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家長支持理解,老師盡職盡責,勁兒往一處使!

2020-12-09 騰訊網

在教育上,父母和老師都是最心疼孩子,又最希望孩子好的。

父母與老師,家庭與校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守護者,更是不可缺失的教育歷程。

作為站在同一陣營中的教育者,如果不能對孩子的未來負責,不能統一信念,勁兒往一處使,又怎能得到好的效果呢?

1

家長支持理解教育才有力量

老師糾正孩子不好的習慣,卻被家長認為是多管閒事。

老師責備不認真聽課的孩子,家長卻覺得耽誤上課時間。

在正確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家長支持理解,不嬌慣。

有句話說得好:校園之外沒有溫室,長大之後沒有兒戲。

現在不管,外面的世界早晚會狠狠懲罰那些無法無天的孩子。

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能以愛的名義一味對孩子讓步。

2

老師盡職盡責學生才有未來

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很多孩子都覺得老師是個令人討厭的人,老師也認了。因為只有當孩子有了敬畏之心,才能敬畏課堂,敬畏知識,敬畏未來。

沒有人願意被人討厭,但為了孩子,老師願意做這樣一個「討人厭的人」。

教育的底色,從來不是絕對的放任,愛不等於縱容。

教育的本質是好習慣的養成,也是壞習慣的根除。

教育裡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完全沒有規範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3

老師家長勁兒往一處使

再優秀的老師,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再負責的家長,也離不開老師的教導。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教育的效果,取決於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老師和家長就像兩支船槳,只有同時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才能讓孩子向著我們期望的方向駛去,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

所以當出現分歧與誤解時,無論老師與家長都應謹記:

第一、不發洩情緒,溫和地溝通。

第二、正視教育環境,重要的是解決問題。

第三、不爭對錯,一切以有益於孩子為優先。

4

只有家校和諧了

學生才能真正受益

教育是三位一體的,家長、老師、學校缺一不可。

只有家校和諧,教育才能更順利地進行,學生才能真正受益。

優秀的家長不會跟老師爭對錯,優秀的老師會和家長主動溝通,而學校是實現一切的平臺。

在教育路上,老師、家長、學校應該是最好的搭檔,共同為著孩子努力。

相關焦點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我們共勉!
    老師不能保證你孩子良好的品行,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家長最重要的事業。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影響孩子三五年,但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有句話說得好:教育應該是一種安靜的支持關係。家長和老師各司其職,互不打擾,但又彼此支持。
  • 家長多給老師一些尊重和信任,老師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作為教育公眾號,我們很快就該事件發表了看法,希望家長們多多諒解並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評論區裡,絕大多數家長都表達了對老師的理解和支持。可還是有個別留言,流露出極大的不滿:心寒之餘,我們不得不承認:家校共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1、老師和家長,是愛與信任的邂逅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 做一名盡職盡責的好老師
    日期:[2015年06月09日] -- 牡丹晚報 -- 版次:[C3] 賀明明: 做一名盡職盡責的好老師賀明明老師笑著說,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沒有什麼豐富的教學經驗可言,只憑著對工作的一片責任心,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日常教學、課堂管理等工作,不允許自己有絲毫的懈怠。萬事開頭難,賀明明坦言,教學之初,面對臺下50多位學生,站在講臺上都不知道該講什麼。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賀明明主動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上網搜集教學技能,利用晚上和周末時間提高業務能力。
  • 家長在群裡怒懟老師:學會與老師溝通,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
    作為老師,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小林就額外的花時間精力去糾正小朋友的錯誤,其中有罰站立和寫字的方式,本來以為家長能理解,也能和老師站在一起讓孩子越變越好。但是,突然有一天,班級群裡面該小朋友的家長打出一段令他非常驚訝的文字:「小林老師,我兒子犯了什麼錯誤,您要在班級裡對他進行懲罰?
  • 家長會上班主任說:要想孩子學習好,要和老師搞好關係,什麼意思
    老師、家長、學生三者的關係就如同一個三角形,當家長和老師搞好關係,配合越好、支持越多,距離越近,孩子就站得越高;當家長和老師配合較少,支持不多時,距離自然而然就遠了,孩子自然就會站得比較低,下面這張圖就能形象的說明家長、老師、學生三者之間的關係。
  • 戒尺教育重回課堂,課堂的話語權重歸老師,家長們支持嗎?
    隨著戒尺教育的慢慢淡出,又有不少的家長要求使用戒尺教育。現在的家長一般分為兩個派系,一個要求使用戒尺教育,他們認為戒尺教育規範課堂秩序,推動課堂教課有序進行,也能真正的管教哪些比較頑皮有恃無恐的學生。另一派反對再次使用戒尺教育的原因是因為戒尺教育,當眾教育孩子,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以後的成長不利。
  • 家長會上孩子班主任說:要想孩子學習好,要和老師搞好關係,什麼意思?
    班主任在班會上提出來要想孩子學習好,需要和老師搞好關係,肯定有人會理解跑偏 , 當老師和家長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給老師打好輔助,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的一致
  • 老師建議:作為家長如何配合學校教育孩子?
    每次講解試卷的時候,都會發現最快找到試卷的,一般都是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因為他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把試卷分門別類進行整理。而成績一般的學生試卷一般是隨便找本書往裡一夾,要用的時候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找。
  • 做一個保持本心、盡職盡責的老師
    做一個保持本心、盡職盡責的老師潁川中心學校燕綠紅2018年6月13日是一個讓所有教育工作者不能忘記的日子。那一天,49歲的李芳老師用她自己的生命給學生上完了最後一堂課——大愛無言。我為更多的老師感到慶幸,因為大多數老師不需要面臨危險來臨時生與死的抉擇,他們生活在平靜與幸福之中。但我深深地明白,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在三尺講臺上,嘔心瀝血,那的確是需要無限深沉的愛才能支撐下去的。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作為一名老師,我深刻的理解,在微薄的工資支撐下,放棄了清閒,遊走在高薪人群中受人冷眼時保持坦然需要多大的勇氣。
  • 一個農村小學老師教師節的願望:別送禮,不要祝福,只要家長理解
    配圖因為家長送禮在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家長對老師的尊重認可和看得起,從而也造成了教師圈的一種怪像:教師節這天,老師們暗戳戳地互相攀比,看誰收到的禮品多,誰就是個好老師。我多希望,家長們能理解我,理解一個醜老師,也有一顆溫柔的心。
  • 家長、孩子要理解,每一個嚴厲的老師,讓孩子懂得感恩、更加堅強
    虎媽蔡美兒和她的兩個孩子有時孩子,包括家長在內,對老師的嚴格要求或許難以理解,孩子和家長都有「還小,這些要求未免太嚴苛了」袒護逃避的心理,對老師的嚴格懲罰性教育是不贊同的。但由於孩子在家裡形成了家長理解我的情緒化,而老師不體恤、照顧我的情緒,因而覺得受到了針對,向家長宣洩自己的不滿,家長緊接著會向學校老師進行抗議。再回歸這個話題,教育的本質是激勵、喚醒、鼓舞、點燃。老師因為想要讓孩子適應學校、樹立良好的學生面貌和學習氛圍,讓孩子懂得學會克制自己,適應環境的規則意識採取的懲罰性教育。
  • 達州一小學讓戒尺進課堂 家長和老師都支持
    放在講臺上的戒尺。   家長感觸:   戒尺讓孩子學會了守規矩   「對於學校的做法,我特別支持。」學生家長葉小燕告訴記者,讓戒尺進課堂之前,學校曾召集家長們開會並充分徵求了大家的意見,她一直對此事表示支持。自從戒尺進入課堂後,她女兒在家的表現有了明顯的進步,最大的改變,就是學會了守規矩。
  • 教育部發布這一通知,老師慌了,學生家長拍手叫好!
    而為了不想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也是操碎了心思,不但要在家長群裡打卡籤到,夜晚還要批改小孩子的作業、整天忙得不能閒,不過就是近日教育部發布通知:嚴厲打擊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行位,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教育部表示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1個關鍵環節,也是學生鞏固專業知識、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老師進行教學評價和準確分析學情的關鍵手段。
  • 學生上課說笑老師扇耳光 家長:理解請嚴加管教
    (視頻截圖)  打人老師:真的很後悔;大英某校:要求進一步深刻檢查和反省  華西都市報:學生不聽話,老師該怎麼辦?遂寧市大英縣某校八年級的一堂思想品德課上,兩名學生在後排說說笑笑,被老師叫上講臺後態度仍然不好,最後被老師扇了兩耳光。這段「四川一中學教師辱罵重拳打學生」的視頻日前被曝光。
  • 一學校多名老師集體辭職,震驚眾人,到底發生了什麼?背後的心酸
    就連在職的老師,都不敢說這是一份好工作,因為其中的心酸只有他們知道。近日,江蘇一學校出現多名老師集體辭職,多是以個人原因為由,以書面形式向校方提出離職。事件一出,引起社會重視,對教師這個行業也多了更合理的關注。
  • 家長配合老師越密切,孩子就越優秀
    因此,教師教育最需要的是信任、溝通、理解和支持。只有家長信任教師、理解教師、支持教師,並且積極配合教師,教師才能將更多的精力、時間、心思投入到教育孩子上,孩子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02家長面對的只有自家的孩子,而教師面對的卻是百家的孩子。家長考慮得失利弊,只從自己的需求和自己家孩子的需求出發,而教師則會從大家的需求出發。
  • 老師深夜收到作業感謝家長:你們的支持與付出,必將成就孩子偉大的...
    「孩子的教育,少不了父母」 我們知道,在家上課期間,除了老師在屏幕前辛苦講課之外,還有一個對孩子起著重要監督作用的人物,他們同樣為了孩子辛苦付出著,他們用行動支持的老師的工作,這個人就是家長。
  • 教育的怪圈:老師跪求學生,家長投訴老師,學生懲罰家長!
    剪刀石頭布,一物降一物。 當今教育,老師、學生、家長成為尷尬的三角關係。 1 教師跪求學生 老師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生消得人憔悴。
  • 教育最大的騙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04 家長和老師肩並肩 會給孩子10倍的力量 有人說,在教育這件事情上,老師和家長就像合伙人。 教育好孩子,單靠老師是做不到的。
  • 向張桂梅學習如何做老師:用良心做教育,做值得人們尊敬的好老師
    張桂梅老師是我教育生涯中的新偶像。我不追星,但我也有偶像,他們是陶行知和張桂梅。陶行知老師的四顆糖的故事一直是我的教學行為標杆。如今,張桂梅老師的用良心做教育的精神更是讓我對「什麼是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