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剛從醫院回家的王女士,想從便利店買些食品,誰知小區周圍所有的24小時便利店都熄燈關門。第二天打聽才知原因是「生意不好」。曾經在沈城如雨後春筍般簇生的24小時便利店,現在究竟處於何種生存狀態,近日記者進行調查。
探訪地點
瀋河區二經街一家24小時便利店
探訪時間一:晚上8點
夜幕剛剛降臨,瀋陽人的夜生活也正剛剛開始,旁邊幾家飯店不斷有客人進出,服務生指導來賓倒車的聲音不絕於耳。
這家24小時便利店距離這些紅火的飯店雖然隔了一條街,但也受到了不少影響,不時地有人來購買飲料、冰點。
不過,到店的客人在店內停留時間很短,多是直接到冰櫃處取想要購買的東西,然後付錢離開。十分鐘約有五六個人光顧,單次結帳的金額在15元以下。
探訪時間二:晚上10點
晚上10點,臨街飯店的顧客見少,便利店門口的街道也變得人煙稀少,十分鐘只有兩三個人光顧,購買的只是水或麵包,單次結帳金額在十元以下。
過了晚上10點半,收銀臺上的女服務員和記者開始數行人,半個小時店門口過去的人開始從七八個變成五六個,最後到一兩個。女服務員的精神頭也變得不集中,開始玩弄自己手機上的掛件。偶爾聽見有人走路的聲音,猛地抬起頭尋找來源。看行人走過,再低頭玩弄掛件。
探訪時間三:凌晨1點
凌晨1點,坐在收銀臺上的女服務員和老闆趴在收銀臺上,不住地打著哈欠,店門口的路漆黑,沒有行人和車輛,只有他們店牌匾上藍白相間的霓虹燈在閃爍。挺到1點10分,寂靜終於被一陣電話鈴打破。「才要兩瓶礦泉水。」接完電話的女服務員趕緊從座位上跳起來拿貨往對面小區送,嘴上雖然不願意,但臨走的時候還是告訴記者,「這還比沒有強多了。」十多分鐘之後,她回到座位上,便利店再次陷入沉靜。凌晨1點半,馬路上靜悄悄,店主準備關店,和記者嘮起24小時便利店現在的遭遇。
問題1:晚上營業成本過高
30多歲的店主用「硬挺」來形容自己開店的感受,「過去認為開24小時便利店挺容易,就是坐著收收錢,每天都有收入,現在才知道,成本太高。」他們先是請父母來幫忙,但兩位老人熬了半個月就挺不住了。沒辦法,他們僱了2名服務員。另外,還請了一名商品入庫員。進貨不入電腦庫,服務員到晚上迷迷糊糊很容易丟商品。三人,每月多支出4500元。
「開24小時便利店是因為聽說24小時比普通便利店賺錢,晚上11時到次日凌晨2時是24小時便利店的消費高峰期,好的便利店可以做到2000-3000元的營業額,比白天賺得還多。但自己開上才知道,那是去年之前的事情了,現在一晚上才幾百元,趕上陰天下雨不足百元。」店主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她店面每個月租金5000元,水電費1500元,加上夜班人員開資4500元,合計1.1.萬元,平均每天需近400元的利潤才能回本。按照20%的毛利率來算,一天最少要有2000元銷售額。
問題2:夜生活減少,客流量減少
店主介紹,24小時便利店最初的起源是用以滿足顧客應急性、便利性需求的零售業態,針對人群是娛樂場所工作、消費人員、計程車司機、夜晚下班族等,以青年人居多。不過,「現在晚上出來消費的人越來越少。」
她總結了幾點原因。其中一點是今年對街路燒烤的整治活動開展得非常好。回顧起去年她家剛開業的時候,周圍個人擺攤的燒烤店有兩家,一直營業到晚上2點左右。成型的燒烤店有五六家,每天也營業到一兩點鐘,每天能給他們帶來幾十人來消費。而現在個人的兩家攤點已經被取締,燒烤店因為不讓在外面擺爐子,顧客也少了很多。其中有一家店一個月換了三個老闆也沒扭轉虧損局面。
另外,現在部分開放式老舊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該便利店所在的小區也在改造之列。過12點後,小區只留南門,其餘三個方向的門都上鎖,而這家便利店的位置正在小區的北門。
問題3:居民越來越會節儉
說完這些,店主又向記者介紹,其實今年還有一個最讓24小時便利店頭疼的因素——大家都學會節儉了。「菜、水果啥都貴,但錢是固定的,所以來24小時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少。」她回憶起前幾天遭遇的事情:小區有一位女士購買了一袋醋,比超市貴了1角錢,當天晚上這位女士就來到超市把這袋醋退了,第二天走了半小時到超市購買了一袋醋。
「鑑於此種原因,現在24小時便利店在逐步改變,一方面輕易不敢提價,二是改變傳統意義上滿足顧客應急性、便利性的需求,擴大銷售範圍。」店主首先以冰鎮飲料為例,去年只要是進冰箱的礦泉水和飲料都比常溫的高出0.2-0.5元錢,而現在根本不敢提價,唯恐流失顧客。再說銷售範圍,過去24小時便利店主要經營零食、飲料,現在內衣、鞋墊、油鹽醬醋等應有盡有。這名店主介紹,她剛開店時只有1500多種商品,現在增至近2000種,「油鹽醬醋一袋也只賺幾分錢,內衣半個月也賣不了一件,但沒有的話,顧客根本不在店內停留,別的東西也賣不動。」
專家說:開店過多也是原因之一
「現在的便利店確實有這樣的困擾。」市連鎖經營協會的工作人員認為還有一個原因:消費人群有限,24小時便利店數量太多。起初便利店興起時,數量還能統計過來,而現在根本無法統計,僅24小時便利店連鎖店的名字就有好多,例如每之購、佐客、快客等等。
「每天有不少新開張、也有關門的,太多了。」果然,記者在瀋河區南三八裡小區附近就找到5個品牌的24小時連鎖便利店(3個是一個品牌),5家私人開的24小時便利店(小賣店)。不過,現在只有1家便利店還堅持24個小時開店,其餘的都在晚上12-凌晨1點關店。
如何改變這種經營狀況,該工作人員建議找到自己便利店的特色,以區分開與其他店的不同。而記者了解到,在美國、日本市場上,不少便利門店除了賣熱咖啡、自助冷飲、新鮮飯糰和郵票外,還提供各種代收費服務、票務服務、代購服務、送貨上門服務等等。
(來源:瀋陽晚報 記者 鄧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