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海鮮交「出門費」!溫州水產批發交易市場這啥操作?

2020-12-07 浙報融媒體

2018-09-04 10:25 | 溫州都市報

「每次去進貨,都要額外多交一筆『出門費』……」近日,在市區開海鮮酒店的林先生向媒體,去溫州市水產批發交易市場購買海鮮,出市場時都會被保安攔住要求交費。

「買海鮮時已經付了錢,出來還要交,這是什麼理?在其他地方,從沒碰到過……」林先生說,這到底是什麼費用?市場以什麼理由收取?他質疑這筆費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海鮮酒店老闆:

水產批發市場買海鮮

每年額外交費近萬元

溫州市水產批發交易市場位於經開區濱海五道。林先生說,每次採購海鮮,除支付貨款外,還要另外向市場裡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支付一筆費用。這筆錢就是他口中的「出門費」。

「買一筐螃蟹要交5元,一袋蝦蛄、一袋蝦都是2元……進貨多時要交20多元。」林先生說,市場工作人員就守在出入口,每次帶著海鮮出門時,他們就會上前清點貨物,然後報出收費總額。他算了一筆帳:一年下來,光這筆費用就要近萬元,平時交錢連發票都沒有,收得不明不白。

保安在收取交易費

在市區開海鮮排檔的張先生也對這筆費用頗有微詞。他說,市場向商販收取攤位費或進場費倒可以理解,因為市場畢竟提供了場地,但向前來購物的顧客收取費用,這讓他非常不理解。「按這個做法,菜市場是不是也可以向每位來買菜的市民收取這筆費用?」

林先生、張先生都說,由於溫州市水產批發交易市場是市區主要的海鮮批發交易場所,他們別無選擇,只能交納這筆額外費用。

市場探訪:

出入口有保安把守

顧客進貨後排隊交費

8月29日晚,記者以購買海鮮為名來到市場調查。市場分兩大區域,一個區域專門批發蝦蟹;另一個主要批發魚類海鮮。

30日零時許,兩大區域已熙熙攘攘,聚攏了各地的農貿市場海鮮攤販及酒店採購人員,他們購買數十甚至數百公斤海鮮,隨後用手推車載著成筐成筐的貨物離開。

在蝦蟹批發區的兩個出入口,分別站著三四名穿著制服的保安,他們胸前掛著工作牌,身上挎著裝滿零錢的包,顧客經過都會被他們攔下收費。大多顧客似乎已習慣這個場景,都自覺地在出口排隊,等待交錢離場。

保安在收取交易費

同樣,魚類批發區也存在類似收費情況,只不過收取方式有所不同。顧客從批發商處過磅購買並支付貨款後,隨即要向一旁的市場工作人員繳納一筆錢,這筆錢就是被額外收取的費用。市民交了這筆錢後,就會從工作人員處領到一張黃色小票。離開市場時,門口穿制服的保安要查驗該小票,確認採購物品和繳費小票一致後,才準予放行。

為什麼兩個批發區的收費方式不一樣?多位前來採購海鮮的市民猜測,可能是蝦蟹的品種比較單一,這筆額外費用就以袋數或框數來計費;而魚類品種較多,價格相差懸殊,所以這筆額外費用要在顧客購買時按某個比例收取。

交費體驗:

只要買了貨就要交費

保安稱這是「交易費」

這筆額外費用到底是什麼費?市場方面以什麼理由收取?

保安在收取交易費

為了找到答案,記者在蝦蟹區域購買了兩袋蝦蛄,然後提著徑直向市場出口走去。距離出口還有10來米時,原本坐在凳子上的一名保安見有人提著貨物過來,就起身作出攔截動作。不過,記者假裝不懂該動作,只管往前走。

「等下,等下。交費,交費……」見記者沒停下,該保安快步走到記者面前,直接擋住去路。

「什麼費?」記者不解。

「交易費。」保安稱。

「我剛才買的時候已經付了錢啊。」

「裡面歸裡面,我市場這裡還是要收交易費的。」

「我買回家自己吃的啊。」

「一樣的,不管你是自己吃,還是買回去放店裡賣,只要在這裡買的,我們都要收。快點,後面還有人來……」該保安催著記者交錢。

「那多少錢?我買的蝦蛄。」

「一袋2元,兩袋4元。」

「有發票嗎?」記者付了4元「交易費」後,向對方索要票據。該保安見記者這麼一問,向另一保安喊話:「撕張票給他。」說著,指了指記者。隨後,那名保安給了記者一張面額10元的票據。

交費4元,為何給10元的票據?那名保安說,他手頭只有10元票據,「一般不給票,平時也沒人要票的」。

記者看到,該票據上印著:溫州市東日水產批發管理有限公司定額發票。

市民質疑:

「交易費」是否合法合理

收了用在哪

那麼,所謂的「交易費」,到底以怎樣的標準收取?該市場一牆壁上貼著的一份《溫馨提示》內容顯示:買賣雙方交易時由本市場工作人員為你們提供司秤、開單服務,並按標準收取交易服務費。

提示中的服務費收取標準顯示,交易額達到2000元以上一律收取60元,2000元以內被劃分為10檔,分別收取4~50元不等的交易費用:100元以內收取4元、100~240元收取5元、240~350元收取10元……收費標準大致為交易額的3%左右。

保安在收取交易費

市民李女士說,別看2元、5元是小錢,日積月累,必然會加重老百姓負擔。「這筆費用增加了海鮮批發、採購成本,最終都會轉嫁到普通消費者身上,讓市民餐桌上的海鮮變得更貴。」

「來買海鮮就要交這筆交易費,一年下來有數千萬元。」林先生等市民質疑,這些交易費有沒有開具發票、有沒有按規繳稅,收取後又去了哪裡,用在哪裡?

就此,記者將繼續予以調查追蹤。

(原標題《買海鮮還要交「出門費」!溫州市水產批發交易市場這波操作讓人懵了》,原作者 黃雲峰 謝樹華 王誠。編輯 邵晨嬋)

相關焦點

  • 買海鮮將更實惠!溫州市水產批發交易市場年底有望搬新家
    近日,小布從市現代集團獲悉,位於溫州經開區濱海園區的現代冷鏈物流中心項目南區將於今年底建成投用,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根據規劃,該項目將作為溫州市水產批發交易市場新的經營場所,投用後有望成為浙南閩東地區最大的水產品批發交易集散中心,屆時市民可在此一站式採購到各品類的水產品。
  • 打造「海鮮版奧萊」!馬王堆海鮮水產批發市場外遷時間表出爐
    繼成為全國最大蔬菜流通樞紐中心後,長沙海吉星這一次計劃打造全國最大的海鮮水產集散中心。 2020年底項目第一階段具備開業條件,馬王堆海鮮市場將整體搬遷至此。屆時,長沙裡手們 「上馬王堆海鮮市場現點現吃」的消費習慣也將隨之改變。
  • 廣州哪裡買海鮮好?廣州海鮮批發市場
    1.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 地址: 荔灣區 黃沙大道15號鐵路南站大院內(近沙面) 電話: 020-83882432 13728041669 廣州市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是目前華南地區最大的水產綜合市場,是廣州市乃至全國最大的鮮活水產品批發市場,於1994年7月開業。
  • 全國主要水產批發市場匯總
    今天,就讓拼買網小編帶著了解一下祖國大江南北的各大水產批發市場吧~本文通過網上資料整理得出,如有錯誤信息或遺漏,請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訴小編,謝謝!,是湛江市政府規劃的水產行業定點市場,是集凍蝦原料、凍鮮海產、冷凍食品、水產物資、海鮮美食、國際博覽、冷鏈物流於一體的現代的化多功能交易平臺。
  • 馬王堆海鮮水產批發大市場復工復業率達95%
    鮮活魚蝦蹦上市民餐桌  馬王堆海鮮水產批發大市場復工復業率達95%長沙晚報通訊員 章博 攝  星辰在線3月27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週遊)「老闆,來兩斤花甲,饞這一口好久了。」26日中午,芙蓉區火星街道居民趙亞迪來到馬王堆海鮮市場採購,除了花甲,他還買了些生蠔和花螺。「你看,澳洲龍蝦、紐西蘭麵包蟹、越南明蝦都活蹦亂跳的,吃完還來買。」趙亞迪有些興奮。
  • 想在鄭州買到最好的海鮮?這幾個水產市場,你一定要記住了
    鄭州作為內陸城市,水產業並不發達,海鮮的種類也比臨海城市少一些。但是這一點也擋不住喜歡海鮮的吃貨們躁動的心。比起臨海城市輕輕鬆鬆的就買到海鮮,在鄭州買海鮮確實需要多花一些力氣。不過,這一點都不是事兒,接下來,小編就告訴你幾個鄭州的水產市場,包你買海鮮買到滿意。中部兩岸海鮮物流園這裡是是鄭州市區177個集中外遷的批發市場承接地之一,這裡百分之八十的商戶都是之前緯三路水產市場的商戶過來的。
  • 中埔水產批發市場將搬遷至廈門夏商(高崎)水產批發市場
    家住廈港的老廈門人,餐桌上的海鮮卻來自大洋彼岸;北方來的遊客,回家時也能讓愛吃的海鮮和自己一起坐飛機;現場買活鮮,一圈市場逛下來,已變成煎炸烤煮的美味佳餚……  別以為這是痴人說夢,隨著中埔水產市場即將搬遷至新家——廈門最大的、市政府指定的廈門市唯一的水產批發市場廈門夏商(高崎)水產批發市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即將成為現實。
  • 以後買海鮮來這裡!黃沙水產新市場~
    最喜歡吃的廣州人常常逛的市場少不了黃沙水產交易市場這是一個邊走邊流口水的市場未來廣州市民買海鮮、吃海鮮將有新的去處啦據介紹,黃沙水產新市場項目立足廣州市「菜籃子」批發市場布局專項規劃關於建設東洛圍水產高質發展區的要求,以做大做強「黃沙水產」品牌為目標,通過引入國際先進的智能交易、集中結算、集中供冷等系統,擴大土地資源效用,實現傳統批發市場向現代化市場的轉型升級,全新打造一個以水產品集中交易、展貿、電商、物流配送、文化商旅和生活服務於一體的水產產業綜合體,營造一個具有生活氣息和吸引力的活力城市空間
  • 廣州記憶丨真的再見了,黃沙水產市場!我們以後去哪裡買海鮮?
    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春節臨近,大家想好年夜飯要吃什麼了嗎?這時候,海鮮自然少不了一席之地。在廣州,去哪裡買海鮮?就像正在檔口前挑海鮮的陳先生說的一樣:「這裡專業啊,在廣州買海鮮不來這裡去哪裡買?」 資料圖。
  • 營口果蔬水產批發市場人氣旺起來 海鮮火起來
    完善儲運功能、對接外部客源,入冬以來,營口果蔬水產批發市場想方設法聚集人氣,讓海鮮市場淡季不淡,營口的小海鮮從這裡走向大市場。晚上8點一開市,海鮮市場便熱鬧起來,新鮮的魚、蝦、蟹、貝剛被擺上攤位,分分鐘就被秒光。
  • 長春嚴查水產海鮮批發市場!吉林啟動海鮮市場專項檢查!
    針對部分地區最新通報的新冠肺炎疫情,為有效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長春市也加大了水產海鮮市場的檢查。15日,我們的記者跟隨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前往了長春市長白路水產海鮮批發市場進行檢查。海鮮商販:有,三文魚。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寬城分局食品所科長 趙純:重點針對有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的從業人員和重點類別,進行了檢查。
  • 廣州最大水產交易中心開業 規模是黃沙水產市場近十倍
    廣州最大水產交易中心開業 規模是黃沙水產市場近十倍2010-02-02 13:06:00  水產養殖網  昨日,位於番禺洛溪食街附近的五湖四海國際水產交易中心正式開業(以下簡稱五湖四海)。該水產市場佔地約20萬平方米,比黃沙水產市場面積大近十倍,是目前廣州最大的水產市場,也是珠三角地區超大型水產市場。  項目總投資近5億元  記者剛走到市場鹹腥味就撲面而來。進入位於市場正中的水產區,記者看到,一樓的商鋪已基本開業,聞訊趕來的住在附近的居民正在購買海鮮。
  • 浙江杭州市民買海鮮可以去勾莊水產市場 價格比城裡便宜不止一點點
    浙江杭州市民買海鮮可以去勾莊水產市場 價格比城裡便宜不止一點點2017-01-06 10:15:00  水產養殖網水產市場負責人方經理介紹,毫不誇張地說,杭州有半數以上日料店,都是這裡拿的貨,甚至杭州市區好多水產老闆都在這裡進貨,可以說這裡是杭州農貿市場水產品的源頭。&nbsp&nbsp&nbsp&nbsp每天凌晨12點,新鮮打撈上岸的各種鮮活海產品就運到勾莊水產市場開賣了。到中午,冰鮮區會迎來第二個交易高峰,海鮮都是從漁船直達餐桌的。
  • ...而作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水產批發市場,華南海鮮市場有大量通過...
    2020-10-29 09:06:00來源:FX168 【專家:不排除華南海鮮市場疫情由冷鏈傳入可能】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近日表示,「由於北京新發地、大連和青島這幾起疫情都是由海產品引起,那麼使我們想到了最早在武漢發生的那些疫情也是在華南海鮮市場,是不是也是由於進口海產品引起,這個也給我們一個提示,使我們有一個新的思路、新的技術方向。」
  • 街市搜策 | 買海鮮怕缺斤短兩?廣州黃沙水產市場重磅「出手」
    街市搜策 | 買海鮮怕缺斤短兩?前段時間,全國首個《水產市場誠信計量管理規範》(下稱《規範》)團體標準在廣州市黃沙水產市場舉行宣傳貫徹會,據悉,該《規範》團體標準是全國首個針對水產市場計量行為的誠信計量團體標準,已從10月1日起在荔灣區黃沙地區水產市場統一執行。
  • 「建議收藏」天津市知名凍品水產批發市場名錄
    鑫匯洋水產肉類禽類凍品批發交易市場簡介:鑫匯洋水產肉類禽類凍品批發交易市場分為六大功能板塊,即倉儲服務區、水產品加工區、市場交易區、管理辦公區、配套服務區、展覽展銷區。市場產品交易大廳佔地1.5萬平方米,可容納450-500個展位,並且為商戶提供便利的電子結算系統,以及進口服務,同時啟動電子監控系統,確保商戶安全交易。
  • 近江海鮮市場月底搬遷 以後去哪買海鮮?
    後來,商戶們都進了剛建好簇簇新的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海鮮」這個品牌什麼時候打響的?老商戶們回憶,那是在2000年以後了,在龍翔橋海鮮市場的海鮮檔老闆們入駐後。「2002年8月,我到這邊來的!」洋記海鮮批發水產品商行的老闆老袁還清楚地記得17年前的一個夏日,他把自家的海鮮根據地搬到了這裡。最早的時候,老袁的根據地是在龍翔橋。
  • 足不出戶也能輕鬆買海鮮!黃沙水產市場可快遞到家
    據廣州港集團今天透露,目前,黃沙水產市場維持正常經營,加強聯防聯控,積極組織水產品進場交易,保供穩價,切實保障民生。在抗擊疫情期間,消費者即使不出門也可以輕鬆買到黃沙水產放心海鮮。全民抗擊疫情期間,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水產綜合市場——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全力保障水產品供應是責無旁貸的責任。廣州黃沙水產市場大年初三恢復對外經營,旗下海慶公司也迅速行動全力保障水產品配送超市、提早恢復網上商城接單配送業務。2月3日起,廣州水產微商城提早恢復正常接單、發貨。
  • 買海鮮短斤少兩? 黃沙水產市場這樣承諾
    信息時報訊(記者 王智汛 通訊員 荔宣)11月9日,全國首個《水產市場誠信計量管理規範》團體標準(以下簡稱《規範》)在廣州市黃沙水產市場舉行宣貫會,該《規範》將首先在荔灣區黃沙地區水產市場商會會員單位統一執行。
  • 鮮活魚蝦「蹦」上市民餐桌,湖南最大海鮮水產市場重現「市井煙火」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26日訊(全媒體記者 週遊)「老闆,來兩斤花甲,饞這一口好久了。」今天中午,芙蓉區火星街道居民趙亞迪來到馬王堆海鮮市場採購,除了花甲,他還買了些生蠔和花螺。「你看,澳洲龍蝦、紐西蘭麵包蟹、越南明蝦都活蹦亂跳的,吃完還來買。」趙亞迪有些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