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由張魯一、段奕宏等主演的「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作品《大秦賦》正在熱播,其中張魯一飾演的嬴政引來頗多爭議,作為中國歷代帝王中的「頂流」,秦始皇是被寄予了極高的期待,有觀眾認為張魯一的演技毋庸置疑,但他從13歲的嬴政開始飾演,是不是有些裝嫩?但也有觀眾認為,年輕演員表現不出千古君王的複雜性格,張魯一的演技爐火純青,恰好可以彌補「年齡差」的瑕疵。
據介紹,隨著《大秦賦》超強聲量的持續熱播,這部2020年的「收官大劇」也在各種層面的關注中進入了劇情白熱化階段。伴隨李斯入朝,呂不韋趙姬分庭抗禮,少年嬴政在一番番生死博弈後,已逐漸形成了強大的政治抱負,意欲如期親政,揮斥方遒。與此同時,張魯一的表演也漸入佳境,開始顯露表演底色中真正的帝王本色。
以一場戲為例,在與朝臣合議對抗六國聯軍的會議上,嬴政與手握大權的呂不韋意見相左,矛盾激烈。此時的嬴政,意氣風發,初學帝王之術,然與呂不韋亦師亦友、如子如君,張魯一需要演出壯年嬴政的氣宇,卻還要詮釋他的無奈,一方面靠拿捏有度的臺詞解剖角色性格,另一方面還要靠肢體語言渲染環境的勢態,分寸間識得表演功力所在。演員氣度與角色魅力無縫銜接,有粉絲感慨,「《大秦賦》好像越來越好看了!」
在電影《妖貓傳》中,張魯一便憑藉四兩撥千斤的表演,為觀眾奉獻了一個色厲內荏的李隆基。無論是極樂之宴上的霸道,還是馬嵬驛兵變時的落魄,素以表演張力著稱的張魯一,精準詮釋了陳凱歌導演心中那個「既有帝王的灑脫霸氣、桀驁,也要嫉妒。有一個男人的嫉妒心和佔有欲」的唐明皇。張魯一詮釋的李隆基,深情而薄倖,眉宇間映射著帝國黃昏。
張魯一認為,與抒寫大唐輓歌的李隆基不同,嬴政正經歷著大秦蒸蒸日上的恢弘國運,時年「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此時的祖龍,胸懷大志,雖未登帝王寶座,但已與呂不韋論道天下,與李斯共話社稷蒼生。劇情緊密發展,張魯一已然賦予嬴政君王氣度:風華正茂,成竹在胸,談吐之間百川歸海。
作為一部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志在重現一代明君的非凡氣度,「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大秦賦》中的嬴政,既要威震四海,又要呈現一個別開生面的君王。在張魯一看來,飾演嬴政最大的難點,在於可考史料對這一人物的記錄少之又少,除《史記》、《戰國策》外,鮮有文獻為勾勒秦王提供參考和補充。訴諸一個霸氣側漏、魁梧威嚴的「傳統嬴政」,還是向歷史本原靠攏,新添人們對嬴政的想像,捕捉人性善惡,成為這次演繹的技巧和關鍵所在。在正式親政之前,嬴政還將面臨多項考驗,比如野心家嫪毐的篡位之心,成蟜公子叛逃他國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塑造了這位明日之君的秉性,給予張魯一新的表演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