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仗不如彭林劉,9大元帥卻甘願聽從他的指揮,粟裕最佩服

2020-08-29 趙女士聊歷史


很多人會將打仗的將帥混為一談,打仗的將帥分別是將才和帥才,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簡單的說來就是帥才是統領將才的人,通過統領他們來勝利。而將才呢?就是那些帶兵打仗的將軍。

絕大部分的帥才雖然有統領全軍的能力,但是真正上戰場的本事還是不如手下的將領的,而絕大部分的將才雖然有戰鬥能力,但是真正去指揮統領全軍也是不如帥才的。總而言之,各有千秋。就拿清朝末期的曾國藩來說,他指揮將領去打的仗都會勝利,而到他領兵去進攻城池的時候就總是失敗,這就是區別。

要說打仗能力最好的中國十大元帥中,我想很多人都會說劉伯承、林彪、徐向前元帥,但我覺得要說帥才當仁不讓的人選那還得是朱德元帥。連蔣介石都曾說「除朱老總外,其他人皆為將」。因為蔣介石曾在與朱總司令的戰役中吃過大虧,知道朱總司令的厲害,所以蔣介石才會給予朱總司令這麼高的評價。而另外的九大元帥對於朱德元帥統領全軍的能力也是極為佩服的,他們都心甘情願的聽朱德元帥的指揮,故十大元帥中帥才當仁不讓的人還得是朱德元帥。

聽說在紅軍時期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有毛主席和朱老總在軍心就不會動搖,他們就是隊伍的靈魂。有一個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是遊擊戰中的經典,而這個十六字訣就是朱總司令提出來的。

就連經常使用遊擊戰術的毛主席也說他的軍事經驗最早是來自於朱棣在各個實戰中的總結,正是朱總司令在各實戰中的成功探索,才能將遊擊戰戰術發揚光大,所以就算是傑出的軍事理論家他也是當仁不讓的。

帥才是整個軍隊的最高領導者,他需要把有獨特能力的將才分配到各個隊伍中,再下命令讓那些將才領導士兵去打勝戰,帥才是一場戰役能否勝利的關鍵人物。而被稱為戰神的粟裕對朱德元帥也是極其佩服的,他說「我的軍事知識完全源於朱德」

在革命初期朱德就覺得粟裕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曾說:「朱德老了以後還有粟裕。」對粟裕也是極其看重的,後來的很多人都把朱德元帥的接班人看成是粟裕。

相關焦點

  • 他打仗不如彭林劉,9大元帥卻甘願聽從他的指揮,粟裕對他最佩服
    他雖打仗不如彭林劉,九大元帥卻甘願聽他的指揮,粟裕對他最佩服眾所周知,我國近代一百年就是一部侵略史,在清朝末期,因為清政府的腐敗不堪加上閉關鎖國政策,導致我國落後於世界近百年的時間,西方列強用炮火將清朝的大門打開以後,籤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清朝也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他打仗不如彭林劉,9大元帥卻甘願聽他指揮,粟裕最佩服
    如果讓帥才去領兵打勝仗,他可能會打敗仗,甚至他打仗的本事還不如手下的將才,但是他有統領全軍的能力。比如說清朝末期的重臣曾國藩,他去領兵攻城池總是失敗,但是他指揮將領去打仗卻經常贏得勝利,這就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 此人是總司令,九大元帥甘願服從他的指揮,是粟裕最佩服之人
    將才能夠屢戰屢勝,帥才能夠統領大局有舍有得,此人是總司令,九大元帥甘願服從他的指揮,是粟裕最佩服之人。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十大元帥之一,帥才—朱總司令。,也或許會戰敗,但是九大元帥甘願服從他的指揮。因此我們所熟知並且公認的將才在十大元帥之中有劉伯承司令,林彪司令還有徐向前司令。他們確實是打仗的一把好手,但是被蔣介石所承認的帥才卻只有朱總司令一人。
  • 他是總司令,九大元帥願意服從他的指揮,是粟裕很佩服的一位
    粟裕這個人肯定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響噹噹的開國第一大將,連很多元帥都比不了。可他並不是總司令。總司令相當於古代的武將第一,打仗通常打的是戰術,需要的是洞觀全局,能夠充分利用一兵一卒,為了勝利做到最少的犧牲,甚至可以說總司令是一個國家最能指揮戰鬥那個人。朱總司令,是我們開國時期的十大元帥之一,可能會有的朋友疑惑,他只是十大元帥之一,拿什麼單獨介紹朱總司令將軍?
  • 他打仗不及彭林劉,9大元帥卻願意服從他的指揮,粟裕最拜服
    他打仗不及彭林劉,9大元帥卻願意服從他的指揮,粟裕最拜服大多數人對有關於打仗將領的觀點都是模糊不清,事實上將領分為了兩類:帥才和將才。帥才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能夠統率將才打贏戰爭的人,而將才是指在戰場中領導、指導作戰方式的將領。
  • 他打仗不是最厲害,9大元帥卻心甘情願聽他指揮,粟裕最敬佩他
    如果一個帥去領導他的部隊,他很有可能輸掉這場戰鬥,但是他很有可能成功地領導他的將晚清時期,政治家曾國藩幾乎每次率軍進城都失敗了,但他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領將軍們發動戰爭,並繼續取得勝利。 元帥是一個軍事大師,當談到戰鬥能力時,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劉伯承,林彪,徐向前元帥,但必須是朱德,蔣介石曾經這樣說過他,大家都是將軍,除了朱老總。
  • 他打仗不及劉伯承、林彪、彭德懷,但九位元帥心悅誠服聽其指揮
    朱德總司令 當然,如果讓帥才去帶兵打仗,他不一定能打贏,可能還會打敗仗,他領兵打仗的本事可能不如手下的將才,但他有著統帥全軍,指揮整場戰役軍事指揮能力。曾國藩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十大元帥之中,統兵打仗能力最好的元帥非林彪、劉伯承、彭德懷莫屬,但最具實力的帥才乃朱德首屈一指
  • 最會打仗的開國元帥,論打仗戰神粟裕都服他,毛主席四個字評價他
    在我們的新中國成立後,許多在戰爭中有突出表現的將領們,都受到了嘉獎,被授予了開國將軍和元帥之位,但是在這些元帥中,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只有一個是北方人,這個唯一的北方人能力非常全面,除了在戰場上作戰打仗能力非常厲害,還擔任了戰爭期間政治宣傳的工作,他的名字叫做徐向前
  • 連毛主席都承認粟裕最會打仗,為何沒授粟裕元帥銜?
    人民軍隊有「五虎上將」之說,分別是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粟裕、徐向前。按照後來的1955年授銜的開國元勳數量來看,「五虎上將」中有四位元帥、一位大將。為何其他的元帥沒上榜呢?朱老總、葉帥一直在解放軍總部統籌全局,掌控戰略方向,基本沒有到前線具體指揮作戰;羅榮桓、聶榮臻屬於政工元帥,從未指揮過兵團規模作戰;賀老總在解放戰爭開始後,主持後方工作,沒有當過野戰軍的主官;陳毅雖然是野戰軍一把手,但作戰指揮一直都由粟裕操辦。而且賀龍聶榮臻陳毅之所以在軍事上靠邊站還有指揮不當敗仗太多的不光彩經歷。
  • 粟裕、林彪不如他,美國人對他心服口服
    粟裕、林彪不如他, 美國人對他心服口服在我國近代的歷史當中,我國總是飽受戰火的侵擾,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出現眾多的革命人士,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國才實現革命勝利。其中毛主席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毛主席有關革命的思想指導我們進行作戰。在毛主席的身邊圍毆著眾多驍勇善戰之輩,是他們將毛主席的戰略準確的實施下去,為我國革命的勝利作出巨大的貢獻。
  • 解放軍這麼多元帥、將軍中,誰打仗最猛?粟裕當之無愧!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十大元帥、十大將軍可謂盛名在外,隨便選一位都是可以獨當一面。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了軍銜制,根據每個人的戰功以及資歷等背景來確立軍銜。但是在這些戰功赫赫的元帥、將軍中,單憑打仗誰是最厲害的?
  • 粟裕有多牛?蔣介石「五大主力」被他滅一半,毛澤東:他最會打仗
    」而聲名大振。蔣介石全部美械裝備的「五大主力」,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殲滅了兩個半,即孟良崮戰役中殲滅「五大主力」之首整編74師,淮海戰役中殲滅第5軍,以及淮海戰役中派出5個縱隊與劉伯承指揮的中原野戰軍一起殲滅第18軍。可以說,粟裕在整個解放戰爭中厥功至偉。難怪1949年9月,新中國成立前夕,劉伯承感慨道:「粟裕同志百戰百勝,是解放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
  • 他是最有爭議的元帥,打仗不如林彪,卻打敗了戰神創造了歷史奇蹟
    1955年授銜儀式上,毛主席親自授予了十大開國元帥。十大開國元帥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是新中國的功臣。能被評為開國元帥的人都不簡單,他們都有著獨當一面的本事。他們被評為元帥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 在十大元帥眼裡的粟裕同志
    但在1955年授銜時,粟裕與元帥軍銜失之交臂,至於原因,60多年來人們爭論無數,在這兒就不討論了,咱來看看元帥們對粟裕是如何評價的。,最後對劉亞樓說:「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決心。」1958年,粟裕受到批判,林彪很難得地替他說話:「我一直生病,不明白這次會議,打勝仗的是罪犯,打敗仗的當英雄,這個會議我不參加了吧。」十大元帥中,劉伯承的軍事理論水平最高,但他也對粟裕很推崇,在豫東戰役後,劉帥感慨地說:「打這樣的大仗,我是做不到的,沒有這樣的膽識,沒有這樣的氣魄。
  • 葉劍英人人知道百戰名將粟裕!粟裕聽後回了8個字 葉帥無比感慨
    粟裕是開國第一大將。近代軍事史上經典十大戰役中,粟裕就指揮了5大戰役。他沒進入正規軍事院校,卻率領過眾多軍校高材生;他沒有元帥的頭銜,卻立下了超過元帥的戰功;他被授銜大將,卻有一半開國上將是他的部下。粟裕是為戰爭而生的將軍。
  • 他沒當元帥卻被稱「老總」,指揮過3個大將,都曾是他的上級
    「老總」,如「朱老總」、「陳老總」、「賀老總」等等,這位元帥被稱為老總似乎很正常,不過 有一位大將也被「老總」,此人就是粟裕。  粟裕雖然沒有當上元帥,但是他的部下都習慣地稱他為「粟老總」或是「粟總」,也許有人會問,粟裕能擔得起「老總」這個稱號嗎?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說軍銜,看看他的經歷就知道。
  • 葉挺沒有當上元帥,非常可惜,他培養出了最能打仗的大將
    葉挺的資歷足以評元帥。為什麼呢?因為他是北伐名將,因為他是南昌起義的前敵總指揮,最重要的因為他是新四軍的軍長。新四軍下轄的支隊司令員不是大將,就是元帥,葉挺當然應該評元帥了。葉挺不幸遇難,共和國少了一位風度翩翩的元帥。葉挺沒有當上元帥,非常可惜,他卻一手為共和國培養出了一位大將,而且是最能打仗的第一大將,他就是粟裕了。粟裕和葉挺有什麼關係嗎?當然有了。
  • 粟裕:高風亮節辭元帥
    主要支持點有三:一是粟裕的軍事才能在全軍首屈一指,戰功很大,消滅的敵人很多,指揮和參與指揮了七戰七捷、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沙土集、豫東、濟南、淮海、渡江和上海等許多重大戰役,中國革命戰爭勝利進程的加快同他有著直接的關係,以粟裕的赫赫戰功應該評元帥。
  • 開國十大元帥名單出爐後,老蔣指著一人對宋美齡說:我最服他
    他是位文、武兼備的元帥,雄略大志,文詩豪放,並且在外交方面更勝一籌:對於不同的國家及具體事務都是恰如其分的外交令詞……對友情,友誼國家風趣幽默詼諧講話,拉近了距離……更多友好。他和搭檔粟裕大將配合默契,他們領導的華野和三野戰軍戰功卓著。他就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
  • 粟裕當年要是被授予了元帥軍銜,那麼他最可能會取代誰
    歷史的神奇往往在於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事發生,粟裕將軍,南徵北戰,戎馬一生,立下了赫赫軍功。因此不論在戰術上,還是戰略上,粟裕將軍都算是軍中天才。如此戰功,按理說,粟裕將軍被授予元帥軍銜是當之無愧的。但在1955年授銜時,粟裕被評為十大將之首,與元帥失之交臂。但好在將軍生性淡泊,對此問題很釋然,並稱評他為大將他已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