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上巳節逢中國華服日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上線《中國衣裳》

2021-01-21 中國青年網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伴著上下五千年文化積澱,各色各樣的服飾文化應運而生,其中漢服是最特別的存在。而農曆三月初三作為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誕辰以及古代節日上巳,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也被稱為「中國華服日」,旨在不忘根本,以期繼續前進。今年「中國華服日」酷我音樂《百家講壇》推出系列節目《中國衣裳》,讓更多人了解傳統節日、了解傳統服飾。

從古至今,人類的生活都離不開衣食住行,而衣又被人們習慣性地排在第一位。可以說,中華文化的發展始終與服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源遠流長的服裝文化,不僅展現了中國古人的審美趣味和聰明智慧,更見證著一個個大時代的政治改革和經濟變化。

而在酷我音樂上線的《百家講壇》系列欄目《中國衣裳》,正是娓娓道來中國衣裳的變遷史。從皇帝設計中國民族最早的服裝形制到趙武靈王倡導的胡服騎射、再到武則天以女性特有視角,創造的中國服飾盛世華章,充分展現中華祖先的無尚智慧以及民族文化精神,也讓更多漢服以及中國服飾的「門外漢」真真切切的通過節目講解,領略到中國衣裳之美,來了一場穿越時空、見證文化變遷的神奇之旅。

值得注意的是,酷我音樂與中央廣播電視臺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酷我音樂對其獨家冠名播出。這也吸引了更多喜歡歷史、喜歡科學、甚至喜歡服飾的用戶前來收聽,目前劉心武老師揭秘紅樓夢、王立群老師講呂后、蒙曼老師講大隋風雲、紀連海老師說多爾袞等系列長音頻節目紛紛上線,皆受到用戶的喜愛。本次在酷我音樂《百家講壇》上線的《中國衣裳》則是由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李任飛主講,為大家精彩解密中華服飾傳統文化。

想要了解一個國家一定要從它的文化入手,而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通過歷史是最快捷的方式,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也斷然不能忘卻這些民族歷史和文化。酷我音樂與百家講壇的強強聯合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手段,通過不斷優化、完善內容,將更多用心的優質節目呈現在用戶面前,為大家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歷史內容吸納陣地,用戶隨時可以聽、隨時可以學。想了解更多關於中國衣裳文化以及其他歷史文化,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等你來聽。

(來源:北國網)

相關焦點

  • 會說話的成語才給力,酷我音樂最新上線百家講壇《中華成語》
    本周,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最新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帶大家領略成語魅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成語獨有的語境之美。中華成語博大精深,在我們琳琅滿目的中華成語寶庫中有表現歷史典故的完璧歸趙、負荊請罪;有表現神話故事的精衛填海、夸父逐日;有表現民族文化的精忠報國、鞠躬盡瘁;還有表現注重禮教的見賢思義、尊師重道等等。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共話隋唐 持續更新探秘歷史的「重頭戲」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作為有聲讀物在歷史板塊的教科書級存在,一直備受聽眾追捧喜愛。本期《隋唐風雲》系列節目繼續開更,前有承上啟下大時代中的四方雲動,現有各路英雄豪傑廣布棋局鬥智鬥勇,再度探尋這段傳奇歷史。
  • 成語變形記,酷我音樂《百家講壇》解密中華成語的「成長」日記
    本周,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最新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帶大家領略成語魅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成語獨有的語境之美。中華成語博大精深,在我們琳琅滿目的中華成語寶庫中有表現歷史典故的完璧歸趙、負荊請罪;有表現神話故事的精衛填海、夸父逐日;有表現民族文化的精忠報國、鞠躬盡瘁;還有表現注重禮教的見賢思義、尊師重道等等。
  • 酷我音樂獨家冠名《百家講壇》 2020 助力戰「疫」停課不停學
    酷我音樂獨家冠名《百家講壇》 2020 助力戰「疫」停課不停學 為防止疫情蔓延校園,各地學校紛紛延長本年度春季開學日期,那麼孩子「宅家」何如學習成為當下面臨的問題,此時網絡授課等線上學習方式呼之欲出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突破全網有聲格局 2億播放量成國民必聽節目
    《百家講壇》自1月1日獨家上線酷我音樂後,傳播度加倍增長,打造了備受用戶喜愛的優質內容生態。千堂音頻好課繼續將經典流傳,眾多歷史專家學者帶領國內聽眾,在趣味中重現過去,在講述中品悟歷史。同時,可聽、可學成為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的最強特點,聽眾在接收知識普及時更能夠深入學習。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成有聲讀物萬花筒 隋唐風雲系列開啟新篇章
    古有百家爭鳴爭芳鬥豔論春秋,今有酷我音樂《百家講壇》話隋唐。隋唐時代在歷史的興衰中,一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該系列節目自在酷我音樂安利給聽眾後便備受喜愛,成為大眾在有聲讀物聽歷史故事的「萬花筒」。本期酷我音樂《隋唐風雲》火速再開更,圍觀於賡哲教授還原完整的歷史傳奇。
  •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解鎖中華成語 get文化新潮流
    成語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歷史長河中語言實踐的智慧結晶。時代的演變使得成語的發展愈發多姿多彩,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推出《中華成語》(學習篇)系列節目,就以新奇獨到的方式讓成語佔領C位,在本周播出的節目中,再次讓大家新get了一波來自成語的魅力!
  • 歷史也能玩梗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用趣味新角度透視隋唐風雲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由於賡哲教授講述的《隋唐風雲》系列節目,本周精彩延續,與國內聽眾再度共品隋唐史話。李世民率軍徵討志在必得,與王世充狹路相逢掀起怎樣波瀾?虎牢關鏖之戰兩大強敵聯手塑造了哪些經典故事?本周連更多篇內容,探秘歷史背後的趣聞,感受隋唐風雲的精彩,酷我音樂為你指路。
  • 「三月三」登上熱搜 上巳節是中國古代情人節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7日電(記者 上官雲)26日,「三月三」相關話題登上熱搜。有人表示,「三月三」也是上巳節的另一個名字,古代,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也有祭祀宴飲等習俗。還有說法稱,該節日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
  • 三月三,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稱女兒節。
  • 三月初三華服日 桃花祓禊踏歌行
    西安網訊:4月18日是農曆三月三日,古稱上巳節。我市舉辦首屆中國華服日活動,全國各地華服愛好者齊聚西安。他們身著漢唐服飾,在十三朝古都吟詩、作賦,撫琴,讓人們仿佛穿越千年,領略霓裳羽衣、春城花飛、踏歌青堤的美好時光。
  • 它才是最正宗的中國情人節——上巳節(三月三)
    說到「情人節」,很多人都會想到西方的「2月14日情人節」;而說到中國情人節,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七月初七七夕節」。但是從歷史淵源和實際表現來看,七夕是最不正宗的情人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和「三月初三上巳節」才算得上「中國情人節」!
  • 《百家講壇》再度開講 共話隋末亂世如何打造鼎盛大唐
    本期酷我音樂《百家講壇》最新上線《隋唐風雲》系列節目,繼續精彩開講,共話隋末亂世之中如何開闢輝煌的大唐,風雲變幻中梟雄如何一統江山。  《隋唐風雲》作為《百家講壇》經典系列節目之一,主講內容涵蓋了隋朝時期短暫卻「政治清明,國家富強」的輝煌歷史,與後續唐朝創造「開元盛世」新局面的鼎盛發展。
  • 江蘇的「三月三」,是上巳節,是薺菜節,也是女兒節
    今天是農曆的三月初三,也是一個充滿著浪漫詩意的中國傳統節日——上巳節。從春秋到今天,上巳節歷經幾千年的演變,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民俗。在上巳節絢爛繽紛的民俗圖景背後,洋溢著的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自豪。在文化底蘊深厚的江蘇,「三月三」的民俗也極其豐富,數不勝數。
  • 酷我暢聽《百家講壇》 揭秘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不為人知的故事
    酷我暢聽《百家講壇》節目的最新音頻,已在歷史人文版塊同步更新。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歷史裡有著幾百年的精彩故事,它是天下失去秩序的時期,也是中華文化逐漸定型的時期。《百家講壇》欄目邀請華中師範大學劉興林教授,帶你走進《百家講壇》「春秋戰國記」系列,揭秘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那段不為人知的傳奇。
  • 酷我暢聽《百家講壇》揭秘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不為人知的故事
    來源:時刻頭條酷我暢聽《百家講壇》節目的最新音頻,已在歷史人文版塊同步更新。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歷史裡有著幾百年的精彩故事,它是天下失去秩序的時期,也是中華文化逐漸定型的時期。《百家講壇》欄目邀請華中師範大學劉興林教授,帶你走進《百家講壇》「春秋戰國記」系列,揭秘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那段不為人知的傳奇。截止到目前,《百家講壇》「春秋戰國記」系列已在酷我暢聽更新至6集,劉興林教授為聽眾重新解讀歷史。在《春秋戰國記1 秦襄公有功》《春秋戰國記2 晉國不平靜》兩期節目裡,劉興林教授分析西周衰落的原因,以及秦襄公建立秦國的故事。
  • 探秘歷朝建築密碼 酷我暢聽《百家講壇》尋歷史鏡頭下「消失的宮殿」
    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光輝奪目的宮殿建築群,承載並見證著王朝的盛衰榮辱。對於古人來說,它們表現的是理想的居住環境和獨有的文化符號,而從現代來看,它們就是「活化石」般的歷史印記。本周酷我暢聽《百家講壇》,就與聽眾一起從《消失的宮殿》(第二部)系列節目中追尋時間的齒輪,感受土木磚石下的歷史靈魂和宮室建築神秘奪目的光彩。《消失的宮殿》(第二部)將依次從秦、漢、唐、北宋等朝代的著名建築群開始講述,其中不僅有歷史上備受關注的龐大結構,更有匪夷所思等待世人揭開神秘面紗的府庫小型建築等。
  • 弘揚巴蜀才女薛濤 望江樓公園舉辦「三月三」上巳節民俗文化活動
    農曆三月三,薛濤芳魂返,素箋變彩箋。三月三是漢族傳統節日——上巳節。三月三上巳節自魏晉始,經後代沿襲發展,遂成漢族水邊飲宴、祓禊消災、郊外踏春、文人雅集曲水流觴的節日。同時,三月三也是明代蜀王汲取薛濤井水仿製薛濤箋的日子。
  • 它才是最正宗的中國情人節——三月初三上巳節
    但是從歷史淵源和實際表現來看,七夕是最不正宗的情人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和「三月初三上巳節」才算得上「中國情人節」! 所以,雖然元宵節的由來不是為了撮合男女相會,但從習俗來看,元宵節比七夕節更具有「中國情人節」的味道。 上巳節 說到「上巳節」,大家可能很陌生,但是它才應該是最正宗的「中國情人節」——每年的三月初三。
  • 楊柳春風三月三,畫橋芳草碧纖纖。去詩詞裡看浪漫上巳節
    全詩較長,寫三月三日上巳節的美好風光,士族子弟外出遊玩,所見的萬物蓬勃生長的景象。開頭四句,點明上巳節日,大地芳華俱在此時。「開花已匝樹,流嚶覆滿枝」,寫出了滿樹繁花、鶯語盈耳的自然美景,讓人流連忘返。結尾「且當忘情去,嘆息獨何為」,抒寫了自己不能忘情賞春的遺憾。