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朝代的覆滅都有一個由盛轉衰的過程,而導致王朝衰敗的敗家皇帝中,秦二世胡亥、隋煬帝楊廣、宋徽宗趙佶和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四人中,誰是歷史敗家王?
要評選歷史敗家王,首先要確認敗家的標準是什麼?最敗家應該指的是將前期積累的資本揮霍一空,按照這個標準,我認為宋徽宗比胡亥、楊廣以及乾隆更有資格獲得這個稱號。
首先,胡亥是一個傀儡皇帝,大權在趙高手裡,他想敗家也沒機會啊。另外他老爹嬴政在位時期推行暴政,積累了十分尖銳的社會矛盾,給他留了一個爛攤子,說他是一個背鍋俠更恰當一些。
另一個隋煬帝楊廣,也不能說是敗家,只是太急功近利了,步子邁的太大,最後導致局勢失控。隋煬帝這人就是把目標定的太高,,修運河,徵高麗,三下江南搞視察,反正就是啥都要搞得轟轟烈烈,建功立業彪炳史冊的想法已經超出了當時社會的生產力,沒辦法,只能怪他幹起工作來太不顧人民的死活,自己把自己給葬送了。
再說說「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對他的詬病主要集中在六下江南勞民傷財這件事上,但是皇帝深入民間視察,也是了解民情民意的一種手段,此外,他在位期間徹底平定準格爾,掃除西北邊患,對內沒有大的政策失誤,總體上來說還是可以的。
最後再來看看宋徽宗趙佶的表現,作為北宋第八位皇帝,接手的是前任七代先輩打下的穩固江山,就連此時的頑疾西夏也被打的到了滅國邊緣,王安石變法給朝廷提供了穩固的稅賦,總體上外無邊患內無動亂。
在他之前,大宋已經積累了一百多年的殷實家底,不管在物質,還是在文化上,都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而我們這位除了當皇帝不行,其他樣樣精通的文藝皇帝是如何花樣作死的呢?
就像當今社會不知創業艱辛的富二代一樣,對錢沒有概念,肆意揮霍花錢無度,擁有那麼多底蘊的宋朝,最終還是成了破落戶。宋徽宗趙佶繼位後大肆修建宮殿,平地積土成山建造皇家園林墾嶽,耗費巨帑收集天下奇珍異石飛禽走獸。
據說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結尾就是畫到了墾嶽的一角,不敢再畫下去了。
另外宋徽宗還寵信奸臣,縱容買官賣官,加上因其信奉道教,將大量道士封官加爵,導致官員數量短短幾年翻了數倍,這些人白白浪費了大量朝廷俸祿。為滿足不斷增大的開銷,巧立名目搜刮民財,激起民變,爆發方臘起義,這在以仁政治國的宋朝還是第一次。
而宋徽宗趙佶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國破家亡,百年大宋被金國一波流帶走,而自己也成了階下囚。
這個最敗家的稱號,宋徽宗拿的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