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有這樣一位世外奇人,據說他一生只下過一次山,可即使未曾直接涉足紅塵半步,卻對山下的世事瞭若指掌。有著足不出戶就能將天下運籌於深山之中的能力。他還培養出了四個大名鼎鼎的學生。假如沒有這位名師和他的四位高徒的登場,春秋戰國的歷史將會黯然失色,諸子百家的爭鳴也會索然乏味!
這位史上最神秘的世外奇人就是鬼谷子。
他之所以能有如此盛名,除了過人的謀略,他的識人術也備受世人推崇,被後世廣為傳頌。
鬼谷子說過:「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 這就是鬼谷子高明的識人智慧:每個人的樣貌,都受其內心的影響,所以識人既要觀貌,又要鑑心。這就是鬼谷子識人術:老實人務必要牢記這2句口訣,看人才能一看一個準,不至於吃了啞巴虧還不自知。
一、以貌取人
這裡鬼谷子所說的「以貌取人」,其實並不是說讓你看別人外貌的美醜,來評價這個人的人品能力,而是讓你去觀察一個人說話時的面部表情以及相處時的言談舉止。因為當一個人心有所想之時,他的言語行動就會顯示出一些細節出來,就算這個人可以掩飾內心,但是卻無法掩飾情緒,一定會從某個細節中有所暴露,那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我們察言觀色的能力。
曾國藩就曾通過一個人的眉眼五官、神情姿態,分析出這個人的志向高低,再據此來用人。一次,李鴻章帶三人來找曾國藩安排職務,曾國藩看一眼便對李鴻章說道:「剛才那三人施禮完畢後,我瞟了一眼,左邊那個人還低著頭,態度溫順,小心翼翼,可見是老實謹慎之人,忠厚但不勇猛,因此安排他鎮守後方,做一些後勤供應一類的工作。中間那位,行禮之時畢恭畢敬,但等我走後,他便左顧右盼,神色不端,看著心浮氣躁,明顯是個陽奉陰違,兩面三刀之徒,萬不可重用。右邊那位,始終挺拔而立,神色堅毅,向我行禮時也是不卑不亢,有大將之材,可以委以重用。將來他的成就,不會在你我之下。」
後來果不其然,左邊那位在後勤保障工作中勤勤懇懇,很少出錯。中間那位整日花天酒地,負責的事也錯誤百出,最後被革職了事。而右邊那位,便是最後立下赫赫戰功,官至臺灣巡撫的劉銘傳。
二、以心鑑人
俗話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識人是非常難的事情,難就難在人心複雜,人心隔肚皮。很多儀表堂堂的人,可能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一些其貌不揚的人,反倒可能才華內斂,胸藏樞機。越是心機深沉的壞人,越擅於偽裝自己,不動聲色,所以老實人很難看透人心。
所以,想要讀懂別人的內心,僅僅靠以貌取人還不夠,鬼谷子讓我們還要學會以心鑑人,即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看穿它的內心和動機,而不是被別人表面的言行舉止所誤導,凡事都要深入思考分析別人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只要能夠看透別人的動機,就能把握住他的內心,這樣才不會被表面的偽裝所蒙蔽。
俗話說:「口不饒人心地善,心不饒人嘴上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詐奸。」心地坦蕩之人,往往心直口快。這種人對人善良心底好,總會是刀子嘴豆腐心。花言巧語的人,多數是藏奸的人,儘量是要防備的。寧願結交一幫敢於直言的朋友,也不與嘴甜心惡的人交往。
我們在識人的時候,不能偏聽偏信,一定要聽其言、觀其行。以貌取人,要求我們觀察他的情緒;而以心鑑人,則是需要去分辨他的動機,這樣才能看人一看一個準。
鬼谷子一生隱於世外,將天下置於棋局,弟子出將入相,被後世尊為「謀聖」。他集半生心血,將其畢生所悟,融會貫通,整理出《鬼谷子》一書,其著作被後世稱為「曠世奇書」。如果你還想學習更多識人之術以及為人處世的智慧,都可以來看看這本奇書,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讀古人之書,解今日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