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什麼是護法珈藍?《佛祖統記》:生而忠義,死而為神

2020-08-29 不求甚解宋先生

漢地佛教寺院裡有兩個最重要的護法,一個是韋陀菩薩,一個就是我們的關公關二爺

作為三國第一武將,關羽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了。

關羽少年時,打抱不平,一怒之下殺了鄉裡的惡霸,逃難江湖。後來遇到了劉備和張飛,三兄弟情投意合,於是來了一場千古流芳的桃園三結義。

從此關羽把劉備即既當做主公,又當做兄長,史書上說「食則同器,寢則同床」。破黃巾、救徐州、鬥呂布,槍林箭雨裡三兄弟互相扶持。後來三兄弟在戰場上失散,劉備投身到袁紹帳下,關羽為了保護嫂子,被迫降了曹操,可是哪怕曹操對關羽再好,也改變不了他對劉備的忠心,當他得知劉備的下落時,就斬顏良,誅文丑,報了曹操的恩情後,就掛印封金,帶著嫂子決然離去。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終於三兄弟團聚。

從此追隨劉備,一路徵戰,海闊天空,所向無敵。

但是關羽的結局是悲慘的,在他事業達到巔峰的時候,中了陸遜的奸計,兵敗被俘,義不投降,最後身首異處。

這樣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大將,怎麼又會成了慈悲為懷的佛教裡的護法了呢?

據《佛祖統記》卷六記載:隋開皇十二年,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來到荊州,想在當陽玉泉山創立精舍。一天,智者大師正在打坐,忽然音「天地晦冥,風雨號怒,妖怪殊形,倏忽千變」。經十七日,但是大師並沒有害怕,反而憐憫地說「:汝所為者,生死眾業,貪自餘福,不自悲悔。言訖,象妖俱滅。其夕,雲開月明,見二人威儀如王,長者美髯而豐厚,少者冠帽而秀髮,前致敬曰:予即關羽。漢末紛亂,九州瓜裂;曹操不仁,孫權自保,予義臣蜀漢,期復帝室。時事相違,有志不遂,死有餘烈,故王此山。大德聖師何枉神足?師曰:欲於此地建立道場,以報生身之德耳。神曰:願哀閔我愚,特垂攝受。此去一舍,山如覆船,其土深厚,弟子當與子平建寺化供,護持佛法。願師安禪,七日以須其成。師即出定,見湫潭千丈,化為平隻;棟宇煥麗,巧奪人目。神運鬼工,其速若是。師領眾入居,晝夜演法。一日,神白師曰:弟子今日獲聞出世間法,願洗心易念求受戒,永為菩提之本。師即秉,授以五戒。於是神之威德,昭布千裡,遠近瞻禱,莫不肅敬」。

也就是說,關羽是受了智者大師的點化,從此皈依了佛門,由於法力高強,就做了佛門的護法。

也有說法是,智者大師看見關羽的魂魄憤憤不平,口呼「還我頭來!」就打了個機鋒:「將軍的頭不見了,到處尋頭,那您過五關斬六將,他們又找何人要頭呢?」關羽一聽就頓悟了,於是就皈依了佛門。


關羽不僅僅是佛教是護法,還是道教裡的大神。而且是官封的:

宋徽宗於崇寧二年(1103年),加封關羽為「崇寧真君」,使關羽正式地在道教取得了合法地位。

明神宗於萬曆十年(1582年),加封關羽為「協天大帝」。

明神宗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就這樣,曾經夜讀春秋的關二爺,成了中國歷史上被儒釋道三家都極為尊奉的人物。

還不僅如此,關羽還是理髮行業的「祖師爺」。因為他們之間有很多共同特徵,比如都是拿刀幹活;都擅長「取人頭顱」。據說,剃頭匠曾經用過這樣的對聯:「試問天下頭顱幾許,且看老夫手中大刀」。

關羽還是很多做生意店裡供奉的財神,比幹是文財神,關公是武財神。

各路英雄好漢也敬奉關羽,尊稱關二哥,甚至是關二爺!


歸根結底,大家敬的是忠義這兩個字。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與朋友交,沒有忠義這兩個字能行嗎?做各路生意,不講忠義,沒有誠信,能有財路嗎?就算有財,能長遠嗎?修道之人,沒有一顆正直之心,凡人都不敬服,能做仙佛?

所以不管到了什麼朝代,穿什麼樣的衣服,有中國人的地方就忘不了關公,也忘不了忠義這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根。

相關焦點

  • 揭秘關羽是怎麼成為佛教的護法神的?
    關羽,關雲長。忠義的化身,蓋世英雄,《三國演義》把關羽塑造成一個「浩然之氣塞天地,忠義之行澈古今」的道德榜樣。其實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前關羽就已經在民間歷千年不朽,從芸芸眾生之中脫穎而出。之所以關羽被擁戴重要的還是他本身的優良特質有直接聯繫。有故事,有氣節最終被儒釋道並尊。很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常常會看到佛的周圍通常有一些護法神將,一個個威風凜凜,氣勢十足。這些都是佛教的是十八護法,佛教的守護神叫伽藍菩薩,伽藍是寺廟的意思。佛教自印度傳來,在中國傳播過程中漢化入鄉隨俗。其中關公就是漢化的伽藍菩薩,跟韋馱菩薩一起擔任佛教的兩大護法。
  • 關羽為什麼能成為佛道兩教菩薩和護法神?
    後來碰到了天台宗的祖師智額大師,在智者大師一番佛法教化下,關羽被褪去兇厲之氣而進入佛門,並發願做佛教的護法。從此天台宗開始供奉關羽,來代替原來的伽藍眾神。此後,各種佛教寺院紛紛效仿,漸漸確立了關羽「伽藍菩薩」的稱謂和佛教寺院右護法的地位。
  • 戰神關羽被後世封神,他究竟是道教的帝君?還是佛教的伽藍?
    戰神關羽被後世封神,他究竟是道教的帝君?還是佛教的珈藍?關羽生平從早年的跟隨劉備、義結金蘭,到後來的陣前斬顏良誅文丑,鎮守荊州,為匡扶漢室立下了汗馬功勞,威震華夏後,由於自己心高氣傲,落得敗走麥城的下場。從此,關羽的一生結束了,但後世評價其為一代戰神,隨著朝代的發展,漸漸被神化,被後世封神,香火不斷。那麼問題來了,奉為神明的關羽究竟是道教的帝君?還是佛教的護法珈藍呢?
  • 關於護法神,伽藍菩薩的由來
    關於護法神,伽藍菩薩的由來是什麼呢?其實伽藍菩薩的全稱是僧伽藍摩菩薩的簡稱,也就是指僧人們所待的地方。他的職責是獎賞善人,懲罰作惡多端的壞人,除此之外,他還會保護寺廟以及那些修行者。伽藍神就保護伽藍的護法,同時也被稱為伽藍土地。大多數情況下,伽藍神都被供奉在伽藍殿裡面,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伽藍殿就是為了支持和維護佛教裡的三大護法而為此修築的。
  • 為孫悟空治眼不是黎山老母而是護法珈藍,黃風嶺原來改編這麼多!
    實際上,原著中試禪心者確實是黎山老母所為,但為孫悟空治眼病卻並非黎山老母,而是護法珈藍。 與黃風怪的打鬥,確實和電視劇大體一樣,孫悟空被他的黃風吹敗,頓時眼睛酸痛。孫悟空與豬八戒的來到一處莊院,在與莊院的老者了解黃風怪的三昧神風後,被老者的三花九子膏醫治眼病。一覺醒來,豬八戒和孫悟空發現昨晚救治孫悟空的是護法迦藍。
  • 關羽和嶽飛都是精忠報國,為何現在大家只拜關羽而不拜嶽飛
    隋朝時天台宗僧人為了在荊州一帶傳教需要, 宣布這個在當地流行的「關三郎」關羽為佛教「珈藍護法神」,然後隨著唐宋時期佛道兩教的擴散,關羽的護法形象終於由荊州傳遍全國,最後成為民間供奉的眾多佛教神靈之一。但注意一點,此時明朝著名人物對關羽的稱呼:如徐渭《蜀漢關侯祠記》、孫承宗《重修漢前將軍關壯繆公祠記》,稱呼仍沿襲蜀漢政權官爵諡號,至多亦是按宋朝所封王號的「關王」 。
  • 關羽死後為什麼能夠被稱為神?劉備趙云為什麼不可以?原來如此
    關帝廟關帝是道教中的一個神仙,關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三國中的傳奇人物關羽。那麼,關羽死後為什麼能夠被稱為神呢?和他同時期的劉備趙雲諸葛亮張飛等人死後為什麼沒能成神呢?眾所周知,關羽被殺以後,很多人都覺得關羽死的特別的冤屈,並且關羽死後也發生了呂蒙與曹操暴斃的事件,於是,很多人就把曹操之死與關羽聯繫了起來,說是關羽的冤魂在報復曹操。
  • 關羽死後封為伏魔大帝,成為道教四大護法元帥之一
    說起戰神這個詞,除了真正的「神」之外,能堪稱「戰神」的還真不多,但說起關公關二爺,那可能很多人都贊同他是真正的「戰神」。特別是在《三國志》《三國演義》中,西晉史學家、文學家陳壽和明末元初小說家羅貫中都對關羽關二爺有了詳細的描述。
  • 關羽是三國期間一名武將,為何會在寺廟裡當護法?
    編者按:關公被廣大佛寺尊為伽藍菩薩,「關公信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信拜人數眾多。2019年適逢關公大義歸天1800周年,各地以不同的方式,紀念以「忠、義、仁、勇」著稱的關公。作為三國時期一位知名武將,關羽為何會在寺廟裡當護法?關羽是怎麼成為伽藍護法的?
  • 關羽三國期間一名武將,為何會在寺廟裡當護法?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關羽這位千餘年來極受國人敬重的道德人物化身,又化身為伽藍菩薩,與韋馱菩薩同是佛教大護法,並稱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神,伽藍菩薩關公為右護法,韋馱菩薩為左護法。聽聽兩個和尚告訴你關羽怎麼成為了伽藍護法?
  • 呂蒙的死真的和關羽有關嗎?關羽「顯聖」的傳說又從何而來?
    《佛祖統記》。而所謂「曹操感神」一見關羽的首級口開目動,鬚髮俱張,則是一種神化關羽的迷信說法,並沒有什麼合理性,也不見史書的記載。儘管荊州之失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有其主客觀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完全歸咎於關羽;但關羽總是要負重要的、直接的責任。這樣一位失敗的將軍,本來不算是怎麼完美的人物:而歷代封建統治者從關羽對劉備的「忠義」出發,出於宣揚封建倫理道德的目的,把他逐漸偶像化和神化了。
  • 佛教:為什麼關雲長能被奉為珈藍尊者?這兩個觀點基本可以解答!
    要說最歷史上最受歡迎的,便非關雲長(關羽)莫屬,歷代皇帝都對其實行冊封,更有佛教奉為珈藍尊者,道教稱之為三界伏魔大帝,可謂享譽不盡。但是,這也不是沒有依據了,自關雲長義字當頭,忠君愛國,是眾多人們心中的榜樣。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說說佛教中的珈藍尊者——關雲長。
  • 道教四大護法元帥:馬趙溫關,其中三眼馬王爺的故事最為傳奇!
    要說道教神話中神通廣大的仙人可謂數不勝數,但是就在民間最廣為流傳和官方敕封的當屬道教四大護法天神,民間又稱他們為四大元帥!這四大元帥可不得了,雖說地位比不上三清四御,但絕對是民間信仰中的F4,他們就是老百姓口中的「馬趙溫關」四大元帥,分別代表著:孝道、財富、健康和忠義。四大元帥都有著各自傳奇的故事,其中當屬三眼馬王爺的故事最為傳奇!
  • 關羽本是一名武將,為何會成為佛教護法伽藍菩薩?
    為什麼伽藍菩薩, 以關公的形象顯於眾人面前呢?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伽藍殿, 聽法師為我們講解伽藍菩薩的故事吧。 位於寺院大雄寶殿的東南側的伽藍殿,供奉著大護法伽藍菩薩。 伽藍菩薩的聖像妙相莊嚴,古樸棗紅映襯著伽藍菩薩的英勇,長袍戰甲加身更顯其威風凜凜的氣魄。只見伽藍菩薩右手託長鬚,有神的眼眸透出豪邁的英氣,宛見大護法的幾分瀟灑與威風。
  • 關羽是如何從人到神,成為武聖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以小說的誇張描寫手法,為突出關羽的忠義浩然,寫道關羽在玉泉山英魂顯聖,恰逢普淨法師因果點化,結下與佛門的第一縷緣;之後《佛祖統紀》亦有記載,隋朝年間,佛教天台宗開宗法師智顗大師遊歷至玉泉山,入定之中遇關羽魂靈拜見,稱願贈玉泉山與智顗大師建立佛寺。智顗大師感動於關羽相贈之情,回去之後上書隋文帝封關羽為護法迦藍菩薩,並在佛寺中塑造供奉關羽神像,與珈藍菩薩韋陀相對應。
  • 關羽的忠義
    佛教在線訊 關羽,本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一名大將。嚴格地說,關羽是一個悲劇性的歷史人物。「大意失荊州」、「走麥城」是他給我們留下的歷史教訓。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歷史人物,人們世代香火供奉。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忠義」二字一直佔有重要的位置,也是中國傳統道德的主要內涵。關羽一生所作所為正概括為「忠義」二字。
  • 如來和玉帝封關羽為神,元始天尊聽了滿臉生氣,通天:你這是報應
    如來和玉帝封關羽為神,元始天尊聽了滿臉生氣,通天:你這是報應說起關羽,不熟悉的人不多,對於他的印象,評價也是兩極分化,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提起關羽,大部分人對他的印象是一身青袍,手握青龍偃月刀,策馬疆場的畫面,是一個無敵沙場的武將。關羽除了給人的印象是縱橫沙場的武將外,最大的標籤是忠義。關羽也因為忠義,被後世之人不斷的祭拜,建立祠堂,死後被如來和玉帝同時封神。說起關羽封神,有點感到奇怪。一般情況下,比如被如來封過的神,就不會被玉帝封神。
  • 三國名將眾多,為何唯獨關羽被民間尊為神?原因簡單,只因兩個字
    那麼,《三國演義》裡像關羽這樣的英雄人物很多,為什麼獨有關羽能成人們心目中的神明,而被萬敬仰呢?比如,曹操的謀士劉曄說關羽「勇冠三軍」;諸葛亮稱關羽「絕倫逸群」;大謀士郭嘉稱關羽是「萬人敵」等等,並且,劉曄又說關羽和劉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而且劉備投曹操時,郭嘉就說關羽是為劉備死用之人等,可見,關羽因對劉備「竭忠盡義」而聞名天下,在三國時期,能得到這樣稱譽的英雄人物卻並不多。後來,關羽敗走麥城中計被殺死之後,讓人們覺得他這麼一位仁義之士,得了如此下場,真是死得很冤屈。
  • 關老爺是如何成為佛門護法?
    曹操擒住了關羽,看中關羽為人忠義,拜為偏將軍。後曹操察覺關羽心神無久留之意,便用大量金銀珠寶、高官、美女來收買,但關羽絲毫不為錢財名利所動。當關羽得知劉備在袁紹處,立即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去尋劉備。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將。曹操得知大怒,與司馬懿設計,聯合孫權共取荊州。劉備拜關羽為「前將軍」,都督荊襄郡事,令取樊城。
  • 揭秘佛教護法伽藍菩薩武財神關公的前世今生
    今某己遇禍而死,願求清誨,指點迷途。」普淨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後往往於玉泉山顯聖護民,鄉人感其德,就於山頂上建廟,四時致祭。以上是小說中的描述,那麼關羽成為佛教護法菩薩以及武財神,事實經過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