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開國大典,究竟有多少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呢? 據文獻記載,有資格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典禮的新中國領導人、政協代表和候補代表共622人。我們知道林彪等人由於各方面原因沒有參加,登上天安門參加慶典,是何等的殊榮?而這位國民黨元老,不僅不感恩,反而因為個人私利,將來之不易的和平不屑一顧。
其實,在天安門城樓觀摩開國慶典的622人當中,有75人組成的特別邀請代表團,宋慶齡是團長。有戊戌變法領導人之一梁啓超之子梁思成;前清翰林張元濟;中國近代海軍耆宿薩鎮冰;國民黨將領張治中、邵力子、傅作義、程潛等。而楊虎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當時他已經69歲,國家對楊虎還是不錯的,沒有立即執行死刑,看在他已經年逾古稀的份上,準許他在監外服刑,最終沒槍斃而是自然病逝,終年79歲。
1949年的時候,我們剛剛建國,人民軍隊的建設仍然處於初級狀態,閱兵式上除了幾架臨時組成了空軍,最為壯觀的,就要數坦克兵了。在那個時候,坦克,是我們能拿出的最主力,也最先進的武器了。所以,閱兵式上,坦克是作為重點項目極力展現的。但是在閱兵式前幾天,也就是在9月26日,閱兵指揮部向參加閱兵的坦克兵部隊宣布了三條禁令:
第一、開國大典中坦克如果在天安門前停車,一律依軍法判死刑。
第二,從26日起,所有受閱人員不準離開營地,不準外出。
第三,所有受閱人員不準會見營地以外人員。
頒布禁令是當時國內形勢的需要,那時候還有許多國民黨特務組織就比如本文說道的楊虎: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了一宗投敵叛國的大案,犯罪嫌棄人就是69歲的楊虎。
楊虎與蔣介石是結拜兄弟,與孫中山也是患難之交。楊虎幫助蔣介石執掌國民黨大權,而蔣介石也厚待了楊虎,可是楊虎並不滿足,他想要的是和蔣介石平起平坐,蔣介石也深知他這位結拜兄弟的狼子野心,暗中奪了他的權,讓他成為有名無實的國民黨資深元老。他的權利野心非常大,在新中國成立時,他要求自己擔任全國政協委員。
他在孫中山執政時期擔任過警衛總隊長,海軍陸戰隊的司令。由於當時楊虎拒絕了蔣介石逃到臺灣的邀請,於是周恩來總理立即設法讓其遷往北京,並邀請楊虎參加開國大典,受任政務院顧問,生活上給予優厚待遇,安排在"恭親王府"居住。但由於楊虎在四一二政變上的罪行,以及迫害民主人士的經歷,完全不可能讓他當政協委員。
楊虎曾任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上海警備司令。1889年,楊虎出生於安徽省寧國縣。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積極參加辛亥革命。1915年12月袁世凱謀劃稱帝時,楊虎與陳其美、蔣介石等人發動肇和艦起義。1917年任護法軍政府軍事委員,1918年任廣州大本營參軍,後任鄂軍總司令。
正因為如此,楊虎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和臺灣聯繫,九年後楊虎去信請求自己作為蔣介石內應,然而楊虎的信被公安機關攔截,楊虎也因叛國罪入獄被判死刑。真是人心不古蛇吞象。女人,可以沒有驚豔的容貌,可以沒有完美的身材,也可以沒有優越的家境,但不能沒有寬容的良好品質。寬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這件案子中,小編覺得我們的國家將這一美德演繹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