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掘殷墟:村支書帶村民盜墓,藏家黑市交易是「公開的秘密」

2020-12-21 澎湃新聞

保護殷墟遺址已成為當地政府的重要工作。 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胥輝村支書王永革布置完殷墟古文化遺址保護排查工作沒幾天,就因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罪被警方抓了。與他一起被抓的,還有同村近十名村民。10月23日,河南省安陽市公安局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至今,當地警方已經抓獲涉及實施盜掘、幕後出資、聯繫銷贓、倒賣文物、損毀文物等環節的犯罪嫌疑人145人。根據當地警方此前的通報,當地已偵破盜掘殷墟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25起、打掉盜掘破壞殷墟遺址古墓葬團夥14個,在案件偵辦過程中追回各類文物713件。作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的河南安陽,殷墟遺址保護區內分布大量的貴族墓葬群。當地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曾被通報「管理不到位,監督巡查不力」,使遺址保護區盜墓活動一度猖獗,盜掘案件接連發生。今年9月,在國家文物局發函督促處理之後,當地加大了打擊文物犯罪力度,安陽市政府一次處理了45名相關責任人。在10月中旬舉辦的殷墟發掘90周年紀念大會上,有專家提出,殷墟遺址已經是世界「文化遺產」、著名旅遊景區,地方政府應考慮如何讓當地老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當地政府在四盤磨村口新立殷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標示碑 。盜墓團夥裡的村支書掘墳盜墓,自古有之。殷都區西郊鄉四盤磨村的村民似乎見怪不怪,但村支書因盜墓被逮捕,在這裡還是第一次。外人問起,有些村民覺得「沒面子」,會做些辯解:「周圍哪個村沒出過盜墓的?只是我們村支書參與,被抓了典型。」四盤磨村一位村委會成員告訴澎湃新聞,以前老百姓在地裡澆水,地面就塌下去了,下面發現盜洞才報警。但一般來說,這種墓已被盜一兩年了,警察來了也就是登記、拍照。再發現時,許多村民都懶得報警了。據安陽市公安局通報,2018年5月前後,安陽市公安局殷商分局對殷墟保護區進行排查時,在四盤磨村發現了多處盜洞。盜掘位置位於殷墟遺址重點保護區範圍。5月29日,殷都區公安分局成立專案組,對殷墟保護區內及周邊發現的盜墓情況立案偵查。專案組通過對20多名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的在押嫌疑人員審訊,鎖定了一個曾在四盤磨村探墓的濮陽人。7月14日,警方赴濮陽將其抓獲歸案。根據這位濮陽人提供的線索,警方將目標鎖定為一個曾在當地盜墓的名叫「革子」的人。一直以來,當地村民之間都是互稱小名,而「革子」,正是該村黨支部書記王永革。2018年8月4日,警方開始收網。據安陽警方通報,專案組經過三天三夜的抓捕,先後抓獲王某革、樊某彬、蔣某星、田某濤、王某剛、李某東、張某清、張某民、李某錄等9名犯罪嫌疑人。通報稱,這是一個「以王某革為首的盜掘古文化遺址犯罪團夥」。該團夥2013年就在殷都區西郊鄉四盤磨村周邊作案,盜掘殷墟古文化遺址。通報裡的「王某革」,就是四盤磨的原村支書王永革。

四盤磨村口呼籲保護殷墟的標語多位古玩店老闆涉案從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大門前的公路一直向左,大約1.5公裡距離就到了四盤磨村。村口第一個院子就是村委會辦公室,門口「殷都區文保專職巡邏執勤點」的牌子與村委會的牌子並列。村民說,這是王永革在任的時候就掛上去的。政府新立不久的「殷墟界樁」,沿著村裡的大道埋設,有的就埋在村民屋簷下。保護殷墟遺址的標語隨處可見,貼滿公告的牆上,有保護文物「倡議書」、有警方敦促盜掘文物犯罪嫌疑人、在逃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還有打擊文物違法犯罪線索舉報獎勵辦法。剛經歷了「嚴打盜掘」後的村子似乎異常敏感。記者剛走進村子,就有村民偷拍圖像報告給村幹部。一個小時後,村裡的網格巡邏隊員、村鄉幹部就先後出現在記者面前,說是村民舉報:「有人在村裡亂打探。」但這樣的防控措施,看起來只對陌生人有效。有老百姓告訴澎湃新聞,同王永革一起盜墓的都是本村人。這些人平時基本住在城裡,很少在村裡露面,「沒上班,家裡也沒什麼產業,但同樣買車買房。」 其中的好幾人是村裡的上門女婿。一直以來,這個村裡好多姑娘都不願外嫁,所以上門女婿較多。王永革的父親是村裡老支書,前後在任幾十年。老支書2000年卸任之後,隔一屆,王永革成了新的村支書。村民稱之為「老虎下山,小虎上山」。但王永革在村民中的口碑明顯不如父親。王永革接任村支書至今近20年了,他留給一名村民的印象是:「(皮膚)黑黑的,罵人挺厲害,膽子也挺大,好多人都不敢招惹他。」記者採訪村民時,王永革的女兒聞訊趕來,她對記者說,她的父親違了法應接受法律制裁,但村裡其他人盜墓跟她父親沒有關係。王永革的老父親今年80多歲了,看起來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太好。提起王永革,老人說,沒想到兒子會去做「那事」。在他眼裡,兒子一直有正經事業。當地村民也證實,王永革與人合夥經營一個養老院,還有其他生意在做。據當地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參與盜墓的殷墟周邊村民只是負責挖掘,安陽文物市場裡一些老闆則負責收買和出售,構成了一個利益鏈條。目前他所知道的,至少6位古玩城老闆涉案,其中4人已經被抓,2人在逃。據當地警方透露,這些涉案人員包括安陽市收藏家協會一名副會長。採訪中,該協會一名副會長以及多名知情人士向澎湃新聞證實,被警方帶走的涉案副會長叫王雲,她在當地人脈關係很好,同多名落馬廳官的的夫人們交往頗深,其參與地下文物交易在當地收藏界是「公開的秘密」。

政府新立在村子裡的殷墟界樁 掘墓技術依靠祖傳經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胡秉華告訴澎湃新聞,1958年,他作為當時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第一批工作人員,抵達安陽開始建考古站。那時候沒人盜墓,到晚上,他們的發掘點隨便遮蓋一下,人就可以回去休息,不用擔心被盜。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盜墓的情況極少見,「因為沒有市場。」八十年初期,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文物市場的興起,盜墓情況出現了。胡秉德介紹,那時盜墓分子挖掘的文物,主要走私到境外。這些年國內湧現許多收藏文物愛好者,文物市場的活躍令盜墓活動一度猖獗。澎湃新聞從一段當地警方詢問犯罪嫌疑人的視頻中看到,犯罪嫌疑人稱盜墓是因為缺錢,而會盜墓是因為看過文物局的考古發掘,又從書上了解到一些技術。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名城。據史料記載,從夏朝第六位君主姒廑開始,先後有七朝在此建都。1899年,這裡發現的甲骨文首次引起外界關注。1928年,古史學家、甲骨學家董作賓開始帶隊到安陽殷墟進行考古發掘,距今已經90年。這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當地一位文物愛好者說,文物部門在當地考古發掘時從周邊請的一些幫工中,有些人祖上就是盜墓的。考古隊員甚至還跟他們學習鑽土、認土等方面的技能,「因為他們都是祖傳經驗。」據安陽警方通報,2018年8月24日,警方在殷都區小莊村查獲一個盜掘殷墟遺址的犯罪團夥。而過去一年,安陽警方破獲多起租賃民房、以開餐館或辦廠為掩護進行盜墓的犯罪團夥。這些團夥從幕後出資、房屋租賃到實施盜掘、倒賣文物,均有專人負責,形成利益鏈條。警方先後轉戰河北、山西、山東、雲南和廣東,偵破盜掘殷墟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25起、故意損毀文物案1起,打掉盜掘破壞殷墟遺址古墓葬團夥14個,抓獲涉及實施盜掘、幕後出資、聯繫銷贓、倒賣文物、損毀文物等環節的犯罪嫌疑人140人,在案件偵辦過程中,追回各類文物713件。在一起殷墟盜掘案件中,盜掘團夥盜掘文物14件,其中12件文物以700萬元的價格被賣掉。經鑑定,這批被盜文物出自商代晚期墓葬,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但不是所有盜掘文物都能帶來財富神話。一位當地收藏協會人士告訴澎湃新聞,也有人將從墓室盜掘出來的,原本價值幾十萬的文物兩三千元就賣掉。因為當地仿製文物太多,買方不相信是真文物,賣方又急於出手,也就把真的當假的賣了。10月23日,安陽警方向澎湃新聞透露,目前警方抓獲的涉案嫌疑人已增至145人,其中包括安陽市收藏家協會那位副會長。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保護文物不力,45人被追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成立於1958年,那時候屬於中國科學院,是專門從事殷墟田野考古的中央級研究機構,後來歸屬中國社會科學院。10月13日,殷墟發掘90周年紀念大會暨殷墟發展考古論壇在安陽舉行。當地政府邀請了國內200多名從事考古、歷史學、文字、文化遺產保護的專家學者聚集安陽,並對5位曾經作出過突出貢獻的考古工作者代表頒發殷墟考古發掘「功勳人物」紀念章。胡秉德研究員告訴澎湃新聞,上述5位獲得「功勳人物」紀念章的專家學者中,有一位曾向國家有關部門寫信,反映殷墟古遺址盜掘嚴重,並引起高度重視。這才有了後面一系列針對文物犯罪的打擊行動。四盤磨村一名村委會成員說,以前村裡的工作重點是針對黃、賭、毒問題,對殷墟文化遺址保護這塊工作比較薄弱,去年才開始重視起來,近幾個月才真正落實下來,有了具體的保護措施。9月份,國家文物局發布通報稱,河南省安陽市收到國家文物局關於安陽殷墟頻遭盜掘等內容的函件後,迅速展開核查工作,已對殷墟管理處、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文物管理局等部門的45人進行了責任追究。據通報,安陽市殷都區政府為屬地管理主體,履行文物安全屬地管理主體責任不力,負主體責任;安陽市公安系統打擊文物犯罪不力,負直接責任。該通報還提到一家當地上市企業:「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為殷墟保護區範家莊違法施工責任主體,負直接責任。」但通報中沒有提及具體原因。

夕陽下的四盤磨村學者:讓老百姓共享「金飯碗」殷墟遺址頻遭盜掘的情況被曝光後,當地政府和警方加大了巡查保護力度。一名村民告訴記者,鄰居家裡因為挖了一個存放蘿蔔的地窖,被警方帶去問話,說清楚用途才讓回家。還有一位正在做下水道網管施工的挖掘機司機也被帶走問話。查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這名村民說,四磨盤村一直就很窮,20年前她嫁到村裡的時候,只有一條非常難行的土路。作為殷墟保護區,村裡不能建廠房,也不讓搞種養殖,建住宅也受限制,只能在老宅基地上改建。許多村民靠外出務工維持生計。在殷墟發掘90周年紀念大會暨殷墟發展考古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王宇信專門談到殷墟一帶村民的生計問題。王宇信說,上個世紀30年代,當時的中央研究院前後10多次對殷墟進行大型考古發掘,當時發掘團看到當地許多孩子沒有上學,於是成立了「洹水學校」,讓小孩都去那裡上學。學校還設立成人班,發掘團請的當地民工也在那裡跟著專家、教授學識字,甚至學些簡單的外語。發掘團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當地民工,在成人學校學得挺好,後來直接到了省博物館工作。「當時周邊老百姓和考古隊的關係非常融洽。」王宇信說,那時候考古學家在殷墟取得了巨大的考古成就,沒有忘記當地老百姓。現在殷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已經是世界 「文化遺產」,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當地老百姓也為殷墟發展作出了犧牲和奉獻。」王宇信認為,現在的考古學家應該和老百姓走得近一些,而當地政府應從幾次盜墓案中去反思,一方面打擊文物犯罪,一方面努力提高群眾生活水平,「要讓老百姓守著殷墟這個『金飯碗』,共享發展成果。」一些有識之士,正努力想把當地打造成學員遊基地,又學習(歷史文化)又旅遊。他說,有旅行社老總來考察過,想發掘民俗旅遊文化資源,「當地有這個潛力。」殷都區政府公開信息顯示,當地近年來努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全區的「攻堅」工作包括「扶貧攻堅」和「轉型發展攻堅」,在保護殷墟帶來工業用地緊張的情況下,將依賴鋼鐵生產的單一經濟結構轉向工業、物流、旅遊等多種產業並進的多元化發展。

相關焦點

  • 盜掘安陽殷墟保護區內古墓 兩男子被判刑
    男子劉某、田某等人盜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陽殷墟重點保護區內的古墓葬,盜挖出青銅器銷贓後將贓款瓜分。一審法院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對兩人判刑。劉某認為量刑過重,提出上訴。10月1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河南省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河南法院2018年以來受理近萬宗環境資源案 6人盜掘殷墟遺址被判刑
    【案例】6人殷墟遺址盜取青銅戈,賣了3000元2017年六七月份,戶某軍、李某強、袁某興夥同他人在安陽市殷都區梅園莊北街實施盜掘行為,盜挖出兩個青銅戈並以3000元價格出售。經鑑定,盜掘位置位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殷墟遺址保護區範圍內,該行為破壞了殷墟遺址的商代文化層。
  • 村裡出現奇怪坑洞竟是盜墓現場 揭秘真實的「摸金校尉」
    從去年三月份開始,淮南市公安局謝家集分局陸續抓捕了三十多個盜墓嫌疑人,這些盜墓嫌疑人的真面目也被揭開了。突然出現奇怪的洞淮南市的謝家集區和壽縣一帶地處淮河南岸,土地肥沃平坦,自古人口比較密集,是富庶地區。從2016年年底開始,當地警方接到多起村民報案,稱轄區的村莊和田地裡一夜之間出現了一兩個奇怪的洞。
  • 全球最大暗網黑市被剿滅 這裡公開交易毒品、槍枝……
    (原標題:全球最大暗網黑市被剿滅 這裡公開交易毒品、槍枝……)
  • 湖北警方破獲盜墓大案 三級文物價值過億(圖)
    ,警方順線抓住32名嫌疑人,追回稀世珍寶198件,部分文物從未見過  昨天,湖北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公安部督辦的湖北省隨州市『5·8』特大盜掘古墓、倒賣文物專案」成功告破。  隨州市公安局副局長蔡秀國透露,去年8月,隨州義地崗古墓群遭人盜掘,警方順線追蹤發現其背後暗藏一個地下文物黑市。公安部將其列為部督大案,調集武漢、洛陽、深圳等8省12市警方配合隨州警方,一舉將地下文物黑市搗毀。截至發稿,警方抓獲盜墓者、非法文物販、非法文物掮客32名,追回包括曾侯寶青銅鼎在內的198件被盜稀世珍寶。
  • 盜墓團夥瘋狂盜掘武王墩墓、廉頗墓 21人被公訴
    正義網淮南8月8日電(通訊員王壇 趙武)自古以來,從不缺乏盜墓者,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摸金校尉」們往往選擇頂風作案,妄圖依靠盜墓來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近日,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這樣一起特大團夥盜墓案件。
  • 5位村民因耕地被抓,起因竟是他們盜墓
    2019年4月份,安徽省全椒縣5位村民突然在家中被抓,不過這5位村民被抓時連連喊冤,他們自稱都是當地老實本分的普通農民,並沒有做任何傷天害理的事情,為何警方會將他們當作嫌疑人抓獲?民警則指出,這5位村民一個月前曾經有過盜墓行為,並且這5人還是盜墓慣犯,從地下挖出不少珍貴的陪葬品。
  • 盜掘秦始皇陵!中國史上十大盜墓狂人
    3、劉去——最變態的盜墓者  盜墓有的是洩憤,有的是貪財,但中國歷史上有一盜墓者卻很變態,首先是為了好玩,他就是西漢時期廣川王劉去。據晉人葛洪編著的《西京雜記》記載,在其封國內「國內冢藏,一皆發掘」,有點名氣的古墓幾乎沒有一座能逃過劉去的鐵鍬。
  • 河南邙山盜墓賊認栽記:村民防盜意識強
    「古人講究厚葬,只要盜墓成功,就有巨大的利益,這是盜墓賊不惜以身試法的主要原因。他們要的是利益,破壞的是文物。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文物知識的普及,村民的防範意識大大增強,盜墓賊得手並非易事。」王先生說。
  • 「摸金校尉」盯上戰國古墓,70餘件珍貴文物流向黑市
    來源:檢察日報原標題:「摸金校尉」盯上戰國古墓,70餘件珍貴文物流向黑市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千裡淮河萬卷書,四季浪花唱古今。利慾薰心「摸金校尉」盯上楚國古墓葬事情要從2015年說起,家住河南省的徐某輝聽說安徽淮南有座武王墩古墓葬,歷史非常悠久,裡面的文物數不勝數,於是聯繫同鄉索某、趙某陽、孫某等人攜帶炸藥、探針、洛陽鏟等盜墓工具,利用夜色掩護,對武王墩古墓葬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持續盜掘,後因被周邊村民發現盜洞痕跡且盜墓資金不足
  • 淮南21人盜墓團夥被公訴 多次盜掘楚王墓上演「黑吃黑」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範天嬌通訊員 王壇資金支持、技術指導、打洞挖掘……一個分工明確的盜墓團夥在安徽淮南多次作案,盜取大量珍貴文物。近日,因涉嫌盜掘古墓葬罪、倒賣文物罪、盜竊罪,淮南市大通區人民檢察院對21名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訴。
  • 湖北隨州特大盜墓案偵破 198件文物重歸故裡
    2011年中元節,隨州郊外義地崗村外的荒地上,一夜之間出現了大大小小几百個坑洞--一起特大盜掘古墓、倒賣文物案就此浮出水面。  犯罪分子盜走的文物中,有一件帶銘文的「曾侯寶鼎」,這件國家一級文物,比著名的曾侯乙編鐘還要早300年,堪稱國之重寶。一年後,當公安機關輾轉將這件國寶順利追回的時候,它已經被轉賣了6次。
  • 歷史上地方官盜墓怪狀屢見不鮮,唐太宗昭陵被毀滅性揭蓋盜掘!
    各朝的法律有詳有略,有繁有簡,然而在掘陵盜墓這一點上,仿佛是眾口一詞,均列為「十惡不赦」的大罪之中。但是,這些法律條文在許多時候和場合中是對著老百姓的。那些「一旦權在手就將令來行」的地方官吏,以執法者自居,卻把自己排除在法律約束之外。所以地方官盜墓的怪狀屢見不鮮,有瘋狂盜掘者,更多為監守自盜者。
  • 那些年發生的盜墓大案
    2018年12月底4人將其中的1.8噸古錢幣進行交易共獲利104萬元。1月初,河南禹州警方接報稱,有人在非法倒賣文物。警方通過追蹤,當場抓獲4名嫌疑人,現場繳獲古錢幣2.2噸,其餘的1.8噸已被銷贓。通過相關人員的搜索,基本上鎖定了主要的嫌疑人,當嫌疑人姚玉忠等人在進行非法交易的時候,被早已等候的公安民警抓獲,當場繳獲大量文物,其中還有很多文物都是初次被發現,連考古學家一時都叫不上來名字。姚玉忠也被當場抓獲,據了解此人從事盜墓行業多年,被業內人士稱為「摸金校尉」在世,此次轟動全國的牛河梁紅山盜墓案就是他組織的。
  • 「盜墓祖師爺」曹操親自前往指揮盜墓!盜掘無數金銀寶器充當軍費
    近幾年盜墓題材的電影、電視劇非常火爆,尤其是裡面故事情節中幾位角色的門派:「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這些門派令許多觀眾們為之著迷,小編也是非常的愛看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設立這兩個盜墓官職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
  • 盜墓用上黑科技,打擊文物犯罪須「道高一丈」
    現場勘查發現,古墓的新鮮泥土上覆蓋著一些樹枝,樹枝下面藏有一個直徑1米的洞穴,深達10米,盜洞直穿墓室,對墓室結構及墓室內陪葬文物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在警方的深挖之下,一個以巢湖居民王某某為首,長期流竄於安徽、江西兩省的盜墓團夥浮出水面。2020年8月,該案6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經查,除盜掘巢湖放王崗古墓外,該團夥還先後在安徽、江西等地盜掘古墓8座。
  • 盜墓用上黑科技 打擊文物犯罪須「道高一丈」
    現場勘查發現,古墓的新鮮泥土上覆蓋著一些樹枝,樹枝下面藏有一個直徑1米的洞穴,深達10米,盜洞直穿墓室,對墓室結構及墓室內陪葬文物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在警方的深挖之下,一個以巢湖居民王某某為首,長期流竄於安徽、江西兩省的盜墓團夥浮出水面。2020年8月,該案6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經查,除盜掘巢湖放王崗古墓外,該團夥還先後在安徽、江西等地盜掘古墓8座。
  • 探針定位代替洛陽鏟,「摸金校尉」盜墓用上黑科技
    現場勘查發現,古墓的新鮮泥土上覆蓋著一些樹枝,樹枝下面藏有一個直徑1米的洞穴,深達10米,盜洞直穿墓室,對墓室結構及墓室內陪葬文物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 在警方的深挖之下,一個以巢湖居民王某某為首,長期流竄於安徽、江西兩省的盜墓團夥浮出水面。2020年8月,該案6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經查,除盜掘巢湖放王崗古墓外,該團夥還先後在安徽、江西等地盜掘古墓8座。
  • 「九一八」前後,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瘋狂掠奪盜掘文物的老照片
    1905年,東京大學的鳥居龍藏在遼東半島及東北地區進行調查和盜掘的行動,一直延續到1911年,期間京都帝國大學的濱田耕作盜掘了旅順刁家屯漢墓等。日本東亞考古學會和東亞文化協會的原田淑人等發掘北魏平城遺址、邯鄲趙王城、齊國故城、滕薛二國故城、曲阜漢魯靈光殿遺址、周口店和殷墟遺址
  • 盜墓筆記第二季全集劇情介紹 七星魯王宮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出身「老九門」世家的吳邪,因身為考古學家的父母在某次保護國家文物行動時被國外盜墓團夥殺害,吳家為保護吳邪安全將他送去德國讀書,因而吳邪對「考古」事業有著與生俱來的興趣,在一次護寶過程中他偶然獲得一張記載著古墓秘密的戰國帛書,為趕在不明勢力之前解開帛書秘密,保護古墓中文物不受侵害,按照帛書的指引吳邪跟隨三叔吳三省、潘子以及神秘小哥張起靈來到魯殤王墓探究七星魯王宮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