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六月六是什麼節日 這個節日臨沂人也過

2020-12-01 今日臨沂

  在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是和農曆有關的,但是現在人除了節假日之外很少關注農曆的節日,所以對於即將到來的農曆六月六很多人都忽略了,那麼農曆六月六是什麼節日呢?

 

  「六月六」是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人民的傳統佳節,由於居住地區不同, 過節的日期也不統一,漢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初六過節,稱為六月六;

 

  有些布依族地區六月十六日或農曆六月二十六日過年,稱為六月街或六月橋。

 

  常見的六月六的叫法及習俗:

 

  1、曬秋節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

 

  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2、天貺節

 

  北宋真宗時,詔定六月六日為天貺節(貺,即賜),謂此日乃神人降天書之日,並於岱廟修天貺殿。

 

  六月六為天貺節,寺院藏經閣在這一天要進行翻檢暴曬,後來沿用到民間。百姓們認為六月六曬衣服、曬書籍、給家畜洗澡,能使衣服曬後不蛀,書籍曬後不黴,家畜洗後不生蝨子。

相關焦點

  • 山東六月六是什麼節日 臨沂地區至今還會祭山神
    說起「六月六」這一天,是很多人忽略的一天,但是在山東的很多地方,六月六這一天是很重要的,那麼在山東農曆六月六是什麼節日呢?   六月六是農曆中非常流行,也是夏季很受重視的一個民俗節日。北方的穀子剛剛開花,因而北方有「六月六,看谷秀」之諺。
  • 農曆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 臨沂人也很重視這個日子
    在我國有農曆和陽曆兩個曆法,但是我國很多的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基礎的,那麼農曆六月初六是什麼節日你知道嗎?   天貺節   六月六明朝,夏天時皇史宬要晾曬皇家檔案月六還被稱作「天貺節」(貺,kuàng,賜贈的意思),起源於宋真宗趙恆。
  • 什麼是龍頭節 龍頭節是什麼節日由來介紹
    現代的很多人對於傳統習俗節日一知半解的,對於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東西越來越沒概念了,例如,大家知道什麼是龍頭節嗎,其實它就是龍抬頭的別稱。那麼龍頭節要幹嘛呢?且隨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龍頭節  龍頭節(農曆二月二),又被稱為「龍抬頭」「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
  • 用農曆過除夕、端午、七夕,日本的節日日期為何「土洋結合」?
    除夕,端午,七夕……大家都知道,這些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而且由於古代中國在東亞地區的文化地位,所以周邊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也過這些節日,既然是中國傳統節日,那自然是用中國傳統曆法——農曆來定日期的了。但是呢?
  • 2018五月節日有哪些 臨沂人五月份會迎來哪些節日
    五月份到來,春末夏初,在這個明媚的時間裡,有哪些節日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2018年5月份節日大全 2018年5月有什麼節日   5月是公曆年中的第五個月,是大月,共有31天。「五月」也稱「皋月」,在北半球,5月是春季的第三個月,這個月有兩個節氣:立夏、小滿。
  • 你知道農曆七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嗎
    你知道農曆七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嗎?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石鼓節、地關節或齋鼓節,是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區是七月十四日),每年有上元節、下三元節。它是中國文化圈和海外華僑區的一個傳統文化節日。祭祀死魂、掛河燈、燒紙錠的民俗,除夕、清明、重陽三個節日,都是祭祖的傳統節日。在漢代,中元節是一個慶祝豐收的節日,在秋天開始賞賜大地。有些莊稼成熟了,人們應該崇拜祖先。按照道教的說法,中原節是葛關的生日,也是乞求葛官赦罪的日子。
  •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19-04-07 12:56   來源: 中原文化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 三月三相傳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 農曆七月十五不光是「鬼節」,在河南還是這個節日,了解一下
    又近農曆七月十五,這是傳統的「中元節」,也三大「鬼節」裡最重要的一個。但在河南省的一些地區,這天還是另外一個節日——牲口節。現在的年輕人聽到「牲口」這個詞,或許有點陌生,但對於七八十年代及以前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 臨沂2018元宵節放假嗎 這麼大節日竟然不是法定假期
    春節已經度過,很多臨沂人都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開始期盼下一次假期是什麼時候,還有不少天真的人開始期盼元宵節……親,2018年的元宵節是不放假的,是不是有點懵?尤其是去年畢業生,原來法定節日裡面沒有元宵節!
  • 2018廣西三月三怎麼放假如何調休補班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介紹
    廣西三月三是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廣西三月三是非常有特色一種節日,那麼廣西三月三是什麼節日呢?廣西3月3怎放假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四、節假日期間,各地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性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並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廣西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其中以壯族為典型,2014年「壯族三月三」申遺成功。
  • 五一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嗎?還有哪些國家過這個節日
    過了春節後,就是元宵節,它是春節的尾聲,時間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人們在這個節日上慶祝新一年的開始,所以元宵節也很隆重,在古代人們稱這個節日為上元節。然後我們再看下中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在遠古時代,人們認為五月是一個不吉利的月份,俗稱厄運。為了避邪,人們把五變成了午,從此就成了端午節。
  • 中國傳統節日的數字之謎: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
    所以中國的傳統節日,跟太陽跟月亮都有關係。種田的老人都知道,莊稼真正的生長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晚上月亮出來以後,因為夜裡有露水。所以到了莊稼開始拔節時候,老農就會去地裡蹲上幾日,聽高粱、稻子生長的聲音。在農曆中,每個月的十五是月圓時間,因此十五會成為人事活動的標誌。
  • 2018農曆八月有什麼節日 這幾個節日大家務必記牢
    現在已經進入了農曆八月份,天氣已經開始轉涼,真正意義上的秋天正式來臨了,而且在農曆八月份還有幾個傳統的節日,每一個都有深遠意義。   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吃月餅是什麼節日
    都知道八月十五要吃月餅,可是很少人知道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慢慢的很多人都說成了吃月餅節,那麼吃月餅是什麼節日呢?接下來小編將告訴你們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八月十五就是國家傳統節日之中的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
  • 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活動
    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為了紀念誰?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但是在很多地區,中元中元節從七月十四就開始了,反而在七月十五很平淡,那麼,七月十四是中元節嗎?
  • 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這個節日明天就到了
    在古代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就是乞巧節,又因為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故事而又被人們稱之為七夕,這個節日一直流傳到現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8年乞巧節是2018年08月17日 星期五,農曆七月初七。
  • 農曆六月六的由來
    今天是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農曆六月初六,讓我來講一講:農曆六月六的由來六月初六為姑姑節,俗稱六月六,遍布全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各有各的傳說和過法狐偃接著說:「 吃完飯後,大家跟我去龍王廟看看,我已設祭祈雨,但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過上好光景。」 大家被感動的笑淚滿堂,女兒女婿被感動的慟首跪拜。從此,翁婿和好。為了吸取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接閨女、女婿回家歡聚一堂。這件事流傳到民間成為習俗,每逢六月六,接女兒女婿回娘家歡聚,故稱之為 「 姑姑節 」 祭龍王,年長日久相沿成習。
  • 五月份有哪些節日 除勞動節臨沂人還知道哪些
    五月即將到來,那麼在五月份有什麼節日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一、勞動節   公曆:2018年05月01日,星期二   農曆:2018年農曆三月(小)十六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 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七夕乞巧節過後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節的時間具體是幾月幾日呢?在中國乞巧節過後是哪個傳統節日呢?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農曆七月初七  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 戲說龍抬頭,雙偶數農曆節日的那些事
    也是廣西漢族、壯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歌節不僅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據記載,歌節已有上千年歷史。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