒狠辣的邪門武學,如果黃裳得知是這個結果的話,估計會當場氣活,除了黃裳,這位劍魔獨孤求敗也曾留下一句口訣,這句口訣正是「玄鐵劍法」的第一口訣,大家應該都知道,正是當年刻印在劍冢石壁之上的八個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 玄鐵重劍有何含義,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智慧是什麼?
    一玄鐵重劍是獨孤求敗所使用過的武器,這把武器也算得上是一把神器,這把神器是由玄鐵鑄造而成,之所以說玄鐵重劍是一把神器,當然也是有所含義的。玄鐵重劍,是金庸小說筆下的一柄神劍,由「玄鐵」製成,重九九八十一斤。
  •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各版神鵰的玄鐵重劍你看中哪把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聽起來樸素,其實卻有一股隱隱的霸氣,重劍可以說本就是最拉風的劍,而在影視作品中,重劍的樣子也是形態不一,那就讓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吧。先來看看大家看的最多的白古版本的吧,整部劇毫無疑問是經典之作,古天樂、李若彤等人都因此成了超級巨星。
  • 富大龍最有實力,卻又最低調: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富大龍先生在其中的演技我就不多說了,這部短片小編看了兩遍,每遍都讓小編切身體會到什麼叫「震撼」! 但最震撼的還不止富大龍的巔峰派實力演技,而是下面的內容。在富大龍8歲那年,也就是1984年,就首次參演電影《中彩》,算得上是童星出道。
  • 刑偵電視劇《重生》:張譯的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一,重劍無鋒作為中國中生代實力派演員的張譯,他經過了很多作品的磨礪,才有了今天的大巧不工。如果說,張譯像是枝幹,引導電視劇一飛沖天,而其他的演員,則是葉茂枝繁,把這棵大樹,點綴地格外好看。三,厚積薄發好的故事,總是讓人想追著看。
  • 「說球星」科懷-倫納德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正所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作為一臺訓練機,他最大的特點就是防禦與耐打,若是集亞當所有的特點於一個競技體育的運動員一身,你會想到誰, 其他領域我並不精通甚至是熟悉,就籃球這個領域來說,我的第一反應是「科懷-倫納德」。在二者看似人畜無害的外表之下,隱藏的是一顆殺手的心。
  • 大巧不工重劍無鋒ROG SPATHA滑鼠評測
    (原標題:大巧不工重劍無鋒ROG SPATHA滑鼠評測)
  • 影響中國車(四)|重劍無鋒 大巧不工 KX7勇敢地衝入了群敵環伺的SUV...
    這是因為KX7可以說是完全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作為基於上一代索蘭託平臺打造的中型SUV,它將只在中國市場進行銷售,一共推出了2.0T、2.0L、2.4L三款動力總成共7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7.98萬-24.48萬元。
  • 大巧不工重劍無鋒ROG SPATHA滑鼠評測_-泡泡網
    大巧不工重劍無鋒ROG SPATHA滑鼠評測 2016年05月24日 00:30作者:張孟偉編輯:張孟偉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近兩年華碩旗下高端品牌玩家國度持續在外設領域發力
  •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靠旋轉變換基本功解中心未定難題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靠旋轉變換基本功解中心未定難題旋轉變換三要素,旋轉中心、旋轉角和旋轉方向。其中旋轉方向只有兩個:順時針或逆時針,而旋轉中心和旋轉角一般不可少,否則無從作出旋轉圖形。而恰恰有這麼一道二次函數綜合題,涉及到的旋轉中,居然連旋轉中心都不確定,這下子難倒了一片學生,圖都作不出來,如何能解呢?
  •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歷史級別的全明星遺珠——安德烈-米勒
    2020賽季的名人堂候選名單可以說是神仙打架,科比、鄧肯、加內特哥仨提前鎖定前三甲,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星光熠熠。三個人總共48次全明星經歷足以證明其本身的實力。除了他們之外,波什、小斯等被提名者也都是全明星常客,畢竟不進一次全明星又怎麼算得上是「名人」球員呢?
  • 恭祝蕭炎喜提玄重尺 大巧不工才是男人的情懷!
    恭祝蕭炎喜提玄重尺大巧不工才是男人的情懷!最近熱播的《鬥破蒼穹》已經進入到樓主最喜歡的學院歷練環節,每天看主角裝逼打BOSS扮豬吃老虎也算是圓了當年的鬥破夢,不過常常有來不及翻閱原著的朋友前來諮詢我說,到底主角練的是什麼功法,「八極崩」「焰分噬浪尺」哪個更厲害?玄重尺是不是一個很牛掰的武器?
  • 武器人間鍛造《黑暗之魂》亞爾特留斯大劍 重劍無鋒
    而這把重劍大巧不工,揮舞起來極具殺傷力。《黑暗之魂》亞爾特留斯大劍鍛造:  視頻中打造完成後,我們能見識到這把巨劍的威力。雖然表面看上去上這把劍沒有那麼鋒利,但無論是劈砍水果還是各種塑料製品,基本上單靠劍身的重量就能將其一刀兩斷。這真是印證了武俠小說中的那句話「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 做人王陽明、做事曾國藩:一心不動,大巧不工
    原標題:做人王陽明、做事曾國藩:一心不動,大巧不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中國歷史上做得到的只有兩個半人,可見難度之大。而如果將王陽明的學問和做人之道歸結為一點,便是「一心不動」;將曾國藩的學問和功業之道歸結為一點,便是「大巧不工」。
  • 聖城武器篇:蒂姆鄧肯,大巧不工的蓋世神拳
    本篇人物:蒂姆鄧肯——大巧不工的蓋世神拳。大巧不工以前,是卓爾不群、天馬行空,以及超凡脫俗。如果聖城是一個兵器庫,兵器架上擺著一排排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它們連同刀光劍影的歲月一起,被永久地封存,又落滿灰塵。
  • AirForceMax: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交易截止日前,身陷交易漩渦的戴維斯最終還是留在了鵜鶘隊,筆者很希望身披鵜鶘戰袍的他重新上腳這雙重劍無鋒的戰靴去續寫自己的經歷。
  • 「大巧不工」,福特銳界的SUV哲學
    而在福特的這諸多招式裡,銳界無疑是那把代表獨孤求敗武道巔峰的無鋒重劍,蘊含這極致的「大巧不工」的造車哲學!這點不得不說,都2020年了,日系車怎麼還抓著6速變速箱不放呢?畢竟漢蘭達已經很老了,小改款並沒有運用新技術。
  •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從26.5漲到了今天43.1關於股票,還是不想多說。今天高點兌現PTA的利潤,後期將逐步逢低滿倉。第一次搏擊!!!
  • 正器紫砂|大巧不工 · 李衛明《明爐》
    正器紫砂典藏《明爐》老子曰:「大象無形,大巧不工」《明爐》正合乎這種道家思想。
  • 火箭第三號人物已勿庸置疑 重劍無鋒能所向披靡
    雖然巴蒂爾就如同重劍無鋒,在進攻上並不是那麼顯山露水。但是巴蒂爾今天靠打莫裡森,左右手分別一次勾手命中,也讓我們看到了巴蒂爾的全面性。他並不是一個只能投三分球的投手。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可能我們很少在比賽中看到巴蒂爾有什麼華麗的表演。但是他卻在場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控制對手華麗表演的同時,巴蒂爾最簡單,最直接的進攻,幫助火箭獲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