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特大喜訊!咱們湖北開掛了!一下多了十個國家級公園!就在這些市州!
近日,國家林業局印發《關於2017年試點國家溼地公園驗收情況的通知》,全國84處試點公園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溼地公園」。
國家溼地公園有啥好處?
國家溼地公園對促進區域生態建設及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為市民打造更優美的城市休閒旅遊場所。同時,減少城市發展對溼地環境的幹擾和破壞,讓城市更加富有生命力。
這次,咱們湖北一次就有10處溼地公園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字號」,數量全國第一!
快來為你家鄉的「國家級公園」打call!
下面看看,十大國家溼地公園長啥樣
襄陽長壽島國家溼地公園
長壽島國家溼地公園位於襄陽樊城區牛首鎮境內,距離襄陽市主城區18公裡,規劃總面積1715.32公頃,溼地率80.37%,公園內有河流、灘涂、島嶼等多種典型河流溼地景觀,是典型的淡水河流溼地。
潛江返灣湖國家溼地公園
返灣湖國家溼地公園面積1.16萬畝,共有植物種類347種、野生脊椎動物188種,還有國際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白琵鷺等的保護動物。這裡是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
當地政府及管理部門牢牢抓住「水鄉園林」靈魂,突出「生態溼地」定位,擬將其建設成「雲夢縮影、觀鳥天堂、運動小鎮、文化小鎮」,充分展示其生態之美、文化之美。
鹹寧崇陽青山國家溼地公園
崇陽青山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崇陽縣南部的青山鎮境內,總面積2248.7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1229.5公頃,溼地率達54.69%。崇陽青山國家溼地公園人文景觀有青山水庫、大泉洞風景區、龍泉洞等。
荊門沙洋潘集湖國家溼地公園
沙洋潘集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沙洋縣曾集鎮孫店、太山、龔廟三村交會處,是江漢平原典型的人工庫塘溼地。公園總面積539.93公頃,溼地面積470.96公頃,包括淺水、灘涂、半島、季節性洪泛草地等不同溼地生態類型。這裡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1種(野大豆),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5種(白尾鷂、普通、遊隼、紅隼、小靈貓),湖北省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5種。
武漢江夏藏龍島國家溼地公園
藏龍島國家級溼地公園規劃面積為401公頃,位於江夏區藏龍島科技園,包括楊橋湖、上潭湖、下潭湖等區域,有「藏龍八景」、「楊橋湖二十四橋」等景觀。園區生活著黑斑蛙、中華大蟾蜍等省級保護動物。
江夏區藏龍島溼地公園於2013年1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單位,公園建設按照「保護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經過5年持續建設,初步打造了一個集湖泊溼地、人工溼地、科普宣教、科研監測於一體的溼地公園。溼地的生態服務功能得到有序發揮,溼地生物多樣性得到快速增加。
十堰竹山聖水湖國家溼地公園
聖水湖國家溼地公園是潘口水電站建成後形成的人工庫塘型溼地,總面積3255.2公頃。這裡規劃建設水上遊樂園、觀鳥臺、多功能服務區、科學實驗區等相關景點。據悉,2012年,國家林業局批准聖水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周期為5年。
聖水湖國家溼地公園規劃建設水上遊樂園、觀鳥臺、多功能服務區、科學實驗區等相關景點。具有溼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溼地研究、生態觀光、休閒娛樂等多種功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夢裡水鄉。
宜昌當陽青龍湖國家溼地公園
青龍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當陽廟前鎮境內,總面積680.30公頃。溼地公園內鳥類、魚類、水生植物等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動物175種,植物375種。青龍湖國家溼地公園的主體鞏河水庫,是當陽市重要飲用水源地。
十堰竹溪龍湖國家溼地公園
龍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漢江支流堵河上遊,總面積221.34公頃。公園原生態植被保存完好,被譽為「大巴山地區物種資源基因寶庫」和「生命之湖」。同時,龍湖承擔著為竹谿縣城供水的重要職能,還是鄂西北地區較大的人工淡水湖。
仙桃沙湖國家溼地公園
沙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地處仙桃沙湖鎮境內,擁有10萬畝灘涂、沼澤、水域等多種原生態溼地風光,被譽為"天然氧吧"。園內棲息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種、二級保護動物30多種、省級保護動物80多種。公園四季皆美景,是原生態休閒度假之地。公裡,東與武漢市漢南區接壤,距漢洪高速公路入口9公裡,距武漢市中心城區60公裡,擁有10萬畝灘涂、沼澤、水域、蘆華蕩多種原生態溼地風光,被譽為"天然氧吧"。東與長江相接,西與漢水相連,古老的東荊河貫穿全境,成為公園的主要水系樞紐。園內棲息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種、二級保護動物30多種、省級保護動物80多種。公園四季皆美景,是一個春挖野菜、夏品香蓮、秋賞蘆花、冬觀放濠,四季四景的原生態休閒度假勝地。
通城大溪國家溼地公園
大溪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通城縣四莊鄉東北端,總面積931.97公頃,其中溼地面積442.84公頃,溼地率47.52%。擁有自然島嶼十多個,形成三面抱水,水面環山的獨特自然景觀,被譽為「通城之肺」。
2013年開始,通城縣遵循「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以山水資源為依託,緊扣「飲用水源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兩個主題,全力打造全國生態環境最美麗的生態公園。
三個獲批開展國家溼地公園試點的溼地公園
老河口西排子湖國家溼地公園
老河口市西排子湖水庫是以西排子湖流域為基礎,於1965年開始建壩蓄水形成的2.2億立方米庫容的溼地,是老河口市57座水庫中最大的一座永久性淡水湖泊,位於該市以東約30公裡,周邊與張集、竹林橋、薛集相接,南與襄州區石橋鎮相接,水域面積1894.1公頃,是當地及下遊重要的生產生活水源地。
西排子湖水庫水質優良,物種豐富,曾經是大雁的遷徙棲息地,最多的時候達到萬隻以上,一年四季各種水鳥隨處可見。但隨著人為活動幹擾加劇,水鳥日益減少,因此加強保護刻不容緩。西排子湖國家溼地公園的建設,將有效保護西排子湖溼地生態系統和水質,切實保障長江流域水生態安全,為珍惜瀕危鳥類提供理想棲息地,為公眾提供科普宣教、陶冶身心、休閒觀光的生態空間,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
隨州淮河源國家溼地公園
淮河發源於隨州北部桐柏山太白頂,源頭面積包括隨州8個鄉鎮和3個國有林場,其中,隨縣地區為萬和、淮河、草店、小林、殷店、國有七尖峰林場;廣水地區為吳店、郝店、蔡河、國有中華山林場、國有大貴寺林場。覆蓋總面積28.27萬公頃,佔全市總版圖面積的29.3%,其中林地面積21.57萬公頃,約佔全市林地總面積38.72%,溼地面積1萬公頃。
該公園具備淮河源地標的唯一性,能有效維護淮河流域生態環境及水體質量,保護全國地理南北分界線上特殊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帶動隨州生態旅遊業和綠色產業發展。2015年6月,淮河源溼地公園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溼地公園。
秭歸九畹溪國家溼地公園
九畹溪景區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南岸、宜昌秭歸新縣城西部,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素有「秭歸後花園」「秭歸小桂林」之稱。此處山奇水秀,風景優美,依河段為三渡河、林家河、老林河、九畹溪河,統稱九畹溪。溪流經過的地方,以峽谷、喀斯特地貌為主。兩岸風景奇特秀麗,大部分地區人員稀少,生態環境良好,形成多處別具特色的景觀,是新三峽十景之一。
秭歸九畹溪國家級溼地公園(試點),總面積達702公頃,溼地面積310公頃,建成後將有效保護九畹溪溼地生態系統,切實保障長江流域生態安全,為珍稀瀕危動植物提供理想棲息地,為公眾提供科普宣教、陶冶身心、休閒觀光的生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