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圖刊】各地節慶花燈演繹五彩斑斕的夜

2020-12-19 光明網

  華燈初上,火樹銀花,街市如晝,流光溢彩。在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全國各地都推出了有自己城市特色的燈光展覽。花燈,又名"彩燈」「燈籠」。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

  2020年1月12日,春節臨近,北京前門大街裝點一新,燈光璀璨,洋溢出濃鬱的喜慶氛圍,盛裝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燕翔攝/光明圖片)

  2020年1月12日,春節臨近,北京前門大街裝點一新,燈光璀璨,洋溢出濃鬱的喜慶氛圍,盛裝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燕翔攝/光明圖片)

  2020年1月8日晚,江蘇省南通市紫琅燈會130餘組花燈亮燈調試,迎來首批參觀者。以"紫琅燈、中國年"為主題的燈會將於1月15日正式開幕,這次南通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燈會為期一個半月。(許叢軍攝/光明圖片)

  2020年1月8日晚,江蘇省南通市紫琅燈會130餘組花燈亮燈調試,迎來首批參觀者。以"紫琅燈、中國年"為主題的燈會將於1月15日正式開幕,這次南通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燈會為期一個半月。(許叢軍攝/光明圖片)

  1月9日晚,2020年"春滿中原.老家河南"陝州燈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地坑院民族文化園點亮。圖為無人機拍攝三門峽市陝州區地坑院民族文化園金鼠迎春燈。(杜傑攝/光明圖片)

  1月9日晚,2020年"春滿中原.老家河南"陝州燈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地坑院民族文化園點亮。圖為無人機拍攝三門峽市陝州區地坑院民族文化園璀璨奪目的燈展。圖為,一名孩子正在用手機拍攝璀璨奪目花燈展。(杜傑攝/光明圖片)

  2020年1月13日,上海豫園鼠年燈會10日起已正式亮燈。當天傍晚5時許,豫園商城內的黃金廣場、九曲橋廣場和中心廣場三大廣場上的鼠年主題燈飾亮起煥彩燈光,吸引了大量遊客和市民現場賞燈,現場年味十足。(王岡攝/光明圖片)

  2020年1月13日,上海豫園鼠年燈會10日起已正式亮燈。當天傍晚5時許,豫園商城內的黃金廣場、九曲橋廣場和中心廣場三大廣場上的鼠年主題燈飾亮起煥彩燈光,吸引了大量遊客和市民現場賞燈,現場年味十足。(王岡攝/光明圖片)  

  2020年1月11日夜,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九曲黃河燈陣燈光調試進入最後階段,即將開門迎客。(王將攝/光明圖片)

  2020年1月11日夜,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九曲黃河燈陣燈光調試進入最後階段,即將開門迎客。(王將攝/光明圖片)

  2020年1月12日,貴州省新蒲新區新舟鎮槐安村的貴州農博園內的2020龍頭馬·貴州農博園首屆大型迎春燈會現場人來人往,夜景斑斕,據了解,當天前來賞燈的遊客接近5000人次。(馮悝攝/光明圖片)

  2020年1月12日,貴州省新蒲新區新舟鎮槐安村的貴州農博園內的2020龍頭馬·貴州農博園首屆大型迎春燈會現場人來人往,夜景斑斕,據了解,當天前來賞燈的遊客接近5000人次。(馮悝攝/光明圖片)

  2020年1月13日,四川省遂寧市蓮花燈會為遂寧市民帶來一場燈會盛景,讓市民過一個熱烈、喜慶、歡樂、祥和的遂寧年。(劉昌松攝/光明圖片)

  2020年1月13日,四川省遂寧市蓮花燈會為遂寧市民帶來一場燈會盛景,讓市民過一個熱烈、喜慶、歡樂、祥和的遂寧年。(劉昌松攝/光明圖片)

相關焦點

  • 環保花燈傳遞「綠色節慶」
    一組由6萬多個廢舊塑料瓶築起的大型環保花燈《美麗家園》首度登場,傳遞環保生活的「綠色」節慶觀。春節期間,越秀公園每天30名志願者堅守崗位,攜手一批來自廣州校園的小講解員,為遊客提供導覽服務,自成一道新春景觀。
  • 傳統花燈承載節慶文化
    作為平話人的重要節慶,江南區菠蘿嶺元宵花燈節已連續舉辦25屆,是我市規模最大,活動內容最豐富,參與市民最多的燈會,也成為我市極具影響力的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近日,本報組織讀者體驗傳統花燈製作,感受平話節慶的魅力。
  • 宋代元宵節焰火發達 花燈製作華麗奇巧(圖)
    火樹銀花點燃狂歡之夜  據傳漢文帝就起意正月十五要「與民同樂」,讓家家張燈結彩,以後成為傳統。  唐代城市實行坊巷制度,入夜由金吾(掌管京城戒備防務的官——作者注)夜禁,禁止宵行。唐代正月十五前後三夜,「金吾不夜禁」,讓民眾觀燈遊樂。
  • 元宵節裡「憶」花燈(圖)
    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當然,在有些地方還有提燈籠遊行的盛況,據說這一習俗最早由粟特人傳入中原,至今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 走馬燈,古代特色節慶花燈,畫影流轉的浪漫
    其故事發生在上元節的大唐長安城,除了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劇情,那滿屏閃耀、璀璨奪目的花燈,更是點亮了我們心中的盛唐。唐代的上元節,就是我們現在的正月十五元宵節。資料記載,唐朝上元節最重要的活動是看花燈,唐時的花燈有多熱鬧,白居易描述得好:「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長安十二時辰》劇照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一種特殊的花燈——走馬燈。
  • 大陸花燈閃亮臺灣元宵節
    圖為臺北燈節上的上海花燈。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佳節前後,臺灣各地都會舉辦大大小小的燈會活動,人們賞花燈、猜燈謎,歡度新春。而來自大陸各地的特色花燈,更為寶島的元宵之夜增添了熱鬧和喜慶。
  • 正月十五鬧花燈,為什麼?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元宵之夜,人們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既是慶祝元宵佳節,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鬧花燈是元宵節眾多習俗中最為主要的一個,何時開始,說法不一,但一般認為始於西漢,興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故元宵節也叫燈節。
  • 花燈迎來團圓夜,最美不過人家燈火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豎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
  • 浙江各地取消或暫停民俗宗教文化節慶活動
    浙江各地取消或暫停民俗宗教文化節慶活動 2020年01月25日 09:57:09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陸遙   浙江在線1月25日訊(記者 陸遙) 1月24日,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全省各地陸續取消了2020年新春文化旅遊活動。
  • 在上元節燈會這天,古人究竟都能看到什麼樣的花燈?
    △《長安十二時辰》燈會片段截圖古人把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正月十五)稱為上元,正如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所展現的,上元節是古代相當隆重的一個節慶,舉國上下都可歇職度假,而這個節日最重要的活動就是賞花燈。
  • 【圖刊】我們是「狼人」
    【圖刊】我們是「狼人」 (1/17) "← →"翻頁
  • 連城芷溪遊花燈,傳承三百餘年的「紙包火」奇蹟
    芷溪文化底蘊十分厚重,有豐富的古宗祠古民居等文化,特別是芷溪花燈及其出遊風俗,獨樹一幟,別樣風採。花燈之精美,儀式之隆重,場面之壯觀,堪稱客家民俗節慶文化活動中一絕。見過芷溪花燈的人無不嘆為觀止。芷溪花燈歷史悠久,始於康熙年間楊姓十六世楊顯貴期間,迄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花燈製作工藝精湛,點亮燈時,色彩斑斕,通體透亮,晶瑩剔透,美輪美奐,被稱為「紙包火」的奇蹟。芷溪人把遊花燈叫做出花燈,全村各姓各房逐年輪流。輪到的每年正月就要做花燈。遊花燈,還要擺酒席宴請親朋好友,盡情地樂,樂得熱鬧樂得喜慶。
  • 西安城牆:萬盞創意科技花燈點亮中國年
    新華社西安1月18日電(記者周永穗、梁愛平、藺娟)「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夜幕降臨,古都西安城牆披上了星光大衣,好似天上宮闕,流光溢彩惹人憐。牆為幕,燈為媒。2020年西安城牆新春燈會於17日晚正式亮燈,接下來的39天,緊扣時代主題的炫彩花燈,將成為西安城牆獻給市民與遊客的新年大禮。自1984年以來,城牆新春燈會已成功舉辦32屆,成為西安知名文化旅遊活動、全國重要節慶慶典活動。
  • 廣州竟然有這麼美的花燈~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過元宵是各地非常有意思的白雲山晝賞百花夜觀燈2019白雲山廟會花燈攜手佛山民間藝術社將十二生肖與花卉展示相結合在白雲山南門入口、山頂廣場展出「迎春花開」「十二生肖恭賀新禧」等多組花燈
  • 石燕湖花燈節平安夜浪漫來襲 19.9元搶亮燈儀式門票
    12月24日晚,石燕湖花燈節將浪漫亮燈。花燈節開燈儀式將於24日18:30分開啟,持續至2月16日。紅網時刻12月24日訊(通訊員 葉宸)今晚,長沙石燕湖花燈節將浪漫亮燈,點亮平安夜,19.9元即可搶購亮燈儀式門票。遊客可以徜徉在花燈的海洋中,還能觀賞各色花傘,嘗遍各地特色美食,體會民俗風情。花燈節開燈儀式將於24日18:30分開啟,持續至2月16日,入園時間16:30—21:00。
  • 晉江(安海)「三大節慶」魅力非凡
    凝聚發展合力 堅定文化自信  元宵花燈攻炮城、端午捉鴨嗦囉嗹、中秋博餅燒塔仔,三節魅力現安海。   150多萬人次關注「三大節慶」  2017年,晉江安海「三大節慶」活動儼然是吸睛神器,共吸引150多萬人次的關注。  元宵節期間,晉江市(安海)首屆元宵文化節成功舉辦,攻炮城、花燈展、洪世清洪世川昆仲書畫作品展、倪耀福「安海題材」剪紙作品展、《龍山情緣》木偶劇專場演出等7項活動精彩上演。
  • 晉江安海:四百多盞花燈亮燈 3D燈光秀亮相(圖)
    鬧元宵,賞花燈。17日晚8時,安海三裡街剛剛布置完工的花燈亮燈。作為晉江市(安海)第三屆元宵文化節的重頭戲,「萬代好」杯福建省第二屆花燈藝術展於17日開展,並將持續至2月22日。3D燈光秀上展示的古塔和帆船。
  • 「花燈競開,千門如晝」,熱熱鬧鬧的元宵節各地風俗有哪些?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元宵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如吃元宵、送花燈、猜燈謎、賞圓月、燃爆竹、舞獅子、踩高蹺、走百病等。送花燈簡稱「送燈」,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因「燈」與「丁」諧音,「送燈」以求添丁吉兆。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 玩轉音樂逛廟會 寶華山跨年夜讓你嗨翻天
    步步景處處情,柔柔音鬧鬧聲,點花燈、看晚會、敲頭鍾、醉新年、品美食、許心願,共享狂歡不眠夜。江蘇廣播著名男女主播現場主持,中外藝人匯聚一堂,雜技、相聲、樂隊、魔術等一連串特色新穎的活動強強結合,帶給遊客不一樣的跨年之夜。江蘇音樂廣播主持人王辰現場演繹折子戲,外籍夢龍樂隊帶來「sugar」「good with you」「Rock with you」精彩歌曲,黑米樂隊深情歌唱「紙短情長」「最美的期待」,佤族演員們跳起祈福舞蹈,共築一場視聽饕餮盛宴。
  • 各地舉辦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慶祝元宵節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北京3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昨天(2日)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舞龍、舞獅、觀燈會猜燈謎,全國各地舉辦多種民俗活動歡度元宵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