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不寫作業被爸爸罰站墳地:好孩子是教出來的,不是嚇出來的

2020-12-13 騰訊網

作者|張可粒

在萌娃教育觀察類真人秀《親愛的小課桌》中,節目組邀請了一些明星嘉賓,幫助素人家長們輔導孩子的作業。

其中嘉賓高秋梓在輔導孩子時,讓孩子看單詞、跟讀單詞好幾遍,但孩子依舊學不會。

於是,高秋梓也忍不住發了脾氣,語調提高,聲音嚴厲,訓斥小女孩不動腦子。

小女孩則是沉默再沉默,一臉委屈:「我就是記不住啊」。

而高秋梓自己也被氣哭了。

這都還是小兒科,比這更誇張的場景,幾乎每天都會在不同家庭中上演。

前幾天,一位爸爸因為孩子當天的作業沒有完成,撂下狠話:

「我教育不了你,就讓老祖宗來管管!」

於是把孩子帶到太公墳前罰站,讓他反思,還脫了孩子的鞋,堵住下山的路。

結果孩子一眨眼兒不見了,這位爸爸連忙報警,最後在民警的幫助下,找到了赤著腳的男孩。

有過這次「恐怖」的經歷,孩子就會變得熱愛學習了嗎?

恐怕心裡只會增加對父親的怨恨吧!

許多家長總想通過發脾氣,把孩子吼會了;

甚至是威逼利誘,促使孩子好好學習。

可是,好孩子是教出來的,不是兇出來的,更不是恐嚇出來的。

你越是發脾氣,孩子越恐懼「學習」

1920年,華生和雷納從醫院裡挑選了一個9個月大的嬰兒,名叫阿爾伯特,進行了一場實驗。

華生送給阿爾伯特一些小東西,有小白鼠、小白兔、猴子等等物品。

阿爾伯特很好奇,不僅不怕,還去摸了摸它們。

兩個月後,華生做了調整,在阿爾伯特要觸摸小白鼠時,在他身後敲擊鋼條,阿爾伯特害怕地叫了起來。

多次以後,孩子再也不願意主動觸摸小白鼠了。

就算華生沒有敲擊鋼條了,阿爾伯特也會想著躲開面前的小白鼠。

又過了5天,華生發現孩子對於小白鼠的恐懼還是和之前一樣強烈,甚至連所有帶有毛皮的東西都恐懼了。

(「阿爾伯特」實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缺乏人文關懷的,對嬰兒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我們在此,只是對實驗結果進行參考,不存在提倡與鼓勵行為。)

這個實驗表明,孩子的行為,包括情緒反應,都是可以通過後天被塑造的。

第一步,阿爾伯特因為好奇心,敢觸摸這些毛茸茸的東西。

第二步,用鐵錘敲擊鋼條發出的尖銳聲音,讓阿爾伯特產生恐懼。

第三步,在孩子準備伸手撫摸小白鼠的時候,突然敲擊鐵棒,發出讓孩子恐懼的聲響。

幾經試驗,阿爾伯特形成記憶,就算沒有鋼條的聲音,也會害怕觸摸小白鼠,甚至演變成害怕所有帶毛皮的動物。

在阿爾伯特的印象中——「我摸小白鼠會聽到恐怖的鋼條聲」,這也像極了不好好學習的孩子會被家長罵的樣子。

首先,家長發脾氣、大吼大叫,會讓孩子害怕和排斥。

緊接著,家長又經常在孩子「學習、寫作業」的時候忍不住吼他,就會讓孩子產生「因為學習使我被父母罵」的錯覺,從而討厭學習,產生排斥心理。

最後演變為孩子談「習」色變,拒絕一切的主動思考。

父母過度控制,破壞孩子學習主動性

在管孩子學習這件事上,家長們也是「煞費苦心」。

微博上有一位媽媽,在家裡搞了個雲臺攝像頭,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小學一年級的女兒是否按時看書,坐姿是否端正。

冷不丁通過攝像頭的對講功能喊話:

「坐直一點!」

「你在看什麼書啊?怎麼又在看動畫片?」

「(提高音量對智能音箱喊話)XXXX,暫停!」

360度的「監控」讓人背後發涼,跟《小歡喜》中宋倩為女兒打造的全封閉式學習室如出一轍,令人窒息。

被攝像頭監視的女孩,或許一時願意聽從媽媽的安排,長此以往,難保女孩不會崩潰。

這種讓人壓抑的過度控制,傷害了孩子的自主學習力,也摧毀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與依賴。

某個街頭採訪,一位叫睿睿的小學生說,爸爸給他房間裝了監控。

於是自己就不停地反抗,拔電源、剪充電線。

幾經抗爭之後,睿睿的爸爸最終投降,把監控拆了。

因為爸爸發現,攝像頭不但沒有督促孩子更愛學習,反而破壞了他和孩子原本良好的親子關係。

當一個孩子為父母的過度控制而不滿時,學習對他來說,也變成了緊箍咒。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凡事過猶不及。

教育沒有喘氣的空間,孩子怎會用心學習。

有人說,想用野蠻的辦法培養出一個文明的紳士,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同理,想用強制的方法培養出一個「富有學習主動性」的孩子也是痴人說夢。

從來不被尊重的孩子,只會厭棄學習,甚至是怨恨父母,雖然痛苦的力量推人前行,但也足以毀掉一個孩子的原有內驅力。

所謂教育,是自由的孩子最自覺

真正的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演員海清的兒子蛋妞,經常寫作業寫到半夜12點,坐長途飛機的時候也能寫七八個小時作業,實力演繹了什麼叫「別人家的孩子」。

而且蛋妞不僅愛學習,還是一名書法、畫畫愛好者,是拿過三塊金牌的遊泳健將,更是能寫科幻小說的小編劇。

而這蛋妞自律的背後,是因為海清有著別具一格的育兒觀。

她不是企圖控制孩子,而是真的用心在養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長。

海清說:「自己實現不了的東西,我們希望孩子來實現,我在自己身上也反省,我也有這樣的,我覺得他不是我們後半生的延續,他是新生命的開始。」

的確有很多時候,孩子身上承擔了父母太多的遺憾和期待,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了。

尹建莉老師說過:「在教育中,你想要他排斥什麼,就去強迫他。」

父母的外力用得越猛,孩子對學習的胃口敗壞得越嚴重,內驅力也會逐漸喪失。

要知道,父母越是催促、打罵,孩子越會牴觸、厭煩,根本起不到正面的教育效果。

吼叫打罵不如循循善誘,耳提面命不如以身作則,嚴厲把控不如鬆弛有度。

育兒養女之路漫漫,如果我們能少一點脾氣,多一點耐心,相信用「愛與自由」養育出來的孩子,不會太差。

-End-

作者:張可粒,自由撰稿人,個人成長踐行者,心理學重度愛好者。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不肯做作業,爸爸把兒子帶到墳地罰站!接下來發生了可怕一幕…
    不肯做作業,爸爸把兒子帶到墳地罰站!估計大部分都會說是孩子做作業的問題真是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雞飛狗跳到什麼程度?不過近日,浙江台州椒江有位爸爸對於不寫作業的兒子動真格了!懲罰的方法有點恐怖!
  • 家長深夜將孩子獨自放到墳地罰站 結果轉頭一看嚇得魂飛魄散
    近日,浙江一名家長因孩子不做作業,深夜將他獨自放到墳地罰站,結果轉頭一看嚇得魂飛魄散。因為11歲的兒子不肯做作業,浙江台州市一名男子將他帶到太公的墳地罰站,孩子脫下鞋赤腳站著,男子自己則在十幾米外堵住下山的路。
  • 「帶孩子到墳地罰站」是失敗的家庭教育
    台州有位爸爸,對於不寫作業的兒子,動真格了!懲罰的方法有點恐怖!孩子作業沒完成,當爹的,那個氣呀,我教育不了你,那就讓老祖宗來管管!於是就把孩子帶到太公墳前罰站,讓他反思,並把孩子鞋子拿掉,而自己堵在下山路上,不讓孩子下山。轉眼娃失蹤,家長報警後才找到。
  • 不做作業是吧?浙江爸爸晚上把娃「丟」到墳地罰站,結果……
    估計大部分都會說:孩子做作業! 真是不做作業母慈子孝, 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雞飛狗跳到什麼程度? 但浙江台州椒江有位爸爸, 對於不寫作業的兒子, 動真格了! 懲罰的方法有點恐怖!
  • 小學生不做作業被爸爸丟墳地,網友:家長自己待一夜試試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當孩子不聽話,不寫作業時,家長都會怎麼教育孩子呢? 大部分家長可能會選擇口頭教育孩子,不排除有的家長情緒比較激動,會責罵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
  • 爸爸把兒子拖到墓地罰站:荒唐的教育方法差點害了孩子
    據9月25日網報,因為11歲兒子不做作業,浙江台州一名男子將兒子帶到太公墓地罰站,兒子突然沒了。慌忙之中的這名男人趕緊報警,當地海門派出所接警後,立即幫助尋找,四位民警在山上找了40多分鐘,也沒有找到孩子的蹤跡,隨後趕來支援的巡特警,在椒江黨校旁邊發現一個赤腳的男孩,經過證實,這個男孩就是要尋找的孩子。
  • 11歲兒子不做作業,被父親帶到墳前罰站後,不見了
    因為11歲的兒子不肯做作業,浙江台州市一名男子將他帶到太公的墳地罰站,不想孩子不見了。四個民警在山上找了四十多分鐘,都沒發現孩子的蹤跡。民警知道那裡沒有人住,是一片墓地,追問下,男子才表示「太公家」其實是孩子太公的墳地。他告訴民警,11歲的兒子作業沒有完成,又不好好做作業,他一氣之下帶兒子到太公墳前,脫下鞋赤腳站著,自己則在十幾米外堵住下山的路。後來,他背過身去接一個電話,等回過頭,兒子已經不見了。
  • 鍾南山曾罰逃學的兒子抄書:原來,好孩子都是「罰」出來的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如何讓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和成長,是家長們需要格外關注的要點。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那樣:「適度的懲罰,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好孩子,其實都是「罰」出來的。壹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家有一條規定:如果子女犯錯,必須受到應有的懲罰。
  • 我是一名老師,把不寫作業的學生罰站了一節課,家長不依不饒!
    「我是一名初二的語文老師,有孩子不寫作業我把他罰站了一節課,家長知道後對我不依不饒,以後我該怎麼辦?」國內除了醫患矛盾外,我覺得最嚴重的就是老師和家長的矛盾了,有些老師覺得家長對自家的孩子漠不關心,有些家長覺得老師當得不合格,反正就是互相不認同,加之交流不及時,久而久之埋下了怨氣。就像這位老師遇到的問題一樣,因罰站學生而被其家長不依不饒,換誰都很煩惱,畢竟老師也是本著為學生好的角度出發的,那可以理解為是家長在找事嗎,當然也不是。
  • 孩子上課聊天被老師罰站,家長:我花錢不是讓孩子去學校受虐的
    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裡孩子數量的減少,相對來說,生活質量和教育質量越來越佔據重要的部分。現在的孩子哪個不是含在嘴裡怕化了,一個家裡幾位家長照看一個孩子,有的為了孩子能上到好的幼兒園,都可以找很長時間,花費金錢和精力。
  • 媽媽睡到11點,孩子喊吃飯:別人家的孩子,都是這麼「教」出來的
    這個小男孩兒,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他還有一個弟弟,弟兄倆每天早早起床,寫作業,然後幫父親做家務。不僅如此,這個小男孩兒還會燒很多菜,會自己做飯。而他的媽媽呢,只要兒子一放假,就每天都睡到自然醒。
  • 爸爸陪孩子寫作業,媽媽玩手機聊天……最後一人住院一人坐牢
    杭州日報消息,爸爸陪著孩子學習寫作業,媽媽在一旁玩手機聊天,原本一家人溫馨的畫面卻變味了……爸爸媽媽打了起來,警察蜀黍也來了,最終以爸爸被判刑為結局,代價實在太大啊!12月4日,記者從法院了解到了這起史上「陪寫作業」賠得最大發的一起案件。
  • 千萬不要讓爸爸輔導孩子寫作業,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爸爸能做出什麼
    近日,一位爸爸輔導兒子寫作業,因情緒失控,一氣之下點燃兒子的作業,並扔向窗外,本以為扔了就扔了,沒想外面風大,作業本掉落至樓下鄰居的陽臺上,火越燒越大,幸虧鄰居及時發現,不然很可能造成火災事故。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近幾年來,爸爸輔導孩子寫作業鬧劇頻發,儘管起因都是「情緒失控」,但每位爸爸的發揮都不一樣,有的劇情已經超出了普通人想像能力的範圍。六親不認型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寶,可這一輔導作業,父母能被孩子給氣飽。
  • 媽媽輔導孩子的心酸:「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這屆孩子真有那麼難帶麼?面對即將到來的期終考試和寒假,父母紛紛許願:2020,娃,求放過!輔導過孩子作業的父母,對這樣的輔導作業大型「災難」現場,想必是刻骨銘心,下面是網友分享的幾個災難現場,看看你中了幾個?
  • 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現場: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出門別說我是你爸爸!」這些話可以說是當代父母的真實寫照了,讓人忍不住笑出聲的同時,也感到心疼。現在,就讓我們直擊「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現場」,領略一下家長們的風採。
  • 8歲男孩不想寫作業,主動體驗掃大街 1個小時後孩子「慫」了
    只見一名小男孩拿著掃帚在掃路面,男孩旁邊站著大人。東楚晚報記者正巧坐車路過,透過車窗看到這一幕,這引起了記者的興趣。為何這個小男孩沒有上學?他為什麼要清掃路面呢?  記者不遠處下車,在團城山公園外側見到了這名小男孩。站在小男孩身邊的是他的姑奶奶,叫張鳳娟,是下陸的一名環衛工。當天,張鳳娟休息。  小男孩個子不高,模樣長的乾淨和帥氣,估摸著不到10歲。他為何沒有上學?
  • 兒子不做作業被帶太公墳前罰站 父親理當「嚴」之有度
    兒子不做作業被帶太公墳前罰站 父親理當「嚴」之有度時間:2020-09-25 15:49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今日,浙江台州椒江派出警方接到一男子報案,稱其在讀小學的兒子在太公家裡走失。民警趕到後發現這所謂的太公家,實則是太公的墳地!
  • 《想想辦法吧爸爸》戚薇女兒自曝被爸爸打屁股罰站,戚薇很心疼
    直到女兒Lucky出生,我們的七哥才在網上宣布自己懷了孕生了孩子。戚薇和李承鉉兩人將孩子保護地很好,從未有媒體拍到過Lucky的長相這就讓很多的網友和粉絲很好奇Lucky的長相。現在好了,李承鉉要帶Lucky上綜藝節目了,這就讓很多網友一飽眼福了。最近隨著節目《想想辦法吧爸爸》開播日子的臨近,越來越多有趣的預告片和花絮被官方在網上發出來。
  • 「帶孩子去墳頭罰站」的做法太荒唐
    浙江台州有位爸爸,將不寫作業的兒子,帶到太公墳前罰站,讓他反思,並把孩子鞋子拿掉,而自己堵在下山路上,不讓孩子下山。轉眼娃失蹤,家長報警後才找到。(9月25日 澎湃新聞) 祭拜祖先和掃墓致敬本是一種傳統文化,寄託祭祀者對逝去親人的親情、哀思和對祖宗的敬畏。
  • 晚上陪孩子寫作業,結果被判刑……瀋陽這名爸爸經歷了啥?
    爸爸陪著孩子學習寫作業,媽媽在一旁玩手機聊天,這樣的畫面是不是有些溫馨?葉麗紅追問之下得知,楊先生的孩子今年上三年級,但學習很不自覺。最近剛開學,楊先生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每次都被孩子氣得不輕,而且一生氣就肚子痛。去年11月9日,蘇州的劉女士報警求助,自己遭受丈夫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