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有多少功臣該排第一位?

2020-12-05 吳百蘭

劉邦封賞完二十九個諸侯後,便要選出誰是大漢第一功臣。因為誰是第一功臣,誰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

當然劉邦心裡已經有數誰是第一功臣。因為當時的大漢剛剛建立,劉邦雖然是皇帝,但是,他的天下是一群功臣們一起打下來的,所以他的皇權還不能高度集中。

真的有什麼事,還得和大臣們商量才行。無奈的劉邦縱然是心裡有數,也得裝模作樣地和大臣們商量。其中共有四個候選人。

第一人,張良

「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為之奈何?」這兩句話可以說算是劉邦的口頭禪啦。可見劉邦對子房有多尊重。

在第一批封侯時,張良封邑三萬,地方任選。若不是張良拒受的話,張良在當時的封賞遠在曹參上上上。證明劉邦對張良絕對是寵愛有加。

第二人,曹參

曹參「還定三秦」後,就一直與韓信並肩作戰,在漢營中,軍功僅次於韓信。全身大小戰傷七十餘處。如果說他是第一功臣,大家絕對是心悅誠服的。

有次在戰場劉邦遇見了項羽,項羽見到劉邦便直接撲向劉邦。若不是曹參、樊噲、周勃等五人全力拼殺,那次劉邦可就真的做了項羽的刀下鬼了。曹參曾多次救過劉邦的命。

在劉邦的封侯中,他的封賞是最多的。大家都知道,誰的功勞大,誰才有最高的封賞。

第三人,周勃

劉邦在臨終前曾對呂后說「安劉氏者必勃也」。可想而知,劉邦不僅信任周勃的忠誠度,而且還相信周勃的能力。

第四人,蕭何

在蕭何封侯時,劉邦就力排武將們的眾議,創造了兩個詞「功人」、「功狗」。

在劉邦南徵北戰的時候,劉邦的大後方是全盤地交給蕭何,在劉邦每每打了敗仗後,蕭何又源源不斷地為劉邦輸送士兵。

為了讓劉邦在前線安心打仗,蕭何又把自己的孫子,兄弟及家族中的成年男子全部送上前線。說是補充兵力,實則是主動送上人質給劉邦。讓劉邦安心地在前線打仗。

劉邦初入關中的那天,將士們都在搶珠寶,只有蕭何搶的是資料、檔案。若論起治國,還有誰比蕭何心裡更裝著治國之道呢?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需要猛士守江山,但他更需要治國理政的人才呀,舉眼望盡大漢王朝,有誰比得過蕭何更讓劉邦放心,又有誰比得過蕭何更有能力治國。

可是想歸想,大臣們商議的結果,還是曹參。這讓劉邦很不舒服,就在劉邦騎虎難下之時,關內侯鄂千秋跳出來幫劉邦解了圍。

鄂千秋對劉邦說:列位諸侯說得都不對。曹參雖然「攻城掠地」有大功,但這是短期成效。皇上您與西楚作戰四年,常常「失軍亡眾」,多次隻身脫險。每每遇到這種情況,蕭何總是雪中送炭,不等您發令,就從關中派遣數萬軍隊,提供大量供給到前線,在您最需要援助時拉上您一把。

漢、楚兩軍在滎陽作戰數年,軍無現糧,全靠蕭何從關中通過漕運保障充足軍糧。陛下雖多次丟失崤山以東的土地,但蕭何卻為您保全了關中之地,「此萬世之功也」。

像曹參這樣的將軍,大漢失去一百個也不會有什麼損失,沒有曹參也一樣能夠勝利。怎麼能讓「一旦之功」凌駕於「萬世之功」之上呢?蕭何當屬第一,曹參只能排第二。

不等群臣作出反應,劉邦立即表態:說得好。當即下詔特許蕭何帶劍,穿鞋上殿,入朝時不必小步疾行。

鄂千秋說完了這一番話,才讓群臣們真正地明白了什麼叫「功人」,什麼叫「功狗」。也才真的讓群臣們心服口服地承認了蕭何才是大漢第一功臣。

蕭何無愧於大漢第一功臣,他一面體恤大漢的子民與民休息。一面為大漢天子劉邦分憂解難,在劉邦擔心韓信時,他和呂后站出來為劉邦背了黑鍋殺了韓信。在自己的威望高於劉邦時,又做點違心的壞事自黑。

最讓人佩服的事是臨終前,當惠帝問他:蕭國相百年之後,誰可接任國相。蕭何一面顧及著帝王的面子,一面還要為大漢選一位優秀的國相。

他說:沒有人比君主更了解自己的臣子。當惠帝問:曹參如何?蕭何連連點頭說:皇上英明,大漢大有希望。我可以安心地走了。

蕭何,以他的忠誠、智慧、寬厚成功地幫助劉邦建漢、治漢。完成了他建功立業仍善始善終的光輝一生。

相關焦點

  • 劉邦大封開國功臣,韓信只排在第21,那第一位是誰?
    在這143位功臣裡,都被進行了排名,其中蕭何排名首位,韓信卻排在了第二十一位,張良的排名是第二十六位。在那時,有"漢初三傑"的稱號,而韓信、蕭何、張良三人都在其中,他們在幫助劉邦打天下時,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秦瓊勇猛無雙,但是為什麼,只排在凌煙閣24功臣最後一位?
    但是奇怪的是,作為李世民手下的最強隊長,陳慶在凌煙閣24功臣中排在倒數第一。不僅如此,還有更奇怪的。與陳慶一起提名的位置球排在前10位,排在第7位。它只有三把斧子,比金瓊小得多的名聲程咬金(當然,程咬金的能力可以超過三把斧子,後來開始說話),實際上排在他前面,排在第19位。更奇怪的是,魏志公的排名比僅僅排在第7位還要簡單。不信的話,可以仔細看看前六名是什麼樣的人。
  • 李世民的凌煙閣有24位功臣,秦瓊排在最後一名,那排第一是誰?
    在取得天下之後,功臣幾乎都得到了應有的封賞,鮮有被殺的記錄。 這兩位皇帝一個是秦始皇嬴政,另外一個便是唐太宗李世民。 在後世人的眼裡,秦始皇是殘暴的,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君主,愣是沒有殺一位功臣,而且他也會給臣子戴罪立功的機會。
  • 凌煙閣24功臣都有誰?為何戰功顯赫的秦瓊,會被排在最後一位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居首的是長孫無忌,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李世民打天下時,以及玄武門事變中,長孫無忌對李世民的幫助都很大,李世民評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時,也將他放在了首位。排名第二的是河間王李孝恭,大唐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的,剩下的大半是李孝恭打下的,所以他排第二實至名歸。
  • 劉邦大封功臣,為什麼蕭何第1,韓信第21名,而張良只排第62名?
    我們先來看一下西漢開國之後三人被封的爵位,根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記載,當時開國功臣一共有145個人被封為侯,蕭何被封為酇文終侯,韓信被封淮陰侯,張良被封留侯。因為當時劉邦規定,非劉氏宗親不得封王,所以大臣能夠得到最高的爵位就是侯爵,雖然都是侯爵但有位次之分,蕭何排名第1名,韓信第21名,而留侯張良只排第62名。
  •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司馬光排第十五
    14 19:21:57 來源: 鏡小書生 舉報   1226年,南宋,宋理宗,昭勳閣二十四功臣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長孫無忌排第一,秦瓊為何只能排到最後一位?
    凌煙閣功臣排序可不是按照大唐建國的功勞排序的,而是按誰跟李世民的關係鐵排序的。要說大唐建國的功勞,怎麼要排不上長孫無忌啊。但話說回來,他又為什麼排在最後一位?我覺得除了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尉遲敬德就參與了,所以排在第六位),還有一點,他死得早。他死在了638年,可是凌煙閣是643年修建的。
  • 長孫無忌為什麼能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
    其實,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沒有嚴格排名,但確實分了三個等級,凌煙閣分為三層,最裡為宰輔之臣,次之為王侯之臣,最外層為其他功臣,而長孫無忌居宰輔之臣之首。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長孫無忌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第一位。當然,在民間備受歡迎的秦瓊則排在最末。
  • 曹操五大頂級謀士,第一在曹魏26功臣排倒數第1,第五混到正數第3
    在曹操前期,他有五位十分著名的謀士,令人奇怪地是這五人中第一謀士,卻在曹魏26功臣中排名倒數第一,第五位卻高居正數第三,令人十分奇怪!同樣都是曹操的五大謀士,按說郭嘉的位置比程昱要高得多,為何在曹魏26功臣中排名第一的郭嘉卻成為倒數第一,而排名第五的程昱直接上升到正數第三!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要是曹操來排名的話,郭嘉肯定不會排得這麼靠後!
  • 秦叔寶在民間的知名度很高,為什麼凌煙閣排名被排在最後一位
    導讀:昨天的文章我寫到凌煙閣的功臣虞世南,虞世南對大唐的江山沒有半點功勞,但是排在了凌煙閣的第20位。但是排在他後面的是大名鼎鼎的徐茂公和秦叔寶。其中秦叔寶排在凌煙閣24功臣的最末一位。關於秦叔寶的排名其實感覺完全不符合老百姓的期待。
  • 李世民的凌煙閣24功臣,長孫無忌排名第一,秦瓊排在倒數第一
    這些功臣是有座次的,當然這座次並非是按照功勞大小排的,而是按照當時最高官職爵位來排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李世民自然會給自己認為貢獻大的人高的爵位,畢竟有多少飯量吃多少米,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李世民:我發動玄武門之變,秦瓊你似不情願當然王世充依然不是秦瓊最終的歸宿,因為王世充也不是一位明主,後來在王世充和李世民的一次對陣中,秦瓊不顧妻兒,在陣前投靠了李世民,《舊唐書·秦瓊傳》中記載了李世民的這段話:卿不顧妻子,遠來投我。
  • 李世民的凌煙閣24功臣,長孫無忌排名第一,秦瓊排在倒數第一
    這些功臣是有座次的,當然這座次並非是按照功勞大小排的,而是按照當時最高官職爵位來排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李世民自然會給自己認為貢獻大的人高的爵位,畢竟有多少飯量吃多少米,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長孫無忌排第一,秦瓊為何排最後
    那麼對於一位深得民心的君主來說,必是少不了那些能臣的幫助。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如此,他的大唐江山,缺不了那些為他浴血奮戰的兄弟,他的貞觀之治,也離開不了各位能臣的輔佐。他把那些對於他登基與治世有赫赫戰功的人,按照每個人的貢獻值的高低,設立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 漢高祖功臣表:漢初三傑,蕭何第一,張良排62,兵仙韓信排第幾
    漢高祖功臣表:漢初三傑,蕭何第一,張良僅排62,兵仙韓信排第幾 在司馬遷的《史記》當中,記錄了一張表,叫做《高祖功臣候者年表》,是當初漢高祖劉邦按功勞,為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排的名次。
  • 劉秀和劉邦有沒有血緣關係
    劉秀和劉邦有沒有血緣關係光武帝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所以二人之間是有血緣關係的,劉秀於西漢時期的建平元年在陳留的濟陽宮出生,年少時期正逢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光武帝劉秀在執政期間堅持功臣們沒有謀反大逆,但是有小的罪過,不追究責任,也是中國歷史上極少數沒有殺開國功臣的帝王。光武帝劉秀不殺開國帝王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在權謀、戰功、血統、魅力,乃至軍、政、才、德各方面都是十分出眾的,所以基本不用擔心功高蓋主的問題。
  • 凌煙閣24的功臣是誰?為什麼秦瓊排在後
    「兔死狗烹」是許多著名將領的命運,在功臣們幫助皇帝打天下之後,他因為掌握了實權而威脅皇權,因此皇帝會設法除掉功臣,比如劉邦和朱元璋殺死了許多功臣,然而許多皇帝與功臣相處融洽,如宋太祖趙匡胤通過「杯酒釋兵權」來處理皇帝與功臣的關係。
  • 麒麟閣十一功臣都有誰?為何排第一的只有姓,第十一位卻人盡皆知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即位前便遭受牢獄之災的皇帝,深知民間疾苦的他勤儉治國,維持法度,輕徭薄賦,政績斐然,而他為了紀念曾經的輔佐之臣,於是便下令繪製了十一功臣畫像,並將它們掛在麒麟閣紀念。那麼這麒麟閣十一功臣,又有何功績,為何排在第一的那位又只有其姓而無名呢?第十一位更是人盡皆知呢?
  • 唐朝開國最大的功臣,為何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卻排在最末?
    畢竟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句話煽動了多少有意天下的野心家啊,而其中三國和隋唐應該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了。熟悉這兩個亂世,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只因為亂世出英雄,也出猛將。猛將單挑誰最強。中國山東找藍翔,這純屬扯淡,看猛將單挑確實非常熱血沸騰,並且讓人心升嚮往的。
  • 在李世民的凌煙閣24功臣中,為何秦瓊排在最後,第一又是誰?
    關於李世民的話題,似乎是永遠也說不完的,他似乎就是一位自帶話題和流量的帝王,他得到皇位的途徑雖然不正,但卻稱得上一位傑出的帝王。 既然有24人,自然有個排名先後的順序,不過當我們看到排序的時候,不少人會感到吃驚,因為極其有名的秦瓊是排在最後一位的,那麼為何會有這種排序,排名第一位的又是誰呢? 說此之前,我們還得先看看這24人都是誰。
  • 劉邦有什麼樣的能力呢?他為何能成為一方霸主呢?
    劉邦有什麼樣的能力呢?如果沒有獨到眼光,劉邦憑什麼選出和結交這些人?未信於友,弗獲於上!這是劉邦能夠博出位的重要因素。能擺平事端,政治主要就是處理人際關係和利害關係。劉邦的人脈圈,三教九流都有涉及,加上沛縣亭長身份,方便於擺平事端,協調各方利害關係。 能擺平,就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