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誕辰110周年,北京人藝用《雷雨》開啟系列紀念活動

2020-12-13 澎湃新聞

北京人藝《雷雨》劇照9月24日,著名戲劇家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誕辰110周年的當天,北京人藝用他的代表作《雷雨》紀念自己曾經的院長,並由此正式開啟一系列的紀念活動。這部家喻戶曉的經典,至今已在人藝的舞臺上演出了66年,伴隨著一代代演員和觀眾的來來往往,真正做到了常演常新,展示出經典作品的雋永魅力。

北京人藝《雷雨》劇照《雷雨》創作於1933年,時年不過20歲出頭的曹禺用這部在抽屜裡壓了一年多的作品,真正詮釋了何謂「出道即是巔峰」的天才定律,該劇也是中國話劇史上當之無愧的高峰之作。「曹禺誕辰110周年,我們拿《雷雨》來演出,是北京人藝的一種態度。這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們的壓艙石。演這部戲,我們要對得起曹禺,對得起傳統,對得起自己的堅持,對得起臺下觀眾。」導演顧威介紹說,此番排演,要在力求原汁原味呈現經典的基礎上,又有自己的特點。「我們首先要忠於原著,要求有時代感,這種時代感不只是臺詞,而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語言方式。重音如何處理,呼吸如何使用,作者都已經寫在了劇本裡。這些演員們都有著紮實的功底,他們敬畏經典,然後在自己身上找到和人物的契合點。」

北京人藝《雷雨》劇照一部經典的演出至今,靠的是一代代人的傳承。從1989年就伴隨蘩漪這個角色至今已經三十一年的龔麗君,這次的身份也首度有了變化。與顧威一起擔綱導演的她,坦言對於經典的傳承有著一種使命感,「《雷雨》是人藝的壓倉戲,它要傳下去,不能有損失。」雖然身份不同,但對於《雷雨》的感情讓她繼續不遺餘力,「曹禺先生的臺詞有詩韻,並且有著豐富的潛臺詞,演員只有講出這些才有意思。演員演這個戲,要動心,動了心,臺詞和調度才有生命。」從再次對全劇進行準備學習到毫無保留地言傳身教,龔麗君的心願是這個角色能被演繹得越來越好,「角色不是屬於演員的,而是屬於座兒的,不同的演員去演,最終都是為了呈現給觀眾,讓觀眾去評判。」把經典一代一代傳下去,也是人藝人身上的責任。

北京人藝《雷雨》劇照雖然是新的陣容組合,但這一次演出用導演顧威的話說「演員們有著自己的特點,他們是在自己身上滋生出人物」。被戲稱為「大少爺專業戶」的王斑從「少爺」升級為「老爺」,雖然早有大少爺周萍的形象深入人心,但他扮演起周樸園來,不僅展示出人物內心變化的情感軌跡更凸顯出他做人的城府和不怒自威的壓迫感,讓人一邊笑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一邊又感嘆他對角色的把控力。蘩漪的扮演者張培,可謂是從曹禺的劇作中走出來的女演員,一邊在《北京人》中她是凌厲逼人的大少奶奶曾思懿,另一邊在《家》中她是溫婉悲情的梅表姐,可謂是一戲一格。她扮演的蘩漪將這位女性的悲劇色彩演繹得豐富具有層次,每一次爆發都充滿內心的力量。

北京人藝《雷雨》劇照此次出演大少爺周萍的是人藝青年演員劉智揚,近年來在話劇舞臺和影視領域的雙重歷練,讓這位青年演員更加成熟,他的大少爺給了觀眾一種親近感,讓他的懦弱更具悲劇性。扮演魯媽的吳珊珊,在人藝舞臺上塑造了眾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這次她的表現把魯媽內心的愛與恨豐富地展現給觀眾。飾演周衝的趙正添是剛到人藝一年的青年演員,雖然是劇組的小字輩,可他飾演的周衝卻充滿光彩,他用美好與純淨反襯身邊人和環境的壓抑與痛苦。再加上觀眾熟悉的白薈飾演的四鳳,張萬昆飾演的魯貴和孫大川飾演的魯大海,《雷雨》劇組真正傳達出一種氣場,即每一個人物都像生活在劇中,每個人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的存在。另據悉,伴隨著《雷雨》的上演,曹禺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也正式拉開帷幕,9月24日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座談會暨學術研討會同期召開,國內專家學者共聚一堂,交流、研討曹禺的創作和他帶給中國戲劇的影響。同時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專題展覽也於當天在線上線下同步開展,展覽分為四個板塊,用圖文展覽和實物展櫃結合的形式展現了曹禺的人生成長及藝術創作歷程,回顧他與人藝之間的共同記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新版《雷雨》首演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9月24日,北京人藝正式首演曹禺誕辰110周年紀念演出《雷雨》,並以此開啟一系列的紀念活動。 公開資料顯示,《雷雨》創作於1933年,是曹禺的不朽名作,也是中國話劇史上的高峰之作。
  • 北京人藝啟動曹禺誕辰110周年紀念演出月 《雷雨》《家》將上演
    中國網北京9月4日訊 記者從北京人藝獲悉,在曹禺先生誕辰之際,北京人藝選取了其兩部代表性的作品《雷雨》和《家》,從9月24日起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演出。2020年9月24日,是中國傑出的戲劇家曹禺先生的110周年誕辰,這個日子對於北京人藝來說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雷雨》《雷雨·後》演員陣容正式...
    上個月由保利、央華、戲劇東城、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話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在保利劇院舉行的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為戲劇復工復產吹響了一記響亮的集結號,活動上也拉開了下半年保利&央華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戲劇演出季的帷幕。
  • 說不盡的曹禺,演不完的「曹劇」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原標題:說不盡的曹禺,演不完的「曹劇」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說不盡的曹禺,演不完的「曹劇」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2020-12-18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不動聲色▲曹禺 新華社資料片宋寶珍1910年,
  • 北京人藝新陣容排演話劇《雷雨》《家》
    北京人藝新陣容排演話劇《雷雨》《家》創新演繹,照亮經典魅力來源:人民日報記者 曹雪盟核心閱讀今年是戲劇家曹禺誕辰110周年,北京人藝以新的陣容組合,將曹禺的話劇《雷雨》和《家》呈現給觀眾。此次演出在留住原汁原味的基礎上,用新演員、新方式詮釋作品的個性與魅力。一代代人的接力創新,讓經典在持續不斷的演繹中擁有了長久的生命力。今年是戲劇家曹禺誕辰110周年。前不久,北京人藝開啟為期1個月的演出,將戲劇經典《雷雨》和《家》呈現給觀眾。圖為話劇《家》劇照。
  • 遊曹禺故居 演話劇《雷雨》
    電子版首頁 > 第A03版:讀北京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青年報「教育圓桌」小記者國慶期間開啟天津戲劇之旅
  • 話劇《雷雨》巡演 所到處掌聲不斷
    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的經典話劇《雷雨》日前在宜興保利大劇院上演,獲得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 為紀念曹禺大師誕辰110周年,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攜經典話劇《雷雨》在今年開啟歷時三個月的全國巡演,巡演途經天水、保定、包頭、神木、銀川、潛江、廈門、福州、深圳、海口、惠州等地。
  • 肖戰現身曹禺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坐姿乖巧狀態佳,撐住零打光
    7月31日,肖戰出現在曹禺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上,以青年演員的身份與著名作家、編劇,同時也是曹禺大師的女兒萬方女士對話,這也是自上次公益直播後,肖戰終於再次出現在直播活動上,總算不再是物料和採訪視頻了,這回是真真正正的新鮮戰啦!
  • 說不盡的曹禺,演不完的「曹劇」——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1934年,他以曹禺的筆名發表了劇作《雷雨》(此前曾以此名發表小說),此後又創作或改編了《日出》(1936年)、《原野》(1937年)、《北京人》(1941年)、《家》(1942年)等優秀劇作,這些劇作膾炙人口,成為經典,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不僅被譯成英、法、俄、德、意、日、韓、蒙古、西班牙、阿拉伯等多種語言,而且在各個劇院和中外舞臺常演常新。
  • 大劇作家曹禺誕辰110周年,欣賞他十句充滿詩意的格言,建議細品
    提到話劇劇作家,國人可能沒有人不知道曹禺的名字。曹禺創作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經典作品,每一部都影響深遠、非同凡響,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所以大學時,才算是正八經讀《雷雨》,一邊讀一邊震驚,曹禺年紀輕輕,才二十出頭寫出《雷雨》,這是怎樣的才氣和心性啊?《雷雨》是一齣悲劇,在這齣悲劇裡,映射出一個不平等的世界中,命運對人殘忍的捉弄,舊社會的腐朽、昏暗,舊思想的腐蝕、愚昧,雷雨就像一聲吶喊,一聲呼喊一樣,響徹夜空。
  • 戲劇大師曹禺誕辰紀念 曹禺簡介代表作品生平創作介紹
    戲劇大師曹禺誕辰紀念 曹禺簡介代表作品生平創作介紹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萬家寶,字小石,小名添甲,漢族,祖籍湖北潛江,出生於天津,中國傑出的現代話劇劇作家。  其父曾任總統黎元洪的秘書,後賦閒在家,抑鬱不得志。曹禺幼年喪母,在壓抑的氛圍中長大,個性苦悶而內向。
  • 北京人藝聯手北京電臺朗讀名劇 演繹《雷雨》《茶館》等經典片段
    郭煒、李莉、嘉佳、立新、李銳、劉佳等16位「北京好聲音」主持人和藍天野、濮存昕、龔麗君、唐燁等北京人藝的藝術家,一起演繹了《蔡文姬》《雷雨》《茶館》等經典戲劇片段,用聲音傳播經典,致敬經典。此次經典劇目情景朗讀會是北京電臺和北京人藝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後的又一次探索與實踐,也是北京電臺2019「聽見經典」系列活動的「重頭戲」。
  • 北京人藝經典話劇《雷雨》海口上演 引熱烈反響
    3月17日晚,2018精品劇目惠民演出暨紀念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文化惠民活動專場演出--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以下簡稱「北京人藝」)帶來的話劇《雷雨》在此上演。這部已面世50年的經典話劇作品引來觀眾們的熱烈掌聲,北京人藝一眾藝術家為海南觀眾奉上一道回味無窮的話劇盛宴。
  •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 女兒萬方新作《你和我》面世
    萬方 曹禺先生全家福,右二為萬方 塵封八十載46封民國情書首次公開,跨越近百年66幅家族照片原貌呈現。今年是戲劇大師曹禺誕辰110周年,作家萬方新作《你和我》日前面世。 寫這本書對父輩多了愛和崇敬 寫《你和我》,對於父親曹禺,對於曹禺身邊的那一代知識分子,萬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萬方回憶,《北京人》是1942年寫的,它的誕生和爸爸媽媽相遇、愛情的爆發有直接的關係。「劇中的愫方實際上是以我媽媽為原型的。愫方喜歡畫畫寫字,她靜靜的淡淡的憂傷,對人的一種奉獻,都是從我媽媽的形象來的。」
  • 保利·央華 2020 年度製作連臺戲《雷雨》《雷雨·後》演員陣容...
    在保利劇院舉行的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為戲劇復工復產吹響了一記響亮的集結號,活動上也拉開了下半年保利·央華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戲劇演出季的帷幕。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的主持人張越說:「我們以戲劇前輩的作品,關照我們自己的生命。」紀念曹禺就是紀念中國戲劇。 本次保利·央華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戲劇演出季最吸引人的項目,便是將於年底與觀眾見面的,由保利·央華製作的年度大戲——連臺戲《雷雨》和《雷雨·後》。
  • 紀念曹禺百年誕辰 曹禺研究:從劇本到舞臺
    、影響最大的劇作家之一,自上世紀30年代《雷雨》發表之日起,曹禺研究就一直是戲劇研究領域的「顯學」。  進入21世紀以來,曹禺研究以更加全面、深入的態勢展開,研究的領域在不斷地向新的方面拓寬,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戲劇理論研究的新發展。  從1985年起到2010年,將近25年間,先後舉行了八次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曹禺學術研討會。每次會議在曹禺研究方面都有新的進展。出版了《神州〈雷雨〉》、《世紀〈雷雨〉》等論文集。
  • 懷念家兄譚宗堯:獻身於話劇和北京人藝,參演老舍小說《二馬》
    不論如何,總算是搞了,中央為此活動冠以「中國話劇九十年」,既不稱「運動」,也不稱「誕生」,以此中性界定,模糊了爭論的焦點。劇院《雷雨》的演出,是我在去年年初策劃的,一是紀念話劇九十年,二是紀念曹禺大師和夏淳導演辭世一周年。當時我想只有整理上演這個戲,才能涵蓋所有紀念。
  • 經典劇作《雷雨》,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北京人藝曾經排演過
    這一方面應當歸因於研究者和觀眾對《雷雨》的解讀所達成的共識;另一方面,也要歸因於自20世紀30年代中國旅行劇團演出該劇大獲全勝之後,後人創造的演出形態,實際上無法超脫文本和傳統的規定情境。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北京人藝曾經排演過《雷雨》,導演夏淳,鄭榕飾周樸園、朱琳飾侍萍、胡宗溫飾四鳳,呂恩、狄辛飾蘩漪,于是之、蘇民飾周萍。
  • 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演出:93歲藍天野壓軸登臺
    攝影:李春光 6月12日,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的紀念日,這一天,首都劇場舞臺的大幕時隔近5個月後重新拉開。老中青30位人藝人,用一次全新「排練組合」的演出陣容,演繹了人藝的16個經典劇目片段,呈現了一場特別的紀念演出。500餘萬觀眾,通過大麥、優酷等全網十餘家網絡平臺,一起觀看了這場演出。這在北京人藝68年的歷史上也是首次。
  • 曹禺女兒萬昭:月是故鄉明
    關洪磊 攝武漢晚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成妍)今年是戲劇家曹禺誕辰110周年。7日晚,由中國文聯、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第四屆中國(潛江)曹禺文化周在曹禺故裡潛江開幕。曹禺是中國現代話劇的奠基人,他創作的《雷雨》《原野》《日出》《北京人》等經典劇作享譽中外戲劇界。1989年,曹禺於病榻之上,飽含深情地寫下了散文詩篇《我是潛江人》,揮灑他對家鄉的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