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看好大學生校園戀愛鼓勵子女立業之前先成家

2020-12-18 搜狐網

  策劃/蘇婉波、駱建基 文/記者 張強 實習記者 黃婷

  一直以來,大學本科生的校園戀情一直被社會和學生家長們所詬病,「耽誤學習」、「浪費精力」、「不穩定不成熟」、「浪費父母的錢」……反對理由不勝枚舉。

  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社會寬容度越來越高,達到法定婚齡的在校大學生已被允許結婚,而家長們的觀念,也在悄然變化。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大多數家長都不反對子女在大學期間談戀愛,而「鼓勵」正在念本科的孩子找個對象的家長越來越多。這種變化看似浪漫,實際上卻是父母出於現實的考慮。

  理由一

  擔心工作後沒時間談戀愛

  五一長假到了,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系的大三學生阿熙遵照媽媽的「命令」,帶著女朋友回到了老家。這在半年前是絕無可能的事。從跨入大學校門的那天起,媽媽就時常在電話裡問兒子:「在學校裡有沒有找女朋友?」阿熙每次都如實回答:「沒有。」媽媽在如釋重負之餘,總不忘打預防針:「大學是念書的地方,你現在是念書的年紀,不許找女朋友。現在社會競爭激烈,想方設法在學校裡打好知識基礎才是正道。更何況你現在找了也沒用,畢業後各奔前程,多半得分手。」可是,阿熙的表哥阿傑的遭遇徹底地改變了阿熙媽媽的觀念。

  阿傑今年28歲,是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目前在上海一家知名的IT外企上班。阿傑的媽媽每次跟兒子通電話時都會催他趕緊找個好女孩談戀愛、結婚。其實,阿傑念本科時曾有一個女朋友,當時家人認為這會影響學習,於是阿傑被迫與女朋友分手了。如今,阿傑每天早上8時半到辦公室,每晚加班到八九點鐘才回家,周末也經常加班,哪有時間談戀愛?阿傑的內心十分矛盾,有時候,他覺得找個女朋友是當務之急,哪怕暫時在工作上放鬆一段時間也是值得的;但更多的時候,他覺得在如此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理應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時間。

  阿傑的媽媽現在後悔自己當初阻止阿傑談戀愛,使阿傑錯過了戀愛的「最佳」時機。後來,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阿熙的媽媽,阿熙的媽媽第一次意識到:現在的年輕上班族連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了,「先成家、後立業」似乎合情合理。今年春節,她對阿熙說:「去找個女朋友吧,女孩子人品要好,要能照顧人,其他方面只要你喜歡就行。」接到這項新「指示」,阿熙興高採烈,開學後,他熱烈追求暗戀已久的女孩,兩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理由二

  愛情讓人成長家長鼓勵「練」愛

  小欣是華師大管理專業大三的學生,她最近找到了心儀的男朋友。長期以來,她做生意的爸爸總會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她說:「只有談戀愛才能讓女孩子迅速地成長,『晚戀』不如『早戀』。我建議你在大學裡找個男朋友。但要注意,不要愛得死去活來,不要把自己吊死在一棵樹上。你年紀還小,最後沒能跟對方走在一起也沒什麼,那不過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而已。失敗能讓你懂得什麼是愛情,讓你知道自己到底喜歡哪一種類型的男孩子。這種經驗對你走好今後的人生道路是一種歷練。」

  理由三

  校園戀情單純「資源」豐富優質

  梁太和顏太的孩子都是廣東商學院新聞系的大三學生,兩位媽媽都是校園戀情的「鼓勵派」成員,而且她們的鼓勵理由十分相似:「大學時不找,等以後工作了,一個科室就那麼幾個人,交際圈子小。學校裡就不一樣了,接觸面廣,大家年齡相仿,有共同語言。就算最終沒談成,也多結交了朋友嘛。而且能考上大學的年輕人,素質都不會差,我們很放心。」梁太更深遠的考慮是:「已經參加工作的異性交往前,都必須先花大量的時間、財力和精力去了解對方。學校裡就不一樣了,孩子們可以通過同學把對方的底摸得一清二楚,而且一起擠食堂,吃粗茶淡飯,這樣單純的愛情能地久天長。」

  理由四

  父母是校園戀人認同校園戀情

  菲菲是東北人,去年夏天和男朋友一起畢業於北京大學,現在在北京某醫院做行政工作;他的男朋友是來自湖南的研究生師兄,目前在北京一家科研機構從事研究工作。他倆在五一當天舉辦了結婚典禮。兩人的姻緣離不開雙方父母的大力支持。

  菲菲告訴記者:「我爸媽是高中同學,我爸時常會跟我說起他年輕時到東北插隊的往事。當時,我爸和我媽已經相愛,可我媽不得不留在南方。等待了好多年之後,我媽千辛萬苦才調到了東北工作。雖然經歷了很多艱辛,可爸媽對他們的愛情沒有一絲後悔,無比眷戀那段純真的愛情。他們認為校園戀情關鍵看雙方的態度是否真誠,如果能像他們當初那樣死心塌地,肯定會是美好的永恆。所以在我上大學後,他們一直都鼓勵我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王子。」

  理由五

  希望孩子出國後「海外存知己」

  「出國熱」是一些名校學生的父母鼓勵他們在學校裡找對象的重要原因。據記者了解,在北大、清華等高校,有為數眾多的準備一起出國的校園戀人,他們之中有不少是「奉旨戀愛」的。小珊和阿勇就屬於這種情況,現在,阿勇的媽媽王女士已經把小珊看成了「媳婦」,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小珊和阿勇已經拿到了美國同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小珊說:「在我們確定關係前,爸媽時常會擔心我一個女孩子出國留學後會孤單、沒人照顧,所以一直鼓勵我找個以後會一起去美國留學的男朋友。後來,我發現阿勇的爸媽當初也是這樣對他說的。我們的愛情是屬於『戰友型』的,每天一起上自習,感情基礎也越來越紮實。」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子女戀愛之事最關心的往往是媽媽而不是爸爸。比如阿熙的媽媽說:「孩子在學校裡談戀愛太費錢?我看這最省錢了,走向社會後談戀愛只會花更多的錢。」阿勇的媽媽說:「兩個人要想白頭偕老,首先得情投意合,其次就是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與謀。」

  政策「利好」

  畢業去向自由選擇

  校園戀愛前途無憂

  在當今大學生的父母一代年輕時,剛走出校園的年輕人即使不上山下鄉,畢業去向也必須服從組織安排,個人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所以對戀愛非常顧忌。而現在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就業雙向選擇,甜蜜鴛鴦被制度無情拆散的愛情悲劇早已成為歷史。菲菲說:「現在人口流動相當自由,只要兩人真心相愛,哪怕一個在東北上學,一個在海南上學,他們畢業後也完全能到同一座城市工作和生活。如果現在是上世紀80年代,我畢業後多半得被『發配』回東北老家,我男朋友多半得回湖南,可現在,我們都留在了北京,這是時代的進步。」(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到底是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再成家?
    「先成家,後立業」是中國的古話,有些人深以為然,有些人卻並不認同。隨著社會的發展,你認為到底應該是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再成家呢?選擇先立業再成家的人主要出於以下的考慮:首先,戀愛需要成本。很多男性有先立業後成家這樣的自我認知,一方面是認為承擔不起戀愛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擔心一旦相親遇到了心儀的對象,以自己目前的經濟實力,只會讓對方跟著自己吃苦。其次,現在的社會對另一半經濟狀況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根據百合佳緣的《2018-2019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戀愛消費力》報告顯示,「戀愛起步價」高速增長。
  • 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
    成家的好處是:成家代表著結婚,結婚本就是一個幸福美好的事情,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個盛大而美好的結婚夢。它不僅僅是為了對方,也是為了自己,同樣也是為了父母圓夢。而且每個人都是有著生理或心理上的需求,有一位在背後默默支持你的妻子將讓你的生活、事業事半功倍。
  • 先成家再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呢?
    先成家再立業這是先人們的通常做法,成家立業 成家在前,立業在後,認為成家之後有了終身的伴侶結婚後也定了心性這時候再去創業比較無後顧之憂了,心性穩定有了成熟的心態更加合適去創業了。有了家就更加懂得了家庭的責任與義務因為公司就是一個大家庭一樣 柴米油鹽醬醋茶 很多瑣事不能避免 沒有相對的責任心是不能做大事的。
  • 是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
    大齡青年的婚姻問題,不只是青年人自身的困擾,也是大齡青年父母的煩惱。成家立業在老年人的觀念裡,是一如既往的順理成章,恨不得兒女一走出校門就奔向婚姻的殿堂。先成家後立業、傳宗接代是老一輩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大齡青年的婚姻問題是父母最為頭痛的事。
  • 你是想先成家後立業還是想先立業後成家
    頭條上有個關注度很高的問題:「你是想先成家後立業還是想先立業後成家,兩者婚姻的幸福感一樣嗎?」先來說說先成家後立業吧先成家的話好處是有很多的:第一可以更早感受到婚姻所帶來的甜蜜和幸福結了婚以後,可以和你的愛人過些專屬於你們兩個人的小日子,你儂我儂,相濡以沫舉案齊眉盡享婚後的濃情蜜意
  • 當代男人是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句很經典的話,遇到貴人先立業,遇到良人先成家。一個男人,在這短短一生中到底是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正如開頭所以說的,遇到貴人先立業,遇到良人先成家!貴人相伴,只要自己足夠用心努力事業有成並不遙遠!倘若無貴人還想立業,你自己所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可能會和你的收穫成反比!你想後悔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 如果你30歲了還沒結婚,是先成家立業?還是先立業成家?
    是按照長輩的先成家立業呢?還是按照現在流行的先事業後成家?我相信大家都很難作出自己的選擇,因為30歲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如果30歲還沒結婚,會擔心隨著年齡的增大,很難再遇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看著那些大學同學都已經步入婚姻家庭生活了,好像都蠻不錯的。但我還是想先把自己的事業做出一番成績,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保障未來的生活。下面來分享一下我個人的愛情觀吧!
  • 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兩個男人的經歷說明一切!
    文:十裡插圖:來源於網絡關於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有人覺得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先立業後成家才是最正確的順序,因為當今社會跟古代有所不同。古代男人之所以講究先成家後立業,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他們結婚很早,更何況他們那個時候都是以科考為主,男人在家苦讀幾年之後去上京趕考,這就是他們的事業。
  • 先成家還是先立業?
    一光棍勸我生二胎,你能先把婚結了不?昨天和一個大學同學閒聊,他開玩笑說「你這大孩子都五歲了,該再要個了,你看國家都放開二孩了,這是鼓勵你要孩子呢」。我搖搖頭,一副很不屑的樣子對他說「別人勸我要二胎也就算了,你一連婚都沒結的人,憑啥勸我啊,咱們還是先來說說你的事吧」。我大學宿舍6人,最遲的去年也結婚了,我算結婚早一點的,孩子已經5歲了。現在就剩他自己還沒結婚了,關鍵是他還不著急,還有事沒事打電話勸我們哥幾個生孩子。他不結婚也有自己的理由,他說「男人就應該先立業再結婚,沒有經濟基礎的婚姻是不牢靠的。
  • 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
    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持相反的看法,認為先立業、後成家是比較合理的,所以我不多談論,只是單方面來論述我的看法:先成家、後立業。首先,我們先來談談「先立業、後成家」的現象產生與困境。第一、 先成家、後立業,是一種傳統,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大致都一樣。
  • 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問題的關鍵在這兒
    可是你又會發現,畢業之後真的就只是自己在生活以前在學校的時候,還有父母養你你沒錢花了,找父母,你遇到困難了,找父母畢業之後真的是什麼都得靠自己其實,世界上最大的事情,就是孝跟其他的所有事情比起來,孝順絕對是第一位的,「百善孝為先」你畢業之後猶豫了?
  • 到底應該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李雙林
    2.現代很多人都說先謀生,後謀愛,我現在沒事業,所以我一直沒想過自身婚姻問題,但母親有點著急,我也從未交往過女朋友,我想問問我將來婚姻是怎樣的?另一半的情況大概是什麼樣的?3.我的八字對父母的身體狀況有什麼不好嗎?如果是的,需要注意什麼?
  • 男人真的應該先立業後成家嗎?
    很多單身的男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是先立業後成家。在男人沒有談戀愛之前,能夠很有志氣以事業為重,確實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可惜,絕大多數男人都沒能實現自己在戀愛、婚姻上的設想,反而影響自己的婚姻,成為大齡剩男。
  • 男人要先成家還是先立業?這麼做難道不好麼?
    當代男人是先成家還是先立業?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句很經典的話,遇到貴人先立業,遇到良人先成家。一個男人,在這短短一生中到底是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正如開頭所以說的,遇到貴人先立業,遇到良人先成家!貴人相伴,只要自己足夠用心努力事業有成並不遙遠!倘若無貴人還想立業,你自己所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可能會和你的收穫成反比!你想後悔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 是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後成家,看完改變了我的想法…
    古人云:「先成家後立業」老一輩經常說先成家後立業,然而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素質的整體改善,對於婚嫁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並不是說「先成家後立業」目前不正確,而是難以符合現代人的要求。萬達老總王健林也是在成家之後開始創業,所以老人們之言也不是不對。現代人:「先立業才可成家」現代人們雖然說經濟水平提高了,但是女孩子的思想也不再是老一輩的思想。抖音一個成都的女孩小甜甜一句話,只要吃飽就行,成為大家爭相追逐的焦點,為什麼呢,她表達了廣大男人們內心深處的感受。
  • 《親愛的熱愛的》:男人先成家還是先立業?韓商言給出了答案
    文|新面紗原創文章,抄襲必究新來的朋友,右上角「關注」點一點,每天都能收到文章推送古語云:先成家後立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代的男人,想要立業,先成家,把家裡安頓好了,沒有後顧之憂了,才會出去創業闖蕩。可如今社會的男人,似乎不太一樣,剛好反過來,先立業再成家。可正因為這樣做,導致了大量男青年成為大齡剩男,年過30還沒結婚。家裡催婚的催婚,安排相親的相親。
  • 年輕人是先成家後立業,還是先立業再成家
    每次過節回家,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自然而然的話題中心就落在了表弟身上,有個穩定的工作就可以了,馬上要三十了,你不急,你父母也急著抱孫子,趁現在老人身體還硬朗還能幫著照看孩子。事業和家庭同樣重要,讓年輕人如何去選擇呢?
  • 你認為應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呢?
    長輩們總是說先成家,後立業,成家立業這個詞語,成家在前,立業在後,男孩成了家,成為男人後,他才會有責任心,做事才會穩重,不會任性,成熟的心理也會對事業有幫助;也有人認為應該先立業,如果沒有穩定的事業,一般也不會有很強的經濟實力,結婚肯定要加重父母的負擔
  • 男人應該先成家還是先立業,過來人說:「各有各的好」
    喜歡我請關注我,隨時給你分享情感故事男人先成家還是先立業,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很多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有多種可能性,有的人說,先成家好,有的人說,先立業好,那麼我們今天就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先成家後立業,這可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了。也是父母經常述說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父母想要早點讓你去結婚。我們可以考慮一個問題,到底是先成家好,還是先立業好。1,我們先講講先成家再立業的人的思考。
  • 先成家還是先立業?這3種「旺夫女」的「大」,讓男人事業更成功
    職場江湖外的那些事兒在我們國家,一個男人是否「長大成人」,除了年齡外,最重要的就是看他是否「成家立業」——「成家」和「立業」。傳統觀念裡,「成家」在先,而「立業」在後,「成家」是一個男人一生中最重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