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2020-12-03 環球網

本文轉自【光明網】;

【文明的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 龔亮

在江蘇淮安市,信用等級為AA級或被列入「紅名單」的單位,在交通工程招投標過程中享有充分的優惠和便利;雲南省保山市交通運輸局在受理從業資格考試中廣泛應用信用承諾制,讓誠實守信的從業者「少跑腿」;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對「信用交通北京」網站進行了升級改造,新增搜索欄、排行榜、曝光臺等欄目。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啟動「信用交通省」建設,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全行業逐步形成「學信用、懂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誠信文化。

誠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也是社會有序運轉的保證。近年來,我國誠信建設迅速推進,徵信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誠信理念深入人心,為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社會互信、創新社會治理、提升國家競爭力提供了重要支撐。

誠信就像空氣,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一旦誠信缺失,不僅危害經濟社會發展,而且損害社會公正、損害群眾利益,阻礙文明進步。針對當前經濟社會中的交通運輸領域失信問題、電信網絡詐騙、全國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問題、法院判決不執行問題等誠信熱點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失信突出問題,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今年印發了《關於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的工作方案》,集中開展10項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

交通運輸部指導各地積極開展專項治理工作,絕大部分省(區、市)交通運輸信用信息平臺建成投入使用,全部具備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評價功能,半數以上具備聯合獎懲、「紅黑名單」管理和信用承諾、信用修復等模塊。各級「信用交通」網站做到政策制度、「雙公示」「紅黑名單」100%及時發布。

近年來,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成為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犯罪。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產生活加速向網上轉移,群眾被貸款詐騙、被兼職刷單詐騙、被引誘參與虛假投資理財和網絡賭博等案件時有發生。公安部從嚴從重從快打擊涉疫情詐騙犯罪,共破案1.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506名;集中打擊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4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類犯罪,先後組織15次集中收網行動。

為打擊騙取疫情防控稅收優惠違法犯罪活動,公安機關和稅務機關通力協作,一大批「三假」企業被打掉,有效規範了經濟秩序,為守法經營者創造了公平的發展環境。比如,廣東「3·12」專案打掉職業虛開團夥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7名,涉案價稅合計45億元。疫情期間,該團夥利用市場需求,大肆虛開品名為「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發票。

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就是要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形成「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寸步難行」的制度制約。

最高人民法院持續推進失信聯合懲戒工作,通過依法採取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司法拘留乃至追究拒執犯罪刑事責任等多種方式,不斷加大失信曝光和懲戒力度,讓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積極營造守法誠信光榮、違法失信可恥的良好氛圍。截至今年9月30日,正在發布中的失信被執行人有606萬人,限制購買高鐵動車票648萬人次,有706萬人次主動履行了法律義務。

誠信建設,絕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久久為功。各級黨政部門要堅持把誠信建設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不斷增強人們的誠信理念、規則意識、契約精神,努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的社會環境。

信用動態、聯合獎懲、專項治理、誠信文化、行業信用、信用研究……打開「信用中國」網站,濃厚的誠信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這個網站是國家發展改革委依託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的,現已成為政府褒揚誠信的「總窗口」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宣傳陣地,日均更新文章100餘篇,為構建誠信社會、誠信中國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9日 04版)

相關焦點

  • 政務誠信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如何發揮「領頭羊」作用?
    圖為《社會信用體系「領頭羊」:政務誠信理論與實踐》政務誠信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地位舉足輕重與會專家認為,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資源,政務誠信是整個社會誠信大廈的「頂梁柱」,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領頭羊」作用。
  • 財稅體制改革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重要支撐
    財稅體制改革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重要支撐——訪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杜大偉    新華社華盛頓7月29日電(記者 高攀 鄭啟航)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支撐」
    通過公共精神的引領達成價值共識和行動共識,在社會文化交往領域下轉化為積極的政治參與,人民以共同參與、討論和批判性審視等形式實現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我們黨通過提供最廣泛的話語機制集中充分吸納民意,統籌利益需求,追尋社會意願和公平正義的最大公約數,與人民共促共建共治共享,在上聯國家意志和下通社會需求中實現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對新發展格局的凝聚力,使個體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自覺地參與和融入公共政治生活領域
  • 民法典對社會誠信建設的立法回應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信用經濟,弘揚誠信文化、增強誠信意識、培育誠信社會是市場經濟的應有之義。如何建立適應我國現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需要的信任機制,是一個緊迫的課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也是民法典的基本價值取向,民法典應當為社會誠信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 清華校長邱勇院士:自強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文化傳統和新技術共同支撐信用建設(外國人眼中的誠信中國)
    泰國泰中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玉蘭長期研究中國社會發展問題,對於近年來中國社會誠信建設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中國信息技術發展在誠信體系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陳玉蘭認為,誠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很深的根源。
  • 《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發布 網絡誠信建設面臨五大挑戰
    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上,《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發布。《報告》由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聯合研究編寫,做到了四個「首次」:首次定義了網絡誠信概念,首次對我國網絡誠信建設發展歷程進行了系統梳理,首次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誠信建設的實踐成果進行總結概括,首次研究提出構建網絡誠信建設的體系框架。
  • 連維良:網絡誠信建設具有重要示範引領作用
    7日,在山東曲阜舉辦的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網絡廣泛滲透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網絡誠信建設對全社會信用建設具有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圖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上發言連維良說,網上活動的開放度、自由度和信息不對稱程度更高,因此對誠實守信的要求也更高。誠信既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規範,也是網絡社會的生命線。如果沒有健全的信用體系,沒有強有力的失信約束,網上的交易和交往都會面臨極高的風險和成本。
  • 以信用體系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助推瓦房店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將誠信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作為重要的發展思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將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監管方式的重要舉措。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瓦房店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宋玉章有自己的理解。
  • 桑河二級水電站為柬埔寨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支撐
    華能集團承建的桑河二級水電站正式投產運營為柬埔寨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支撐  ■桑河二級水電站年發電量可達19.7億千瓦時,按照柬埔寨全國1400萬人口、全年社會用電量  ■水電站帶動了金邊、磅湛、桔井等周邊地區電力基礎設施建設,保障了柬埔寨在供電方面的獨立性和安全性,對加快湄公河流域水電資源開發、改善柬埔寨能源結構、促進柬埔寨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王德蓉:為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提供制度支撐
    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需要不斷構建和完善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基礎。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有利於為新時代我國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提供制度支撐。  在紛繁複雜的局勢中把握規律、認清大勢  從歷史維度看,經濟全球化仍在深入發展。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
  • 四川樂山優質電力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四川樂山優質電力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 2020-12-02
  • 銅仁:創新驅動 為「一區五地」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為加快「一區五地」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3月22日下午,銅仁市科技創新大會在銅仁人民會堂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2016年全國「科技三會」和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創新型銅仁建設,為加快推動「一區五地」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 加強誠信建設 完善信用體系 為旅順高質量發展築根塑魂
    原標題:加強誠信建設 完善信用體系 為旅順高質量發展築根塑魂   近年來,旅順口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加強誠信建設的決策部署,圍繞建立健全社會
  • 《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發布
    網絡誠信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基石,沒有網絡誠信就沒有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就沒有網絡空間的天朗氣清。今年是中國全功能接入網際網路26年,26年來,中國網絡誠信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果?還面臨著哪些困難和挑戰?未來該如何推進?12月7日,《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在 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上發布,傳播君摘編部分乾貨,為你呈現。
  • 《中國水利報》社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水利支撐
    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為「十四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 貴州大力推進交通建設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衝破萬重山 山地變「平原」  ——貴州大力推進交通建設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交通巨變,使「地無三尺平」的貴州成為西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使貴州省在中國版圖上的經濟地理位置實現歷史性大逆轉,徹底撕掉了貴州「交通閉塞」的歷史標籤。
  • 發揮科技創新對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支撐作用
    原標題:發揮科技創新對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支撐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科技創新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強調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重大戰略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充分認識創新是第一動力,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著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 校長邱勇:自強創新,為國家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向長期以來支持關心清華大學發展、支持關心微電子所發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清華微電子所從醞釀誕生到發展壯大的奮鬥歷程,是我們國家追求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縮影,也是清華人勇擔使命、服務國家的生動寫照。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經濟建設迅速發展,對科學技術的需求也愈加迫切。1956年,黨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
  • 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提供文獻支撐和學理支持
    從現實應用價值看,改土歸流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有利於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優秀故事,為「各民族共創中華」提供史實支撐和歷史證據,並且通過該項目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能夠為增進「五個認同」、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供實踐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