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1 2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史蒂芬·茨威格
奧地利
作家、小說家、傳記作家、詩人家、劇作家
茨威格,被譽為「傳記之王」,他筆下的歷史細膩而富有情緒。他的近乎素描的寫作手法不僅體現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裡,也更完美地展現於《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本書中。
茨威格的這部作品,在用筆上是素描,但在章法布局中與中國宋朝的山水畫頗有神似之處。宋人的山水畫絕妙之處在於「留白」,往往只在全畫中繪出一部分,剩下的地方留給觀者無限的遐想。茨威格絕不知道宋代蘇軾的那一句:「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但此書無異於與這句詞遙相呼應。
在茨威格眼中,歷史如同藝術和文學一樣,就像天上的星辰一般,一閃而過。正如他所說:「世界總是在荒疏了漫長的無謂時光後,真正的歷史性時刻,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才悉數登場。」
茨威格「看到」了這些群星閃耀的時刻,動筆把它記錄了下來,這部書中,運用了一種客觀但又不失感情色彩的筆觸講述了十四篇獨立的歷史特寫。
這十幾篇歷史中,如拿破崙的滑鐵盧之戰、託爾斯泰的出走、斯科特身亡於南極,幾乎都是眾人耳熟能詳的史實,但之所以茨威格能令其別具一格,在於茨威格極其擅長心理描寫。
在茨威格的短篇小說《看不見的藏品》中,正是運用了這種高超的心理描寫,讓人讀到最後會明白藝術品到最後的價值不在於金錢,而在於它的人文價值。同樣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茨威格以他的心理描寫技巧,向人們展示,在歷史閃耀之時,人物內心中的所思所想,從而使故事變得熠熠生輝,引人深思。
《決戰滑鐵盧》一篇中,法軍元帥格魯希本可以去增援身困險境的拿破崙,改寫敗史,但由於他死守拿破崙追擊逃軍的命令,無視戰況,致使拿破崙兵敗滑鐵盧。
另一篇裡描述年老的詩人歌德,僅因為苦苦追求女子不得,失戀的苦悶擠壓心中,反而他藉助文學使他又煥發出了生命力,如獲新生,他繼續將年輕時未完成的詩稿加以修訂和續寫,從而成就詩句《浮士德》,一舉便將歌德推入世界四大詩人之中。
又如氣勢長虹的土耳其君主穆罕默德,率十五萬土耳其「黑雲」壓城於拜佔庭,拜佔庭城門堅固,正當默罕默德苦無良計時,幾個土耳其人發現了一道名為凱爾卡的小門。
由於拜佔庭軍隊嚴守正門,忘卻了這個小小的、不具備軍事意義的出入口,於是這幾個土耳其人帶來增援,拜佔庭毀於一旦。攻破拜佔庭後,土耳其帝國的暴行抑制了歐洲的勢力近百年。一扇被人遺忘的門,就這樣改變了世界歷史。
如果格魯希能轉念一想,返回支援拿破崙;如果歌德得到了那個女子的戀情;如果土耳其人沒有發現那一道「凱爾特門」……世界的歷史是否就不一樣了?沒有人敢斷言,也正是因此,我才認為這部作品蘊含著中國畫中的「留白」。一個人有一種思考,而這種思考,終究是有韻味且有趣的。
歷史的閃耀如同黑夜中的星,茨威格的這部書中無不展現著「細節決定成敗」這一老話,那麼如果細節有任何改變之處,結局有又如何呢?這就由各位去遐想和思考了。
近期熱文回顧:
黨委宣傳部訊瀾工作社
文字:亢子健
編輯:肖世敏
審核:羽禾
在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