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知否》:明蘭的圓滿,墨蘭的悲劇,竟然藏在丫環的名字裡

2020-12-19 紫翹書桌

文/陸一

每個人追劇的時候,關注點都不同,有人愛看俊男靚女,有人為情節的起伏、主角的命運心急感嘆,有人磕各種CP,有人看精美服飾妝容,猜口紅色號。

就像《知否》播出後,無數人為了明蘭的婚事操心,更為盛家顧家的事著急,卻在關心情節的同時,忽略了作者安排下的小細節。

故事發生在大宋年間,小說和電視劇的名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取自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在捲簾人看來,經歷風雨的海棠花還是依舊,但李清照卻憑藉女性的細膩敏感,指出綠肥紅瘦。這正像是女子的命運,當她們在封建禮教中耗盡華年,那些紅顏消瘦的苦難和掙扎,外人從來不知,只看到海棠依舊,卻不懂綠肥紅瘦的悲哀。

這是一部寫後宅女子生活的故事,紅是女人,綠是男人,因此,盛家女兒的名字裡都有一個「蘭」字,是為花朵,兒子取名「柏」「楓」,是為綠樹。

嫡長女華蘭,受盡寵愛,光「華」羨人。

嫡次女如蘭,簡單淨透,一「如」幽蘭。

庶女炮灰墨蘭,既是映照林小娘的筆「墨」才氣,也隨了林小娘的心機深重。

庶女主角明蘭,冷靜謹慎,「明」理通達,是盛家活得最光「明」的女兒。

除了盛紘一家,老家大哥盛維家還有兩個女兒,淑蘭和品蘭,淑蘭人如其名,性格賢「淑」,卻因此被婆家欺壓,品蘭性格豪爽,「品」格端正。

至於盛紘的兒子們,也同樣名如其人。

嫡長子長柏,為人穩重,言辭很少,但可堪重任,如「柏」長青。

庶子長楓,性格活潑,又好學問,但不知用功,像「楓」樹一般難以成材。

原著中盛紘倚重長柏,但從內心裡更喜歡長楓,在林小娘的培養下,長楓很聰慧,讀書也極好,卻是屢考不中。

長柏與長楓的性格也如同兩種樹木,柏樹能經風霜,但終年翠色,雖說可靠,但也略顯乏味,楓樹經霜轉紅,是人間綺麗美景,因此更有色彩,也更熱烈。

而顧家三兄弟的名字也顯示出他們的不同。

顧廷煜和顧廷燁是正室所生,煜有火焰和明亮、照耀兩層意思,燁則意為火光或是日光,是光明極為盛大的意思。顧廷煒由小秦氏所生,煒字的含義是光彩鮮明。

相比之下,大哥和二哥都有火光傍身,顧二更是如日光耀目,但顧廷煒的名字,不過是有光芒,不同的光芒照耀在朝廷之上,也昭示了他們仕途和人生的不同。

其實除了主要人物,其他人物的名字也很有意味。

比如呼聲很高的小公爺齊衡,齊衡這名字看上去就是一種「平衡」,但平衡本身意味著軟弱和妥協,遇事選擇迴避,以便維持一種安穩的平衡。

這樣的性格,更是在齊衡身邊的小廝不為身上表現出來。

不為從小與齊衡一起長大,不僅性格像齊衡,連名字也點出了齊衡的「不作為」。

不為明明一心為齊衡著想,最終卻被平寧郡主打死,齊衡什麼都沒有做,因為他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小廝不為的性格和結局,不正是齊衡這種性格的直觀表現嗎?

面對郡主唯唯諾諾,內心卻糾結掙扎,不為整個人就預示著齊衡的感情命運,不為死了,齊衡因為「不作為」,他與明蘭的愛情也隕滅了。

除了齊衡的小廝,墨蘭丫鬟的名字也暗示著墨蘭的命運。

墨蘭與梁晗私會時,身邊丫頭是露種和雲栽,一聽便讓人聯想到將要行巫山雲雨之事。

墨蘭還有兩名丫鬟,分別叫碧桃和秋江,聽起來四人名字毫無關聯,細究下來,其實都是出自唐代的一首詩《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作者是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這詩歌就像《紅樓夢》中的判詞,說透了墨蘭的心思。

原詩的意思很簡單,看名字,「下第」,就知道是高蟾科舉落榜,因此,這是一首寫給侍郎抱怨自己生不逢地未曾遇見伯樂的「賣慘詩」。

碧桃樹若是生在天上,花朵就有露水滋養,紅杏樹長在日邊,花朵就能依靠著雲霞。

天上、日邊,暗指朝廷高官,甚至是皇帝,直白點說,就是抱到了大腿!

而高蟾呢?他是長在秋天江上的芙蓉,雖然資質天成,沒有浮華雕飾,但也錯過的春天的東風,它過季了。

這首詩用在墨蘭身上,更具諷刺意味。

墨蘭雖是庶女,在盛家卻很風光,有地位,受寵愛,詩的前兩句很華麗,就像墨蘭的風光。可惜,墨蘭本可以一直如此,卻因為急於嫁入梁家,做出辱沒家門的事,讓盛紘大失所望,也印證墨蘭後來一落千丈的地位。

明明可以做碧桃紅杏,卻偏偏要離開依憑,成了秋江上衰敗的芙蓉,命運可嘆。

不僅墨蘭身邊丫鬟的名字有深意,跟著明蘭的丫鬟名字也有含義。

明蘭的丫鬟名為小桃、丹橘,很多人認為這兩個名字說明盛明蘭是個吃貨,太膚淺了!

小桃、丹橘性格和明蘭一樣,善良又沒有架子,更是機智,懂得明蘭心思。

重要角色身邊的丫鬟們,只有明蘭的丫鬟是果實,為什麼?

因為在這個故事裡,明蘭才真正的大贏家。

在「綠肥紅瘦」的掙扎與考驗中,只有明蘭用自己的智慧,讓命運的花朵結出甘美的果實!

桃子粉紅,丹橘橘紅,顏色明麗,一如明蘭性格。

更何況桃與橘,一直是文學作品青睞的好物。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桃李滿天下」,說的都是碩果纍纍。

屈原寫下《橘頌》,說南國的橘樹綠葉素花,雖然葉間有刺果實卻圓美、甘甜而芬芳,更是有不肯遷移的精神,因為它在南國為橘,「渡淮而北而化為枳」,由甜轉苦澀,氣質高潔。正是源於此,後世提到「橘」,都會想到橘樹不為環境改變、妥協的品質。

別再說明蘭是吃貨,丫鬟才有這樣的名字。

小桃和丹橘,這不正是明蘭的寫照嗎?

她如桃花一般,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有暖春一般的性格,又如南國的丹橘,外圓內秀,心思深藏,有矢志不渝的原則。

讀書的快樂,是有一雙發現的眼睛,能從尋常小事中發現被忽略的樂趣。

你還能在《知否》原著中,發現哪個有深意的名字?

又能從其中,悟到多少人生道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梁晗新婚回門,第一眼瞧見明蘭,便後悔娶了墨蘭
    原著中是這樣描寫的:一身淺紫雲紋折枝蓮花樣的紗襖,頭上髮髻挽了倭墮髻,簡單簪了只羊脂白玉蓮花頭的如意簪,如晨間初凝的露珠,清豔明媚,不可方物。以下是編者分析的三點:第一,相貌《知否》裡面美貌排行是明蘭>華蘭≥墨蘭>如蘭。主角是明蘭,自帶主角光環的她自然是「天生麗質難自棄」。不僅勾走小公爺的心,也能得到顧廷燁的青睞,可見其天資極美。
  • 《知否》:明蘭大街上瘋癲,墨蘭貼身丫環偷笑,卻遭墨蘭呵斥?
    孔嬤嬤曾經在盛家教養如蘭、明蘭和墨蘭就說過:「一家子姐妹,同氣連枝,共榮共損。你若榮耀,全家榮耀,你若丟人,全家丟人。」當明蘭在大街上瘋癲,墨蘭看到貼身丫環對明蘭的恥笑,狠狠地呵斥了丫環時,應該真正地體會到了這一句話吧。
  • 知否:明蘭、墨蘭只是個例,原著裡那些庶女們真實婚姻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可以說是一部庶女盛明蘭的成長、勵志的歷史故事,然而在原著裡,像盛明蘭和盛墨蘭這樣高嫁的庶女,畢竟是少數,原著裡還描寫了,好多和明蘭姐妹身份類似,同樣是官宦人家的庶女的婚姻遭遇,她們沒有明蘭和墨蘭這樣離奇的遭遇,她們更像是中國古代大多數庶女一樣,接受命運的安排,最終度過了平凡或者無奈甚至於悲慘的一生。
  • 《知否》原著:墨蘭和明蘭關係好,如蘭差點嫁齊衡,林小娘被騙了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和原著小說中,有很多沒來得及拍的劇情,人物關係也和電視劇中表現得不太一樣!1.原著中墨蘭和明蘭關係不錯。在盛府後宅裡,墨蘭原著中屬於斯文敗類型反派,面子上做戲足。明蘭有心計但是圓滑不得罪人,兩姐妹人前很和睦。
  • 《知否》大結局讓墨蘭回歸到底是誰的主意?不是明蘭而是她
    有人說,《知否》大結局中墨蘭回歸的情節太突兀,把女主描述得太過於瑪麗蘇;但也有人說這是整部劇的點睛之筆,家的那種濃鬱的感覺一下子出來了,其實墨蘭回歸與是否被諒解,從來不是明蘭的主意。在原著小說中也有類似的情節,只不過要比劇中更加委婉一些。
  • 知否原著:明蘭是盛家嫡女,林小娘是賤妾出身,盛家墨蘭地位最低
    在《知否》電視劇中,明蘭和墨蘭同為庶出,出嫁後地位卻天差地別。這不單單是明蘭有女主角光環,更是因為小說裡明蘭和墨蘭出身、地位根本不同。小說裡明蘭只是藏拙,並不是真的卑微小說裡盛明蘭是現代人穿越的,和母親衛姨娘沒感情。但是原著裡盛紘沒有電視劇裡那麼偏心,衛氏也不像劇裡那麼柔弱,因為她是真正的貴妾!
  • 知否:原著裡的明蘭,在墨蘭事情上並沒有動手腳,墨蘭是怎麼走到這一...
    導讀:電視劇的明蘭,在墨蘭和梁晗的事情上,動了手腳。 替自己的生母,衛小娘報了仇,才導致墨蘭的結局。而在原著裡,這件事和明蘭根本沒有關係,是墨蘭自甘下賤。 在電視劇裡,明蘭對母親的感情非常的深。在母親死了之後,在盛家一直隱藏自己,最後伺機報仇。
  • 《知否》原著:梁晗新婚後,第一眼見到明蘭,就後悔娶了墨蘭
    在《知否》原著裡有這麼一段話「一身淺紫雲紋折枝蓮花樣的紗襖,頭上髮髻挽了倭墮髻,簡單簪了只羊脂白玉蓮花頭的如意簪,如晨間初凝的露珠,清豔明媚,不可方物。」這也是梁晗第一次正眼瞧明蘭的時候,只不過當時梁晗已經和墨蘭成婚了,但這也照樣讓梁晗覺得驚豔。
  • 知否原著:墨蘭結局多悽慘?被小妾餵洗腳水,生下5女,個個低嫁
    《知否》原著中有簡單地提過墨蘭的婚後生活,只是她的婚後生活並不美好,相反還是天天都在一個小妾的打壓下生活的。 原本梁晗的母親吳大娘子在馬球場上一眼就看中了明蘭,明蘭打馬球時的英姿颯爽,讓吳大娘子想起了年輕的自己,於是便向盛家提出了這個意願。
  • 《知否》原著:梁晗三朝回門時,第一眼看見明蘭,頓時後悔娶墨蘭
    《知否》原著中,對盛家的幾個女兒都有一番描述,那麼盛家的這幾個女兒中,誰的容貌是最好看的呢?墨蘭因勾引梁晗,還被鬧得眾人皆知,林噙霜故意把這件事鬧大,最後才如願嫁入伯爵府,其實在原著中墨蘭還沒有和梁晗到達私通這個地步,最多是二人摔在了一起,梁晗去扶墨蘭,二人被眾人看見,所以汴京城議論紛紛,都說墨蘭貌美如花,其實明蘭也是個美人哦!小編認為,該當屬明蘭,除去主角光環,原著中有好幾處都直接或間接地說明了明蘭的貌美。
  • 《知否知否》盛家四姐妹結局早有暗示?看貼身丫環的名字就知道了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大結局裡,盛家四姐妹命運截然不同,盛明蘭圓滿幸福,盛如蘭備受疼愛,盛華蘭終於熬出頭,而盛墨蘭卻一改曾經自私的姿態。其實,她們的結局早就註定了,答案就藏在身邊貼身丫環的名字裡,太精準了,以下小編為您細細解析。
  • 《知否》圓滿結局了,這麼容易就原諒墨蘭了?
    《知否》在大家的不舍中,和芒果衛視的一度拖延下,終於大結局了,顧二爺明蘭有了甜美的結局,小公爺也有了自己的那個天地,這下都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另小編差異的是,墨蘭就這樣洗白了?說好的悲慘下場去哪了?當時林小娘領盒飯的時候,真是讓觀眾大呼過癮,結果盒飯剛領,墨蘭又衝出來頂在了一線。墨蘭姑娘雖然離得遠,分分鐘都在想著怎麼破壞二爺和明蘭的感情。
  • 《知否》原著碧絲:丫環命卻有公主病,因鐲子害了團哥,明蘭驚醒
    碧絲,是明蘭到盛老太太身邊後,盛家老太太挑給她的丫環,當時和碧絲一起入選做明蘭丫鬟的還有燕草,秦桑,綠枝。四個丫鬟名字的由來也很有意思,出自李白的詩集,而取名的時候明蘭似乎,已經有意無意的把她們和丹橘、小桃區別開來了。
  • 《知否》有趣劇情:長柏給侍女起名太搞笑,墨蘭乖乖被大娘子教訓
    眾所周知,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許多搞笑「名場面」,因此被觀眾成為「北宋版」《搞笑一家人》。今天就帶大家盤點下,《知否》原著中有哪些被電視劇刪除的搞笑劇情!#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01有趣的「長柏哥哥」原著中長柏是個清新脫俗的「妙人兒」,他十四五歲時,大娘子覺得兒子大了屋裡得放通房丫頭,特地挑了一批女孩子送去。長柏挑了七個老實的小姑娘,分別起名為羊毫、狼毫、雞毫、豬毫、狗毫、兼毫、紫毫,鼠須!
  • 《知否》電視劇比原著改編高明之處:明蘭的為母報仇之旅
    明蘭:殺母之仇不共戴天,什麼容貌、名聲、姻緣、這些都算什麼東西,林噙霜,害死我娘,一屍兩命,她今天是死了,死有餘辜,孫女就是死了,也要從墳墓裡爬出來,去報仇!《知否》的原著小說總體上來說要比電視劇精彩的多,但是有一點,電視劇卻更勝一籌。那就是明蘭的為母報仇之旅。電視劇中,明蘭不是穿越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她有親娘,就是盛弘的另一個小妾衛小娘。
  • 《知否》原著:梁晗三朝回門,第一眼看到明蘭相貌,頓悔娶墨蘭!
    《知否》原著中,盛墨蘭最終如願高嫁,嫁的是永昌伯爵候府嫡么子梁晗,原本梁晗的母親吳大娘子相中的是明蘭,可是誰知這墨蘭捷足先登,竟然勾引梁晗,更是偷偷和他私會,被發現後,林小娘還故意弄的滿城皆知,好讓墨蘭嫁入豪門。
  • 知否:結局墨蘭回盛家,並非明蘭願意和好,而是「她兩」出的主意
    兩部劇說的是同一位皇帝,但劇中很多人物都是虛構的,很多人都不由得想知道,知否中的明蘭、顧廷燁、齊衡等人物,在《清平樂》中是不是也有呢?小編要說的是,兩部劇除了皇帝、皇后、還有極少大臣,並沒有相同的人,像明蘭、顧廷燁、齊衡,這些人物在《清平樂》中是沒有的。
  • 《知否》中那些細思極恐的名字,每個人的名字早已暗示了他的一生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最近在熱播的一部劇,由當紅實力派女星趙麗穎出任女主,馮紹峰出任男主。前段時間趙麗穎和馮紹峰官宣結婚就為這部劇贏得了不少關注,因此《知否》自播出以來收視率一直都很高。不知道大家在追劇的時候有沒有發現,《知否》中幾位主要人物的名字和其命運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首先是趙麗穎飾演的明蘭,明蘭在劇中一直都是個明白人,因此這個名字很符合角色形象。明蘭的大姐叫墨蘭,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墨蘭就是其中的「墨」,受其母親影響,墨蘭後來一直心術不正。
  • 知否原著:墨蘭為了盛老太的嫁妝,也曾使過心機
    而在墨蘭想要與梁晗結婚的時候,林小娘就想讓盛紘向老太太及王大娘子要一些嫁妝來填補自己的墨蘭,想要十裡紅妝,沒想到,沒要到不說,還被盛紘說了一通。其實在原著小說中,墨蘭也曾打盛老太太的注意,只是盛母沒有看中她罷了。
  • 知否明蘭手撕墨蘭是第幾集的?知否最新劇情明蘭吃飯摔筷子大快人心
    知否進展到現在終於又有了一次小高潮,不再是「顧廷燁尋子記」了。知否最新劇情明蘭手撕墨蘭看得觀眾大快人心,明蘭手撕墨蘭是哪一集呢?兩人因為什麼契機又撞到一起了?具體怎麼回事,小編帶你來看看。吃飯的時候,墨蘭向主君盛紘提要求希望將林小娘的牌位放到寺廟並將名字寫進族譜。這一下激怒了明蘭,明蘭開口便要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