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花禪酒仙,豬八戒不肯跟隨烏巢禪師修行,是因為烏巢禪師在沒有了解清楚豬八戒的實際情況下,想收豬八戒為徒是收錯了對象:
首先、是豬八戒和烏巢禪師屬性不合;
其次、是豬八戒看不上烏巢禪師;
再次、是豬八戒有更好的選擇。
豬八戒和烏巢禪師屬性不合
根據原著中的描述,烏巢禪師修行的地方,是在懸崖旁邊,並且有青鸞彩鳳等神鳥相伴,玄鶴錦雞等靈物匯聚,通過這些飛禽,基本可以判斷出,烏巢禪師是鳥類精怪,書中是這麼寫的:
但見那:山南有青松碧檜,山北有綠柳紅桃。鬧聒聒,山禽對語;舞翩翩,仙鶴齊飛。……澗下有滔滔綠水,崖前有朵朵祥雲。......樹梢頭,有青鸞彩鳳齊鳴,玄鶴錦雞鹹集。
豬八戒自從投到豬胎後,基本就是在福陵山雲棧洞生活,這裡既是豬八戒生活的地方,也是豬八戒修行的場所,屬於荒山野嶺地段。
烏巢禪師是生活在高山樹梢上,豬八戒是生活在地面山野裡,一個是天上飛的,一個是地上跑的,生活環境都有很大的差異,豬八戒又懶散慣了,肯定會不適應。
烏巢禪師是屬鳥類,而豬八戒是屬豬類,讓豬跟鳥去學習修煉,能學到什麼呢?
所以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說,豬八戒和烏巢禪師的屬性都不相合,豬八戒沒有可能答應烏巢禪師。
豬八戒看不上烏巢禪師
按照豬八戒和烏巢禪師的情況來看,烏巢禪師最多只能算豬八戒的同輩,通過豬八戒對烏巢禪師的描述,豬八戒以前就和烏巢禪師打過交道。
三藏停鞭勒馬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須索仔細、仔細。」八戒道:「沒事。這山喚做浮屠山,山中有一個烏巢禪師,在此修行,老豬也曾會他。」
從能夠傳授唐僧《摩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樣高深的經書,而且烏巢禪師在離去時說的話,激怒了孫悟空,孫悟空用金箍棒去搗他的烏巢,卻連烏巢的一縷藤都碰不著,可以看出烏巢禪師確實有點能耐。
但是豬八戒在雲棧洞和烏巢禪師是鄰居,通過多年對烏巢禪師的了解,這個烏巢禪師可能有點本事,但是本事還不夠大,就豬八戒所了解的這點實力,還不足以讓豬八戒跟隨烏巢禪師修行。
另外,在烏巢禪師出場的時候,雖然認得豬八戒和唐僧,但是卻不認得孫悟空,就憑這一點,基本可以認定烏巢禪師沒什麼名氣和能力了。
烏巢禪師認得豬八戒是因為他們是鄰居,認識唐僧是因為有佛教給唐僧做宣傳,但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只要是有點實力或朋友圈大點的人,基本都聽說過這隻潑猴,而烏巢禪師卻不認得孫悟空,這點就可以坐實他不過是無名之輩。
並且豬八戒以前可是當過天蓬元帥,心中自然有點傲氣,要他跟隨這樣一位名氣不大,本事也沒有很大的人修行,顯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豬八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烏巢禪師不管怎麼修行,修行到什麼程度,畢竟都是野路子,想要修煉成仙非常的困難,即使修煉有成,頂多算是個散仙,而唐僧是佛教欽點的取經人,渾身沒有一點法力的時候,都被人尊稱為「聖僧」。
跟隨這樣的人,是一種大機緣,像烏巢禪師這樣的野路子,要是能夠得到這樣的機緣,修成正果就只是時間問題了,所以發現豬八戒跟隨唐僧的時候,烏巢禪師表現出非常驚訝,這裡其實還體現出一種羨慕的意思。
禪師驚問道:「你是福陵山豬剛鬢,怎麼有此大緣,得與聖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觀音菩薩勸善,願隨他做個徒弟。」
通過豬八戒的話可以得知,他是受觀音菩薩指點,才跟隨唐僧去西天取經的,觀音菩薩的大名是名震天下,並且實力可以排在佛教的第二梯隊。
相對於烏巢禪師這樣沒有名氣沒有實力的人,選擇觀音菩薩這樣有名氣有實力的人,可以讓豬八戒修行的時間減少很多年,並且可以讓豬八戒將功折罪,儘早脫離天罰,顯然是更好的選擇,人人都會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豬八戒也不例外。
總的來說,跟隨烏巢禪師去修行,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耽擱很多時間還可能無法修成正果,而受觀音菩薩指點,跟隨唐僧去取經,既可以脫離天罰,還可以儘快修成正果,是對豬八戒最有利的選擇。從這裡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做正確的選擇和跟隨正確的人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