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騙先知訊:近日,據一位學生網友李萌(化名)投訴一款名為「美迪智」的微商品牌,據李萌反映,自己花了3000元成為廣州詩如雅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詩如雅)旗下美迪智的代理商,但是只發了900元的貨,其他未發貨要求退款卻遭到創始人張曼如的拒絕。
據天眼查顯示,廣州詩如雅公司成立於2017年6月,註冊資本100萬元,法定代表人張曼如,持股100%,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旗下擁有詩如雅、美迪智、三曼商標,主營護膚品行業,而美迪智屬詩如雅旗下主要的化妝品品牌,擁有包括面膜、卸妝水、唇膏等多種女性化妝品品類。
代理商反映產品使用後過敏
「今年2月26日通過關注張曼如的快手加了她並覺得她的勵志故事非常的感動我,想和她一起掙錢。」據李萌表示:「當時諮詢了張曼如許多問題,張曼如告訴我稱會有專業的群培訓,以及一對一指導,人脈等都不用擔心。」於是,李萌選擇了相信她,但是李萌萬萬沒想到是,所謂的群培訓只是各種「洗腦」課程,而一對一的指導更像是一對一洗腦。
打款記錄截圖
今年2月27日,李萌通過張曼如所提供的支付方式向其支付了3000元的代理費,據李萌表示:「由於還在上學讀書,沒有固定收入,3000元是通過高息網貸借的。」然而,交了入門費的李萌發現,歐束的張曼如並沒有如期兌現其承諾,據李萌反映,由於疫情的原因,4月25日才收到只有900元的貨。
拿到貨之後,李萌迫不及待自己先試用了下,但是沒用多久,李萌發現自己的臉泛紅長痘,隨後李萌立刻聯繫了張曼如並反映了使用情況,則對方解釋道:「因為一些人,皮膚很多底層很多髒東西,所以會反彈出來說是正常的。」
投訴者供圖
但是李萌並不接受這種說法。5月20日,「我便求退還2100元的貨款,連續幾天要求張曼如退款也不搭理人,後來甚至直接表示不支持退款退貨。」李萌表示道:「我要求退還的2100元是因為自己只收到了900元的貨,另外2100元的貨根本沒有送到自己手中。」
投訴者供圖
對此,社交財經諮詢了相關律師,「由於微信私下購物時公民個人私下交易或通過非法渠道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若發生消費糾紛,是無法通過《消法》維權,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的辦法來解決。但民事訴訟中,基於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消費者要提供充分的證據。然而,在微信私下購物行為中,消費者很多時候都不清楚賣家的姓名、手機號碼與地址等真實有效的信息,維權難度大。」
「囤貨式」代理制度被指涉嫌傳銷
據悉,詩如雅目前有三個加盟級別,以零售價為78元/的美迪智蛋蛋霜為例,各個級別的代理費用和蛋蛋霜拿貨價如下:總代:拿貨3000元獲得,蛋蛋霜拿貨價30元/盒;合作夥伴:拿貨10000元獲得,蛋蛋霜拿貨價28元/盒;合伙人:拿貨52000元獲得,蛋蛋霜拿貨價25元/盒。
「美迪智代理商可隨時升級,但是不能累計升級,選擇級別越高,拿貨價格越低,高級別代理可招募低級別代理直接獲利,另外還有諸如銷售話術、精準人脈、線下培訓會等待遇。」李萌說道。
據李萌反映,雖然張曼如一再的強調:「我不是微商,我是創業者」,但是如我所見,張曼如並沒有擺脫微商的「痼疾」:炫富、販賣早已變味的「創業」和「成功」學,其目的則在於誘惑潛在用戶交錢入代理。
對此,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繳納更多的費用就雖然會獲得更高的利潤,高回報意味著高風險,會有更多的產品囤積在高級別代理商手中,而。一旦招募不到代理,或者是產品價值不被認同,甚至是產品質量不夠穩定致使用者體驗較差,都會導致血本無歸。」
除了退貨難,李萌還透漏:「張曼如的詩如雅公司旗下品牌美迪智產品之所以讓我如此反感,除了產品質量成疑與模式涉嫌傳銷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張曼如和她的團隊在若干事件中的反應讓人徹底對她失去信心。」
修改後的代理模式
2020年的4月,李萌收到詩如雅方面的單方面通知稱,公司現在已經更改了銷售模式,從原有的收取門費發展代理變為「批發/秒殺模式」,而李萌未收到的貨也有了新的變數。
為何詩如雅公司為修改模式呢?據相關媒體透漏,廣州歐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宋維樵疑似失聯,並且網上出現大量低價清貨現象,而此前歐束被多家主流媒體曝光其虛假宣傳與涉嫌傳銷等法律問題,這不得不讓張曼如做出調整。
投訴者供圖
當李萌再一次向張曼如尋要貨物時,張曼如向李萌提供了一份表格,並表示如果需要拿到2100元的產品,李萌還需要向詩如雅在繳納10元/件的郵費,共計1000元的郵費。李萌對於這種說法陷入兩難,其微商滿滿的套路令人匪夷所思。
與李萌有類似遭遇的人不在少數。據悉,此前一位繳納6.6萬元的高級代理商因退貨事宜與張曼如協商不成一度劍拔弩張,陷入維權絕境的高級代理商不得已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表達自己的訴求,張曼如也毫不客氣的錄製抖音短視頻進行回應。
據悉,張曼如在抖音短視頻中稱「將會以自己個人的名義給予資助金6.6萬元」,更是將這位高級代理的行為解釋為「詆毀」與「蹭熱度」。對此,該代理直接拒絕了張曼如的「資助金」,並要求退款並給出合理的解釋。
微商受騙如何維權?
李萌的遭遇僅僅是諸多微商維權者中的一位,從李萌的維權不難看出,諸多從事微商的企業看到了這點,於是設置各種套路忽悠新代理商,交了錢之後再刁難想退貨的代理商。那麼,如何避免被不良微商欺騙呢?對此,社交財經詢問了多位從事消費領域的人士之後,總結如下:
天眼查網友留言質疑
1、私下交易要當心。微信最初的設計只是一種聊天交流的工具,並不用登記身份證等真實信息,帳號具有私密性、虛擬性、臨時性的特點,還可隨意刪除其發布信息。如果這些微信用戶銷號,一旦發生商品質量、售後服務糾紛、食品安全等問題,取證很難,而且微信朋友圈買賣行為屬於私下交易,買家權益很難受到法律保護。
2、付款謹慎不掉坑。「微商」與有統一交易平臺的電商不同。電商的買賣雙方都受第三方平臺的制約和監管,而「微商」存在於每個人的社交軟體和交際圈中,自由度高、流動性大、虛擬性強,很難進行監管。因此,消費者還是應當儘量選擇到淘寶、京東等具備合法主體資格電商購買,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支付,切忌還未收到貨就直接付款給對方。
3、核實身份防詐騙。由於微信屬於實時社交平臺,互動性強,在遇到有陌生好友添加請求時,應確認並核實其真實身份,防止被不良商家利用,在朋友圈分享散布虛假營銷信息導致權益受損。「微商」的經營關鍵是在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程度。為防詐騙,消費者選擇向陌生商家購買的,可以查詢商家的營業執照,最好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查詢執照的真假和企業信用情況。
4、買賣記錄不輕信。核實「微商」個人信息和聯繫方式等真實情況,多了解產品原料、產地和外包裝等產品信息,如有條件,多與產品實物或官網上的商標和外觀對比,不要輕信「曬出」的購物小票和物流單圖片,價格過低的商品要謹慎購買。不可輕信朋友圈的宣傳內容,由於缺乏第三方信用評價體系,賣家有可能存在偽造產品銷量、評價、轉帳記錄等問題。
5、相關憑證要保留。預防詐騙的關鍵還是不要貪心,往往被騙的都是那些貪小便宜、急功近利的人,有時候仔細認真觀察和思考就能識破騙子的伎倆。消費者向「微商」購物時,儘量不要購置大件物品、不要購買無三包目錄商品、不要做金錢投資,消費者要提高自己的防護意識,每次購物儘量留好相關證據(如聊天記錄、賣家信息和支付憑證等),以備不時之需。若發現「微商」存在違規行為甚至涉嫌詐騙,可以向相關管理部門反映或直接向公安部門進行舉報。
人紅是非多,不知道一炮而紅的張曼如是否能夠明白其中的責任,否則廣州詩如雅公司必然是下一個歐束。對此,社交財經將持續關注。
聲明
文章來源:社交財經,特此鳴謝,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校對:防騙先知
轉載聲明:請遵守CC協議,轉載不註明來源上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