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勸劉備除掉劉封,罪名是沒救關羽,還有什麼其他目的呢?

2020-10-23 F時尚姐

在三國創建者劉備,曹操和孫權三人中,劉備打下來是蜀國恐怕是最不容易的了。孫權能繼承他哥哥孫策的地盤,好好管理就是了,可以算得上是沒有垮掉的官二代,曹操雖然創業艱苦,但手中至少還有一幫兄弟無私幫助,一群士族和曹操達成共識相互成就,唯獨劉備,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了半輩子,直到曹操赤壁大敗無力顧及他的時候,在諸葛亮等人的幫助下,一點點壯大了起來。

由於劉備居無定所,人到中年還沒有子嗣,身邊人勸劉備收養一個,於是劉備就收養了劉封做了義子。劉封能力不錯,能文能武受到劉備的喜愛,為劉備做了很多事情。劉備除了夷陵之戰後幾乎所有的重大軍事行動劉封都有參加。入西川,奪漢中,劉封一件不落下,戰戰兢兢做好本職工作。

如果劉備沒有生出兒子,估計劉封繼承他位置成了必然,但不巧劉禪出生了,劉封的位置就非常尷尬了。原本是劉備名義上的長子,一下子成了名號又成了義子,養子。關羽等人對劉封還是非常不客氣地,經常在劉備面前說他壞話,讓劉備疏遠他。或許是考慮到未來繼承人的問題,關羽不得不這麼做了。

關羽和劉封之間原本也沒什麼仇恨,都是為劉備效力的,但關羽說他壞話還是讓他心裡不爽的,憑什麼我好好地工作還要遭到別人的誹謗。但劉封的死還和關羽扯上了關係了,或許可以笑著說關羽用自己的死除掉了劉封,為劉禪繼位鋪平了道路,當然這僅僅是玩笑話。

關羽兵敗樊城後,一路潰敗逃到了麥城,此時的關羽急需一支援軍來救自己,於是派遣使者向北方的劉封和孟達求救。當時劉封孟達二人駐紮在上庸地區,和關羽被困的底盤相對較近,如果率兵援救的話,或許還有一點點機會。原本要發兵的劉封,被一旁的孟達提醒了當年關羽在劉備面前說自己壞話,劉封糊塗之下拒接發兵救援,關羽最後的希望沒有了,被東吳殺害。

事後劉備怪罪了下來,當然主要還是爭對孟達,當時的劉備對劉封並沒有殺心。但在諸葛亮的一番話後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讓劉封自殺,可憐劉封沒有犯什麼大罪,而且還是劉備義子的他,就這樣死了。諸葛亮不是挺善良仁慈的嗎?怎麼就不能放過劉封呢?首先來看看他對劉備說了什麼話吧。

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

諸葛亮的意思很明白了,提點劉備劉封厲害著呢,自己百年後位置如果傳給劉禪的話,劉封不好對付您的兒子恐怕很難制服他。劉備作為劉禪的父親,當然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幾斤幾兩,再加上劉備肯定想讓自己的親兒子繼位,畢竟親生也能理解,劉封再強也是外人的種,人都有私心的很正常,權衡之下劉備殺掉了劉封,但事後又覺得後悔了,說明劉備還是一個仁慈的人,這點所言不虛。

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現在想想難道諸葛亮想讓劉封死僅僅是為了怕他和劉禪奪權嗎?這也太簡單了吧,古代皇帝誰沒個幾個兒子的,如果都像諸葛亮這麼像的話,在確立繼承人後皇帝可以殺了其他所有兒子了,這豈不是一勞永逸。其實諸葛亮想讓劉封死,還有自己的心思在裡面。

前面說了劉封能文能武,打仗還是一把好手,說明是個人才,諸葛亮對這樣的人才肯定的喜歡的,但劉封位置特殊,如果劉禪繼位之後,劉封憑藉義子的身份,地位肯定在諸葛亮之上了,手握權力的劉封或許能分掉諸葛亮一部分的大權。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為匡扶漢室報答劉備累死在工作崗位上,是一個大忠臣。但與此同時諸葛亮還是一個權臣,手握軍政大權的人,對官員有罷免權,還是皇帝劉禪的乾爸,還能管著皇帝,這好像是漢獻帝和曹操之間的關係但又不是,因為諸葛亮雖獨權但沒有害劉禪,而是把國家打理好後死前全部交給了劉禪。

如果劉封活在諸葛亮北伐那個年代,對諸葛亮來說是一個麻煩,他的權力要被分出去,不利於自己集中大權對國家軍政的控制。李嚴就是一個例子,因為督辦糧草不利被罷免了,要知道李嚴和諸葛亮屬於平級,同樣是託孤大臣。

所以諸葛亮極力勸劉備除掉劉封,一來確實是給劉禪登基掃除隱患,二來是為了自己將來能獨權,防止劉封這樣的全能型人才與他競爭。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真的是因為劉封對關二爺見死不救,才力勸劉備殺劉封的嗎?
    這個人就是諸葛亮。劉備責讓劉封的罪名有兩個,一個是侵陵孟達,一個是不救關羽。諸葛亮勸劉備用這兩個罪名殺掉劉封。這也就是說劉封被殺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因為這兩件事兒。彭羕被外放的時候,對馬超說:「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馬超把彭羕的話兒據實上報,彭羕因此而下獄。
  • 諸葛亮為何要逼死劉備義子劉封?除了沒救關羽,還有另外兩個原因
    其實劉備本是不想殺劉封的,是在諸葛亮的勸諫下,才採取措施,殺掉了劉封的。那麼諸葛亮為何要這麼做呢?除了沒有及時救援關羽這個原因,還有其他原因嗎?劉備本來還猶豫不決,結果諸葛亮說劉封性格剛猛,恐怕日後威脅到劉禪的地位。劉備一聽,這可不得了,為除禍患,便命手下將劉封推出去斬了。結果不一會,劉備又後悔了,畢竟這麼多年的父子,劉封是什麼人他還是知道的,雖然剛猛,但是為人忠義啊。
  • 諸葛亮為何要逼死劉備義子劉封?除了沒救關羽,還有另外兩個原因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慧之人,甚至有人評價他多智近妖。然而在書中,他卻做錯了兩件事,殺錯了兩個人,其中一人正是劉備的養子劉封。為何說是諸葛亮殺了劉封呢?其實劉備本是不想殺劉封的,是在諸葛亮的勸諫下,才採取措施,殺掉了劉封的。那麼諸葛亮為何要這麼做呢?除了沒有及時救援關羽這個原因,還有其他原因嗎?
  • 諸葛亮為何要勸劉備賜死劉封?14年後,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劉封乃是蜀漢先主劉備的義子,劉封武藝出眾,膽力過人。在劉備的創業期間曾經立下過不少功勞。在入川之戰,還有漢中之戰中劉封皆有不錯的表現!同時,劉封也是劉備除了關、張、趙、黃之外比較信任的大將。至少說來,劉封的地位,還有信任度是要遠高於馬超的。一來,劉封盡得劉備信任,劉備給給予他軍權,讓他攻取並統領上庸。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他的真實想法,沒有說出來
    劉封回到成都,見到「義父」劉備後,不但沒有得到安慰,反而受到一系列指責,指責他欺凌副將孟達,並且不救援關羽。軍師諸葛亮更狠,勸說劉備藉機除掉劉封,以除後患。劉備對軍師諸葛亮的話言聽計從,於是不顧多年「父子之情」,賜劉封自盡。劉封非常悲哀,甘願認劉備為「義父」,為義父南徵北戰,流血犧牲,遇到的待遇卻是自盡。劉封自盡後,劉備還假裝哭得非常傷心。
  • 害死關羽的罪魁禍首是諸葛亮?諸葛亮為什麼不救關羽?
    關羽和諸葛亮兩人都是劉備的得力助手,一個是桃園結義的兄弟,一個是三顧茅廬的軍師,一個是威震華夏的武將,一個是神機妙算的謀士,都忠心耿耿為劉備效命。大家都知道,關羽是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孫權命人殺害,但如今有許多人認為害死關羽的罪魁禍首是諸葛亮,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劉封?諸葛亮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不過在三國的人物當中,有這麼一號人物,此人便是劉封。劉封作為劉備的養子,在劉備爭奪天下的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但是隨著一件事情的發生,也直接斷送了劉封的命運和前途。可是為什麼諸葛亮一定要劉備賜死劉封呢?諸葛亮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本文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諸葛亮為什麼勸劉備賜死劉封?諸葛亮心裡的想法,沒說出來
    諸葛亮隨即命劉封討伐孟達,孟達卻來信勸降劉封,劉封怒撕孟達的勸降信:「此賊誤吾叔侄之義,又間吾父子之親,使吾為不忠不孝之人!」隨後親自披掛上陣奮勇討賊,終因寡不敵眾敗回成都,被劉備和諸葛亮推上了斷頭臺,結束了他短暫而悲劇的一生。 如此看來,對關羽的見死不救,成了劉封被賜死的主要原因。 那麼,劉封之死,真的是他對關羽見死不救嗎?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諸葛亮的真實目的到底是啥?
    諸葛亮勸劉備賜死劉封肯定是有理由的,但是劉封絕對不是諸葛亮想殺就能殺的,決定權在劉備手中。劉封是寇氏之子,長沙劉氏的外甥。劉備到荊州後,還沒有兒子繼承香火,收劉封為養子。不幸的是,沒多久劉禪就出生了,劉禪後面還在繼續生。
  • 關羽敗走麥城,劉備、諸葛亮為何不救,這是借東吳之手除掉關羽嗎
    再比如,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封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 諸葛亮知道關羽對此必定不滿,果然,使者一到荊州就被關羽噴了一臉牢騷話。 試想,劉備在世時關羽就如此驕橫,那麼等到劉備過世,蜀漢又有誰能製得了他呢?
  • 諸葛亮勸劉備殺劉封,在剛猛難制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真正的原因?
    與劉封之死有關的人主要有三個,關羽、孟達和諸葛亮。在劉備奪取漢中後,就派劉封奪取了上庸。當時上庸有土著勢力申耽、申儀,還有從荊州派來的孟達。劉封匯合孟達的兵力,在攻打上庸的過程中,接受了申耽、申儀的投降,順利拿下了上庸。劉備任命劉封為副軍將軍,坐鎮上庸。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表面是為了劉備,實則為自己
    關羽反對,因為劉備有親兒子沒必要再收個乾兒子,以免為爭奪繼承權而引發災禍。但是劉備並不聽勸,堅持收寇封為義子,並改名劉封。劉封劉封(?—220年),東漢末年長沙(治今湖南湘陰)人,東漢末年將領,蜀漢昭烈帝劉備養子。有武藝,性格剛猛,氣力過人。
  • 關羽死後,諸葛亮為何急忙建議劉備殺死劉封,他發現了什麼?
    關羽死後,諸葛亮為何急忙建議劉備殺死劉封,他發現了什麼? 三國裡的劉封,在後世的知名度不高,因為他死的比較早,但他的身份很特殊,是劉備長子,卻不是親生的,而是收養的,早年的他也是一名悍將,常隨劉備東徵西討,每戰必衝鋒陷陣,勇不可當,甚至在漢中戰場上讓曹操也奈何不了他。
  • 關羽死後,諸葛亮為何急忙建議劉備殺死劉封,他發現了什麼?
    三國裡的劉封,在後世的知名度不高,因為他死的比較早,但他的身份很特殊,是劉備長子,卻不是親生的,而是收養的,早年的他也是一名悍將,常隨劉備東徵西討,每戰必衝鋒陷陣,勇不可當,甚至在漢中戰場上讓曹操也奈何不了他。但就是這麼一位宗室猛將,死得卻很憋屈,他是被劉備賜死的,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 諸葛亮勸劉備刺死劉封?政權之爭,悲情的永遠是小人物
    諸葛亮勸劉備刺死劉封?政權之爭,悲情的永遠是小人物關羽在麥城失利後,遭到潘璋手下大將馬忠的伏擊,關羽父子俘後被殺。在此期間,關羽曾派廖化向劉封、孟達求救。但是,他們並沒有出兵相救,最終導致關羽死亡。關羽死後,廖化到成都向劉備哭訴:"關羽父子被殺,是劉封、孟達所為,求殺此二賊。" 劉備聽到這個噩耗,悲痛欲絕,想派人將劉封抓起來,押回成都審問。諸葛亮怕劉封逃跑,便向劉備獻計抓捕劉封,提拔他為綿竹太守,孟達聞訊後向曹操投降。諸葛亮隨即命令劉封討伐孟達,但孟達卻派人送來書信勸劉封投降,劉封憤怒地撕毀了孟達的書信。"
  • 關羽兵敗麥城被殺後,諸葛亮為何規勸劉備,賜死養子劉封?
    ,他們三人不是親兄弟但是卻勝過親兄弟,早年他們一塊去尋找諸葛亮,請求諸葛亮可以出山幫助他們的大哥劉備指點江山,諸葛亮被他們的誠意所感動,選擇了出山,後來諸葛亮成為軍師,關張他們二人便為劉備鎮守江山。劉備與諸葛亮因為沒有關羽的屍首,只能將關羽之前穿過的衣服在蜀漢建成衣冠冢,以便人們前來祭祀。因此民間也稱關羽&34;寇&34;封剛猛,終難御製"。對此劉備表示十分贊同,一個大將劉封就這樣被自己的養父賜死了,如果說諸葛亮之所以不顧劉備的悲痛,堅持向劉備進言,是因為他發現了劉封是關羽之死背後的間接原因,但是就算是真的是因為他沒有去援助關羽,也罪不致死。
  • 章太炎說諸葛亮借孫權之手除掉關羽,諸葛亮為何要害關羽?
    章太炎說諸葛亮借孫權之手除掉關羽,諸葛亮為何要害關羽?劉備駕崩後,諸葛亮說自己是「受命於敗軍之際」。受命於敗軍之際的諸葛亮,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搬出左將軍府,開府治事。之後又給劉禪修了一座皇宮,將劉禪關進皇宮十幾年,並派董允監視劉禪,由此蜀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諸葛亮說了算。如果關羽還在世的話,諸葛亮能這麼一手遮天嗎?從這個角度看,諸葛亮加害關羽就是為自己執政掃除障礙!這樣說有什麼依據呢?這樣說依據很多,筆者簡單說說三方面的依據:一,借刀殺人的事件,諸葛亮沒有少幹。
  • 劉封不營救關羽僅被責備,諸葛亮說了這8個字,劉備立刻將其處死
    劉封作為劉備的養子,很早的時候就跟隨劉備四處徵戰,雖然沒有立下顯赫的功勞,但多年來還是蜀漢做出了不少貢獻的。可是他的下場是悲慘的,沒有死在戰場上,卻被自己父親劉備所殺,而演義中給出的理由是,因他沒有營救被困的關羽,導致關羽兵敗被殺。所以,劉備才忍痛殺了劉封。可是,劉封之死就真這麼簡單嗎?
  • 劉備因諸葛亮的建議決定殺劉封的?絕對不是,劉備才是幕後操盤手
    但事實證明,劉封還是太天真了,他選擇回到成都實際上是自投羅網之舉,劉備、諸葛亮並不認可他的辯解。最終,在諸葛亮的勸說下,劉備賜劉封自盡。而孟達之所以反叛,原因之一是孟達害怕劉備追究他不救關羽之罪;原因之二是劉封用武力奪取了孟達的「鼓吹」這件事,實際上就是劉封、孟達兩人在爭奪領導權時,劉封以劉備義子的身份,強勢從孟達手中奪取了象徵著統帥地位的「鼓吹」,而心有不甘的孟達雖「忿恚」劉封,但礙於劉備的面子不敢發作,於是乾脆反叛投降了魏國。
  • 劉備為關羽報仇了嗎?他用的什麼理由殺掉養子劉封?
    於是,曹操就派人召他武藝最厲害的兒子曹彰來迎戰劉封,只不過曹彰還沒到,曹操就已經灰溜溜的撤軍了。曹操不是不會打仗,相反的是他在軍事方面的統籌能力絲毫不輸給他手底下的那些大將,他為何不跟劉封打,是不敢還是怕掉面子?說來說去,有一點是絕對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劉封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